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有趣的酒文化 一些少数民族的酒礼 都有什么样的民族特色呢?

时间:2016-09-04

锡伯族年轻人不允许和长同桌饮酒,究其原因:一是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别,不能乱了尊卑之序;二是担心年轻人酒喝多了容易做出失礼的举动,对长辈不敬

提示:本文共有 23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中也有很多酒礼。锡伯族年轻人不允许和长同桌饮酒,究其原因:一是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别,不能乱了尊卑之序;二是担心年轻人酒喝多了容易做出失礼的举动,对长辈不敬。与之相似的是朝鲜族,晚辈同样不能当着长辈的面饮酒,如果是长辈坚持让晚辈喝,晚辈必须用双手接过酒杯转身饮下以表示尊重和感谢。

汉族以客为尊,体现在酒礼上就是一般客人坐在上座。蒙古族与之不同,当家里来客人之后,辈分最高的坐在上座,不存在主客之别。在重男轻女的文化背景下,蒙古族的年轻媳妇是不能在客人离开之前离开的,即使主客要通宵畅饮长谈,她们也必须在客厅,随时斟酒、添菜、续茶。满族与蒙古族酒礼相似,当家中有客人造访,一般是由家中的长辈作陪,晚辈是不允许同席的,年轻的媳妇同样要侍立在一旁,装烟倒酒,端菜盛饭。

蒙古族遇到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时会选择一种用彩绸装饰的精美牛角嵌银杯,共饮一杯“结盟酒”,永结友好。彝族同样是以老为尊的民族。当家里的酒酿造完成后,第一杯用以敬神,第二杯孝敬家中老人。四川凉山的彝族聚餐饮酒之时,必得依据年龄大小和辈分高低来分出斟酒的先后顺序,并且要选出在场聪明又英俊的年轻人向老人敬酒。彝族人敬酒要求使用双手,其右脚需要向前跨出一大步,低头弯腰,头则需要稍向左偏,不允许直视长者。

接下来会有一套说辞。老者会谦和地说:“年轻人啊,对不起了,老朽站不起来了”或者“借给你这一杯”,以示回敬,这时小伙子需要起身饮尽杯中酒,否则会被视为不敬。彝族民间谚语认为“酒是老年人的,肉是年轻人的”,他们的待客之道是敬酒时按先长后幼的原则,遵从其传统规则“耕地由下而上,端酒从上而下”。

为了体现对客人的尊重,壮族人在宴请宾客时须辈分与客人同等的才可以同席而坐,而辈分低的人只能站在客人身旁,等给宾客倒酒完成之后才能入座。壮族年轻人给客人添酒添菜的时候不能碰到锅盆,以免给客人造成饭菜不足的现象,导致不能尽兴。每次上菜之后,必须等陪酒的长者给宾客夹菜之后其他人才可以动筷。辈分低的妇女是不允许登堂饮酒的,酒量尚可的年长的妇女可以入席饮酒。

傈僳族在庄稼成熟的时候开始酸酒,有的家庭直接把酿酒的酒具搬到田地里,把苞谷摘下来之后就地酿酒,一边收庄稼一边酿酒,畅饮上几天才会回家。在傈傈族的酒礼中,“饮合杯酒”具有重大意义。酒兴正浓的时候,主人发出邀请,主人与客人搂住脖子与肩膀,一起捧着一个大碗喝,傈保族把这种方式称“伴多”。他们会一口气喝完大碗中的酒,然后四目对视,开怀大笑。“饮合杯酒”是在挚友或者亲人恋人之间进行的。在“饮合杯酒”时,晚辈是不能邀请长辈的,只有同辈之中表达友好或者爱慕之情才能进行“伴多”。

满族人的婚礼上,新人要同饮交杯酒。与汉族迎亲之礼稍有不同的是满族人娶亲之时,会有两位捧着酒杯的要亲太太负责婚礼时的交杯酒事宜。她们会先让新郎小抿一口,紧接着两位娶亲太太会交换酒杯,再让新郎和新娘各报一口。满族人的婚礼前后也离不开酒。他们需要准备谢亲席,做好一桌酒席放在特制的礼盒之内,让两人负责抬到女方家里,用以表示对亲家养育了女儿给自家做媳妇的感谢之情,此外,还需要准备一桌用来感谢媒人成全好事的谢媒酒。

广西的毛南族宴请宾客时,不论客人尊卑长幼,都要请宾客上座并且给客人倒酒以示对客人的尊敬。而懂礼的客人会端起酒杯,在饮酒之前先用筷子或指尖蘸酒,弹几滴在地上来表示对主人家里祖先的敬重,随后主客碰杯,互相说几句吉祥的祝福话语。晚辈一般吃饱后可以自动离席,不过要恭敬地表达自己离席的歉意。饮酒是毛南族人的一大嗜好,每当族人举办红白事或者有客人到访的时候,毛南人都得喝酒。

侗族对待情谊深厚的客人采用交臂酒的礼仪,具体形式是两个人并肩坐着或站立,一手搂着对方肩,一手将酒杯递到对方唇边,两人同时饮尽。中华民族作为宗法社会,对血缘亲情非常重视,非血缘关系又投缘者为了表示“一家人”的情谊,通常会采取结拜、拜祭的形式确定亲情。汉族与少数民族都存在结拜的习俗。侗族异姓的人只要是年龄相差无几且投缘,就能约定日子聚饮,结拜为兄弟,方言称为“老庚”。

羌族也存在异性兄弟结拜的现象,同辈的年轻人之间,不管男女都能“打老庚”。“打老庚”的时间一般选在农历的正月,人们相约携带着酒肉来到村寨野外进行聚餐。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羌族“打老庚”的过程是随机的,参与者把鞋带放在一起,轮流去抽,如果两个人抽到的鞋带属于同一双鞋,这两个人就相互结为“老庚”,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们两人要同甘共苦,两人的家人也得相互帮助,团结一致。

青海的土族有一套招待贵客时的酒礼,有“三杯酒”的讲究,宾客进门要饮三杯酒洗尘,客人进屋会被邀请上炕入席,饮下“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告辞的时候要饮“上马三杯酒”。宾客有酒量就会一饮而尽,如果宾客不胜酒力,也只需用左手的无名指蘸些酒弹向空中三次,来表示敬神、领情和致歉,主人也不会勉强,是一种理智的劝酒行为。与之类似的理智劝酒还有布依族。当客人进入家门就座后,主人马上就会捧出一碗“茶”献给来客,布依族有以酒当茶的礼俗,但并不强求客人饮用。

高山族的热情是声名在外的。当有贵客光临时,部落头人带领青年人在路旁演奏丝竹管弦乐器,对客人夹道欢迎,一直到主人的家中。贵客会在屋里的高凳上就座,青年男女困着客人载歌载舞,还会安排专人(年轻人)给每位客人敬酒。为了联系关系而进行的酒礼在台湾的高山族中也普遍存在。新人婚礼上,新婚夫妇和各自的亲朋好友都需要共饮“连杯酒”以示友好团结。连杯酒是一种非常精巧的设计,两个酒杯以类似扁担的形状联系在一起,必须两人同时举酒杯才能保持平衡。斟酒之后,两人并肩而立,共饮一杯,以这种方式体现平等与同甘共苦的精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有趣的酒文化 一些少数民族的酒礼 都有什么样的民族特色呢?”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酒礼:中国人从古至今坚持的礼仪

酒礼:中国人从古至今坚持的礼仪

客人,主人,中国,君臣,酒场,酒杯,筷子,长者,男人,时候,礼仪,酒席,礼节,臣子,酒宴,酒过三巡,三杯酒,这种人,商务,宾主,身份,酒桌上,不一样,不喝酒,中国人,习俗,女人,宴席,少数民族,年轻人

2017-04-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云南旅游发挥民族特色优势 19个“少数民族特色小镇”锦上添花

云南旅游发挥民族特色优势 19个“少数民族特色小镇”锦上添花

云南省,彝族,民族,少数民族,因远镇,小镇,故乡,罗平县,美誉,镇雄,花腰傣,西畴县,黎明乡,一大,世居,丽江,临沧,临翔区,全国,保山,传统,傣族,典型,兴街镇,南美,布朗族,德钦县,拉祜族,戛洒镇,昭通

2019-03-14 #故事会

师宗:飞塘村荣获“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

师宗:飞塘村荣获“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

特色村,少数民族,民族,龙庆乡,掌上,师宗县,塘村,云南,产业,曲靖,特色,示范,人居环境,关系和谐,民族文化,居特,李恒,民宗委,典型,作用,亮点,作者,南盘江,品质,品牌优势,壮族,成果,很漂亮,曲靖市,村落

2017-11-03 #短篇故事

赞!昆明3个村上榜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赞!昆明3个村上榜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云南省少数民族,社区,街道,特色村,少数民族,公示,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宗教,村寨,特色小镇,吴晨,德马,李丹丹,李正林,钟灵,责编,事务委员会,塘子,起底,掌上,云南省,专家组,乡镇,名单,党组,会议,寻甸县,宜良县,回族,寻甸

2012-02-08 #长篇故事

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你尝过几个

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你尝过几个

云南,美食,烤肉,少数民族,基诺族,真的是,时候,特色,竹筒,阿昌族,芭蕉,谷花鱼,花米饭,不一样,竹筒鸡,美食吧,城市,图片,大部分,是非,烹饪,特色美食,酸辣,芋头,基诺,布依,绿色美食,世居,世界各地,主食

2018-11-03 #故事大全

少数民族的风味特色——云南竹筒饭

少数民族的风味特色——云南竹筒饭

糯米,竹筒,口感,味道,竹子,美食,民族,傣族,小时,特色美食,风格,腊肠,香菇,都不会,内才,云南竹筒饭,精致生活,中国,云南,做法,作料,哈尼族,口味,切片,内放,包紧,吃法,基诺族,地域,四季

2012-03-26 #经典故事

云南保山:突出边境特色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

云南保山:突出边境特色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

民族团结,进步,保山市,少数民族,民族,创建工作,优势,侨乡,示范点,中华民族,乡镇,云南,云南省,保山,山区,全市,文化,村寨,特色,能力,工作,建设,各民族,各部门,特色村,司莫,明光,木城,中国梦,中国日报网

2007-05-04 #经典故事

一个民族一道菜!盘点云南各少数民族最有特色的舌尖美食!

一个民族一道菜!盘点云南各少数民族最有特色的舌尖美食!

食品,典型,云南,民族,白族,傣族,拉祜族,少数民族,人民,布朗族,怒族,水族,炖鸡,独龙族,生皮,竹筒,竹筒鸡,基诺族,哈尼族,壮族,彝族,烤肉,瑶族,藏族,花米饭,主食,大米,布依族,德昂族,来源

2014-05-3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