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魏晋南北朝 饮食学的确立 发展的原因

时间:2016-11-0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饮食学确立并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 士族门阀地主势力的发展

提示:本文共有 15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大家好,我是小编文莉,今天就让我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我国饮食学确立和发展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饮食学确立并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 士族门阀地主势力的发展。士族门阀地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他们不仅有充裕的经济条件来加工制作各种美味佳肴,而且这个阶级的人物在饮食上的精益求精和奢侈习性也是非常突出的,西晋官僚何曾“性奢豪,务在华侈……蒸饼上不诉十字不食。食日万钱,犹日无下箸处”。其子何劲更有过之,“食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王恺与石崇斗富的故事更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他们在政治上与皇权分庭抗礼,在饮食上也与宫廷一争高下,乃至凌驾于宫廷饮食之上,出现了“太官鼎味”反不及他们的情形。何曾“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宴见,不食太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食”。

其子何肋“骄奢简贵,亦有父风……时论以为太官御膳,无以加之”。贵戚王恺又超过何劲,而“石崇之侈,遂兼王(恺)、何(曾、韵),而俪人主矣”。王济在家设宴款待晋武帝,“蒸豚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日:‘以人乳饮豚。’帝甚不平,食未毕,便去”。南朝士族官僚虞棕之厨膳亦远胜御厨,齐武帝曾“幸芳林园就棕求味,棕献栅及杂肴数十舆,太官鼎味不及也”。从西晋以来出现的这种士族官僚在饮食上“借逾”、凌驾于御厨之上的情况,为前代所不见,这并非偶然现象,这是士族门阀势力与皇权分庭抗礼在饮食上的一种反映。他们无止境地追求美食珍搓,无疑对于烹饪技艺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士族门阀地主既是美食家,又是文化学术的掌握者,这为他们在饮食学上做出贡献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而这个时期的饮食学著作不少出于这个阶层的人士就不足为奇了。

在士族门阀势力发展的同时,则是皇权的凌替,随着秦汉统一帝国的瓦解,权力中心的分散,原来处于饮撰发展垄断地位、中心地位和最高水平的太官饮食,在这一时期也逐渐扩散,流播于民间。南朝民间出现了《太官食经》、《太官食法》等宫廷御膳食制食谱著作,就是这一状况的反映。于是这个时期进而出现了皇帝向士族官僚请教和讨求饮食方法的现象,南朝官僚刘休精通饮食之道,著有《食方》一卷,宋明帝“颇有好尚,尤嗜饮食,(刘)休多艺能,爱及鼎味,问无不解”。齐武帝也曾向著有《食珍录》的美食家虞棕“求饮食方,棕秘不出”。这一切都是这个时代特征在饮食学上的反映。

思想领域的大解放。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思想领域一个大解放的时期,儒家传统礼教和禁欲主义的束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脱,追求现实嗜欲的人生哲学有所抬头,人们比较大胆地追求美食的享受。汉初在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支配下,人们对于口腹之欲持否定态度,《淮南子》的饮食理论就带有某种禁欲主义的色彩,认为“口好味,接而说之,不知利害”,是属于“嗜欲”,“重于滋味”是一种“邪气”。,反对放纵“嗜欲”与“邪气”,过分地追求美味佳肴。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之后,在饮食观念上仍然没有跳出反对“嗜欲”的案臼,在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列举汉代饮食生活方面种种比古代奢侈的地方,认为“口腹纵患,鱼肉之蠢也”。

反对“口极甘脆”。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观念上摆脱了儒家礼教和禁欲主义的束缚,大胆地追求现实的口腹之欲,如昊人郑泉“其闲居每日:‘愿得美酒满五百解船,以四时甘脆置两头,反复没饮之。惫即住而吱肴膳。酒有斗升减,随即益之,不亦快乎!”’晋人毕茂世云:“一手持蟹鳌,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这种思想观念上的变化,推动人们去追求美味佳肴,讲求美食的制作和烹饪技艺的提高。因而从这个时期开始各种《食经》、《食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总结、传授饮撰经验和技艺,从而诞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饮食学。而饮食学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饮食水平的提高。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水平比汉代提高的表现,也是其原因之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魏晋南北朝 饮食学的确立 发展的原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魏晋南北朝 饮食学 确立和发展

古代魏晋南北朝 饮食学 确立和发展

饮食,著作,时期,著述,饮食学,方面,烹饪,食物,魏晋南北朝,发展,家政,齐民要术,崔浩,曹操,研究,立和,饮食问题,事项,技艺,白酒,系统地,营养,问题,酒食,加工,有关,何曾,刘休,我国古代,食品加工

2020-06-01 #故事阅读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爆发增长的原因 和中国石窟艺术的发展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爆发增长的原因 和中国石窟艺术的发展

佛教,中国,时期,菩萨,过程,造像,传播,中原,云冈石窟,公元,全身,佛经,僧人,石窟,汉明帝,麦积山石窟,高僧,面相,发展,于北魏,胡人,敦煌莫高窟,使者,人们,佛教文化,儒家,北魏,古印度,国家,天竺

2014-05-05 #小故事

魏晋时期 为何要修建园林?其原因竟是——追求艺术

魏晋时期 为何要修建园林?其原因竟是——追求艺术

时期,园林,魏晋南北朝,人们,谢灵运,内涵,影响,两汉,古典园林,写实,园林建筑,宫廷,形态,私人,美感,发展,生活,秦汉时期,帝观,景之美,林育,秦始皇,西云,诗中,谢家庄,和园,寻常百姓家,将山,皇家园,长足发展

2013-05-21 #故事会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及其原因 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及其原因 志怪小说

小说,故事,志怪小说,宋定伯,魏晋南北朝,搜神记,人物,艺术,传说,人民,内容,时期,浪漫主义,鬼神,宗教迷信,志人小说,世族,人物性格,作声,原因,妖怪,幻想,思想,意义,愿望,风气,灵异,玄虚,粗具,神话传说

2013-10-21 #经典故事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

诗人,诗歌,山水诗,时期,玄言诗,世族,人民,沈约,发展,建安文学,建安,内容,精神,诗坛,庾信,谢灵运,齐梁,作品,传统,四声,基础,宫体诗,建安风骨,形式,律诗,我国,时代,永明体,玄理,风格

2015-06-13 #长篇故事

魏晋南北朝宗教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

魏晋南北朝宗教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

佛教,时期,发展,译经,佛经,传播,道教,佛学,佛道,中国,研究,般若学,魏晋南北朝,佛法,后世,弟子,西域,道安,鸠摩罗什,天师道,宗教,体系,历史,僧人,北魏,地位,统治者,经书,姚兴,宋文帝

2007-03-14 #长篇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发展

时期,儒家,战争,玄学,魏晋南北朝,三教合一,儒学,学馆,思想体系,政权,私学,教育,三教,教育领域,统治者,统一,政权更迭,教育体系,元明清,多新,宋文帝,魏蜀吴,上开,上都,中国史,一家,体系,主流,义理,交相

2015-01-13 #故事会

魏晋南北朝时代 五言诗和乐府诗的发展状况如何?

魏晋南北朝时代 五言诗和乐府诗的发展状况如何?

诗歌,乐府,历史,文人,社会,魏晋南北朝,我国,时代,六朝,创作,人乐,北朝乐府,关系,形式,女性,民间,艺术,风格,发展,南朝乐府,魏晋南,魏晋,七言,不同点,美学史,体裁,内容,后世,思想,拟作

2018-09-0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