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300岁竹马会 500公斤宝辇 1000年古镇…闹元宵 天津这么多绝活

时间:2016-10-08

因为,大港街每年正月里最有看头的民俗大戏──迎元宵节秧歌花会大拜年就要开场了

提示:本文共有 38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滨海新区 秧歌大拜年越扭越开心

昨天中午时分,滨海新区大港街世纪广场很是热闹,这里鼓声阵阵,聚满了人。因为,大港街每年正月里最有看头的民俗大戏──“迎元宵节秧歌花会大拜年”就要开场了。

下午1时30分,伴随欢快悠扬的民乐和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头扎花巾、穿着艳丽服饰的表演者准备就绪。

大港街前光里社区春雨舞蹈队每年都参加元宵节“秧歌花会大拜年”活动,这回表演的是双扇秧歌《看山看水看中国》。“秧歌花会和舞台表演不一样,广场上一个队一块地儿,各自带音响,大家同时演,全场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特热闹!扭完一遍,歇会儿再扭,越扭越高兴!”今年66岁的领队姚桂霞告诉记者,他们还是全场的老龄团队,12个人中最大的68岁、最小的52岁,都是退休的秧歌爱好者。一边说着,姚桂霞一边招呼队员准备表演。

场上的人扭得起劲儿,场下看表演的群众也很是过瘾:“真有节日气氛!看着心里可美了!”还有的人干脆跟着鼓乐扭了起来。专程从滨海新区中塘镇赶来的村民赵大爷边扭边对记者说:“大过节的要是不看场秧歌花会,总觉得缺点啥,今天看得太高兴了,必须扭两下!”

东丽区 500公斤宝辇震撼观众

昨天早晨下起小雪,给东丽区元宵节花会演出平添了一份欢乐,东丽广场周边街道上悬挂的红灯笼在飘舞的雪花中愈发鲜红。上午8点30分,来自全区11个街道的29个演出队800多名演员准时在东丽广场靠近跃进路一侧集结,演员们身穿五彩艳丽服装,脸上涂着油彩,为演出做着最后的准备。

上午9点,花会表演队踩街演出正式开始。无瑕街道男女舞龙队30多位演员举起的长龙翻转腾挪、上下飞舞,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表演现场一片欢腾。接下来是高跷队的表演,演员们穿着彩衣,表演着跳立等多种惊险动作,引得现场一片惊叫声。秧歌队、空竹队、舞蹈队的演员们一边行进,一边表演,街道两边的观众们追着观看,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最精彩的花会演出节目要数无瑕街道表演的非遗项目──大杨宝辇。在锣鼓声中,只见8位演员抬着一架雍容华贵、绚丽多彩的宝辇出场了。宝辇呈八角形木制雕花翘檐,八只龙头伸出檐外,上面挂着八盏坠角灯笼,非常漂亮。演员们时而边走边停,时而快走奔跑,时而把宝辇抖起来,时而又转起圆圈,动作整齐划一,赢得现场阵阵的掌声和欢呼声。

领队邓洪平激动地说:“大杨宝辇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民间花会为载体,包含历史、民俗、艺术、商贸等诸多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宝辇供奉着传说中的泰山圣母,整个宝辇重500公斤,分上下两层。今天元宵佳节表演受到追捧,我们特别开心。”

北辰区 雪地舞高跷演员有绝活儿

昨天上午10点,第二十六届北辰区万民同乐大联欢花会在北辰公园如期上演。刘园祥音法鼓、北仓随驾狮子、顺和高跷、二十四式通背拳等传统民俗团体轮番献艺,让观众一饱眼福。喜气祥和、年味儿十足的氛围,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循着“震天响”的锣鼓点儿,公园中心广场上的人如潮水般聚集起来。大家举着手机、抱起孩子,翘首驻足。

瞧!那边龙飞狮舞。小淀镇刘安庄金凤凰女子舞狮队的阿姨们抖擞精神,挥起了舞龙杆。随着鼓点的缓急变化,金银“彩龙”奔跑变换、翻腾跃起,栩栩如生、气势不凡。

再瞧!那边来自天穆镇王庄村的顺和高跷会正踩得起劲儿。“小丑”和“丑婆”滑稽互动,引得观众频频发笑。“我们这高跷腿子高,长1.7米,是全市最高的。演员服装带假脚,扮相好看,而且还有唱词,都是老调儿,大人小孩都爱看。”70多岁的高兴珠是顺和高跷会的“元老”,看着自己的侄辈、孙辈们表演,脸上乐开了花。

高跷演员们舞得铿锵卖力,时而列队疾走,时而三五互动,个个旋转自如、蹦跳轻巧。然而,雪天地滑,观众们的心里为他们捏了把汗。“不怕,我们有绝活儿。”队员李永发说,“寒冬腊月,我们绑上‘狗牙’腿子,在结了冰的运河上也能演一出。我们都是童子功,每走一步都像钉桩子一样,稳稳当当。”听了他的话,观众们不由得啧啧称奇。

武清区 300岁竹马会取材“昭君出塞”

雪花飘飞,歌声飞扬,昨天的武清区文化公园喜庆热闹,“共庆中国年·花会闹新春”──2019年元宵节民间花会调演正在这里举行。

昨天上午9点,快闪节目最先上演。只见一位少年在广场上用萨克斯演奏起《我和我的祖国》,紧接着一位老者也吹着萨克斯和少年合奏,动听的旋律立即吸引了众多观众聚拢过来。

9点10分左右,花会表演正式开始。在文化公园演出现场,狮子会、竹马会、小车会、杠箱会、高跷、秧歌轮番上演,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泗村店窑上村欢腾民俗艺术团表演的狮子会特别吸引人,只见红黄4只狮子,伴随着铿锵的鼓点上下跳跃,左右腾挪,营造出了喜庆的节日氛围。令人惊讶的是,狮子头表演者居然是一位女性,她的名字叫王玉,今年只有23岁。

大孟庄镇寺各庄村表演的竹马会掀起了表演高潮。在20多名群众演员的伴舞下,9位骑着“竹马”的演员出场演出。黑色的马头和马腚分别跨于演员的身前、腰后,酷似骑马状。漂亮的服装、惟妙惟肖的表演动作和神情,非常有吸引力,观众们纷纷拿起手机拍照。

区文化和旅游局魏建勇介绍,竹马会主题内容取材于我国西汉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昭君出塞。寺各庄竹马会是以演唱和“跑竹马”相结合的一道花会,好看好听,竹马会在该村已有300多年历史。

雪花飘舞,笑声飞扬,鼓乐铿锵,整场演出,让武清区居民元宵佳节过得格外香甜……

静海区 今年元宵花会有小时候的味道

龙灯、杆会、落子、腰鼓……2月19日,静海区第八届“盛世中国年”民间花会展演在顺驰广场隆重举行。一时间,整个广场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来自全区各镇社区30余档展演队伍、千余名参演人员齐聚一堂,为市民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传统民俗文化盛宴。

早上9点30分,花会展演在铿锵有力的鼓乐声中开始。在活动现场,各代表队的花会队员们穿着整齐艳丽的节日服装,表演起拿手的绝活儿。远远望去,只见扭秧歌、踩高跷展演精彩纷呈。前来观看的人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分享这喜庆吉祥的年味儿活动。

“今年的元宵花会特别好看,有小时候的味道。”专程从唐官屯镇赶来的张大妈,一边观看表演,一边兴奋地说。

在静海区健身广场上,这里作为第八届“盛世中国年”民间花会展演的分会场,正和顺驰广场的主会场遥相呼应,一同庆祝佳节。20多个优秀民间传统花会在健身广场上载歌载舞,甩红绸、飞花扇表演“景景入目”,武术队表演“样样吸睛”……各个表演队的花会展演队员们,各展绝活儿、各显其能,尽情抒发着对于新春的美好祝福,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春寒中,千余名参演人员以及观众的脸上洋溢着暖阳般的笑容。

“这秧歌是越扭越开心,越扭越年轻!”59岁的孙大爷也随着欢快的音乐扭起了大秧歌。

记者 王睿 陈忠权 王音 杜洋洋 孙立伟 潘立峰

王涛 赵建伟 刘玉祥 张磊

通讯员 杨波 刘春辉 刘学晋 摄

千年古镇又亮了起来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灯如昼,人如潮。观灯者有本地的,也有从北京、河北、山东等地扶老携幼远道而来的。今年灯会从正月十四到十六,三天预计将迎来60万客人。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时代元素融进来。连办26年的元宵灯会,如今成了杨柳青的新年俗。

拱门长廊,枝叶缠绕,四时花开。四季灯棚长廊里,春桃夏荷秋枫冬梅下,一群群观灯者笑嘻嘻“遛百病”。3米高拨浪鼓灯柱上,取材杨柳青年画的红衣胖娃娃抱着鲤鱼笑。再往前走,大飞机腾空而起,FAST射电望远镜旁,一列白色“复兴号”呼啸前行……落地式、悬挂式,内置灯、串灯、灯带交织,自然之美、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交汇,点亮大运河畔千年古镇。

“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京杭大运河穿行千里,在这儿绕了个“元宝”形的弯。

漕运兴旺了商业,也带来了文化繁盛。明代吴承恩曾用“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形容当时盛况。明代楼阁建筑文昌阁、清代民居石家大院也能一窥当时之貌。杨柳青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曾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之景。2006年,杨柳青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元宵灯会的一大特色,就是挖掘加入了杨柳青年画传统。”西青区文旅局于建玮指向面前15米高的组合彩灯,“像这几个胖娃娃的动作,分别展示了年画的制作工艺,勾、刻、印、绘、裱。”

“打灯喽,烤手喽,你不出来,我走喽”。杨柳青人历来重视元宵节,一首民谣唱出孩童的兴奋。“清代保存下来的年画里能看到很多元宵灯会内容,比如小孩挑着金鱼灯、莲花灯游走嬉戏。”杨柳青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宫桂桐介绍。

“我们小时候就盼过节。父母手巧的拿麦秸秆或苇子编骨架,外面糊张纸,就是灯笼。”宫桂桐笑着说,随着时代发展,现在的元宵节灯会早已今非昔比,无论内容还是形式,融进现代声光电,五彩缤纷,亮人眼目。

“再拍一张!”大型组灯“祝福祖国”是最受欢迎的合影地。来自河北的庞家二姐妹带着老父亲观灯,80多岁的庞老爷子笑着在花灯前照了一张又一张。热闹中国节,引来四方客。一群来天津留学的外国年轻人,也被古镇灯会招引而来,用手机拍个不停。

这样的元宵灯会,古镇连办了26年。每年都想着法子出彩出新。

“今年92组灯,比去年多12组。花灯也越来越好看,材料、编扎技术、环保灯源都在变。”于建玮说。今年每座彩灯下都有二维码,没人讲解也无妨,扫一扫,图文介绍的设计也很美。

火树千春妍,清辉映月阑。60岁的陈向立作为灯会的造型设计员,干了近30年,依然觉得“有意思”,因为“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吉祥文化”。杨柳青镇副镇长王炳建说:“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动力。只要群众喜欢,杨柳青灯展就一直办下去。”

据人民日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300岁竹马会 500公斤宝辇 1000年古镇…闹元宵 天津这么多绝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竹马之交

竹马之交

蔡文姬,竹马,朋友,李白,郭沫若,好的,拼音,小孩,出处,例子,反义词,竹竿,竹马之友,近义词,语法,两小无嫌猜,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2020-05-29 #小故事

推文!那些竹马竹马的甜甜纯爱故事(四)

推文!那些竹马竹马的甜甜纯爱故事(四)

竹马,合约,方景,锦绣,医生,网络图,故事,校园,部分,扛把子,耽美小说,破镜重圆,傲娇,墨西,夫夫,巫哲,方妈,杜敬,景尧,龙宇,山深,双城,作者,下子,北漂,先用,冰山,夕阳,小城,对方

2018-05-10 #故事大全

《竹马钢琴师》甜蜜开播:学渣“青梅”追爱学霸“竹马”

《竹马钢琴师》甜蜜开播:学渣“青梅”追爱学霸“竹马”

是一位,钢琴师,青春偶像,人气,影视剧,成员,竹马,木子,向哲,徐鹤,方逸伦,李梦颖,禹含,金雯,青春,主题,上海,励志,偶像,影视文化,江苏,歌手,演员,芒果,艺人,荧屏,音乐,青春校园,曾参加,是一部

2007-02-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青梅竹马”是这样来的!相传五华竹马舞起源于《封神演义》

“青梅竹马”是这样来的!相传五华竹马舞起源于《封神演义》

竹马,竹马舞,表演,五华,罗爱,道具,动作,回娘家,队伍,舞蹈,唢呐,礼品,手艺,绿竹,传统,新桥镇,角色,六畜,民间,舆车,选材,土行孙,姜子牙,李宗强,马舞,变化,公和,表演形式,骑竹马,五华县

2020-05-07 #长篇故事

言情小说《竹马翻译官》 她和深爱的竹马男生结婚了

言情小说《竹马翻译官》 她和深爱的竹马男生结婚了

竹马,翻译官,苏微,读者,作者,作品,青梅竹马,木子,泽木,苏烟,英俊,女主角,男主角,总成,书荒,作业,心向往之,小说,养母,另类,初吻,原著,孤儿,子玩,小男孩,新家,成绩,感情,爱情故事,男友

2009-02-19 #长篇故事

青梅竹马文 和竹马的甜宠小故事 甜的戳翻你的小心心

青梅竹马文 和竹马的甜宠小故事 甜的戳翻你的小心心

竹马,作者,小故事,刘梦琪,文章,傲娇,小青梅,简爱,青梅竹马,百态,时候,小太妹,少女心,书荒,哥哥,大叔,小说,爬墙,宝宝们,生活在

2017-11-13 #故事会

我身边“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 你有你的“青梅”或“竹马”吗?

我身边“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 你有你的“青梅”或“竹马”吗?

琪琪,男同学,高中,大学,体质,合不合适,就是这样,青梅竹马,八卦,女同学,同学,女孩,女生,情侣,成绩,棒打鸳鸯,消息,言情小说,不爱说话,说的话,高中班,考上了,关系,人家,中学,体型,优点,会分,共同努力,初中

2013-05-10 #故事大全

5本青梅竹马小说推荐!青梅竹马 年岁芳华。我还是很喜欢你!

5本青梅竹马小说推荐!青梅竹马 年岁芳华。我还是很喜欢你!

作者,鸵鸟,先生,青梅竹马,故事,樱桃,书评,爱情,小姐,螃蟹,感情,忆锦,好的,两小无猜,世界,人间,人生,友谊,友情,口碑,小说,家庭,对方,晋江,机会,未完待续,梦想,男女,一个机会,不是一个

2019-11-2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