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万事万物由来》 纪念中国习俗 趣说守岁贴春联的由来

时间:2016-10-27

那么,头发和舅舅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清军入关后,为了体现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男人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

提示:本文共有 20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1.正月不理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中国大多数地方多流传着“正月不理发”的习俗,据说“正月理发死舅舅”。那么,头发和舅舅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

清军入关后,为了体现“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男人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

除夕之夜,一家大小围坐一起,迎接新年。

经历了无数次朝代更迭的汉人对于谁当皇上这样的事情并没有表现得太强烈,但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清政府的政策遭到了中原的强烈抵抗。清政府便提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清政府的高压下,一些文人士大夫就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讹传为“死舅舅”。

2.守岁:石头变金银

除夕之夜守岁,又被称为“熬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风俗。古时候,守岁是为了驱除百鬼,而如今,则是人们表达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

在魏晋时期,就已经有关于守岁的记载了。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还有这样一个传说:老天爷每逢除夕就会向人间大散金银财宝,希望天下百姓能够生活富足。那一刻,世上所有的石头、砖瓦都会变成金灿灿的财宝。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不可有贪婪之心,人们必须把捡到的财宝全部放在家中,直到第二天天亮才能开门。

李家庄有兄弟二人,哥哥爱财如命,吝啬鬼一个;弟弟诚恳勤劳,心地善良。这一年除夕之夜,兄弟二人便坐在屋里等着金银财宝从天而降。哥哥十分心急,心想:“我得想个点子可以不费力气就能多弄些金银回来。”于是他搬了许多石头放到自己的门前,等着“黄金时刻”的来临。三更时分,老天爷开始大散金银财宝。弟弟把金银放入箩筐里,背进屋子,关上了房门。而哥哥此时使出浑身力气把他预先对好的大石头推到屋里,心想:“以后我就是天下最大的财主了!”可是天迟迟不亮,他着急得很,最后终于耐不住了,将家门打开。等他再回到屋里的时候,金银财宝全都变回了大石头。弟弟等到天亮才打开门,于是一箩筐的财宝闪闪发光。

后来,老天爷得知像哥哥这样的贪财之人越来越多,大发雷霆,便从此不再向人间散金银财宝了。可是人们总是心存侥幸,年复一年地盼望着这一天再次到来。尽管天上再也没有下过“金银雨”,但这一天家家户户还是团聚在一起,点着蜡烛等待新一年的来临,这让全家都觉得很幸福。这样,守岁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并沿袭至今。

3.贴春联:桃符驱鬼避邪

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敬门神、挂年画,以此增加过年红红火火的气氛。

春联,也叫对联、门对、门贴,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旧桃符。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

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先是叫学士辛寅逊在桃板上题词,又嫌他写得不工稳,便自己动手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从此,题桃符便演变成写春联了。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人们逐渐用纸代替桃木板。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

《燕京岁时记·春联》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千门万户,焕然一春。”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喜欢贴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息。

春联普及盛行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而且,他还为王公大臣们御书春联。赐给中山王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赐给陶安:“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由于皇帝身体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爱、广大群众的传播,春节贴春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

4.关大门吃年饭:哄骗铁拐李

在中国江南一带,每年吃年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关起大门,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敲击碗筷。吃完年饭,将桌上的碗筷收拾干净后,再打开大门,这叫做闭门生财,开门大吉。

相传,每年吃年饭的时候,玉帝就派铁拐李下凡察看,借以了解民间疾苦。铁拐李是个跛脚叫花仙,他常在人间吃年饭的时候,提着篮子跛着脚,沿街到各家乞讨。

讨完饭后,铁拐李把讨来的东西提给玉帝看,谁家穷,谁家富,一看就知道了。据此,玉帝便让富人一年遭几次灾,不要太富;穷的则让他发几次财,不要太穷了。

这事儿慢慢传到了人间,有一户人家,生活过得比别人都好,为了年年能过上好日子,便想出了应对之策。吃年饭时,他把大门关得紧紧的,家人谁也不准大声说话。等铁拐李来讨饭时,他家年饭已经吃过,打开大门后,桌上空空荡荡的,无以施舍给铁拐李。

铁拐李一看,这家也真够穷的了,连年饭都吃不起。于是,在他家门口放上几个元宝就走了。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别家也看出了他家发财的原因,便都跟着学起来。

后来,铁拐李见家家都关着门吃年饭,便知自己下凡探察之事已被人们觉察,就不再到人间来讨饭察贫富了。但关起大门吃年饭的习惯,却从此流传下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万事万物由来》 纪念中国习俗 趣说守岁贴春联的由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贴春联和门神的习俗由来30字

贴春联和门神的习俗由来30字

春联,门神,过春节,美好愿望,关羽,卫门,张飞,敬德,绘美,红春,曹参,秦琼,萧何,郁垒,好形象,卫家宅,和民,有记,联和,对联,中国,华人,农村,人民,习俗,人们,保平安,典籍,城市,宜春

2020-08-02 #经典故事

贴春联和门神的习俗由来30字

贴春联和门神的习俗由来30字

春联,门神,过春节,美好愿望,关羽,卫门,张飞,敬德,绘美,红春,曹参,秦琼,萧何,郁垒,好形象,卫家宅,和民,有记,联和,对联,中国,华人,农村,人民,习俗,人们,保平安,典籍,城市,宜春

2008-02-26 #短篇故事

过春节贴春联 是传统习俗 但“春联”的由来却鲜为人知?

过春节贴春联 是传统习俗 但“春联”的由来却鲜为人知?

春联,书法,人们,桃符,东西,对联,落款,习俗,书法作品,时间,寓意,现象,纸质,是没有,汉文化,贴春联,这个问题,王呈祥,孟昶,纳余庆,王安石,诗中,板上,都会,福到了,中国,五代十国,佳节,内容,光景

2013-11-03 #长篇故事

贴春联习俗的由来 又如何区分上联和下联呢?

贴春联习俗的由来 又如何区分上联和下联呢?

春联,贴春联,对联,上联,形式,横批,上下联,下联,楹联,桃符,板上,平仄,文字,时会,方为,桃木,门框,顺序,一个字,左至右,丘子,于桃木,孟昶,有诗云,朱元璋,王安石,纳余庆,红春,由来,中国

2016-01-23 #短篇故事

「关“语”历史」春节一些习俗的由来

「关“语”历史」春节一些习俗的由来

习俗,人们,有记,春联,山臊,爆竹,贴春联,父母,传说,动物,含义,放鞭炮,火药,硝石,竹筒,家家户户,才可,明太祖朱元璋,月关,李畋,陈布新,麻茎,一帆,家一,得吉利,都会,从小到大,中国,东西,一家老小

2011-06-17 #故事会

有关春节习俗 由来 神话传说 古诗词等600字

有关春节习俗 由来 神话传说 古诗词等600字

人们,活动,习俗,春联,爆竹,窗花,起源,贴春联,说法,节日,传说,初一,名刺,天地,姓名,时期,日子,福气,鞭炮,娱乐,中国民间,喜庆气氛,这一天,家家户户,美好愿望,于正,列祖,周处,文征明,柏叶

2020-05-25 #小故事

春节倒贴福字习俗的由来小故事

春节倒贴福字习俗的由来小故事

习俗,倒贴福字,福字,由来,大门,恭亲王,小故事,地方,人们,春联,内容,文字版,傅功振,前小,东西,大全,对联,故事,幼儿,民俗,柜子,福气,美好生活,过往行人,不是所有,上下联,中国民间,体现出,贴福字,富贵

2020-08-02 #长篇故事

春节倒贴福字习俗的由来小故事

春节倒贴福字习俗的由来小故事

习俗,倒贴福字,福字,由来,大门,恭亲王,小故事,地方,人们,春联,内容,文字版,傅功振,前小,东西,大全,对联,故事,幼儿,民俗,柜子,福气,美好生活,过往行人,不是所有,上下联,中国民间,体现出,贴福字,富贵

2020-08-03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