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前 听听莫言和勒·克莱齐奥两位诺奖作家的文学往事

时间:2016-10-08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和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为重要嘉宾联袂出席本次活动

提示:本文共有 23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00:52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10月9日上午,时值最新两届(2018、2019)诺贝尔文学奖同时揭前一天,《莫言作品典藏大系》(1981-2019)在北京举隆重的发布会。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和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为重要嘉宾联袂出席本次活动。两人展开了主题为“故事:历史、民间与未来”的文学对谈。从第一次发表作品,莫言的创作时间至今已接近40个年头。勒·克莱齐奥自196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至今已近60年。两位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作家,畅谈故乡、文学与人生。

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莫言作品典藏大系》共26卷本,是迄今规模最大、收录作品最多的一套莫言作品定稿版典藏全编。除了收录莫言已经公开发表过《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全部长篇小说,《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透明的红萝卜》等一百余部中短篇小说,以及包括话剧剧作《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在内的八部剧作,还收录了莫言截至2019年的散文、随笔、演讲作品300余篇。其中包括莫言一些在网上传播甚广、读者耳熟能详的散文,如谈教育问题的文章、写陪女儿参加高考的文章、追忆童年往事的文章,还有阅读帕穆克、奥兹等世界名家名作的随笔,等等,全都收录在三卷散文集中。

“通过阅读彼此的文学作品就能感觉到心贴得很近”

勒·克莱齐奥读了莫言先生的书后,感受到里面高密无处不在。“我很荣幸,莫言先生曾经邀请我去他的家做客。我到了高密以后,进入他的家的时候,我非常激动,而且当时眼泪就流了出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一下子理解了他的作品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这个房子并不大,而且里头可以是非常简朴,我就想到他很早就是在这里开始写作,他和妻子、女儿也都生活在这里。我和这个地方和他的作品就建立起了强烈的联系。我一点不夸张,当时我的眼睛是湿润的。”

莫言老照片

谈及此,莫言也很动情,“2015年,南京大学的许钧教授和勒·克莱齐奥先生一块到我的故乡去,去我出生的小房子。我们高密有一个民间的摄影爱好者,他很聪明,他知道勒·克莱齐奥先生身材非常高大,他也看到了我们家那个旧房子的门口非常低矮,所以他预先埋伏在最合适的角度,等到勒·克莱齐奥先生弯腰进入我们家院子的时候,一瞬间抢拍了很多照片,后来我给这些照片起了个名字叫‘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人家是从法国来到我们偏远的高密,眼里含着泪水,冒着严寒,天特别冷,我们感觉到非常的感动。在那么一个严寒的冬天,勒·克莱齐奥先生到了我的故乡。包括我的父亲他也去看望了,我的父亲至今还经常怀念起这个法国人,问我:他怎么样啊?当然,我想是文学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之间也不能直接进行语言交流,我们通过阅读彼此的文学作品就能感觉到心贴得很近,所以我想,了解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他的书。”

勒·克莱齐奥进一步回应说,“确实,文学阅读把我们拉近。我读过莫言先生的很多作品,其中《红高粱》让我想到自己的小时候,因为那时还处于二战期间,我的父亲是英国人,所以当时我们不能生活在尼斯了,要躲避德国军队。我们在北边的一个小村庄躲起来,我看到了农民怎么收割粮食。虽然他们生活不是非常富裕,但是非常快乐。我觉得城里人会有可能饿死,在农村他们可以收割粮食,就有东西可以吃。每次读到莫言的作品,我都会想到那个时期,看到高密的作品我非常激动。我们今天提到的主题有历史,我觉得肯定要区分大历史和小历史,大历史就是我们说的时代,小的历史就是农民、女人、孩子这些任人到底是如何从他们的眼光去感受历史。从莫言先生的小说当中我看到他描绘了非常好的从这些角度,从农民、女人、孩子的角度去看历史。”

对于当下文学的发展,两位也分享了各自对文学未来发展的看法。莫言说,“将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谁也不可预料,现在我们的创作群体多层次,数量非常大。年龄老的像我们这样的也在写,年轻的90后00后也都在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范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审美情趣,所以每个人写出来的作品都不一样。我想中国文学的未来肯定是形形色色,各种东西都会有,但是科幻在未来的文学写作当中会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勒·克莱齐奥则认为,不管是文学,还是文化,都正面临越来越高程度的专业化,“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不再能够称为大众文化。幻想所有的人都能够接触到文化,不管是通过戏剧、电影等等,事实已经证明不太可能。因为文学和文化具有一定的专业化。现在还是有一种趋势,就是真正的文化人、有教养的人和大众看到的东西还不太一样。这是我们面新的问题:如何处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文学或者文化创作和民众的创作。”

“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

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讲故事的人》里曾说:“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莫言作品典藏大系》用全彩插页的形式,首次收入了180余幅独家高清图片,包括莫言从童年至今的珍贵的生活照片,在国内外发表重要演讲、领受重要奖项与荣誉的珍贵照片,以及部分作品的珍贵手迹。“童年时第一张照片”、“军旅时期”的纪录,“1987年,与母亲一起为电影《红高粱》剧组做饭”等莫言生活的珍贵掠影,其作品改编为影视、话剧的一些剧照等等,均收录其中。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奖项的证书和奖杯,自然也没有遗漏。

参加此次交流活动的,还有格非、陈晓明、邱华栋、张清华等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以及演艺界多位明星:祖峰、郭晓东、陈数、谭卓、赵子琪,还有王斑与曹颖夫妇——作为“朗读者嘉宾”联袂出席,诵读和演绎了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生死疲劳》《檀香刑》《手》《我们的荆轲》等作品片段,经由诸位明星的诵读,让人们愈发领略到莫言文学语言的鲜活魅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前 听听莫言和勒·克莱齐奥两位诺奖作家的文学往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诺奖“双黄蛋”揭晓前 莫言和勒·克莱齐奥对谈故乡人生

诺奖“双黄蛋”揭晓前 莫言和勒·克莱齐奥对谈故乡人生

莫言,克莱齐奥,故乡,作品,历史,尼斯,文学,作家,故事,勒·克莱齐奥,克莱齐,非洲,时候,马可·波罗,齐奥,地方,先生,典藏,城市,大系,孩子,父亲,诺贝尔文学奖,对谈,生活,浙江文艺出版社,丰乳肥臀,出生在,和克莱,莫言作品

2018-12-25 #长篇故事

莫言:天才作家 诺奖得主 为何被诋毁?

莫言:天才作家 诺奖得主 为何被诋毁?

莫言,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天才,文学,中国,外国人,王安忆,作品,拉丁美洲,读者,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写作风格,很多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个人,偏见,国人,名气,和风,奖项,文学奖,把柄,暴力,现实,百年孤独,纷争,肉体,艺术

2014-11-18 #长篇故事

莫言:国内诺奖文学第一人 却被许多人骂“不配” 他做错了什么

莫言:国内诺奖文学第一人 却被许多人骂“不配” 他做错了什么

莫言,作品,文学,诺贝尔文学奖,鲁迅,获奖,作家,老师,当代作家,文学作品,文学家,努力创造,动力,茅盾文学奖,争议,中国作家,个人,大众,意思,成就,政治,红高粱,文学奖,标准,荣誉,读者,风格,影响,不应该,丰乳肥臀

2012-05-06 #长篇故事

史上第15位诺奖女作家新作:夏日“吓”你出冷汗

史上第15位诺奖女作家新作:夏日“吓”你出冷汗

托卡尔,丘克,故事,波兰,故事集,李怡,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世界,波兰语,浙江文艺出版社,作品中,万事万物,作家,小说集,心脏,文学奖,科幻,译者,罐头,色彩,读者,奥尔加,波兰文学,中文,中国,中心,主人公,作者,学者

2019-01-08 #故事会

先锋派作家残雪:与诺奖一指尖的距离

先锋派作家残雪:与诺奖一指尖的距离

残雪,作品,受访者,老师,湖南文艺出版社,责编,编辑,邮件,套书,方式,时间,诺贝尔文学奖,创作,印象,发布会,图书,读者,人选,北京,哲学,大众,家乡,故事,文学,文字,记者,笑声,交流,生活,一件事

2009-05-18 #故事阅读

《最后的访谈》:那些获得诺奖与落榜的名作家们

《最后的访谈》:那些获得诺奖与落榜的名作家们

海明威,作家,波拉尼奥,记者,评论,问题,华雷,马尔克斯,文学,作品,巴黎,故事,诺贝尔文学奖,墨西哥,斯城,影响,作者,冈萨雷斯,引言,意义,文章,博尔赫斯,波拉尼,罗德里格斯,主题,名气,大师,媒体,孤身,幽灵

2020-08-10 #短篇故事

数度“陪跑”诺奖的她 凭这个女性故事续作捧得另一文学大奖

数度“陪跑”诺奖的她 凭这个女性故事续作捧得另一文学大奖

布克奖,使女,阿特伍德,故事,英国,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加拿大,女作家,文学奖,伯娜,里斯托,作家,作品,埃瓦,奖项,女性,诺贝尔文学奖,村上春树,布克文学奖,小说界,参考消息,大白,小说,年度,收之桑榆,新闻,现年,结果,经历,美国

2019-01-11 #经典故事

莫言并非诺奖第一人 关于诺奖 鲁迅是不屑一顾还是不配获得?

莫言并非诺奖第一人 关于诺奖 鲁迅是不屑一顾还是不配获得?

鲁迅,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中国作家,友人,中国,影响力,文章,文坛,文学,职业,莫言,曾有过,给自己,这个角度,不屑一顾,在此之前,诺贝,中不,大上,作品,历史,利剑,奖提名,奖项,旁观者,思想,成就,时代背景,水平

2017-10-1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