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简单的“名”和“字”也有这么大的学问!真是越来越佩服古人了!

时间:2016-09-30

而我们平常所说的名字,自然是指的一个人的全名,比如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提示:本文共有 21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的名字是……”一般初次见面时,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而我们平常所说的名字,自然是指的一个人的全名,比如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但是,你知道吗,历史上名字并不是一个意思,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知道,我们的名字是由姓和名组成的,之前我们说了关于姓和氏的发展和不同,今天我们来说说“名”。

在许多古装影视剧和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古人的名字都比较奇特。比如,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刘备,名备,字玄德;李白,字太白;毛泽东,字润之等等。

诸葛亮 字孔明

那么,名,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人只剩下了姓和名了呢?

中国人最早是都有名的,但是姓只有少数贵族才有,之前的文章已经做了说明,就不再赘述。那么字是怎么来的呢?

字(也称表字)最早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后来形成了一种制度。

《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直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

在古代,人们十分注重礼仪,因此,在名、字的称呼上也十分讲究。名,一般是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或者是平辈间十分相熟才能称呼的。

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是礼貌的表现。而下对上,卑对尊称呼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直呼其名,对于君王或父母,那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

因此,我们常常在古籍或史书中见到,许多文人忘了避讳君王名讳而受到刑罚。《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梅长苏

如,《琅琊榜》中有一个桥段就是梅长苏在《翔地记》中避讳了他母亲的名讳,静妃的师傅忘了避讳君王名讳,而受到了流放的刑罚,甚至还是不赦之罪。

古人也有皇帝因为自己的名字太过平常,担心避讳会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而自己改名,比如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当然,这是极少数的存在。

不过,字虽然用于别人称呼自己,但自己在称呼自己时,却一般不会称自己的字,而是自称其名,表示谦逊。比如,诸葛亮在献计时,通常说,亮有一计,而不是孔明有一计。类似于,“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俺乃燕人张翼德。”其实都是错误的自称。

赵子龙

当然了,也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一下:

第一种是先秦时,有名字连起来称呼的,且为先字后名:比如,百里奚之子称为百里孟明视,这里的孟明是字,视是名。

第二种汉以后也有连起来称呼的,只不过是先名后字:比如曹丕《典论·论文》提到的:“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

我们都知道,名都是家里父母或长辈取的,那么字呢?

上文讲到,在一个人成年之后,会为自己取一个字,因此,字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的,根据记载,古时男子二十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

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字并不是男子专有,古时的女子也有表字的。《礼记·内则》中言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东汉末年大儒郑玄有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比如,王嫱,字昭君;唐婉,字惠仙;吕雉,字娥姁。这些都是女子的表字。当然了,历史上对女子表字的记载非常少,一般就称为某某氏了事。

吕雉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字是为自己的取的,也就是说,是自己给自己取的。

既然字是自己取的,可以随意取吗?是否有什么讲究呢?

其实,古人表字是十分讲究,情况也是非常复杂的。一般来说,字有一言字和两言字。最多的也就是两言字了。

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一言字,比如,屈平,字原;陈胜,字涉;吴广,字叔等等。而两言字就更多了,曹操,字孟德;曹植,字子建等等。

表字有什么讲究呢?和名有什么联系吗?

以两言字为例,第一个字有几种情况,下面说下最常见的两种:

第一种是按照兄弟排行来表字。古人排行有,伯(老大,正妻所生)、孟(老大,偏室所生)、仲(老二),叔(老三),季(老四);比如古人中的项伯,就是项老大,刘季就是刘老四,孔子,字仲尼,也就是人们称他为孔老二的原因。又如孙坚四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

刘邦

第二种是用“子”。历史上表字中含“子”的非常多,比如杜甫,字子美;苏轼,字子瞻等等。子在古代中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因此用的也非常广。

不过,以上两种虽然常见,但却与名关系不大,后面那个字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而这个成分才是与名有着联系的:

1、 表字与名意义相同。如,屈平,字原,平与原同义,班固,字孟坚,固与坚同义。

2、 表字与名意义相近,有辅助效果。如,梁鸿,字伯鸾,鸾和鸿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3、 表字与名意义相反。如,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4、 表字与名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如,于谦,字字廷益。《尚书》说:“谦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的后果。

5、 表字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如,杜牧,字牧之等等。

曹操

那么,我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表字了呢?

表字在中国历史上流行了几千年。但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那些繁文缛节也害苦了中国百姓,直到爆发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姚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孔教和封建时代的文化都是旧文学,自然要反对了,自此后,中国人就很少有人再表字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简单的“名”和“字”也有这么大的学问!真是越来越佩服古人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语文素养90秒 ▏看人家古人 起个名字都这么有学问!

语文素养90秒 ▏看人家古人 起个名字都这么有学问!

名字,古人,李商隐,秦观,意思,韩愈,辛弃疾,陆游,中学生,同学,学问,字意,国家,故事,班固,来源,义山,史珍香,伯夷,仲尼,会明,叔齐,商隐,大帅哥,大诗,孟坚,孟浩然,宋端己,朱逸群,庞光

2020-03-14 #短篇故事

《明朝败家子》做了这么多年的学问 不料今日竟可以一窥古人

《明朝败家子》做了这么多年的学问 不料今日竟可以一窥古人

精彩内容,赵王,作者,标签,老书虫,时代,小说,方正,徐子,范宁,大宋,亲王,历史小说,制度,官府,少爷,掌柜,明史,福州,败家子,记忆,读书人,试验,架空历史小说,墨青衫,大魏,大都督,徐晋,明王,赵硕

2019-09-28 #故事大全

椅子分类学问大 其高度适合与否竟然这么重要

椅子分类学问大 其高度适合与否竟然这么重要

椅子,凳子,小腿,用途,特性,舒适度,长度,家具,时期,时间,臀部,进行分类,于汉魏,坐具,人们,休闲椅,人体,名称,出发点,前身,办公椅,扶手,塑料,好坏,大腿,学问,实用性,形状,才能,材料

2016-01-18 #故事阅读

长城炮事件冷思考:原来拖车钩的学问这么大

长城炮事件冷思考:原来拖车钩的学问这么大

拖车钩,强度,拖车,车辆,工况,拖车绳,长城,皮卡,救援,设计,方式,角度,事件,拖拽,保险杠,城市道路,固定式,大梁,汽车,极限,消费者,重量,隐藏式,拖车救援,不一样,原因,品牌,国家标准,时候,牵引力

2019-10-08 #故事阅读

用豆角包饺子 到底用不用提前焯水?以前没注意 学问这么大

用豆角包饺子 到底用不用提前焯水?以前没注意 学问这么大

豆角,饺子,吃饺子,北方人,包饺子,口感,猪肉,馅料,很多人,要不要,学问,时候,肉馅,过水,问题,一种是,拿不定主意,这么大,岳云鹏,吃一顿,会厌,事件,例子,南方人,大部分,大葱,四季豆,明星,微博,时间

2016-11-29 #故事会

小猪佩奇和猪八戒 你喜欢哪个?原来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受教了!

小猪佩奇和猪八戒 你喜欢哪个?原来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受教了!

佩奇,八戒,小猪,中国,动画片,动物,猪八戒,西游记,孙悟空,原因,粉红色,脾气,英语,语言,不喜欢,一头猪,佩奇和,大人们,美国人,佐伊,天蓬元帅,史中,唐三藏,苏西,莫莉,二师,和家,山坡上,粉红猪,都会

2015-05-09 #经典故事

古人学问古人学问无遗力让你想到哪些成语故事?

古人学问古人学问无遗力让你想到哪些成语故事?

头悬梁,锥刺股,比喻,大腿,匡衡,孙敬字,秦策,苏秦,陆游,囊萤映雪,典故,作者,凿壁偷光,原指,凿穿,后用,墙壁,战国策,屋梁,意义,文宝,房梁,晨夕,苦读,烛光,汉书,邻舍,锥子,鸡啼,舞剑

2020-06-18 #经典故事

古人学问古人学问无遗力让你想到哪些成语故事?

古人学问古人学问无遗力让你想到哪些成语故事?

头悬梁,锥刺股,比喻,大腿,匡衡,孙敬字,秦策,苏秦,陆游,囊萤映雪,典故,作者,凿壁偷光,原指,凿穿,后用,墙壁,战国策,屋梁,意义,文宝,房梁,晨夕,苦读,烛光,汉书,邻舍,锥子,鸡啼,舞剑

2015-09-0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