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流泪的故事》教学点评

时间:2016-08-16 15:17:43

相关推荐

流泪的故事》教学点评

流泪的故事》教学点评 王德俊 一节课如一篇短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涉及到课程论、教学论的方方面面。我想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看法。 先说教学目标。从简案可以知道教学目标是全面的,既有知识目标,又有能力目标,还有情感目标。目标的陈述是科学的,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是学生能做什么,能说什么,能会什么;目标的设定是可观察可检测的,例如“能说出”。正因为这样,这节课教学重点十分突出,教学思路十分清晰,教学方法十分灵活,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教学目标有教之目标和学之目标。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实为“教之目标”。“学之目标”是学生在阅读中生成的。教学中,教师关注了生成性目标,例如,学生提到的“带走像片的铺垫作用”,19段“阳光明媚”的写景作用,教师都给予了肯定。这些生成性的知识,使学生收获丰厚。语文课就应该是这样的。 第二,较好地运用了“问题教学”模式,其思路是:1、朗读、默读、复述2、学生提出问题、全班讨论问题3、练习 我们看到的全国著名的优秀语文教师大都是运用这种模式,或这种模式的变式。这种教学模式与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学步骤是一致的,叶先生设计的教学步骤是:1、预习2、报告与讨论3、练习 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充分体现人们通常的阅读过程。宋朝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叶圣陶先生说:“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或题目来。” 阅读中必须有“疑”,也一定会有“疑”。有“疑”,才能进入阅读。课程标准对学生有质疑的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思维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何以发展? 西方教育家布鲁巴克说:“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既然是“最高准则”,岂可等闲视之?其实,我们的祖先就很重视“问”,《论语》中一共有117个问题,其中有109个是孔子的弟子问先生的,有7个是弟子互问的,只有1个问题是孔子提出的。 孩子一生下来就瞪着迷惘的眼睛探索眼前的世界。会说话便没完没了地问。进了幼儿园学问长了,问题少了。进了小学,就是学问家了,什么也不问了。中学老师津津乐道的是:“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知识有了,问题没了。其结果是:奥赛金牌一堆一堆,诺贝尔奖牌一块也没有。基于此,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这是改变国民性的大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标志是独立思考,会不会思考的主要标志是会不会提出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王青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好课。学生提出了9个问题,其中有一些问题是有价值,如为什么只选了这三封信?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确实不容易。这表明教师平时教学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教师对问题的处理是妥当的。学生提出了那么多问题,能都研究么?不能,也没必要。教师选择的几个问题既适合学生,又体现了文本的特点。师生共同讨论是合作,全班共同讨论也是一种合作,学生对问题的讨论,是一种探究,有些问题的讨论比较深入,也不乏新意。虽然是初一的学生,但也展示了他们获取新知的能力。 第三,从这节课可以看出教师已经由课程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 《语文课程标准》从国外引进阅读对话的理论,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话,就是读者(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是教学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等等。 学生提出问题是一种与文本对话的方式。这个问题不说了。说说师生对话。面对文本的教师与学生如同面对一桌佳肴的朋友一样,大家平等,大家共享。强行改变学生的体验是不明智的。教师的观点也是一家之言,它仅仅是交流的一个方面。 这节课师生对话的方式表现为交流、探讨,也有提问与回答。教师有提问,但不是知识的考问,也不是教师言说的主流;学生有回答,但回答不是学生言说的主流,提问与探究才是学生言说的主流。 这节课中,教师亲切的面容,商量的语气,形成了对话的必要气氛。 学生的“我的意见是”、“我认为”、“我有不同看法”说明他们长期以来是以对话者的身份出现的,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对话中,教师注意了话语的鼓舞性,表现为:1、对学生的欣赏,如,深情而又实事求是的说:说得真好。2、对学生理解,如,他是这样看的,讲讲理由。3、对学生关注,如,教师非常专注地倾听差生的发言,非常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4、对学生的期待,如,期待每一位学生展示精彩,也期待有欠缺的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第四,关于练习的设计。怎样学习语言?叶圣陶先生认为,学习语言最为重要的是“熟”。“熟”能使文章中的词语、句式、文章的表现方法等深深烙印于学生头脑之中,从而提高读写能力。教者安排的朗读、默读、复述,都可以使学生“熟”。练习中的概述,是对学生“熟”与否的检测,也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深化训练,概述是训练概括能力,改变人称是训练创造能力。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在这样的练习中安排仿写之类的内容,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由于所剩时间过短,写,常常流于形式,只有少数的几个尖子学生能写得出来,其他人陪绑。写的时间如果给多了,读的时间又不够,这样,读,又没读透。结果是读与写两败俱伤。

像优秀的作品也有遗憾一样,这节课也有一些欠缺:1、学生对爱珍性格的评价,观点不同,教师引导学生阐述理由不够,学生与学生的思维碰撞不够;对爱珍能够这样做的原因探究不够,爱珍的坚强、聪慧完全出于对雯雯和丈夫的爱。2、学生提出在2-4段中应该加阴雨的描写,教师给予肯定是对的,但是没有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其他问题,而文本也确实有需要研究的问题。其实,发现文本的问题是更高层次的问题意识。3、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的问题重复,浪费时间。小组讨论是有规则的,不按规则进行,势必流于形式。4、教师的一些说法欠妥当。如“情境复述”,“可以想像联想”。复述是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应忠实于原文,否则,是改写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流泪的故事》教学点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英语故事应该怎样教学?进行教学时 单词教学已经进行完了 但是到句型教学时孩子们口

英语故事应该怎样教学?进行教学时 单词教学已经进行完了 但是到句型教学时孩子们口

教学,故事,英语,小孩子,小孩,单词,句型,口齿,思路,老师,知识,道具,我只是一个,千万不要,孩子们,小故事,我现在,有信心,第一要务,让孩子,英语故事,跟着我,都不是

2020-05-03

英语故事应该怎样教学?进行教学时 单词教学已经进行完了 但是到句型教学时孩子们口

英语故事应该怎样教学?进行教学时 单词教学已经进行完了 但是到句型教学时孩子们口

教学,故事,英语,小孩子,小孩,单词,句型,口齿,思路,老师,知识,道具,我只是一个,千万不要,孩子们,小故事,我现在,有信心,第一要务,让孩子,英语故事,跟着我,都不是

2020-08-15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故事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故事教学

故事,小学生,教学法,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课程,课堂,应用,教学中,化建,低年级,兴趣爱好,兴趣,情境,教学方法,语文课堂,课堂教学,质量,活动,语文教学,有效手段,语文学习,促进了,扩大了

2020-05-0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故事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故事教学

故事,小学生,教学法,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课程,课堂,应用,教学中,化建,低年级,兴趣爱好,兴趣,情境,教学方法,语文课堂,课堂教学,质量,活动,语文教学,有效手段,语文学习,促进了,扩大了

2020-08-10

故事大王的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说课导学案 课件 教学视频朗读

故事大王的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说课导学案 课件 教学视频朗读

故事大王,故事,中心,教案,课堂实录,导学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教学资源网,课件

201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