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史:勤勉苦学的湘军之父曾国藩(下)

时间:2016-10-21

他的战略眼光强过所有的太平军将领,哪怕是湘军头号劲敌军政全才的翼王石达开也不如他视野开阔长远

提示:本文共有 21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曾国藩最厉害的地方还不是治军。他的战略眼光强过所有的太平军将领,哪怕是湘军头号劲敌——军政全才的翼王石达开也不如他视野开阔长远。

太平军的政治口号是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太平天国。他们把满清统治者及其爪牙称之为清妖。他们信奉的是天王洪秀全用基督教改造而成的拜上帝教。他们所经之处,平民百姓未必遭殃,但孔庙肯定会被砸得稀巴烂,因为他们反对儒教。这项政策是天王洪秀全定的。洪秀全曾经也是个良民,他考了半辈子科举,屡试不第。那个年代满清王朝极度腐败,是科场太黑,还是洪秀全本来缺乏考试天赋,就不得而知了。总之,他仇恨上了读书人顶礼膜拜的万世师表——孔夫子。

孔子在春秋时混得不太好,在战国更没地位。后来儒家思想控制了历代王朝的官方意识形态,才把孔圣人无限神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话明朝异端思想家李贽不信,但广大读书人却不敢不信大清的人才选拔机制仍以科举为主体,考的还是八股文,出题内容在儒家四书五经里选。落榜书生很多,但因此受益的读书人也不少,比如曾国藩,太平天国的知识分子反感孔教。太平军的将领呢,有不少王爷,出身农民烧炭工,文化水平不高。觉得孔夫子不爽就砸庙,根本不会想到尊重传统文化拉拢读书人的长远大计。

明白人也不是个没有,比如石达开。但他是太平天国高层的少数派,无力阻止这个愚蠢的政策。刚开始,有些读书人对满清社会有怨言,对太平军抱有幻想。一看到太平军到处破坏孔子庙,就纷纷逃走。逃不掉的宁愿自杀也不肯帮太平军办事。因为这严重违背了他们的信仰

咱读书人虽然百无一用手无缚鸡之力,但孔孟先师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气节还是有的。皇帝不好可以换,但圣人就是圣人,谁也不准亵渎,更不准逼咱们读书人去亵渎圣人。否则到了地下,要被祖宗十八代骂个狗血淋头。

今天的人多是随风倒的实用主义者,对信仰这玩意不冒。但那时候的人就这么钻牛角尖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话没错。但知识分子群体中从来不缺能人异士。他们不是李斯、萧何、诸葛亮这般治国能臣,就是张良、陆逊、刘伯温式的谋略大杀器。据说石达开曾经想聘用左宗棠,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左宗棠心知太平军蹦跃不久,毅然投向了曾国藩。

就这样,太平天国的干部素质一直提不上来。潜在人才大都被赶到曾囯藩那里去了。曾国藩的对策很简单,号召全天下的读书人以及沐浴在传统文化中的老百姓,共同剿灭拿邪教唬人的“长毛”。胜利的天平正在一点一点向曾国藩倾斜。假如非要从思想文化上找原因的话,曾国藩胜在维护所谓的中华文明道统。若是细看几眼,你就会发现曾国藩堪称当时罕见的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儒教程朱理学牢牢地占据着曾国藩的思想中枢。不同于寻常儒教文人,曾国藩还吸收了先秦诸子百家其他养分。

自从秦汉大一统之后,墨家学派绝迹,《墨子》这部经典也躲在道教的百科全书《道藏》里。墨家刻苦节用重视技术的品质,被曾国藩充分吸收。故而他毕生重视经世致用,不拘泥于曾国藩天性刚直,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常与同僚发生摩擦。后来在朋友指点下,愣是用道家的黄老心术修炼成外园内方的完人,作为求变图存的政治家,曾国藩身上隐藏着法家的改革

精神以及乱世用重典的观念。他镇压太平军时手段非常残酷,连片连片杀,人送外号“曾剃头”。也是他后来在战争实践中发现了大清朝众多弊病,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林则徐死后,曾国藩成为整个大清朝目光最长远的政治家。意识超前,让他反败为胜,也为他带来了不少麻烦。

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创办湘军开始,曾国藩一面跟悍勇的太平军交锋,一面还要应付来自朝廷的压力。湘军初战不利,后来重振旗鼓,打下了岳州(今湖南岳阳和湖北省城武昌),曾国藩也因此升官做了湖北巡抚。

但是很快,朝廷又撤销了这个决定。因为曾国藩民族是汉,而满洲人利益优先是大清王朝的政治红线。此后,朝廷长期只让曾国藩以侍郎的虚衔领兵。不过,这招没什么实际用处,因为整个湘军都是曾国藩的脑残粉。曾囯藩屡败屡战,精神压力非常大。但他素来坚韧不拔,总能再重组兵力跟太平军缠斗朝廷实在无人可用,当时全中国最优秀的军政人才,要

么在曾国藩那里,要么在太平军那里。除了继续重用曾国藩,满清统治者也没什么好法子。

战争进行到公元1860年时,清军江南大营被太平军彻底摧毁。朝廷终于坐不住了,加曾国藩兵部尚书衔,授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换言之,整个江南地区的军政大权都归曾国藩掌控仗越到白热化,朝廷也不得不一再扩大曾国藩的权力整个满清王朝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曾国藩指挥清军各路兵马,完成了对太平军首都天京(即今江苏南京市)的战略包围。

至1864年7月,清军攻破天京,灭了太平天国。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等湘军将领大开杀戒,令南京血流成河。为表彰力挽狂澜之大功,朝廷封曾国藩为等毅勇侯加太子太傅,赏双眼花翎。

事实上,曾囯藩已经拥有了曹操的实力,连被俘的太平军将领李秀成都劝他干脆灭清称帝。但曾国藩没有这么做。他甚至故意在剿灭另一支农民武装捻军时表现不佳,还主动解散了自己最大的政治资本——湘军。此后,他的政治生涯就走向了下坡路。

后来,天津发生教案,毅勇侯曾国藩奉命前往查办。他最终屈从法国势力,处决、遣戌了中国官民数十人。群情愤起纷纷谴责没良心的曾侯偏袒洋人,曾囯藩也在日记中称此为平生尽管如此,曾国藩被称为“完人”。因为能在尾大不掉时急流勇退的权臣,还真只有他一个。

感谢阅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史:勤勉苦学的湘军之父曾国藩(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曾国藩:做人要戒惰戒傲 做事要勤勉要谦和

曾国藩:做人要戒惰戒傲 做事要勤勉要谦和

曾国藩,后辈,行为,影响,才智,无恒,古今之,会导致,都会,庸人,十分重视,军事,人生,习惯,例子,八字,天下,反面,成绩,普通人,第一义,不自觉,二者必居其一,就必须,很多人,聪明的人,笨鸟先飞,季弟,于恭谨,比其

2014-08-07 #小故事

曾国藩人物事迹

曾国藩人物事迹

公元,曾国藩,伏龙山,曾伯,文正,湖南长沙,中国,儒家思想,之父,代表作品,姓名,外文,别名,出生地,冰鉴,出生日期,国籍,发起者,善化,日期,宗教信仰,成就,平塘,资料,民族,毅勇,职业,湘军,湘西,私塾

2011-09-17 #长篇故事

曾国藩与“湘军”的故事

曾国藩与“湘军”的故事

曾国藩,咸丰,团练,皇帝,湘军,建议,新军,裁兵,戚继光,办法,原因,国用,奉旨,手迹,乾隆,傅鼐,团丁,塔齐布,官勇,平勇,楚勇,林源恩,江忠源,洪秀全,练新军,练勇,前明,压根,全局,亏失

2012-06-07 #长篇故事

曾国藩带兵 一个字就可以概括 这也是湘军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曾国藩带兵 一个字就可以概括 这也是湘军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曾国藩,湘军,雨花台,太平军,曾国荃,营寨,捻军,李秀成,围墙,天京,统帅,平军,洪秀全,关键因素,作用,军事,壕沟,文人,花篱,阵地,骑兵,防守,扎硬寨,从湘军,于湘军,史中,向湘军,白起,木城,李鸿

2011-06-11 #故事会

高手修炼曾国藩的湘军给我们的启示

高手修炼曾国藩的湘军给我们的启示

湘军,绿营,曾国藩,制度,华为,员工,行为,制度设计,曾国潘,手下,士兵,长官,艰苦奋斗,国家,大帅,整体,为何不,其将,企业,凝聚力,军队,升官发财,同行,太平军,太平天国,奋斗者,奖金,层面,异数,待遇

2020-05-13 #小故事

历史人物故事:曾国藩湘军正规化的开始

历史人物故事:曾国藩湘军正规化的开始

曾国藩,湘军,军队,将领,湘乡,部队,戚继光,训练,亲兵,土匪,士兵,官兵,百姓,编制,规定,绿营兵,成法,习气,书生,儒生,做法,军营,团练,大团,大帅,小枪,山民,打胜仗,方法,标准

2016-04-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历史人物故事:曾国藩湘军正规化的开始

历史人物故事:曾国藩湘军正规化的开始

曾国藩,湘军,百家号,军队,作者,将领,湘乡,部队,戚继光,正规化,训练,历史,亲兵,故事,土匪,士兵,官兵,百姓,编制,规定,历史人物,绿营兵,习气,书生,儒生,做法,军营,成法,团练,大团

2019-09-03 #长篇故事

曾国藩勤奋刻苦 创建湘军号称清朝“黄埔军校” 人才辈出

曾国藩勤奋刻苦 创建湘军号称清朝“黄埔军校” 人才辈出

曾国藩,湘军,黄埔军校,时代,大将,太平天国,小偷,支队,这个人,丁汝昌,伍真,左宗棠,李鸿章,洪秀全,都会,为人正直,书生,俊杰,军队,典范,历史所,历史名人,原因,史料,后世,后行,咸丰帝,咸丰,大学,天色

2011-09-1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