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隋文帝“圣人可汗”的光环下 隐藏着哪“四宗罪”?

时间:2016-08-13

朱老先生是理学大家,说话咬文嚼字,难免酸溜溜的

提示:本文共有 15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朱熹在评价隋文帝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地凭宸极,天纵神武,开运握图,创业垂统,圣德也;拨乱反正,济国宁人,六合八纮,同文共轨,神功也;玄酒陶匏,云和孤竹,禋祀上帝,尊极配天,大孝也;偃伯戢戈,正礼裁乐,纳民寿域,驱俗福林,至政也。”朱老先生是理学大家,说话咬文嚼字,难免酸溜溜的。但他的意思却很明确:隋文帝的各项考核指标都相当优秀,是难得的千古一帝。

实话实说,朱熹的评价并不过分。隋文帝不但统一了四分五裂的中国,而且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在历代帝王之中,隋文帝确实是位百里挑一的好皇帝。然而,大人物也有小瑕疵。挑刺也好,抬杠也罢,如果您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历史上的隋文帝,也并非尽善尽美。在执掌帝国权柄的过程中,隋文帝犯下了“四宗罪”。

第一宗,使用酷刑。隋文帝喜欢实施廷杖。这点爱好,跟七百多年以后的明太祖朱元璋极其相似。但真正操作起来,隋文帝似乎玩得更绝:为了使廷杖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打人的板子,那是相当厚实。更为重要的是,行刑的时候,隋文帝从来都不会板下留情。相反,如果打到激动处,隋文帝还会推开左右,亲自上阵。

公元600年,“北却匈奴,南平夷、獠”,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史万岁,就被当廷杖责。杖责的过程,我们自然无从看到。但通过杖责的结果,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那次杖责的惨烈。结果是什么呢?史万岁被活活打死了!《隋书史万岁列传》如此评价:“论功杖气,犯忤贵臣,偏听生奸,死非其罪,人皆痛惜,有李广之风焉。”换句话说,杖死史万岁,是一个大大的冤案。

第二宗,制造冤狱。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到了隋文帝这里,手背上的那块肉,立马就变成了骨头。隋文帝喜欢次子杨广,却讨厌四子蜀王杨秀。杨秀不但长得很帅,工作上也是尽职尽责。这样的一个好儿子,隋文帝竟然一点儿都不喜欢。真是令人费解!

更让人费解的是,不喜欢也就算了,隋文帝还经常恶语相向。隋文帝先跟独孤皇后说:“秀必以恶终。我在当无虑,至兄弟必反。”后来,隋文帝又对群臣如此评价杨秀:“坏我法者,必在子孙乎?譬如猛兽,物不能害,反为毛间虫损食耳。”提前咒骂自己的儿子不得好死,并比作不堪的毛毛虫,隋文帝是古今第一人。

于是,太子杨勇被废黜之后,杨广“恐秀终为后患,阴令杨素求其罪而谮之”。也就是说,杨秀后来被长期囚禁,其实是杨广和杨素的一个阴谋而已。当然,真正的罪魁祸首,正是隋文帝本人。

第三宗,任由独孤氏干政。隋文帝发家,功劳最大的,莫过于独孤家族。有了这层关系,隋文帝对独孤皇后可谓是又爱又怕。隋文帝是个“妻管严”,独孤皇后是个“醋坛子”。独孤皇后对隋文帝严防死守,绝不允许自己的老公在外面包二奶、养小蜜。

独孤皇后防止隋文帝发生婚外恋,也算人之常情。可惜的是,独孤皇后的手,似乎伸得长了一点。在改立杨广为太子的事情上,她给文帝吹足了枕边风。德高望重的老宰相高颖,也是因为独孤皇后的谗言,被文帝渐渐疏远,直到贬为庶民。

对此,李世民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帝惟妇言是听,特令摒斥,及为炀帝所杀,刑政由是衰坏。”

第四宗,铺张浪费。众所周知,隋文帝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比如,平时吃饭,他只吃一道荤菜。再比如,他的舆辇坏了,总是修修补补。当然,节俭是一个方面,隋文帝也有铺张浪费的时候。

开皇十三年(593年),隋文帝大兴土木。在首都长安以西的岐州,一座名叫“仁寿”的行宫拔地而起。如此浩大的工程,自然包含了无数百姓的血泪。该工程的总指挥杨素,甚至将累死的民工匆匆掩埋。为此,隋文帝拍案而起:“杨素竭百姓之力,雕饰离宫,为吾结怨于天下。”话虽如此,工程却没有停下来,并于开皇十五年三月竣工。工程总指挥杨素、为他“结怨于天下”的那个人,却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隋文帝这“四宗罪”,影响不算大,流毒不算深。糟糕的是,他的继承人杨广,喜欢不停地折腾。折腾的后果相当严重——杨广的皇位还没坐热,江山就改名换姓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隋文帝“圣人可汗”的光环下 隐藏着哪“四宗罪”?”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隋文帝的“圣人可汗”与唐太宗的“天可汗”有什么区别?

隋文帝的“圣人可汗”与唐太宗的“天可汗”有什么区别?

唐太宗,隋文帝,圣人可汗,天可汗,尊号,东突厥,西域,皇帝,范围,中原,巅峰,周边,君主,实权,实际,盛世,游牧民族,王朝,漠北,称臣,部落,西突厥,突厥,羁縻,荣誉称号,贞观,高昌,附属,综合,中国古

2018-01-31 #长篇故事

隋文帝的“圣人可汗”和唐太宗的“天可汗”有何相似与不同之处?

隋文帝的“圣人可汗”和唐太宗的“天可汗”有何相似与不同之处?

突厥,唐太宗,隋文帝,东突厥,可汗,称号,圣人可汗,天可汗,突利可汗,时期,高句丽,尊称,军事,吐蕃,吐谷浑,皇帝,首领,君主,地区,时候,民族,西突厥,隋书,长孙晟,游牧民族,东西,历史,力量,压力,契机

2016-02-14 #小故事

外战也内行!隋文帝制约突厥 领受“圣人可汗”的原委

外战也内行!隋文帝制约突厥 领受“圣人可汗”的原委

突厥,杨坚,隋文帝,可汗,唐太宗,长孙晟,中原,东突厥,启明,时候,突利可汗,皇帝,部落,圣人可汗,代帝,任君,李世民,陈国和,长孙无忌,长孙皇后,和西,光耀,中国,世界,一统,不稳,三分鼎足,中华,中原地区,中心

2007-06-20 #小故事

千秋功过后人说:西方人眼中的“圣人可汗” 居然是隋文帝杨坚

千秋功过后人说:西方人眼中的“圣人可汗” 居然是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历史,科举制,时期,秦始皇,朝代,帝王,笔者,千古一帝,政策,老百姓,贵族,西方人,史中,对杨,三省六部制,圣人可汗,开国皇帝,中国,局面,政权,王朝,皇帝,社会,科举考试,发展,改革,后继

2019-08-29 #短篇故事

隋文帝

隋文帝

普六茹,隋文帝杨坚,尊号,皇帝,鲜卑,汉太尉,杨震,杨坚,中原,巅峰,周边,华阴,华阴市,姓氏,小字,盛世,游牧民族,汉族,弘农郡,政治家,战略家,王朝,陕西省,中国古,中国历史上,圣人可汗,中国古代,天可汗,开国皇帝,那罗延

2020-05-27 #故事阅读

隋文帝

隋文帝

普六茹,隋文帝杨坚,尊号,皇帝,鲜卑,汉太尉,杨震,杨坚,中原,巅峰,周边,华阴,华阴市,姓氏,小字,盛世,游牧民族,汉族,弘农郡,政治家,战略家,王朝,陕西省,中国古,中国历史上,圣人可汗,中国古代,天可汗,开国皇帝,那罗延

2020-09-05 #长篇故事

杨坚隋文帝杨坚全传

杨坚隋文帝杨坚全传

公元,中国,隋文帝杨坚,汉太尉,杨震,杨坚,陈国,之国,华阴,内政,华阴市,官制,汉族,弘农郡,方面,陕西省,突厥,盛世,发展,统一,开国皇帝,军事上,圣人可汗,成功地,文化经济,相关书籍

2020-09-05 #故事会

杨坚隋文帝杨坚全传

杨坚隋文帝杨坚全传

公元,中国,隋文帝杨坚,汉太尉,杨震,杨坚,陈国,之国,华阴,内政,华阴市,官制,汉族,弘农郡,方面,陕西省,突厥,盛世,发展,统一,开国皇帝,军事上,圣人可汗,成功地,文化经济,相关书籍

2020-09-0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