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经典电影《日照重庆》观后感

时间:2016-09-29

他们不再承载启蒙大众的任务,甚至也没有明确的社会批判立场,而是理直气壮地记录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提示:本文共有 13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导语:经典电影《日照重庆》观后感

按照电影学者陆绍阳的说法,第六代导演在艺术和技术上有很多共性。他们不再承载启蒙大众的任务,甚至也没有明确的社会批判立场,而是理直气壮地记录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他们不像第五代电影人一样,喜欢以别人创作的小说为依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表达自己,而是编剧、导演一肩挑。他们不再表述过去的故事,不再借古讽今,而是直接把镜头对准了当下。如果说第五代导演把电影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工具,有强烈的“载道”意识,第六代导演拍的则是自己如何漂泊,如何被社会挤,老想借机抒发一下心中的郁闷。第五代导演喜欢拍乡村故事,第六代习惯以都市边缘人的视角看待世界。

这些在王小帅的电影《日照重庆》中都没有变,在他同辈导演的作中也没怎么变。第六代导演有一个显著的集体变化是,他们都开始了线性叙事。章家瑞的《迷城》用悬疑把一个简单故事折腾得百转千回,顺使批评了有病的社会。张杨的《无人驾驶》用时空倒错把男女关系表现得纠结万分,揭示了现代人“无人驾驶”的情感状态。王小帅《日照重庆》用倒叙把一起劫持事件回放得迷雾重重,顺便牵出了父子之间的战争和心结。这种主动求变的进取姿态是值得赞赏的,但这种穿梭叙事技术性很强,运用好了会让池水生波,运用不好就会阴沟里翻船。就这三部电影来说,《日照重庆》比那两部更“艺术”,而倒错手法的运用也更为夹生。

艺术片诉诸人的心灵感受,静水深流的线性叙事是最合用的武器。商业片诉诸于人的感官体验,千回百转和层层剥笋能够增加观赏的兴味。《日照重庆》探讨亲情疏离的问题,是典型的艺术范儿,却用了商业片惊一乍的叙事手法,多少有些拧巴。片中比较动人的段落几乎都是长镜头的日常记事:比如王学圻扮演的父亲卷儿子巨幅照片的那场戏。而影片提迷藏般的讲述方法只是带来了故事的割裂和堵塞感,有耐心的观众还是能感觉到影片的诚意和故事的悲剧性,进而回想自己和父亲的相处状态,可是一定也有很多观众,在还没有触摸到影片的核心价值观时,便已魂游天外或者缴械投降了。

当然,你可以一如既往地怪罪人心不古,艺术片没有生存空间,可是你也不能忽视影片本身在目的和手段之间的断裂。《日照重庆》的故事取材于重庆的一则新闻。在《日照重庆》的几位演员中,扮演父亲林权海的王学圻和扮演儿子林波的子义比较出色。老王当年从《黄土地》出道时,便具备这种不言不语而说尽沧桑的能力,他以一个小小的人影行走在黄土高坡的千沟万壑中,那种沉重的威压感便逼向了观众。这次他晃着后脑匀带着镜头寻找儿子的死因,渐渐地把观众带入一种苍凉沉痛的心境中。能在商业片里向世界冲杀,也能在艺术片里向内心挺进,王学圻正在步入最好的演艺年华子义是著名演员巍子的儿子,他的演出阴郁而神经质。

好的演员能把自己变成扮演的角色,再赤裸裸地站在观众面前。子义在《日照重庆》中就是这样,孤僻少年林波像一只小舟一意孤行地开向了死海,他的家人、朋友和恋人都在一种心不在焉的状态中忽略了他的异常,等他铸成大错后每个人都追悔莫及。拍摄过程中,导演王小帅看子义过于入戏,不得不提出警告:“要注意调整状态,别戏演完了真的搞出点儿事来。”灯亮了,电影结束,观众回到现实世界。子义那张扭曲的脸提醒我们:这样的极端故事存在于电影和新闻中,但被忽视的成长状态却是每个家庭都可能有的黑洞。

本文是小编对《日照重庆》的一些解读和看法,码字辛苦,喜欢的小伙伴朋友可以点赞转发支持一下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经典电影《日照重庆》观后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1500字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1500字

用心,焦裕禄,中国共产党,电影,历史,影片,群众,建党伟业,先烈,性命,人民,党员,同志,旗帜,洗礼,观后感,革命,孙中山,毛泽东,袁世凯,都受到,新中国,个人,中华民族,中国,仁人志士,代表,信仰,共产主义,办法

2020-05-13 #小故事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1500字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1500字

用心,焦裕禄,中国共产党,电影,历史,影片,群众,建党伟业,先烈,性命,中国,党员,同志,旗帜,洗礼,观后感,革命,孙中山,毛泽东,袁世凯,都受到,新中国,个人,中华民族,人民,仁人志士,代表,信仰,共产主义,办法

2020-09-15 #短篇故事

经典电影《钢的琴》观后感

经典电影《钢的琴》观后感

钢的琴,电影,音乐,尊严,张猛,王千源,贾樟柯,陈桂林,个人,女儿,感情,未敢,朋友,瑕疵,过程,什么叫,是一部,乐天,张大民,王兵,王抗美,秦海璐,无业游民,男主角,三套车,有一家,民族风,胡同里,都会,导语

2018-11-18 #经典故事

经典电影西柏坡观后感500字作文

经典电影西柏坡观后感500字作文

核桃,西柏坡,敌人,作风,精神,两个务必,爷爷,西柏坡精神,艰苦奋斗,孩子,枣花,时候,观后感,首长,党中央,影片,儿童团,钢笔,新中国,三个代表,中国,作文,历史,指挥所,电影,习近平,柏坡,阿欢,报信,革命

2020-05-27 #小故事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100字3篇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100字3篇

人民,地道战,冀中,敌人,民兵,日本鬼子,高传宝,高家庄,炮楼,老百姓,诺贝,中国人,冀中平原,奇迹,队长,鬼子,山田,高老忠,电影,人们,中国,人群,和平,好好学习,小学生,小鬼子,战争,日军,生命,进村

2020-06-21 #小故事

红色经典爱国主义电影《地道战》观后感200字

红色经典爱国主义电影《地道战》观后感200字

地道口,人民群众,毛主席,和民,地道战,冀中平原,人民,信息,内容,原文,故事,战争,广大群众,敌人,敌军,方式,文章,日本鬼子,日军,武工队,村村,智慧,本站,来源,炮楼,民兵,游击战,诡计,鬼子,改造

2020-09-02 #经典故事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 之所以经典 是因为那段时光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 之所以经典 是因为那段时光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这部电影,电影,影片,小时候,主题曲,学校,故事,观影,集体,张嘉译,陈佩斯,那个时候,剧情,同学,弹棉花,棉花,观后感,冯小刚,段时光,巩俐,黄河大侠,我是龙,女孩儿,少年,岁月,座位,影帝,影院,感觉,扶手

2020-07-07 #故事阅读

今日照谣镜|猴子大街上乱跑无人管?酒精消毒引发火灾?这样的谣言传到重庆了

今日照谣镜|猴子大街上乱跑无人管?酒精消毒引发火灾?这样的谣言传到重庆了

猴子,口罩,谣言,江津区,视频,重庆,疫情,外科,酒精,传播,一小区,林业局,地点,居民楼,微米,接水,新闻,武汉,病毒,抵抗,大街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几江街道,好的,街道办事处,事儿,全国,办事处,半岛

2020-05-2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