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平遥一座去掉家乡滤镜依然很美丽的古城

时间:2016-09-14

怎么哪儿都没去过Cc:我土生土长的土著!是那2个太近了,你在换一个别的问我:行,那说个远的吧,双林寺怎么样?Cc:沉默jpg以上对话是真的,我真的作为一

提示:本文共有 109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2 分钟。

作者:尛乄尛静

说说这次旅行

作为本地人你去过你们当地最有名的景区吗?

-:我要来 平遥 啦,又见平遥好看吗?

Cc:啊?啊,我没看过诶

-:那县衙值得去吗?看介绍也不错啊

Cc:emmmmm~~~~~我也没去过

-:你怕不是一个假平遥人吧。怎么哪儿都没去过

Cc:我土生土长的土著!是那2个太近了,你在换一个别的问我

-:行,那说个远的吧,双林寺怎么样?

Cc:沉默(jpg)

以上对话是真的,我真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平遥人,没有看过又见平遥,没有去过双林寺,这些景点外地游客应该都去过,我却从来没去过。

其实我想不仅是我,很多很多的本地人也许都没有到过你们所在城市的地标景点逛过吧?心里总是暗示着这个地方就在眼前随时都可以去,先去远方走走吧。

想起我去 贵州 黄果树景区的时候遇到一个包车的师父,他跟我说,虽然每天接客来来回回千万次经过黄果树景区,他自己却没踏进去半步。我当时很惊讶。可是回想一下我自己又是多少次经过武侯祠而不入呢?

关于这篇游记

这篇游记是由夜市动笔而起,美食落笔而终,会插入一些值得去的景点,及特产店。

——【有关美食】

美食于平遥古城就像一张社交卡上的必备项目,来平遥的人多少是奔着晋菜而来?每次去外地旅行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出去吃一顿美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美食,了解当地文化。这也是大多数旅行者必定会做的事情。无论你是都有喜欢这种类型的菜,都会被当地的氛围所感染。

——【有关醋坊】

平遥的特产

《咱们穿越吧》中宋小宝和张卫健曾经拜访过这家醋坊。看到节目,才知道原来醋的种类有很多种。

蜂蜜醋、红枣醋、老陈醋、山楂醋、苹果醋、贵妃醋

来平遥可不能错过品尝这几种醋。

山西人都很爱吃醋,他们的手工醋很出名。

在我们自己生活的城市,也会选择山西的醋,作为日常的调味品。

这次来到平遥,最想买到正宗的老陈醋。

——【有关景点】

对这座古城的认识是高中历史课本的重现,课本中讲述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宣王时期,在此建立了一座土城。从北魏开始,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明朝初年,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便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平遥是我极喜欢的一座古城。四四方方的土城墙围着一座座老式的院落。进城的途中,看到用自行车推着米袋子的男子,和坐在褪了色的门廊下晒太阳的阿婆。犹如欣赏带有擦痕的老影片,旧而亲切。这样淳朴温厚的感觉,是一进城门不用思索便可以有的体味。心熟悉而沉静。

疫情并没有中伤这座古城,古城门管控严厉,但街上并没有想象中的冷清,灯火依旧辉煌。

——【有关酸奶铺子】

夏日的晚上总是需要一杯炒酸奶,抒情也好,旅行也好,常驻也罢。在外吃的总是不一样,这次分享的刚好在县衙旁边,这次无意的邂逅。惊艳了时光。在平遥的夜幕之下,应该不能缺少这杯炒酸奶。

旅行也好,生活也罢,有个小愿望写在铺子的墙壁上,是一个宝藏回忆。

夜里的烟火气息

平遥古城的夜景,比我想象的要暗淡些,但它真的很古老、很沧桑、很幽暗,街巷深处的昏暗灯光,让人不敢前往,因为街巷很深,那里很黑;灯光也没有北京前门那么亮堂,但是我感到,它很真实、很古老、很壮观,它不愧有着“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

看到了城中夜色的美景,才能让我忘记夜里的冷清。似乎只有那深深浅浅的街道、浓浓淡淡的灯光、或古城的静、或古城的美。我对它的眷恋,也将一一的定格在了暮色之下。

一座城邑,千年积淀,不入平遥,不知历史之厚重,一到平遥,方被平遥之魅力所震撼。这大概就是平遥夜景的独特之处吧。

青砖夯土的城墙古朴雅致,古色古香的民居错落有致。平遥就是一本书,我是一个过客,所有新鲜感让我对这里充满了好奇,一步一页,一夜一梦,能够触摸到红尘中最真实的自己。

最异域风|【酸奶铺子】

这个地方,不管你白天经过还是晚上灯光亮起来的时候看到它,都会忍不住让你的眼光在这家店身上多停留几眼,我是第二次路过的时候决定走进去看一看的,酸奶铺子。

人一定是感官动物最高级别的进化,不然为什么那么轻易就被感动,不然为什么很容易就爱上一个地方,那天从县衙出来往南大街走,路过酸奶铺子的时候终于决定进去看一看,去第一次因为着急去看县衙升堂边演,所以只是匆匆一瞥并没有做过多停留,这次出来再遇见,那是一定要走进它了。

铺子这两个字对我而言,本身就自带温暖光圈。

贴满整个墙的留言、平遥原创元素的冰箱贴,有着平遥票号文化的纪念银票……真的爱死了那些冰箱贴,感觉是整个平遥文化的缩影了,县衙的身影、剪纸艺术、市楼、日昇昌……通通都想装在口袋里带走。

如果只用文艺范儿来形容酸奶铺子,那并不完全能够将这里所要呈现给我们的表达的完全。

小清新的感觉是这些小小的物件装饰带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官体验。

这些都还不够让你爱上这里的话,花香蜂蜜酸奶、沙棘炒酸奶、红豆酸奶……一定会让你再一次爱上这里!

沙棘炒酸奶。

高颜值的代表,从来没想过酸奶也会有这么多吃法~

店主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很随和,非常热情的和我们聊天,店内生意情形这么好,我问他不考虑开个分店吗,他说,店内的装修样式可以被复刻,但炒酸奶这个技术活儿,却是很难被替代的,日积月累的拿捏掌握,交给别人他不放心,这也是为什么说酸奶铺子做的这么成功,平遥古城内却只有这一家,再无别的分店的原因了。

或许只有像酸奶铺子一样守得住初心,才会被人们越来越喜爱,才不会在更新换代这么快节奏的生活里随随便便就被替代。

偶遇一家有故事的醋坊

无意中的邂逅总是分外惊喜的,在街头漫无目的的走着,差不多三分钟不到的距离吧,抬眼就看到这家醋坊。古城风格的装修吸引我走进去。

哪怕是当地人的我也是会在进去看看当地的酿醋文化。

早就听说了醋味飘香的平遥古城里,好醋香醋多的是,一定要亲自前往拜访一番。人人都是冲着古城来,我偏爱醋寻醋来!找寻了很多家,感觉都很商业化,未寻得一家足以让我将脚踏入屋内。正当我们准备放弃往回走时,脚却不听使唤的随着那味醋香迈进了这间娘家醋坊。屋内放满了大缸,醋香与别家不同,原来是古法技艺酿造。

“醋”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酿酒师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后来,就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酸水为“醋”。据说直到今天,有些醋厂酿制一批醋的期限还是二十一天。

从娘家醋坊了解到,手工酿醋的工艺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将精选出的高粱蒸熟,成为饭粒状,晾凉至不烫手时,加入大粬和酵子,搅拌均匀,放入缸中发酵。发酵好的原料称为“醋头”,然后加入麦麸、谷糠等搅拌均匀,装入箩筐、缸或木箱中等待发热发酵,这个发酵的过程也叫酒化,它决定了醋味的醇冽程度

’酒化的过程需要五六天,期间要不断翻动,使混合在一起的原料、麦麸散热,到了不再散热时,就制成了醋醅。再将醋醅装入缸中,放置在阳光下或阴凉干燥处,放置的时间越长越好。接下来就是淋醋了,将放置一段时间的醋醅装入淋缸中,再加入开水,浸泡一夜后,拔开淋缸的淋嘴,醋就流了下来,这些醋已经经过了过滤,可以直接食用了。经过淋醋,虽然已经制出成品醋了,但好的醋还需要经过陈酿这一必不可少的环节。陈酿的好处是能使新醋经过醋化反应,产生出醇和绵酸的香气。

陈酿的过程民间称为晒醋或冻醋,其传统工艺称为“夏伏晒,冬捞冰”。将经过淋醋后的醋液装入缸内,用纱布将缸口封住,放置在阳光下,使水分蒸发。若是寒冬之际,则将其放至户外使其结冰,然后捞去浮冰。

经过这番严寒酷暑,娘家醋坊的陈醋可以达到“夏天不蒸发,冬天不结冰”的状态,就是最上等的陈醋了。形成了老陈醋的典型风味特征:色泽棕红,有 光泽 ,体态均一,较浓稠;以及特有的醋香、酯香、熏香、陈香相互衬托、浓郁、协调、细腻;食而绵酸,醇厚柔和,酸甜适度,微鲜,口味绵长,具有 山西 老陈醋“香、酸、绵、长”的独特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娘家醋坊的继承人在传承祖上技法的同时,推陈出新,结合市场的需求演化衍生出了新产品:各种保健醋、蜂蜜醋、五香醋等等,如此做到了 山西 的醋不只在 山西 ,还能走遍全国,走出世界。这是一种大作为,成为晋文化绵延不衰、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

娘家的醋,酿的好醋,酒便是不在话下了。有说法称“醋是酿酸了的酒”,“酒的出现是酿醋的失误”,足以说明一个道理:能酿出好醋,一定能酿出好酒,但是酿出好酒却未必能酿出好醋。

在平遥古城 ,如此一壶好酒必定是要来上二两牛肉,绝妙!好生羡慕居住在这里的百姓,能够朝夕与醋香为伴,沐浴其中。此刻,恍然在平遥古城的街道里穿越到了明清,时光里满是繁华盛世的人群熙攘,镖车出师又凯旋,看得见的看不见的 白银 黄金,在这座城池的某个地下 通道 里,有组织有纪律秘密周全地运输传递,有条不紊。 平遥的故事、 平遥的酒、 平遥的醋..

最平遥气息|【洪武记】

平遥,作为一个凭借美食而闻名于世界的古城,不可避免地,要开出一个章节来讲它的美食,我爱吃面食,而平遥的面食千种万种。

我去过许许多多以美食著称的城市,但没有哪一个城市像平遥古城这样令我感到惊艳。

“洪武”一词,是取自平遥古城的建立时间,平遥古城在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平遥城在旧城垣基上,扩修改筑为砖石城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而“记”一词,则为了让我们铭记祖辈父辈给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以及完整保留好古城的历史文化。

洪武记,是“龟城”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的网红店,开创人意喻深切,愿景清晰,对经营起到了导航作用。现在的经营者,从只有一个“洪武记”门头接受,秉着“来这里,煮碗面给你吃”的开创理念,一步步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将“洪武记”的名号打出来平遥古城。

洪武记饭店,是一家拥有六间门面的大餐厅,在窗外,便可以看到洪武记餐厅的浪漫、温馨氛围。门前的水车让游客为此驻足。如今再亲近洪武记饭店,脑子中总有一个情景:步入庭门,古朴雅致,坐在窗前,品一杯苦荞麦茶,看明清街上车水马龙,内心顿时清净释然。每每困繁于心时,便想起一场邂逅、那份安逸

为了更好的传承山西面食文化,餐厅设立明档部分,平时也有一些菜品出自这里,大部分的手工面食、刀削面、手擀面、猫耳朵、莜面鱼鱼、莜面栲栳栳等都可以看到纯手工加工制作过程。

明档的格子中,放了许多古典小玩意、蒸笼屉、古陶器等。每个匾都有他们对应的模块,晋味十足是凉菜区,文火慢炖是烹饪区,闻香止步是手工制作区。

红色的氢气球灯笼结合着朱红色的墙壁与顶部,展现了浓浓的浪漫氛围、过节氛围。一个可以直接容纳100人大厅的餐厅,在南大街也是很少见了,中间的桌子可以容纳一个20人的家庭聚会,年夜饭的首选地。

如果想要自己的独立空间,洪武记也可以提供给大家,每个包间可以容纳10个人,很喜庆的环境,大红色突出的更是中国红的颜色,在平遥唯一一家有包间的平遥特色餐馆。

吃过平遥的美食吗?

旧时的平遥古城普通人家以粗粮为主,常年习惯于早饭熬米汤,然后再配以蒸食,中午面食,素菜为主;晚饭视家人喜好,蒸、煮、炉食随意。

平遥人制作饭菜较为讲究,花样繁多、品种齐全,饮食丰富多样。即使家常便饭,也是非常讲究烹饪技术,善于粗粮细作,细粮精做,调料齐全,地方风味浓厚。做菜炒、爆、烩、炸、熘、卤、酱、拌样样俱全。

新中国成立后到70年代,饮食习惯无大变化。80年代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习惯也随之变化。细粮成为普通人家的主食,粗粮偶尔吃吃稀罕。

平遥的特色美食,大多还是以面食为主,这倒也符合山西的地域文化,和和别处不同的是,平遥人总能将各类面食做出新花样来,同样的食材换一种做法就又是另一番风味。

【莜面栲栳栳】

据说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只是一个栲栳栳,我们就吃到了三种做法,蘸汁、浇汁、干煸。

先来说蘸汁吃的栲栳栳。

先进行蒸制,旁边小碗里配有香菜、辣椒油、蒜泥、还有各家自己秘制的蘸料等等,蘸料的种类很丰富,也不局限,可根据自己的搭配来,在我看来,蘸汁吃的栲栳栳最不能缺少的一记调味品就是辣椒油了,可以说是这道菜的神来之笔呀~

浇汁栲栳栳,似乎更柔软一些,除了辣椒和西红柿的搭配之外,更偏爱于带有牛肉粒的浇汁,比如说我们在网红餐厅洪武记吃到的牛肉栲栳栳,味道更浓郁一些。

【干煸栲栳栳】先将栲栳栳进行炸制,莜面的香气被牢牢的所锁在里面一点都没有流失,酥酥脆脆的但并不完全失了它的软糯在,最喜欢的就是炒制时加入的香菜,还有白芝麻的点缀,美味自然是不在话下啦~

【碗托】

白面用温水调成糊状加料置于浅碗中用蒸笼蒸制而成,出笼晾凉后从碗中脱落,呈碗状。顾名思义碗脱,又名碗托,具有凉粉清爽与灌肠浓香的双重优点,为清朝光绪初年名厨董宣所创,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据说当年慈禧避祸西安路经过平遥食用了碗脱,赞不绝口,从此名声大震。碗脱分凉拌和热炒两种食用方法,本人偏爱热炒,但味道偏咸,看个人口味。

【莜面鱼鱼】

莜面搓鱼儿也是平遥常食的一种面食。

用手搓后,成为两头尖,中间粗的鱼状,故此得名,跟碗脱则一样,可凉拌可热炒。我当然还是更爱炒食。平遥人很钟情于莜面,除了莜面栲栳栳和莜面搓鱼儿,还有诸多莜面的做法,形状不同,蒸制方法不同,味道也各有韵味。

【平遥牛肉】

平遥牛肉倒是很尊重牛肉本身,色泽、味道、嚼劲基本还是牛肉的感觉。平遥牛肉制作工艺独特,色泽红润,绵香可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在平遥几乎家家饭馆都有,其品牌众多,知名的有“冠云”以及步升,欢春等等,均为上品。世界著名歌曲《山西好风光》中提到了最著名的山西美食——平遥牛肉,平遥牛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老少皆宜。

【过油肉】

过油肉不知道是否属于平遥美食,但至少应该是山西美食。

用精选瘦肉经过上浆、拉油,配天然黑木耳、蘑菇、蒜薹炒制而成。

【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在平遥是很有名的,馅是枣泥,豆沙做的,用油炸成,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绵软香甜。爱吃甜食的女孩子到了古城是要必点!

【老陈醋焖牛肉】

既有牛肉又有陈醋,味道超级好,超级棒,来平遥一定要品尝

【刀削面】

刀削面全凭刀削而得名,以刀功和削技的绝妙而被称为“飞刀削面”,功艺精巧的厨师削出来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鱼儿跃”。刀削面中厚边薄,棱角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黏,越嚼越香,配浆汁、蘸陈醋同吃,极具风味,在北方广为流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数平遥。

体验一次古城穿越

初到平遥,看了朋友强烈推荐的互动式实景情景剧《又见平遥》。我的朋友是个高大的男子汉,当时他讲自己看出了眼泪,我当时真不敢太相信。直到我自己看过之后才懂得,他当时激动地描述。

《又见平遥》有独立的剧场,剧场外是又见平遥停车场。我们停好车,到了约定地点取票。我们很幸运,这天正好加了一场。

一进剧场,发现所有的观众都站在开阔地,四周是人工搭建的房屋、街道和城墙的实景,并没看到演员,灯光很暗,充斥着观众们惊奇的交谈。忽然,眼前的城墙上亮起了光,有人在上面讲起了故事,然后是城墙下高台上的姑娘幽幽的唱起了歌曲。正看着,左边的墙上下来了很多人,他们扮作在俄罗斯保镖未能回家的鬼魂向着家乡平遥赶回来,诉说自己未尽的心愿。他们在城墙上忽隐忽现,随着光影交错一直走到观众的头顶,各自的故事包括亲情、事业、梦想、爱情、朋友和这次保镖的主题——救票号的少东家回家。我正沉浸在这故事中,忽然身后的牌楼下高高的站在几个人,他们招呼着:客官,这边请啊,到里面看看!随着他们的指引,游客们转场到下一个场景。

这时我才明白,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们将以这种身临其境的状态看完整个演出。

整个街道完全是仿真等比例建造,我仿佛穿越到当时的平遥,身边的游客也变成当时交织的人群,我们自己也成为整个演出的演员,出演的正是当时的那份热闹。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

住在平遥|【德盛楼】

选择住的地方,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有的人可喜欢住在古城的最中心,也有人喜欢闹中取静的地方,想住快捷酒店的或者选择有平遥特色的客栈。对于我来说,去到一个地方不光是美食可以很快了解当地文化,当地的客栈也可以体验不同的建筑风格。

选择住在南大街的原因,是因为方便快捷、去景点很方便,去吃饭的地方也很近。南大街可以说是平遥古城最繁华的街,要想在这条街上住到性价比较高的,就是这家客栈【德盛楼客栈】

这家客栈的小四合院。安安静静的,非常休闲!店家的服务态度,必须好评。

这家客栈既有古典元素的院子,又有现代中式元素的房间设计。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喜爱,可以接受古典有历史建筑的院子,但房间内喜欢简单中式的装修设计。

无论是一层还是二层都像是个艺术的走廊,二层的门厅,架起了一座木质的茶亭供人歇息纳凉,更将源远流长的 平遥文化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众人面前。留宿在客栈中不仅能感受到鸟儿的叫声,在白天还可以沐浴着阳光喝茶,还可在这大院,厅堂中闲步,在袅袅的檀香味中感悟人生,在静静的亭台楼阁中蒸上一壶香茗,享受一下与世隔绝的时空。

望着客栈的红灯笼和戏台,总会让人唏嘘岁月的多变无常,在那动荡的年代,古朴的小楼只能静悄悄地在这看似不起眼的院中躲藏。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我们却是无比的幸运,让我们真正见识到了鬼斧神工般的匠心之作,感叹巧夺天工般的艺术构想。

房间的钥匙依旧是曾经银铜制的那把,插入之后旋转出的是穿越回百年之前的古色古香。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整个房间的设计格外的让人舒适,采用了平遥元素的大炕,睡起来确实如此的软绵绵,全屋内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的设计,感应的地脚灯,卫生间的智能镜子,是一次愉快的体验。

【景点游览】

平遥古城墙

平遥古城墙,在2800年前开始建造,后在明洪武三年进行改造和扩建,现周长6.4千米。平遥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作为游客,你如果只是在边上或者古城中看看城墙,那是不需要付费的,如果你想登上城墙,那就需要购买平遥古城的通票。

城墙绕古城一周,共有六座城门,南北各一座,东西各二座。目前游客可以通过南门或者北门,登上城墙或者下城墙,需要注意的是,古城的管理方有时会调整城墙或者下城墙的城门,具体以景区当日的公告为准。

古城墙是平遥古城的一道宏伟的风景线,古城墙是由瓮城(东西各两座城门都是瓮城)、城楼、角楼、点将台等建筑设施组成。如果你有兴趣登上城墙,还可以看到城墙顶上设有的望孔、射孔、垛口、铁炮等御敌设施。

有些游客登上城墙后,会沿着城墙走一段,如果是绕着古城走一圈,大概需要4小时左右,你也可以从北门登上城墙,然后沿着城墙走到南门下城墙。在几百年的古城墙上行走时,能够看到古城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有晾衣服的家庭主妇,有屋顶上飘出的炊烟袅袅,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世俗混合在一起。

如果你想在城墙上拍照,建议傍晚时分前往,拍日落和古城老房子的效果会特别好。

古县衙

据说平遥县衙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古县衙之一。整座县衙建筑多样,规模宏大。完整地呈现了我国古代,特别是明清两朝县一级政府机构的行政分工和流程,以及相关建筑的特殊功能。

规模宏大完整,由牌楼、仪门、六部、牢狱、大堂、二堂、大仙楼、内宅、花园等组成;今天在平遥县衙,仍可见到六房,尽管都是现在新修的,然而还是可以看到古代“左文右武”的规制。

在大堂的左边是吏、户、礼房,据说由县丞管辖。县丞是知县的助理,正八品官职。大堂的右边是兵、刑、工房,一般由典史统管。

众所周知,大堂是知县办理公务的主要场所。

大堂的后面是二堂。知县除了每天上午九点左右在大堂升堂处理公事外,其余时间都在二堂办公,有时会在此召见下属询问案情,或者会见来客。

如果说大堂、二堂是知县的办公区,那么内宅则是知县的生活区。平遥县衙的内宅有正房五间,中间三房为客厅,客厅正中悬挂有“勤慎堂”的匾额。若有上级官员莅临或知县的朋友到来,可在此留宿。两侧套间为书斋和卧室。

平遥县衙最后面的建筑是“大仙楼”,它是该县衙保存至今的唯一元代建筑。大仙楼里面供奉着狐仙,也就是守印大仙。看过《聊斋》的人都知道,狐仙性格温顺,善于变化,而且扶危济困。那么清代县衙供奉狐仙是为什么呢?据说,曾有知县到任,在衙内丢失官印,一筹莫展,狐仙化作女子深夜来访,献上官印。后来知县担心官印再次丢失,于是立庙祭祀,求其庇护。

日升昌

中国票号博物馆(日昇昌票号)位于平遥古城西大街南侧原日昇昌票号旧址。

票号即票庄、汇兑庄,主要办理国内外汇兑和存放款业务,是为适应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而产生的。以前用起镖运送现银的办法,费时误事,开支很大,商业活动迫切需要以汇兑取代运现,于是道光三年( 1823 )平遥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作为晋商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建筑风格和规模都具典型,但又有其特殊性。日升昌票号采用三进式穿堂楼院,即体现了晋中民居的传统特色,又吸收了晋中商铺的风格,达到了建筑艺术和使用功能的和协统一。

平遥的票号文化,以及知名度的提升,离不开电视剧《乔家大院》的带动,尽管这里不是乔家大院,但真正在中国历史上票号银行做的最好的还是日升昌,提到日升昌就不得不说它的大掌柜雷吕泰,这个从底层干起的贫苦人,却把日升昌带到了不可一世的历史地位。

是他在这样一座不起眼的小小院落,开启了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甚至一度操纵着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当然,平遥的文化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古城,其实更大的价值在于晋商文化,票号文化,以及其在中国银行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文庙

平遥 文庙有“小故宫”之称,乃 中国 文庙中的六最:现存最早的文庙;最完美的文庙建筑群;最大的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现存规模最大的 中国 1300多年科举发展史;唯一的专业性摄影馆。

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

由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统治安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到了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或文庙。

平遥文庙规模宏大,规制齐全,有“小故宫”之称。始建年代不详,据殿内梁架题记载:大成殿重建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03年),现存建筑大成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

一进大门便有敲钟仪式

文庙规模宏阔,由并立的三个建筑群组合而成。中央为文庙,左为东学,右为西学。院中为泮池, 池上 有拱桥。

过 大城 门,主殿为大成殿,建在一米高的台基上,西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布瓦覆盖,琉璃脊饰。梁架结构为十架椽,用六柱。

穿过大成殿,到第三进院。见大成殿后墙上硕大的 “魁” 字。传说当地如有高中的状元,可从棂星门中间甬道进入大成殿,即可打开 “魁” 字门,通往敬一亭举行祭天仪式,寓 “一举夺魁” 之意。

大成殿与明伦堂间,有 龙门 。

协同庆

协同庆——中国钱庄(票号)博物馆,位于南大街45号的协同庆票号旧址。站在市楼上,就可将协同庆全貌看得一清二楚。

协同庆票号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创办,是平遥十大票号之一。

整座中国钱庄(票号)博物馆坐西向东,前后四进院,门厅五间,兼作铺面,上带垫板楼。五间过厅之前,各院都有南北厢房,过厅之后即是后院。

后院随地形特点,有五间坐北朝南、“下窑上楼”的主室,垂花门作为侧门,两侧各建有一座影壁,后门通向花园街。后院楼房五间,房前建有天桥,桥上立有一座卷棚式凉亭,桥下是协同庆的看点—下沉式楼宅庭院。

后院楼房五间,房前建有天桥,桥上立有一座卷棚式凉亭,桥下是协同庆的看点—下沉式楼宅庭院。

协同庆的地下金库,光是天井中堆放银子的窑洞房就有四间,加上下了通道两旁各有一间,整个建筑面积总有200多平方米。此外,它还开放给游人下金库参观,去体会满目银元宝,怀中抱不下的有钱的感觉,往来的游客们,尤其是青年旅游者都乐此不疲津津有味的体会、谈论这难得的趣味。

协同庆旧址院内还有介绍协同庆的业绩和主要人物的专门展室,不妨一看;二院南房还有“中国古钱币展馆”,喜爱收藏古钱币和旧币的游人值得进去看看。

中国镖局博物馆

中国镖局博物馆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61号,是明末清初镖局旧址;

镖局,又称镖行,是我国现代保安公司的前身。业务很杂,无论是异地货款押运、看店护院、异地银两汇兑、收寄信件等只要您用得上的,都可以找镖局来办理。

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全面展示镖局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共三进院落。前院为商业区,包括东西柜房,金库及柜头房,是镖局的业务场所;中院为办公区,由信房,账房及中厅三组建筑组成,是镖局的办公场所;后院为生活区,包括祖师堂,厨房及练武场,是镖师日常生活及练拳习武的地方。

那时候的镖箱是都是用榆木做的,有人会问了,都说榆木疙瘩、榆木疙瘩,一个破榆木有啥好的?相比松木、柏木、杨木而言,榆木的特性就是结实,用同样厚度的木块来制作的物件,榆木的更耐用,更皮实。每个镖箱重达百斤,镖箱的锁具为暗锁,需要用两把钥匙并排在一起才可以打开,两把钥匙由大掌柜和二掌柜分别掌管,起到一个互相监督的作用。

镖车是当时镖局走镖时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一个镖局的门面之一。镖车有很多种,从马车到轿车推车不一而足,使用何种镖车通常由运送的货物决定。最常用的镖车叫独轮镖车。

最早的时候,镖师在走镖的小独轮车上插上一面小旗,小旗一般都是三角形的,黄面红色狗牙边,或者红面黄色狗牙边,也没有什么字,最多也是写个“武”字,或者搞个龙虎的图腾。这就镖旗的雏形。

后来这种三角形的小旗,逐渐成了镖车上必不可少的旗帜,而旗面上写上总镖头的姓氏。总镖头个个身怀绝技,都是出了名的武林高手。在走镖过程中,即便遇到强盗劫镖,只要看一下镖旗上的字,惹不起的就自动退却了。久而久之,这面三角形的小旗帜就演变成镖师出镖的标志了。

看到这里,如果您觉得我习得了一身好本领,又有镖局三宝在手,我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走镖了呢?如果真的是这样,放在那个年代,可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平遥城城隍庙街;

由山门而入,过前院,灶君庙和财神庙分置于东西两侧,左右互通、庙宇相连,组合成“诸神共居一庙,联袂同受香火”的奇特景致;

殿宇、廊庑、楼阁、坊、台形制多样,结构精妙;

城隍戏台之重檐回廊、财神庙乐楼之八卦藻井都属罕见古建营式;

满布殿宇屋顶的琉璃艺术叫人称奇、心动,蓝、绿为主,黄色相间组成青冷色调,渲染了神秘的意境,其仙人走兽,龙吻脊刹,造型精美,色泽如初,是清代琉璃工艺杰作的范例。

双林寺

双林寺坐落于平遥古城西南6千米的桥头村;

“汉文帝为代王都于此”,故原名“中都寺”,北宋更名为“双林寺”,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林寺,一座汉化佛寺,佛像题材已渗透了佛教的不同宗派,彩塑人物的面相和装束,鲜有古印度的风情,而殿堂的配置更深具中国特色;

寺内唐槐、宋碑、明钟,均属稀世珍宝;2052尊彩塑形态各异,极具神韵;

古代壁画异彩纷呈,飘逸俊美。

最后最后的话

写到这边总是分外的激动,终于没有烂尾,虽然历经了漫长的岁月来到这结尾的一部分。这篇游记或许没有你想看到的景点,没有那么多网红的餐厅推荐,但这是我一个本地人的全部真情实感。

今年无法远渡重洋去玩耍,那就来 平遥 吧。

最后我真的说,去掉游客滤镜我依然深爱 平遥 。如果可以再次选择家乡地我还是选——【 平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平遥一座去掉家乡滤镜依然很美丽的古城”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化滋养的三晋大地之中国古城的典范——平遥古城

文化滋养的三晋大地之中国古城的典范——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观众,平遥古城,票号,全国,分号,剧场,家乡,院落,镖师,人们,城市,导游,情景剧,格局,民居,金融,镖局,梁枋,日升昌票号,汇兑业务,日日升,三宝,介休市,人家,南大街,县城,双林寺,城池

2019-10-10 #短篇故事

故乡的那座城 是心中的暖阳!平遥古城 平凡有故事 发展有动力

故乡的那座城 是心中的暖阳!平遥古城 平凡有故事 发展有动力

平遥,古城,平遥古城,城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女儿墙,平台,活动,平遥牛肉,国际,城墙,家乡,小女孩,故事,民工,老人,电影展,大赛,世界文化遗产,国际摄影,是一座,中蒙,慈禧太,申遗,下古城,后西,大家来,举办了,人眼

2016-08-01 #小故事

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 就在山西 是你的家乡吗?

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 就在山西 是你的家乡吗?

古城,中国,城门,平遥古城,瓮城,县衙,金融中心,山西省,城池,城市,平遥县,平遥,平遥县衙,敌军,始建于,于平,于元明,小资,年年,翁城,花园里,下东,大城门,小渔村,小码头,建城,上原,上海,东西,南城

2016-01-02 #故事阅读

平遥:我的家乡 遇见最美的它

平遥:我的家乡 遇见最美的它

平遥,镖师,城墙,古城,家乡,血脉,旅游,平遥古城,传统,山西省,时代,灵魂,片段,精神,观众,变化,我的家乡,明清时期,灯光秀,哲思,王掌柜,赵易,赵东,大家来,一角,介休,世人,丝丝,东家,事物

2007-09-13 #经典故事

又见平遥 平遥古城

又见平遥 平遥古城

古城,平遥古城,平遥,山西省,可到达,太原,城门,平遥县,晋商,景点,气势磅礴,依河,塞北,马秋风,高铁站,古巷,走西口,安徽,典型,代表,县城,凤仪门,北门,古街,哥哥,大院,大气,地址,天涯,山西

2008-11-30 #故事大全

又见平遥 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大古城之一 平遥古城!

又见平遥 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大古城之一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古城,平遥,城墙,民风,痕迹,特色,票价,魅力,镖局,明清时期,街道上,都有自己,代一,一起玩,不一样,名的,好的了,还可以,导语,中国,一簇,典型,会兴,交通费,偏向,传统,县城,历史,刀削面

2013-07-03 #故事阅读

来感受一下《又见平遥》中那些感动你我的精彩台词 您知道多少?

来感受一下《又见平遥》中那些感动你我的精彩台词 您知道多少?

镖师,平遥,赵易,山西人,血脉,王家,沙俄,赵家,赵某,王掌柜,家乡,东家,剧场,南大街,古城,女人,忠义,故事,观众,同兴公,牙印,赵东,这条路,平遥古城,作品,后人,女子,山西,游客,身子

2020-03-02 #故事阅读

穿越平遥古城 聆听平遥故事

穿越平遥古城 聆听平遥故事

平遥,镖局,古城,平遥县,县衙,博物馆,客栈,城墙,城隍庙,中国,商会,平遥古城,票号,酒吧,作为一个,一家,华北第一镖局,地方,大堂,小吃,屋顶,建筑,景点,故事,环境,观风,香草,很方便,挺不错,丰庆

2012-10-03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