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听故事学四史|打通最后五公里—闵行城市交通发展历程

时间:2016-09-07

在全市轨交站点越来越星罗棋布的同时,你可知道1号线最初的起点并不在莘庄,5号线的诞生也充满波折和传奇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9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前几天15号线贯通的消息不光炸裂了闵行南部的各位亲们,长宁徐汇普陀宝山的部分小伙伴也澎湃不已,这意味着离预计的年底建成开通又近了一步!环境良好、运行准点、性价比高的轨道交通已成为上海市民出行的不二之选。在全市轨交站点越来越星罗棋布的同时,你可知道1号线最初的起点并不在莘庄,5号线的诞生也充满波折和传奇故事。时任闵行区副区长汪祖超近日走进党建服务中心,在“四史学习”栏目中为大家讲述《打通最后五公里—闵行城市交通发展历程》。(全文根据录音摘编整理)

闵行“撤二建一”时,提出发展交通

闵行发展历史,建设情况比较简单,闵行区成立以来,在建设方面为当时的规划、城市管理做了些超前的工作。1992年9月26日新的闵行区成立到现在,27年。90年代初期上海的形势是,1990年左右中央批准上海改革开放,决定开发浦东,对上海是重大举措,决定了上海发展的方向,1992年10月市委将原闵行区、上海县“撤二建一”合并成立新的闵行区。对全市来说,决定开发浦东,对上海是机遇,对闵行是挑战。

90年代初整个上海的实力

1992年我作为上海市教育代表团一员到日本考察大阪教育,大阪报出的GDP数字,吓了我一大跳,差不多是上海的20倍,当时上海人口很多了,各方面建设也可以,但大阪的GDP比上海高几十倍,事实就是这样。开发浦东,需要做的事很多,市里压力也很大。当时外滩,对过看上去一片农田,对我们撤二建一的闵行区是很大的挑战——闵行区要发展,依靠市里重大倾斜,可能性很小,全市的建设重点放到浦东去,好多事要缜密思考。

区县合并后,区委区政府深刻体会到发展的方向是招商引资,依靠土地发展经济,这种条件下,一手发展经济,一手抓基础设施,虽然闵行跟徐汇较接近,发展条件也较好,有漕宝路、吴中路、沪闵路,但真正要城市化建设,困难还是很多,包括所有的基础设施,水电煤路,几乎都还是零——现在每人至少一部手机,当时通信是个大问题,当时的电话还不是数字的,是程控的,为了招商引资,每个乡镇拿出土地,第一个就是造电话局。

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同步发展,区委区政府在抓这两个重点的同时,又提出抓交通。新的区政府是1993年三四月份成立,当年就提出要发展轨交,1993年3月份就成立了莘闵轻轨(现在的5号线)指挥部,现在都很明白,这件事很重要,地铁的好处不言而喻。

“两个创新”,市领导当场拍板

轨交的优点是整点,这是其他公共交通都不能代替的,但在90年代的上海绝大多数老百姓和干部都还没这个概念。1990年开工1号线,1993年从徐家汇到锦江乐园,1994年试通车,车子里几乎没什么人。客观上,锦江乐园到徐家汇没多少人流量,闵行人不可能乘车到锦江乐园换地铁到徐家汇,大多数老百姓对轨交的概念还是很陌生的,但我们在1993年区委区政府成立后,马上决定把轨道交通引进来。

当时上海建设轨交的模式是,市政府负责资金,区政府负责动迁。1993年决定要搞1号线时,差不多已到家门口了,当时市里也有难处,要开发浦东,1号线是上海市第1条线路,后面要做的事很多,这种情况下,区委决定我们要搞新的思路,一是建1号线延伸线,将1号线引到闵行区,二是采取新的模式,发挥闵行区的土地优势。

1994年2月份,时任闵行区委书记黄富荣,也是当时的区长,我们两个去找当时的副市长夏克强,提出1号线延伸到莘庄,最后5公里——实际是4.65公里,操作模式跟其他区不一样:所有土地我们腾出来,所有动拆迁我们负责,所有路基我们来做,闵行当时有很多干部是铁道兵出身,做路基有优势。我们提出后,夏市长马上拍板“可以试试”。这样1994年2月份就把这件事定下来了。

说“敲定”其实也没那么简单,地铁这么大的项目是要国家批的,上海的第1条轨交当时现代化程度是全国最高的,车辆系统是最新的。当时第1条地铁从新客站到锦江乐园16公里,还在试运行,还没验收,还要延伸5公里,难度很大,即使市长同意,还要报国家计委。理论上,要运行、验收、移交后才能延伸,当时市政府就同意了。

接下来,闵行就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做这三件事,把土地腾出来。当时做了预算,大概要7个多亿,当时的闵行,七八亿是大数字。我们决定土地和动迁梅陇镇负责,区里造3个车站,路基我们自己做。1号线延伸段,上海地铁1号线的正式试通车是1994年4月份,而我们的延伸段是1994年11月份正式开通,在试通车的当年。

上海出现了一个名词“地铁房”

这条线路花了两年,到1996年底开通,最后财政花了1.8亿,梅陇镇拿了445亩土地。两年后我们就把1号线延伸到了莘庄。当时还有个想法,莲花路站,外环路站,莘庄站,建成后要开发房地产,把这些钱赚回来,有3个多亿嘛,但在地铁1号线即将完工时,我们又做了个决定:所有沿线的开发都放弃,搞环境建设,为什么?

1993年刚刚成立闵行区时,四五月份,黄菊市长到闵行参加一个现场会,黄富荣书记去接,当时的沪闵路全部是建设堆场,当然黄菊市长说得很委婉,说“我这个市长没当好”。回来后,富荣书记就说,市长批评我了,沪闵路一塌糊涂。所以1996年1号线延伸段正式试通车时,我们把准备开发房地产的这些钱拿回来搞环境建设。后来黄菊市长又从徐汇到闵行,说“眼睛一亮,全部都是绿化”。

地铁的开通将窗外的农田变成了高楼

1号线延伸到莘庄后,产生了巨大受益,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地铁房”不是闵行区发明的,是上海老百姓叫出来的。当时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1号线延伸段通车后,上海人认可了闵行的一套房,到市区上班准点方便,随之上海市出现了一个名词“地铁房”。闵行吸引了大片的年轻白领,人口比例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大多是80年代恢复高考后,90年代买房到闵行,这些年轻人在闵行成家立业,也为后来闵行发展贡献了力量。

地铁给闵行带来了进一步的发展机遇,房地产几乎一下子在全市名列前茅,相当长一段时期,比浦东还要高。1号线建设中,闵行区敢为人先,取得了先发效应。如果当时不建设延伸段,今天它也会来,但可能是5年10年后,先发效应就没有了。

建设5号线,十年磨一剑

接下来是5号线。1993年闵行区就成立了指挥部,决定把5号线延到老闵行去,当时汇报的思路是新的思路,用BOT的办法,目的是告诉市政府,这个钱你不用出,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所以1994年,我们拿到国家计委批复的时候,我们项目融资的方式是BOT,也是中国轨道交通第一个BOT项目,这样就通过了立计划。

后面还是很艰苦的,谁也没搞过,国际上的模式,当时跟5个国家谈,韩国、日本是我带队去的两个国家,原来第一个准备跟大阪的一家地铁公司合作,后来跟澳大利亚一个公司建设。日本的公司很感兴趣到中国来,但也非常怀疑、不相信能搞得起来。后来跟澳大利亚签约,1994年立项,1995年签约,1996年动工。后来发生了变故,董事长过世,内部意见不统一,他们觉得在闵行这个项目到底有没有前途——国外对我们的看法很有意思,一方面很感兴趣,另一方面对上海的建设速度规模抱怀疑态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上海的发展是超越一般的发展思维模型。

(2003年11月25日,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是国内第一条采用高架轻轨制式建成试运营的轨道线,也是第一条上海自行生产的轻轨车辆上线运营的轨道线。)

1996年我们继续寻找新的方式,找到了久事公司,区政府出资50%,久事公司出40%,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出10%,地铁5号线整整花了10年。差不多2002年建成,总算把地铁通到了昆阳,昆阳当时号称“闵行的西伯利亚”,昆阳的老百姓做梦都想不到地铁会到家门口。不到3年,我离开的时候2003年,5号线已经没位子坐了。

正因为有了5号线,现在奉贤才有延伸段,否则可能到今天还没有地铁。这两条线路都是闵行区委区政府下了很大力气做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敢为人先,我们得到的是先发效应。没有5号线,后面在马桥的开发也不太可能。这两条线路对改变闵行的交通环境,提高闵行的地位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全市也是领先的。

纵观闵行区发展的过程,有一条很重要,就是抓住机遇,锲而不舍。当然现在做事情对程序的要求不一样,有一条是一样的,敢为人先。改革开放中,有好多机遇,瞬间就变了,错过就没有先发效应了。

上海地铁1号线

1990年1月19日,上海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建设。

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徐家汇站至锦江乐园站)开通观光试运营,线路全长6千米,共设车站5座,开启上海的轨道交通时代。

1995年4月10日,上海地铁1号线全线(上海火车站站至锦江乐园站)开通试运营。

1996年12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南延伸段(莘庄站至锦江乐园站)开通试运营。

1997年7月1日,上海地铁1号线南延伸段与主线贯通运营。

2004年12月28日,北延伸段一期(上海火车站站至共富新村站)试运营。

2007年12月29日,北北延伸到(共富新村站至富锦路站),线路总长达到36.89千米。

上海地铁5号线

2000年8月8日,上海地铁5号线开工建设。

2001年10月,上海地铁5号线高架桥全线贯通。

2003年11月25日,上海地铁5号线(莘庄站至闵行开发区站)开通运营。

2014年4月,上海地铁5号线南延伸工程获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同年6月30日,5号线南延伸工程正式开工。

2018年12月30日,上海地铁5号线南延伸段(东川路站—奉贤新城站)开通运营。

BOT: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BOT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本文为闵行区融媒体中心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记者:崔松鸽

编辑:崔松鸽

栏目统筹:方雨斌

部分图片摘自“上海地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听故事学四史|打通最后五公里—闵行城市交通发展历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工地课堂听城市建设历史 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四史教育”走进一线

工地课堂听城市建设历史 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四史教育”走进一线

四史,上海,工地,建设,教育,项目,交通,住宅,工作,活动,中共一大,上海建工,为题,党委,光荣传统,党员,历史,展板,干部,海报,行业,交流,发展,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身边人,身边事,史为镜,林元培,李欣

2011-02-01 #故事阅读

重温红军长征 闵行党校的老师找到了这些细节……

重温红军长征 闵行党校的老师找到了这些细节……

四史,红军,稀饭,听故事,蜡烛,铜板,香花,红军长征,杨昌华,郭莹,黄安,好一,红六军团,来到了,中心,中央红军,东西,党课,农民,历史,印象,宣讲员,土匪,天黑,城东,形式,山寨,故事,战略转移,损失

2013-03-14 #故事会

一座地震摧不毁城市曾创多项中国第一 为蓝天 转型发展工业旅游

一座地震摧不毁城市曾创多项中国第一 为蓝天 转型发展工业旅游

唐山,中国,水泥,中国第一,博物馆,地址,开滦煤矿,水泥厂,卫生陶瓷,历程,工业,唐山陶瓷,唐山市,骨质,发展,唐廷枢,工业博物馆,还可以,光绪,交通,原址,发源地,我国,开滦,英国,骨质瓷,工作,发展历程,工业旅游,工业发展

2018-05-31 #小故事

闵行梅陇:听陇上乡音 感时代变迁 聚发展新力

闵行梅陇:听陇上乡音 感时代变迁 聚发展新力

历史,梅陇镇,梅陇,代表,党课,留声机,陇上,项目,乡音,中心,四史,档案馆,发展,杨建华,微视频,档案局,人民网,上海,党组织,党群,群众,闵行区,余人,唐小丽,施佩,李蓉,梅陇乡,韩庆,责编,南方商城

2013-12-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闵行区梅陇镇:以思政教育“三心” 传承薪火精神

闵行区梅陇镇:以思政教育“三心” 传承薪火精神

思政,梅陇,梅陇镇,教育,党群,服务中心,社区,课程,区域,青少年,课堂,服务,党课,陇上,亲子,四史,小学生,学生,故事,方式,校园,闵行区,党建,教育基地,中心,公益,单位,学校,小学,家长

2011-10-17 #小故事

“四史”教育推动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

“四史”教育推动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

四史,思政课,教学,中国共产党,教育,历史,方面,高校,学科,教师,精神,新时代,来之不易,党史,学院院长,现实,逻辑,马克思主义,党史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者,研究会,...

2018-07-09 #小故事

看短剧听朗诵讲故事 闵行区政协特殊党课纪念上海解放70年

看短剧听朗诵讲故事 闵行区政协特殊党课纪念上海解放70年

七宝镇,七宝,活动,闵行区,区政协,上海,升旗仪式,音乐,新中国成立,政协,刘统,子盛,杨德明,杨逸菲,王一,蒲汇塘,图片,上海市闵行区,七号桥,共青团,党委,主题,人民政协,优秀党员,先烈,作者,作出贡献,党员,党课,共产党员

2014-05-31 #小故事

追寻徐汇红色文脉 一起“听故事 游上海 学四史 守初心”

追寻徐汇红色文脉 一起“听故事 游上海 学四史 守初心”

徐汇,徐汇区,先烈,初心,特色,教育,活动,钱壮飞,王婷,上海京剧院,和平年代,烈士,旧居,上海,京剧,传习馆,天平街道,四史,天平,大区,官方,微信,故事,新闻,海派,星火,来源,滨江,观众,红色

2011-11-06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