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十六计》中的智慧:学会制造假象迷惑敌人 往往才能出奇制胜

时间:2016-08-23

但是当唐太宗李世民抵达海边的的时候一看见无边无际的大海,再看看自己手下的三十万大军,李世民心中十分焦灼和害怕,甚至萌生了退兵的念头

提示:本文共有 18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元初《薛仁贵征辽事略》中主要讲述的是唐太宗贞观十八年起兵征辽的故事,其中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决定御驾亲征,于是率领了三十万大军前往征讨高丽国。但是当唐太宗李世民抵达海边的的时候一看见无边无际的大海,再看看自己手下的三十万大军,李世民心中十分焦灼和害怕,甚至萌生了退兵的念头。在后来名将薛仁贵便私用巧妙的方式“骗”得唐太宗成功抵达了高丽,并且由于唐军的出奇制胜,打的高丽猝不及防,最后成功征服了高丽。这边是后世口中代代相传的“薛仁贵巧渡唐太宗”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薛仁贵就是巧妙的利用到了《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瞒天过海”。

唐太宗李世民

“瞒天过海”这一计在《三十六计》中的原文是这样的:“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这样的:往往防备得密不透风的情况下,越是让人容易产生松懈;经常遇到的人和事,往往也不会引起怀疑和猜忌。所以把秘密的事物隐藏在公开的十五中,而选择不将其与公开的形式相对立。因为一般开诚布公的事物中往往都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机密事物。这一计的按语主要讲的是施行秘密的计划不能够够在背着他人的时候或者选择在十分隐隐蔽的地方进行。就比如说趁着夜黑风高的时候进行盗窃,甚至是钻进僻静的巷子里杀人放火,这些事情都是愚蠢毕竟鄙俗之人的行为。往往品德高尚且足智多谋的人士,都不会选择做这种事情。

《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

东汉末年时期曹操亲自率领军队前往攻打张绣,在行军的路上因为正好是盛夏时节,士兵们走得十分辛苦和疲惫。并且盛夏的太阳火辣辣的照射在大地上,空气变得十分干燥,就连土地也被烤焦了。曹操率领着军队走了很多天,一路上荒无人烟,方圆十里也没有可以水源解渴。士兵们在太阳的照射下变得极其口干舌燥,但是又苦于找不到水喝,众人觉得喉咙中仿佛有火在烧着,火辣辣地疼。在接下来的路途中,很多人中暑倒下了,就连身强体壮的士兵也不例外。曹操在目睹这样的情况后,内心也很交集,于是策马奔向周围的一个山岗,并站在山岗上远眺希望能够找到一处水源缓解眼前的燃眉之急。

曹操的雕像

但是事实让曹操失望了,远处并没有水源。但是曹操为人如何机智,他知道如果直接将这个消息告诉士兵无疑更加打击了士兵的士气,这样行军的路途就更加困难了,更别说和张绣交战了。于是曹操灵机一动,回头对着士兵们说:“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每一棵树上都结满了又大又酸甜又解渴的果子,大家再加把劲,走到那里就可以吃果子以解渴了!”果然原本垂头丧气的士兵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振奋,听到前面不远处有梅子不由得舌头低下生出了津液,暂时止住了难耐的口渴。最终曹操和其带领的军队终于能够很走出了这片荒原,也成功找到了水源。

曹操与其军队

这便是著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曹操就是巧妙地使用了“瞒天过海”这一计。在士兵口渴难耐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曹操诱骗士兵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并且果实很多,走到那片梅林便能够解渴。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兵们纷纷重振了精神,听到有又酸又甜的梅子后产口中产生的津液成功止住了短时间的口渴,最后快速地走出了荒原。

曹操和军队

由此可见“瞒天过海”这一计就是利用示之于众的假象,来掩盖背后真实的意图和目的。在军事方面这一计主要就用在战役伪装方面,即隐瞒真正的兵力实力和我方发动攻击的时间,从而达到出奇制胜,攻其不备的奇效。往往使用“瞒天过海”这一战都能够使我方掌握主动权,占据优势,最后克敌制胜。

曹操的雕像

那么我们接下来分析一下关于“瞒天过海”这一计的特点,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点。第一点是利用人们的惯性思维。人们都是惯性思考的动物,往往都会受到思维活动和认识习惯的制约。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通常都不会去选择反方向思考问题,而是选择思考眼前已知的事情。那么“瞒天过海”就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利用人们心中常见不疑、见多不怪的思维,制造出幻觉和假象迷惑人们的思考。第二点是用假象掩盖真相。也就是《三十六计》中原文提到的:用自身制造的假象迷惑敌人对眼前局势的正确的判断,达到掩盖自己真实意图和目的,让敌人放松警惕。

曹操的雕像

最后一点就是真假结合。“瞒天过海”中的“瞒天”是为了“过海”制造出的假象,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过海”。在我们施以假象诱惑和麻痹敌人之后要看准并且抓准时机施展行动,但是要注意时机的把握,不能够早也不宜太晚,准确并且熟练掌握以上三个特点才能够成功使用“瞒天过海”这一计获得成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十六计》中的智慧:学会制造假象迷惑敌人 往往才能出奇制胜”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三国演义学会三十六计

从三国演义学会三十六计

名著,视频,学历史,经典故事,爱上,三国演义,学会,场景,大门,能力,孩子,方式,效果,宝库,文化,经典,门槛,启迪,36计,人生智慧,古代经典,从中受益,听故事,问题解决,帮助孩子,让孩子,解决方案

2020-06-13 #小故事

智慧输给了计谋 三十六计:“浑水摸鱼”

智慧输给了计谋 三十六计:“浑水摸鱼”

周瑜,曹仁,南郡,刘备,曹操,都督,利益,大军,联军,进攻,吴蜀,诸葛亮,东吴,倾巢而出,敌人,时候,机会,渔民,他已经,可不要,浑水摸鱼,其力,刘旗,孙刘,周瑜闻,周瑜刚,曹仁安,孙吴,赵云,这都

2009-12-13 #长篇故事

三十六计儿童故事

三十六计儿童故事

三十六计,故事,计策,晓兵,内容简介,兵法,小孩子,教坏,敌人,方法,策略,兵以诈立,兵者诡道,学历史,处于优势,处于劣势,我国古代,战场上,才能有,打败对手,日常工作,有人说,更不能,生活中,欺骗敌人,胜战计,阴谋诡计

2020-05-04 #短篇故事

三十六计儿童故事

三十六计儿童故事

三十六计,故事,计策,晓兵,内容简介,兵法,小孩子,教坏,敌人,方法,策略,兵以诈立,兵者诡道,学历史,处于优势,处于劣势,我国古代,战场上,才能有,打败对手,日常工作,有人说,更不能,生活中,欺骗敌人,胜战计,阴谋诡计

2020-05-08 #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儿童故事

三十六计儿童故事

三十六计,故事,计策,晓兵,内容简介,兵法,小孩子,教坏,敌人,方法,策略,兵以诈立,兵者诡道,学历史,处于优势,处于劣势,我国古代,战场上,才能有,打败对手,日常工作,有人说,更不能,生活中,欺骗敌人,胜战计,阴谋诡计

2020-05-13 #故事大全

三十六计儿童故事

三十六计儿童故事

三十六计,故事,计策,晓兵,内容简介,兵法,小孩子,教坏,敌人,方法,策略,兵以诈立,兵者诡道,学历史,处于优势,处于劣势,我国古代,战场上,才能有,打败对手,日常工作,有人说,更不能,生活中,欺骗敌人,胜战计,阴谋诡计

2020-05-19 #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儿童故事

三十六计儿童故事

三十六计,故事,计策,晓兵,内容简介,兵法,小孩子,教坏,敌人,方法,策略,兵以诈立,兵者诡道,学历史,处于优势,处于劣势,我国古代,战场上,才能有,打败对手,日常工作,有人说,更不能,生活中,欺骗敌人,胜战计,阴谋诡计

2020-05-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十六计儿童故事

三十六计儿童故事

三十六计,故事,计策,晓兵,内容简介,兵法,小孩子,教坏,敌人,方法,策略,兵以诈立,兵者诡道,学历史,处于优势,处于劣势,我国古代,战场上,才能有,打败对手,日常工作,有人说,更不能,生活中,欺骗敌人,胜战计,阴谋诡计

2020-08-23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