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凌晨时分 上海医生收到一份来自武汉抗疫医生的感谢信

时间:2016-11-03

余松远收到过不少感谢信,但这封信十分特殊,因为写下这封信的患者是一名武汉医生,她在抗疫一线奋战90天,因劳累过度导致迁延多年的甲状腺高功能腺瘤病

提示:本文共有 13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余教授早安!忙于工作许久未联系了,这是一封迟来的感谢信……感恩之情无以言表,只能向您学习,同怀医德仁心,用为百姓做好医疗服务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和感恩您的付出……”

9月22日清晨时分,离上班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一封言辞恳切的感谢信出现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教授余松远的手机屏幕上。

余松远收到过不少感谢信,但这封信十分特殊,因为写下这封信的患者是一名武汉医生,她在抗疫一线奋战90天,因劳累过度导致迁延多年的甲状腺高功能腺瘤病情恶化、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而晕厥。公布私人手机号

这位“战疫天使”名叫黄莺,是武汉武锅集团医院、武昌区中南路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在年初武汉抗疫的至暗时刻,武昌区人民政府网站公布区内医疗机构联系方式,她提供的是个人手机号,这是为数不多公布私人电话的院长,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

面对人们的讶异,她表示:“当时上报时没有想太多,只想到我们常移动办公,怕错过了电话,作为院长,我觉得我需要承担更多吧。”

在武汉,为应对新冠疫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要求24小时值班,黄莺所在的武昌区中南路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覆盖超过8万居民,医院的任务是预检分诊,通过CT排查潜在感染的人士,以减轻前线医护人员的压力,但更多时候,这里的医务人员们会充当“心理咨询师”,安抚居民情绪。

为了不错过一个电话,黄莺全天开机,不敢深睡,有时凌晨2点多还在通话。

黄莺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奋战了90天,但就在看到胜利曙光时,她病倒了。4月初的一天,正在忙碌中的她突发晕厥,同事们七手八脚把她抬进抢救室。初步检查的结果让人揪心——严重心动过缓,一分钟心跳仅有39次,同时还伴有心律不齐。

经过抢救,黄莺暂时恢复了意识,她心里很清楚,这是老毛病了。五年前,她就因心脏不适就医,检查结果发现病根并不在心脏,而在于“人体发动机”——甲状腺。

黄莺患有甲状腺高功能腺瘤,腺瘤具有过于旺盛的生理功能,分泌了大量甲状腺激素,过量激素作用于心脏等靶器官,从而引发胸闷、气急、心率与心律异常等心脏病症状。通常情况下,甲状腺高功能腺瘤引发的是心动过速,但她持续服用阿托品控制病情,身体状况出现波动,心脏因而“怠速”运行。

对于甲状腺高功能腺瘤,虽可采用内科治疗,但用药的种类和剂量需要精准调控,且要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用药,几乎无法断根。

5月14日,黄莺在上海动完手术的三天后,就踏上了返汉的路途,投入到社区核酸检测工作中去。手术三天后立即返汉投入工作黄莺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余松远教授早已熟识,她了解到该院有应对这个疾病的有效手段,决定来沪治疗,但受疫情阻隔,当时也并不清楚手术何时才能排上日程。

随着武汉解封,疫情得到控制,黄莺紧绷的弦终于可以稍稍放松。5月8日,她来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为她完成了核酸检测等一系列入院前必要的防疫检查。

5月11日,余松远团队成功为她实施了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腺瘤微创消融术,分泌过量甲状腺激素的病灶被消灭,术后次日,心率和心律就逐渐恢复正常。

挂念工作的她立刻要求出院返汉,因为另一场战役——大面积核酸检测在等待着她。

5月14日,黄莺踏上了返汉的路途,返回武汉后的她即刻就投入紧张的工作中,至今已4个月有余。目前,黄莺心脏情况良好,甲状腺功能逐项实验室检查指标也在正常范围内。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凌晨时分 上海医生收到一份来自武汉抗疫医生的感谢信”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封来自武汉的感谢信——滦平援鄂医生董二飞的故事

一封来自武汉的感谢信——滦平援鄂医生董二飞的故事

患者,时候,医院,武汉,感谢信,泪水,医生,内容,实际行动,平台,方舱,践行,工作,医护人员,网易,滦平县,一家人,下定,人民,事迹,党员,使命,决心,初心,医疗队,奋勇向前,单单是,图片,大群,家属

2020-05-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战疫故事|“老将”董建军:医生上战场是天职 与战友约定明年武汉见

战疫故事|“老将”董建军:医生上战场是天职 与战友约定明年武汉见

武汉,医疗队,患者,家人,感谢信,医护人员,孟大爷,老将,时候,老人,李大,重症病房,都会,信心,内心,医院,医生,广元,战士,志愿者,日子,辈子,车辆,隔离,李大爷,见不到,李康,刘彦,道光,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6-05-05 #故事会

记录68天抗疫 上海援鄂医生出版国内首本“武汉日记”

记录68天抗疫 上海援鄂医生出版国内首本“武汉日记”

医生,日记,武汉,上海,医疗队,仁济医院,医院,微信,语音,队员,还可以,医疗,压力,同事,司机,护士服,湖北,物资,疫情,见闻,工作,一笑,来武,银潭,连白,陈国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交大医学院,成一,里一

2007-08-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故事|战“疫”」援鄂医生手记 听到这声谢谢 我要努力成就更多家庭团员

「中国故事|战“疫”」援鄂医生手记 听到这声谢谢 我要努力成就更多家庭团员

患者,武汉,白爷,医生,医院,病人,感谢信,时间,医疗队,邓奶奶,讲述人,护士,病区,工作,隔离,时候,病毒,肺炎,身体,重症,金银,阿姨,银潭,郭大爷,中心医院,不舒服,对我们,给我们,北京,国家

2009-05-07 #故事会

每封感谢信都有一段感人故事医院病人医生

每封感谢信都有一段感人故事医院病人医生

病人,医生,深圳医院,医院,患者,医患,感谢信,文化,医护人员,医疗,家规,教授,红包,老兵,部分,医患关系,不良事件,一线,义务,关系,暴力,原因,团队,基金,寄到,家属,月份,顾问,骨科,主管

2017-06-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武汉前线的感人瞬间:重回一线的战友 给上海医生鞠了一躬

武汉前线的感人瞬间:重回一线的战友 给上海医生鞠了一躬

上海,医疗队,患者,武汉,李教授,李庆云,肺炎,危重症,医院,战友,疫情,隔离病房,救治,医务工作者,陈女士,两地,信心,工作岗位,声音,时候,疾病,病区,资料,队员,问题,战斗,就像是,中依,施伟,李庆

2008-01-10 #故事阅读

上海抗疫故事一名精神科医生的武汉抗疫日记

上海抗疫故事一名精神科医生的武汉抗疫日记

患者,防护服,疫情,医护,工作,医护人员,口罩,心理,护目镜,武汉,中医,同事,病房,衣服,一线,专业,医生,小时,家人,情绪,病区,诊室,需求,刘亮,冰火两重天,为他们,同事们,许多人,都会,前提

2020-06-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上海医生武汉抗疫前线开“云课堂” 给学生十六字寄语

上海医生武汉抗疫前线开“云课堂” 给学生十六字寄语

一线,医疗队,武汉,课程,同学们,专业,同学,领队,学生们,复旦大学,我喜欢,上海,医学教育,教师,教学,是非,新闻,照片,队员,防护服,交流,工作,肝性脑病,这段时间,课件,文展,陈世耀,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线

2009-03-18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