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乌审·脱贫攻坚故事」致富路上的光明使者

时间:2016-08-30

习近平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乌审人民展现出逐梦奔小康的奋斗模样,乌审大地呈现出一派欢欣鼓舞的新气象

提示:本文共有 22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乌审·脱贫攻坚故事》

欢迎您将脱贫路上的故事

分享给我们

投稿邮箱:2544622811@qq.com

联系电话:0477-7582243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

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习近平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

乌审人民展现出

逐梦奔小康的奋斗模样,

乌审大地呈现出

一派欢欣鼓舞的新气象。

乌审·脱贫攻坚故事

在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这块红土地上有一位默默耕耘的光明使者,他就是乌审旗审计局派驻巴音敖包嘎查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萨如拉。萨如拉蒙语为“光明”的意思,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驻村干部给这块红土地带来了光明,富裕了一方百姓。

对症下药找准突破口

2014年9月驻村初期,他深知农牧民还延续着粗放式的种养殖模式,如何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成了他日思夜想的问题,也成了驻村工作队日常工作的中心。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对症”的帮扶措施,在嘎查350多户农牧民中选出各类帮扶户,将基础条件差、生活困难、没有劳动力的确定为重点扶贫帮扶户,通过改善基础设施、项目扶持等方式,着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有效落实。嘎查养殖大户额尔德木图是项目帮扶户,他通过与项目单位的协调,争取了8万多元的项目支持,盖起了棚圈和暖棚,去年冬天,他家的羊羔成活率达100%。额尔德木图高兴地说:“多亏有了第一书记的帮忙,要不然冬天不知损失了多少个羔子呀!我们衷心感谢党的好政策,党的好干部!”。额尔登朝格图是国家级贫困户,2017年通过精准扶贫政策给他家盖起了羊棚、打了深井、拉了高压电、买了奶牛、基础母羊等,使他在当年实现稳定脱贫。

萨如拉同志经常深入百姓家中对困难户、孤寡老人进行摸底,积极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016年,长庆分公司铺设管道,线路通过布仁其其格家,当时规划要求她家必须搬迁,可是由于经济困难,盖不起新房,他就联系长庆分公司,争取到了4万元搬迁补助金,她家的新房子很快就建起来了。布仁其其格逢人就说:“咱们的萨如拉书记给我家盖了新房,这是我这辈子住过的最好的房子!”。就是这些话激励着他,鞭策着他,使他更加鼓舞,信心倍增。在巴音敖包嘎查,15岁的哈那嘎日患有严重的淋巴结白血病,他父亲早年因车祸去世,家里只剩下母亲和年迈的爷爷,没有经济来源支付高昂的医疗费。萨如拉了解到情况后,先后在旗红十字会、审计局等单位开展募捐活动,为身患重病的孩子募集到4万余元善款,让他渡过难关。

心系群众甘当贴心人

对于农牧民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他始终情系群众冷暖,心为百姓解忧,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嘎查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他经常深入到农牧户家中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在四年的时间里,将巴音敖包嘎查300余户农牧户走访了近十余次。2014年以来,为11户国家级贫困户和31户市级低收入户进行产业扶持和巩固扶持,累计帮扶资金140多万元。通过旗审计局及各项目单位,协调建设异地搬迁和兜底房10处,安装8台阳光互补电力设施,改造动力线路500米,安装照明电50米,更换变压器3台,修补乡村道路16公里,建设牛羊棚圈及草棚10处,压水利管道7户,水利灌溉项目13户,扶贫就业培训12人,公益性岗位安置5人,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10户,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等形式帮扶23户贫困户,资助贫困学生5万元,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00余次,实现了嘎查社会稳定,和谐兴旺,一串串数字的背后,彰显了他心系百姓、为民服务的情怀。

精神文化引领新风尚

为了丰富农牧民业余文化生活,他通过走访群众,把有一技之长又乐于奉献的农牧民组织起来,组建“文艺宣传独贵龙”,利用“元旦”“三·八”“十·一”等传统佳节和祭祀敖包活动,组织农牧民开展相声、小品、歌曲等文艺展示,丰富农牧民业余文化生活,充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他借鉴精神文明之风,开展评选“好邻里”“好婆媳”“致富能手”等评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嘎查范围内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在嘎查配备了专业的环保人员,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彻底杜绝了嘎查内脏、乱、差的现象,并在“村规民约”里制定了每月10号的“嘎查牧民环境整治日”,使中化民族传统美德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党建融合开辟新路径

嘎查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嘎查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能否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他任职以来,能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做到“两个坚决维护”,通过与“两委”班子成员协商,先后成立了嘎查议事小组、农机服务队,由嘎查有威望的成员组成,遇到嘎查集体经济和农牧民切身利益的事情,都由支部委员会和议事小组集体协商决定,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办事公开。将原先旧嘎查办公楼租赁给长庆管道公司,使嘎查集体经济有了保障,同时给缺乏劳动力的农牧户带来了就业机会。嘎查坚持实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将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并把能力突出、德才兼备的党员作为嘎查后备干部进行锻炼培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下,他正满怀信心的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描绘”出那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前景。

-第1154期-

栏目:脱贫攻坚

编辑边步霞 主编 乌兰 审核 陈小龙

新闻·生活·公告·文化·旅游·文明·学习

乌审旗发布乌审新媒体引领者

转载需经得同意并注明出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乌审·脱贫攻坚故事」致富路上的光明使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乌审·脱贫攻坚故事|郝强:为民初心终不改!

乌审·脱贫攻坚故事|郝强:为民初心终不改!

群众,郝强,精准,贫困户,攻坚,扶贫,乌审,问题,工作,全镇,调研,习近平,扶贫办,一身,乌审旗,初心,共产党员,原因,故事,攻坚战,时间,现状,行家里手,贴心人,发展,宣传,生活,同事们,因为他,工作经验

2012-05-22 #故事会

「乌审·脱贫攻坚故事」越振荣:老百姓的事情大于天

「乌审·脱贫攻坚故事」越振荣:老百姓的事情大于天

贫困户,图克镇,群众,扶贫,精准,振荣,扶贫工作,工作,乌审,产业,全镇,基础,资金,问题,攻坚,企业,农牧业,广大干部,驻地,建设,生活,习近平,美丽乡村,乌审旗,信息,动力,农牧民,化肥,单位,异地

2008-01-02 #故事大全

王占荣:当好脱贫致富带头人——全市精准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基层宣讲活动”第六站乌审旗

王占荣:当好脱贫致富带头人——全市精准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基层宣讲活动”第六站乌审旗

王占荣,王三才,产业,精准,村民,攻坚,扶贫,全市,先进事迹,乌审旗,企业,基层,全村人,农民,小猪,村支部,活动,带头人,乌兰陶勒盖镇,农牧户,基地,大力发展,支部,村子,模式,火车头,贫困户,发展,生活,我们村

2020-08-14 #故事阅读

40万!乌审旗彩民的意外惊喜!

40万!乌审旗彩民的意外惊喜!

福彩,销售站,刮刮乐,乌审旗,小伙子,张先生,彩民,乌兰陶勒盖镇,政府,张先,李岳,意外惊喜,都会,一等奖,人人,作者,好运,声声,喜气,化名,大奖,声明,工友,心态,歌手,故事,权益,来源,标注,激情

2014-01-23 #故事大全

「追寻乌审红色记忆」抗战时的蒙汉小学

「追寻乌审红色记忆」抗战时的蒙汉小学

蒙汉,学校,学生,小学,工委,乌审旗,老师,抗联,乌审,问题,农牧民,共产党,蒙古族,河南乡,校董,工作,张子,教室,校舍,汉族,蒙族,领导,湾村,伊盟,农历,孩子,山匪,所学,毛织厂,课程

2019-06-26 #故事阅读

乌审旗退休老师用民间故事传承民族文化

乌审旗退休老师用民间故事传承民族文化

民间故事,民族文化,琪琪格,苏雅拉,蒙古,民间,听众,平台,故事,民族,嘎查,斯布,和发,传统,乌审旗,人们,口头,伦理,保护环境,方式,哲学,妈妈,文化,思想,微信,性格,敢干,文字,歌谣,民歌

2020-06-10 #故事会

乌审旗退休老师用民间故事传承民族文化

乌审旗退休老师用民间故事传承民族文化

民间故事,民族文化,琪琪格,苏雅拉,蒙古,民间,听众,平台,故事,民族,嘎查,斯布,和发,传统,乌审旗,人们,口头,伦理,保护环境,方式,哲学,妈妈,文化,思想,微信,性格,敢干,文字,歌谣,民歌

2019-10-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典型引领乌审旗巾帼抗疫先锋事迹展播

典型引领乌审旗巾帼抗疫先锋事迹展播

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乌审旗,汉族,嘎查,一线,第一线,群众,宣传,力量,本科,社区,蒙古族,柳艳,妇女,肺炎,行动,全嘎查,刘珍,工作中,丈夫,党员,同志,堵卡点,小区,居民,摸排,责任

2020-06-1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