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素笔珠山》:品味景德镇里的瓷和画

时间:2016-11-18

那些散碎的精致,看似随意地堆放在一起,但拈起其中任何一片都能展开一个时代的绘卷

提示:本文共有 22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这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釉色、不同工艺的瓷片,能将景德镇这个城市的时间线、随意线组合串联。那些散碎的精致,看似随意地堆放在一起,但拈起其中任何一片都能展开一个时代的绘卷。”——《素笔珠山》

《素笔珠山》

永乐乌金釉仰钟式碗(残器)

《永乐、嘉靖、正统与乾隆、道光》 纸本水墨 52x36cm 2019年

珠山,是中国瓷都——景德镇群山之中最出名的一座山,原名立马山,后因山势蜿蜒有五龙抢珠之说,唐代遂改称为珠山。五代时期和凝曾赋诗云:“山色川光南国天,珠峰千仞绿江前。萧萧伫立秋云上,多是龙携出玉渊。”明清时期珠山是烧造宫廷用瓷御窑厂的所在地,故珠山也因此成为景德镇的象征和别称。在《素笔珠山》一书中,作者刘姝滢女士通过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几个景德镇里的平凡故事。

《唐代越窑划花执壶》 纸本水墨 30x45cm 2017年

人称“瞎哥”的罗国新,出生于景德镇落马桥,自幼与瓷器相伴,虽高度近视,却练就了一双鉴别瓷器的好眼力。从2007年起,瞎哥开始大量收集原本无人问津的瓷器残片,并将这些瓷片用石膏修连在一起,呈现出瓷器当初完整的样子。有趣的是,由于每一块瓷片都来自于同时期的不同器皿,因而拼好的瓷器釉色如同百纳布一般分布不均,刘姝滢女士便称其为“瓷百纳”。

《永乐青花莲瓣壶-成化仿官窑花觚 》纸本水墨 34x45cm 2017年

因为瓷器,刘姝滢结识了瞎哥,慢慢也有了一些交情。2016年冬天,瞎哥来故宫看瓷器展,随身带来了大量经过修复的明代瓷杯、瓷碗等等,两人在故宫展厅内一件一件的对比欣赏,倒是别有一番趣味。看展结束后,刘姝滢将这段趣事发在公众号中,引起了她的好友画家宿利群的注意。经过刘姝滢的介绍,宿利群到瞎哥下榻的宾馆看到了这一件件的“瓷百纳”。宿利群也是个妙人,初识瞎哥的他毫不客气的借走了其中的几件回家画画,两人的结识正是这本书笔的缘起。

永乐宝石红釉十棱冼(残器)

《瞎子的大明芳华》 纸本水墨 36x52cm 2019年

大明永乐十九年,宫廷大殿失火,为宫内储水防火,太监王振派人前往景德镇督造龙纹缸。龙纹缸因过于巨大,烧造过程中胎体变形及釉色变化颇多,成品率在百分之五左右,大量因不合格被销毁的龙纹缸碎片被堆积在珠山脚下。瞎哥花费了数年时间,收集龙纹缸碎片,经过漫长的修复,拼接出了一个完整的龙纹青花缸。曾经有人出价近千万求购,并不富裕的瞎哥依旧没有动心。在2018年,瞎哥将龙纹缸捐献给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要用玻璃罩住龙纹缸,以便让观展者可以近距离欣赏、触摸。宿利群得知后赶往景德镇,画下了这口龙纹缸。“经过水墨诠释过的龙缸,因石膏修复带来的残破感消失殆尽,从繁重的瓷胎材料中,轻盈跃于纸上,如晨露下的花影般纯美。那样子似是而非着,残缺却有着莫名的完整感。”我想,宿利群理解了瞎哥,也真正理解了瞎哥写在自家墙上的那句话——“留住景德镇根与魂”。

《素笔珠山》

《宣德青花行云龙纹大缸》

宣德青花行云龙纹大缸

《宣德龙缸彩绘》 纸本水墨 180x98cm 2017年

瞎哥众多的官窑、民窑瓷器中,宿利群曾画过一个洪武庭院芙蓉芭蕉竹石大盘。蕉,是中国古代文人热爱并歌咏的对象。《僧怀素传》中记载了怀素因无纸书写,种了万余株芭蕉以供挥洒,因而留下了“怀素书蕉”的典故。《洪武庭院芙蓉芭蕉竹石大盘》水墨画中,宿利群逸笔草草写尽胸中意气,残破的瓷盘与雅致的笔墨产生了精神层面的共鸣,令欣赏者仿佛进入到传统文人们理想中悠远雅致的极境。

《洪武庭院芙蓉芭蕉竹石大盘》 纸本水墨 34x45cm 2019年

宿利群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的伯父是中国考古学泰斗宿白。虽终身从事考古行业,但宿白家中却没有留下任何古董。2010年,宿白将他的海量藏书全部捐献给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在宿白逝世后,宿利群找到了伯父生前使用过的日常之物,画了一组小画。瓷器修复者、作家、画家、考古学家,这四位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因机缘巧合产生了联系,他们的共同之处正是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坚持和传承。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但长夜中,只有存在过那些发光的星宿,方能引人仰望!”

《素笔珠山》

《素笔珠山》

《去浮尘眼明镜(二)》 纸本水墨 45x30cm 2019年

刘姝滢

著者 丨 刘姝滢

三联生活周刊专栏作者

纪录片《茶界中国》总撰稿

杜大恺与宿利群

封面题字 丨 杜大恺

杜大恺,山东黄县人,擅长壁画、装饰画,1943年8月8日生于河南叶县,祖籍山东黄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绘画 丨 宿利群

1961年2月19日生于北京,祖籍辽宁沈阳。从事壁画、环境艺术创作设计。现为清华大学清华工美高级工程师,艺术家。

1981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从祝大年、吴冠中、袁运甫、杜大恺先生,学习壁画专业,1985年7月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装饰艺术系系秘书,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学术秘书。1995年至1996年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研修。

主要作品有重彩壁画《大自然的呼唤》(1990年),彩色琉璃壁画《百鸟朝凤》(201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宿利群油画作品展”(1989年),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寻真·宿利群油画、水墨作品展”(2016年)。

《素笔珠山》花絮:

颜色校对

颜色校对

签字确认

宿老师签名

《素笔珠山》在景德镇

《素笔珠山》在景德镇

《素笔珠山》在北京

《素笔珠山》在上海

《素笔珠山》在安徽

《素笔珠山》在江苏

本文作者:张耀星

编辑:程成

#宿利群艺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艺术家宿利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素笔珠山》:品味景德镇里的瓷和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4-19 #故事阅读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4-24 #故事会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4-24 #经典故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5-26 #长篇故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9-02 #短篇故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9-01 #长篇故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9-01 #故事会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景德镇,人物,央视,纪录片,电视专题,故事,群体,频道,王锡良,陶瓷艺术,市委宣传部,中国,大师,历史,技法,形态,栏目,瓷画,艺术,陶瓷,发展,更加了解,陶瓷艺术家,陶瓷绘画,非常重要,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景德镇陶瓷,中央

2020-09-0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