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三国演义——袁绍为什么要另立皇帝?

时间:2016-09-26

这是不可调和的,究竟谁是谁非,没有定论的,争论一万年也不会有结果

提示:本文共有 208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袁绍为什么要另立皇帝?集体的优选策略,和个体的优选策路,经常会发生矛盾,出现背离。这是不可调和的,究竟谁是谁非,没有定论的,争论一万年也不会有结果。唯一有凭的是:谁强谁弱。只有强者最容易胜出,而并不一定是对者胜出。

董卓撒退之后,关东联军也不继续追击,双方就此罢兵休战,于是,东西方之间彻底形成了和局,很长时间都再没有刀兵相见。因为互不侵犯,已失去了利益冲突。这一时期,天下的局势为:

1、董卓占据了上面北方的西部,不足四分之一的地方。

2、关东联军占据了上面北方的东部,大于四分之一的地方。

3、下面南方是没有发生动乱的四个大州,占全国二分之一的地方。

这三大板块,在名义上全部都属于皇室汉献帝所有。但是,汉献帝被牢牢地控制在董卓手里。东部关东联车的部分收入,必须按规定向汉献帝进贡(主要有两项收入:一是地方税收,二是卖官的钱)。但是关东联军不愿上交,因为一交上去就等于是白送给了董老头子。但又没有理由拒交,怎么办呢?赊账、拖欠是最好的办法,口头上还是保证给,就是不拿出来。董老头子也确实拿他们没办法。

这样,关东联军虽在名义上还是汉献帝的臣下,但实际上已经是独立了。他们的收入,各个地方的最高长官各人自己装腰包里,你童老头子还是继续当你的丞相,只要不来我,大家就相安无事。

东西方形成了对峙状态,谁也战胜不了对方,由动态的战争演变成了静态的抗衡。如果维持现状,不发生其他变化,继续演变下去的话,只要时间一长,西边的董卓方就会渐渐占优。因为占全国二分之一的整个南方,虽然不是董卓绝对控制的势力范围”但他们是要定期向汉献帝交租金的,当然是由董卓代为收管。也就是说,董卓可以享受全国接近四分之=的利益。而关东联军仅享受大于四分之一的利益。

董卓由于多了汉献帝这张牌,就多了下面整个南方的收入。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来看,这个局面对关东联军是不利的。注意:是指长期战略而言。关东联军在不能消灭董卓的情况下,要想长久的和董卓博弈下去,最好的做法就是去抢下面南方四个州的利益。只有这样,才既可以使自己增值,又可以有效地遏制对手,缩小与对手间的差距。所以,这一方案是关东联军长期战略的优选策略。

全部抢到,恐怕不可能,但最可能也是最容易形成的局面是:西南的益州归重卓,东南的扬州归联军,中间的荆州可能会有局部战争,如果平分,也是联军占大头。最下面的交州怎么分都是可以的。这样一来,关东联军就可以占据一大半江山了,而重卓只能占一小半。这个局面就很利于关东联军未来的走向。

这样一来,关东联车就可以占据一大半江山了,而董卓只能占一小半。这个局面就很利于关东联军未来的走向。能抢到一半,是最有可能形成的结果,全部抢到是最好效果,完全轮不到是最坏效果。因此,对于关东联军来说,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去抢占下面南方四个州的利益。首先,绝对不能武力攻打,你去打他,凭什么打他?他必然要和你拼命,这样一来,很容易形成南方的诸侯们和西北的董卓联手夹攻关东联军。

所以,不能取代他们,只能让他们归顺。他们还是继续做当地的土皇帝,只是原先交给董卓的租金就不用再交了,而是转交给关东联军。这样,对于南方的诸侯们来说,“租金无论交给准,都是一样的,利益上不会受到任何损失,甚至交给新老板,还有可能优惠。问题是:南方的诸侯们和关东的诸侯们是同样的级别,他们交租金给皇帝是理所当然的事,凭什么要交给你关东联军呢?

所以,关东的诸侯们是没有资格找南方的诸侯们收租金的,只有皇帝才有这个资格。那么,关东的诸侯们就必须要弄一个皇帝出来,才能够具备这一资格。于是,关东的诸侯们在袁绍的倡议下,一起来作这个重大的决策:怎样弄一个皇帝出来。经过商议,首先,决定推举汉室宗亲刘虞出来担任皇帝一职。

刘虞凭什么当皇帝?这不是造反么?这不是造反。因为皇帝是汉灵帝的长子,即少帝,已经被董卓毒死了,董卓又另立的这个小皇帝,其实根本就不是汉家皇室的骨血,那是个假的!天下的诸侯们都被董卓欺骗了,长安的众公卿们因为惧怕董贼,也都不敢说。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立汉室宗亲刘虞为帝。

如果这个决策一旦通过的话,南方的诸侯们肯定有人会相信,会动心,因为不会1000的人都跟董卓一条心。任何事都是三分之一的人干,三分之一的人看,三分之一的人对着干。南方的诸侯们不会在乎谁当皇帝是否合法,因为谁当皇帝都与南方的诸侯们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当年,董卓一句话,这个皇帝不行,换一个!大家还不是都默认了,现在,袁绍如果说,这个皇帝是假的,再换一个!大家的反应会和原先是一样的。

出现两个皇帝之后,南方有望分成两半,西边的归董卓,东边的归关东联军。有条件形成东西两汉并存对特的局面。董卓的优势,就是多了皇帝这张牌。而关东联军的这个决策,另立一个皇帝出来,既可以使自己行为的结果有可能导致增值,又可以有效的遏制打击对手方的优势。

所以,这个决策对于关东联军整个大集体的长远利益来说,是一个优选策略,至少也是一个优先考虑的方案。因为这个策略可以导致原先四分之一对峙四分之三的局面,改变成二分之一对二分之一的局面,劣势变成均势,双方平分秋色,联军不吃亏。策略是好的,下一步就是怎样落实的问题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国演义——袁绍为什么要另立皇帝?”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演义》中袁绍为什么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 你知道吗?

《三国演义》中袁绍为什么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 你知道吗?

袁绍,谋士,手下,君主,曹操,原因,三国演义,意见,武将,说说吧,年龄,手底下,小儿子,优柔寡断,乱世,关系,利益,大事,圣明,错误,统一,一个合格,不相信,不信任,他自己,今天听,另一个,很重要,最重要,说的是

2008-10-13 #小故事

《三国演义》袁绍兵力强于曹操几倍 可为什么还是打不过曹操?

《三国演义》袁绍兵力强于曹操几倍 可为什么还是打不过曹操?

袁绍,曹操,万大,田丰,战役,官渡之战,原因,刘备,逢纪,这个人,天子,人才,大军,城池,建议,手下,汉室,部下,于是就,这一场,任人唯,子都,袁绍出,颜良,在官,三兄弟,四州,一战,不爽,丞相

2016-07-03 #长篇故事

《三国演义》曹操为什么能战败袁绍等人一统北方?是因为这个原因

《三国演义》曹操为什么能战败袁绍等人一统北方?是因为这个原因

曹操,袁绍,手下,谋士,陈琳,三国演义,时候,安子,说说吧,关系,决策,奸雄,坏人,建议,意见,角度,乌桓,他是一个,这些人,原因,历史,人才,利益,思想,身份,他不要,另一个,因为他们,很多人,成为一个

2007-03-13 #故事阅读

曹操为什么能以弱胜强 打败实力超群的袁绍 最终奠定魏国霸业?

曹操为什么能以弱胜强 打败实力超群的袁绍 最终奠定魏国霸业?

曹操,袁绍,刘备,三国演义,战争,粮草,手下,曹军,袁军,小说,信心,冀州,军粮,危机,国力,官渡之战,实力,建议,许昌,谋士,统一,处于劣势,好谋无断,竟然是,中力,刘备心,吕布,孟德,徐晃部,战官渡本

2008-02-01 #故事大全

三国演义——联军盟主袁绍的优选策略

三国演义——联军盟主袁绍的优选策略

董卓,理由,皇帝,袁绍,行为,策略,结果为,结果,亏损,坏事,诸侯,五府,子密诏,董卓坏,结果产生,讨伐董卓,决策,合法性,原因,奉天,方案,执行权,导致不同,就只有,是非法,被淘汰,卓可,董草,董老,太尉

2012-05-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国演义第三回07我们都错了袁绍根本不反董卓 袁绍和董卓是同党

三国演义第三回07我们都错了袁绍根本不反董卓 袁绍和董卓是同党

董卓,袁绍,皇帝,曹操,同党,汉献帝,诸侯,废立,诏书,吕布,袁隗,大将军,小伙伴们,义父,区别,干爹,丁原,伊尹,刘虞,封袁绍,袁术,霍光,太尉,三国演义,京城,兄弟,同伙,故事,盟主,逃出

2007-08-13 #故事会

《三国演义》中袁绍辅助汉献帝 将会如何

《三国演义》中袁绍辅助汉献帝 将会如何

袁本初,英雄,皇帝,扛把子,人物,傀儡,势力,名气,大汉,悲剧,性格,结局,曹丞相,曹阿瞒,董老大,袁绍,东汉末年,历史,世代,世家,事情,假设,冀州,地方,实力,是非,汉献帝,皇位,能力,问题

2008-08-10 #故事会

三国演义——袁绍兄弟间的明争暗斗

三国演义——袁绍兄弟间的明争暗斗

袁绍,袁术,诸侯,关东,皇帝,联军,刘虞,董卓,韩馥,汉献帝,关系,策略,决策,冀州,受益者,方案,后将军,马上就,大将军,国家,弟弟,忠义,朝廷,有害无利,朝政,盟主,身份,长官,大多数人,就有可能

2017-12-2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