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二年级学生阅读理解最拉分!语文老师分享经验:寒假要这样练!

时间:2016-08-22

无论是小学中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阅读理解题都能看出一个孩子的阅读积累、观察力、记忆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提示:本文共有 23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一个学生语文素养除了体现在习作上,就是阅读理解题了。无论是小学中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阅读理解题都能看出一个孩子的阅读积累、观察力、记忆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当然,阅读理解题也是拉开学生分数差距的重要部分,很多家长对于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与正确率非常焦虑。结合教学经验,栗子老师简单谈几点个人建议,寒假开始就可以练起来!

一、语文的基础是阅读,阅读理解能力更要建立在高质量阅读上。

有较好阅读习惯和高质量阅读积累的孩子,理解力、提取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都不会差,即使没有接受过阅读理解技巧的训练,也能在读完一篇短文后,有效地提取关键信息,并根据短文主题、情感等准确回答主观题。

我之所以反复强调“高质量阅读”,是指孩子在读书中慢读、精读,真正走进书本,感受语言魅力、人物特点、情感主题等,

很多家长苦恼:孩子读的书并不少,也读得很细,但理解力还是很弱。这也是和孩子秉性有关,有的孩子家人放养具有主动思考的能力,读书会边读边有自己想法,而有的孩子家人太过呵护,思维惰性较强,只读不思考,理解力也就得不到锻炼和提升。

所以,家长在孩子读书时,尤其是在早期阅读习惯建立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分步骤地引导孩子边读边留意细节,比如,读完一小节,可以简单就其中的关键词或关键信息问一下孩子,看看他听后有没有吸收。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女儿小米在听我读书的时候,如果神情专注,我读完几句话问他句子中的关键信息,她一定能说出来。但有时候心不在焉,可能是我语速快,或者我读的句子引起了她的想象,又或者我读到这一句她的思考还停留在上一句,我问她问题她是答错或者干脆“不知道啊”,这就说明,朗读是无效的,而且对她的专注力还是种破坏。我会根据情况,选择不读或者重复读。

同时,读后的思考、交流同样重要,读完一本书,和孩子聊一聊对书中人物、细节的看法,最好联系孩子自己的生活,有没有相似经验,有什么感受想表达等,低年级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加上对不是玩乐之外的生活经验记忆不会特别深刻,家长可以先自己说,一是给一个思维和语言方向的引导,二是引起孩子的共情。

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于课堂,要鼓励孩子跟随老师问题勤思考、多和老师同学交流互动。

有一定阅读积累,课堂上尤其是每篇课文第二课时的阅读教学中认真听讲的孩子,阅读理解能力一般很好。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生字教学是重点”这一要求贯穿小学整个学段,但课堂所用时间确实是随着年级在递减。到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渐渐重心往阅读教学上来。

其实,由于新教材所选部分课文有深度、适合语用训练。二年级上册的多篇课文,阅读教学上多数老师已经颇花功夫。

在语文课第二课时,学习过字词,老师会带领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仿词练习、句式变换、感受课文主题特点和情感等,而且训练方法有读、有说、有写。

但是一线老师都知道:写字教学组词孩子们举手最多,阅读教学读课文举手的孩子也多,但唯独到了品读课文的时候,尤其是要表达对课文词句、人物等的理解和看法时,思考、发言的往往就只有那几个孩子。

其他的孩子基本是惰性、不自信,被动地听着老师和极个别孩子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对于小孩子来说,自己思考得来的远比听到的要记得清。

所以,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课堂听讲质量,鼓励孩子上课积极发言,有时间,可以在预习时和孩子模拟一下课堂。

三、阅读理解有没有技巧?当然有!阅读是根基,会读题读文是基础,捷径是“答案都在原文中!”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阅读理解题并不难,毕竟二年级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是较弱的,题型多以考查基础字词、语用迁移能力,以及提取信息能力为主,尤其是从原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是最为常见也最容易出错的。

原因就在于孩子没有读题、读文的好习惯。虽然老师常常强调短文要读至少3遍,并且对每一遍如何读都有细致要求。但大多数孩子都是只读一遍或两遍,读的时候还会出现跳读。读题目的时候也会漏题,尤其是用横线或波浪线在短文中画句子的题。

这都是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养成好习惯。比如我们的语文预习,要求课文必须读三遍,读文时还要标段、圈画生字,但大多数孩子读文顺序、圈画生字顺序都是以省力为主,还有的孩子课文只读一遍。更别提平时做阅读理解练习了。

孩子年龄小,平时预习课文不按要求读3遍,阅读理解练习也是随意读,想要他在考场上短文读三遍,是不可能的。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家长给他习惯,远比给他语言上的重复唠叨管用。

从语文课本预习开始,到做练习题、试卷,包括数学和英语,都要让孩子读文、读题3遍,使其成为习惯,这是基础。

再就是技巧,低年级题的答案多是从短文中直接就可以找到答案的。

先读问题,找出问题中的关键词,再从短文中找出它,往前往后读,就能找到答案。

最后一道主观题,故事类的,道理或感受一般会在短文最后段中通过人物语言呈现出来。其他的,可以抓住短文中人物精神、事物特点等进行回答。

四、阅读理解题要适量练习。

所谓适量,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没有标准尺度。有的孩子一周写一篇都觉得吃力,尤其是刚开始练习且没有自信的孩子,练多了起反作用。有的孩子一天一篇轻轻松松。

所以呢,建议一周两篇较为合适,练写之后的总结非常重要,毕竟短文不计其数,关键是找对答题方法。

最后,推荐几本较好的阅读理解习题,《新黑马阅读》《阳光同学同步阅读测试》《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其中,《新黑马阅读》是比较经典的老习题了,我主页商品橱窗里有,可以领优惠券。《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和课本同步,非常不错!

《小学语文阶梯阅读训练》部编人教 二年级下册¥19.5淘宝月销139购买

如果你觉得栗子老师的内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支持!更多支持,栗子老师更多动力分享更多教育教学方法!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二年级学生阅读理解最拉分!语文老师分享经验:寒假要这样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有限的视野 无限的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悟

有限的视野 无限的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悟

学生,让学生,课文,教学,教师,兴趣,阅读教学,文章,时间,视野,语文,训练,引导学生,主人,作品,效果,方法,老师,经验,语言,分析,教育,表演,小学语文,中得到,作品中,教学中,语文教育,爱上,乐趣

2020-05-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数学老师整理拉分神器: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提分超有用

数学老师整理拉分神器: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提分超有用

公式,时候,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孩子,学生,定理,科目,资料,严谨性,数学老师,好的,大可以,大全,分数,体系,主页,原因,发消息,地方,头像,成绩,差错,神器,数学考试,末尾,步骤,特性,语文

2019-04-25 #故事大全

语文阅读理解频繁丢分 不是学生练习少 而是老师少讲了这个原因

语文阅读理解频繁丢分 不是学生练习少 而是老师少讲了这个原因

阅读理解,考点,文章,题型,答题,同学们,语文老师,学生,能力,老师,公式,小学语文,做题,同学,思路,技巧,故事,语文,过程,语文学习,关键词,原因,套路,小学生,时候,方法,规律,问题,题目,教给

2009-06-10 #经典故事

语文老师告诉学生 中考之前要看的阅读理解答题格式(打印版)

语文老师告诉学生 中考之前要看的阅读理解答题格式(打印版)

语文,中考,格式,答题,时候,成绩,语文老师,语文阅读,技巧,记忆,阅读理解,得高,东西,差距,字数,低分,习题,作文,同学,前提,字体,大部分,学生,建议,相对来说,方面,时间,灵活运用,理解力,能力

2008-08-25 #小故事

145分中考语文状元:针对阅读理解 我仅用9个方法 3年不扣一分

145分中考语文状元:针对阅读理解 我仅用9个方法 3年不扣一分

孩子,阅读理解,语文,老师,好的,初中,总分,技巧,知识,学习资料,教育经验,文成,得天,偏科,中都,优势,作文,内容,关系,初中语文,原因,大题,地方,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实在太,家长,应手,得分

2020-03-06 #小故事

二年级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学生77分!老师:阅读理解需提高!

二年级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学生77分!老师:阅读理解需提高!

句子,卷面,学生,短文,试卷,题型,家长,孩子,习惯,果皮,比喻句,逻辑,香蕉,写字,训练,阅读理解,中提,多提,还可以,主体,主人,主观题,修辞,剥开,原文,学习态度,坏习惯,喻体,大题,学习成绩

2016-02-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老师熬夜整理: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汇总 不多练习的学生都吃亏

老师熬夜整理: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汇总 不多练习的学生都吃亏

语文,老师,学生,孩子,小学,资料,能力,语文课堂,语言,阶段,阅读者,难度,题目,为大家,要学好,阅读理解,在答,在文中,一大,个人,主页,内容,初中,别无他法,发消息,命题,同学们,大学,头像,学科

2011-03-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语文老师说 三年级学生只要这样培养阅读习惯 写作文就不再困难

语文老师说 三年级学生只要这样培养阅读习惯 写作文就不再困难

孩子,家长,阅读习惯,习惯,语文,好的,成绩,手机,故事,目的,作文,作业,基础,学生,问题,学拼音,一个字,不认识,培养孩子,好习惯,学语文,能做到,阅读理解,读一,都会,任务,作者,依赖性,内容,兴趣

2013-10-2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