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防控疫情 我们在行动 ——东怡学子分享身边的抗疫故事一

时间:2016-11-22

在我身边的疫情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3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蔓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学生居家抗 疫 期间,我校借助了微信公众号、班微信群等网络工作平台,及时推送各种准确信息,帮助家长和学生消除恐慌与焦虑。每天调查学生的居家生活的状况,并加强对学生科学抗疫的指导,如休息、劳动、运动、学习、心理辅导等。

疫情当前,东怡学子做好居家防疫的同时,并写下了一个个真实而平凡的感人故事,有的用文字致敬抗疫的工作人员,有的诉说着身边亲人和自己的抗疫故事,有的分享了抗疫观察和思考,他们用不一样的方式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加油!

致敬我身边的亲人

403班 徐冰辉

指导老师:谭惠清

我的爸爸,是一名退伍军人、党员,也是一名建筑人。

疫情越发得严重,刚过完年到处都出现封路、封村,于是大年初一下午,我们开始从山东往广州赶回,因为爸爸担心留守在工地过节的队员们。

大年初三接到公司领导电话,由政府牵头与兄弟单位一起修建广州小汤山医院,需要爸爸去做后勤保障工作。一听到消息,爸爸很激动,终于可以为抗疫出一份力了。然后开始马不停蹄地联系朋友、亲人、战友等,动用各种关系去购买开工需要的口罩、手套、消毒液等。当天下午,爸爸带着我和妈妈,跑遍了番禺大大小小的药店、超市去购买这些急需品.....

从初三出门到现在爸爸都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未曾回过家,只是抽空给我们打个电话叮嘱我们不能出门。

为了不给社会添乱,我们一家乖乖呆在家里,等待着爸爸早日平安回家。

我的大姨是岳阳市平江县人民医院ICU的一名护师(平江县人民医院作为湖南省首批县域三级医院,已有7例确诊病例),同时也是一名刚生完宝宝的宝妈。1月7日刚休完产假复工,那时候疫情还没有那么严重。后来,所有的医护人员全部取消了休假,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坚守在第一线。大姨也不例外,没有逃避,没有怨言,兢兢业业的做着最危险,也是最神圣的工作。大姨一有空就会在微信群里告诉所有的亲人如何防范疫病,如何保护好自己等等。

医护人员不容易,还在哺乳期的医护人员更不容易,大姨是了不起的,所有在抗疫第一线医护人员都是了不起的,希望他们早日战胜病毒,平安回家与家人团聚。

我要致敬了不起的亲人,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妈妈的年假

504班 傅凌月

指导老师:张冬琳

我的妈妈是一名基层医院的普通医生,由于工作忙,平时很少有空余时间陪伴我,好不容易等到过春节,妈妈才有几天年假。

除夕之夜,妈妈上完这班次就可以放假了。我兴奋地给妈妈打电话问她什么时候下班,她说: 你们先吃吧,下班后医院还要召开紧急培训会议,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知识及诊疗方案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可到晚上,我和爸爸把煮好的饭菜不知已经来回翻炒了多少回,妈妈还没回到家,我忍不住再次拿起了电话

大年初二的晚上,我们一家人难得吃个团年饭,正吃着,喝着,笑着 忽然,妈妈的手机响起,只听见: 华,现在全院取消休假,明天上班。 我轻轻叹了口气说: 妈,难得休假,请个假吧! 妈妈果断地反驳: 肯定是疫情严重,我明天必须回去。

第二天,妈妈风雨无阻地返回了单位,妈妈的年假也结束了。

抗击新冠病毒,我们在行动

202班 史得希

指导老师:韩烨敏

今年的春节很特别。往年的街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我会找小朋友一起玩耍,还会和妈妈一起到亲戚家拜年,一起吃团年饭。可是,今年突然来了一个 外星物 ,称作 新型冠状病毒 ,注定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我从电视上了解到这种病毒可厉害了,十多天就造成了重大的危害。由于全国感染的人数不断上升,为了防止病毒传染,爸爸妈妈取消了所有外出计划,我们只能乖乖呆在家,需要每天测体温,完成疫情防控调查表。学校还有爸爸妈妈公司都会及时了解我们的健康状况。我也会登陆线上学习平台,按时完成学校各项学习任务,停课不停学。尽量不出门,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饮水,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去,保护好自己,为抗击新冠病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信有许多家庭和我们一样,每天也在重复做同样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努力抗击疫情,为祖国加油,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们这一家的抗疫故事

203班 熊浩杰

指导老师:梁凤群

最近,我从中了解到了一种叫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从武汉爆发,而且蔓延至全国各地。钟南山爷爷号召全国人民每个人都要注意卫生,戴口罩出门。所以我们家每天都会清洁消毒,减少外出,为对抗疫情出一份力。

前两天,我和爸爸妈妈看,提到: 很多人都捐钱到武汉,支持当地抗疫 。我哥哥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也捐了一笔钱给武汉市慈善总会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专项基金,我觉得很有意义,我就从我的利是钱拿了十块钱出来给哥哥,让他帮我捐出去,为武汉抗疫加油。

国家有困难,每一个人都应该出一份力,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更应该这样。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抗击病毒,人人有责

105班 张婧玥

指导老师:唐丽花

这个寒假,妈妈已经定了要一家四口去日本旅行的各种费用。出发前一天,妈妈突然告诉我,我们国家现在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非常可怕,只有在家里不出去,才是最安全的。为此,我们家损失了一万块钱。

妈妈劝全家人每天都要勤洗手,尽量不出门。妈妈也每天都会拿消毒水拖地,家里大人出门都戴上了口罩。我也乖乖地待在家里。妈妈还告诉小区的叔叔阿姨不要再聚在一起聊天打麻将。邻居一家买不到口罩,但又要上班,妈妈眼看自家还有十二个,就把十个给了阿姨,我和爸爸非常有意见,妈妈说: 这几天妈妈爸爸都不上班,妈妈现在就用布做,再高温煮,晒干就可以用了,我做几层更安全。 我真佩服妈妈关心别人、聪明能干。

抗击病毒,人人有责。预防病毒从自我防范做起,让新型冠状病毒远离我们。

孩子们身边抗疫故事处处流露爱和希望,我们要分享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

东怡小学防疫宣传组

2020年2月9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防控疫情 我们在行动 ——东怡学子分享身边的抗疫故事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疫情防控理院学子志愿者的故事

疫情防控理院学子志愿者的故事

值班,冯尧,村民,疫情,李浩杰,人员,同学,病毒,学子,党员,村里,路口,执勤,一线,保驾护航,全村,口罩,夜班,志愿者,故事,村子,热水,精神,街道,过程,交流,流动,防控,考验,主要工作

2020-08-23 #故事阅读

疫情防控理院学子志愿者的故事

疫情防控理院学子志愿者的故事

值班,冯尧,村民,疫情,李浩杰,人员,同学,病毒,学子,党员,村里,路口,执勤,一线,保驾护航,全村,口罩,夜班,志愿者,故事,村子,热水,精神,街道,过程,交流,流动,防控,考验,主要工作

2020-08-22 #长篇故事

心系海外学子 温暖同肩抗疫——疫情防控背后的故事

心系海外学子 温暖同肩抗疫——疫情防控背后的故事

疫情,学院,校友,邮件,学子,同学们,学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防控,校友会,海外学,同学,老师,肺炎,师生,航班,北大,我院,联系方式,邮箱,英国,院校,工作,黄秀兰,工作小组,硕士研究生,中国大使馆,北京大学,工作处,信心

2020-06-27 #经典故事

心系海外学子 温暖同肩抗疫——疫情防控背后的故事

心系海外学子 温暖同肩抗疫——疫情防控背后的故事

疫情,学院,校友,邮件,学子,同学们,学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防控,校友会,海外学,同学,老师,肺炎,师生,航班,北大,我院,联系方式,邮箱,英国,院校,工作,黄秀兰,工作小组,硕士研究生,中国大使馆,北京大学,工作处,信心

2018-08-04 #小故事

《青春战疫》讲述西安石油大学学子投身疫情防控的故事

《青春战疫》讲述西安石油大学学子投身疫情防控的故事

疫情,学子,西石,团委,故事,文字,青年,防控,杨子健,周宇,医护人员,西安石油大学,频道,记者,一线,功课,先锋队,主力军,亲历者,亲身经历,人民,力量,参与者,基层,子女,学校,所在,村镇,生命,肺炎

2012-12-27 #小故事

防控一线|五名学子递交请战书 年轻志愿者奋战疫情防控一线

防控一线|五名学子递交请战书 年轻志愿者奋战疫情防控一线

疫情,学生,平山县,防控,医院,孙世杰,医护人员,妇幼保健院,志愿者,年轻人,周璇,李若,李春生,一线,事情,内容,力量,病毒,贡献,名志,平山中学,张家口学院,承德医学院,新时代,服务人民,河北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人数,专业,临床医学

2008-09-05 #经典故事

决胜疫情防控|青春正能量!湖大返乡学子战“疫”一线

决胜疫情防控|青春正能量!湖大返乡学子战“疫”一线

疫情,工作,防控,志愿者,本科生,学院,志愿,刘艺,范佳,人员,一线,蒋宇,谢聪,董一鸣,小组,赵永,社区,金融,青春,募捐,宣传,力量,口罩,守护者,护目镜,白衣天使,贡献,活动,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

2008-11-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同舟共济 防控疫情 我院学子为湖北加油 向抗击疫情一线工作者致敬

同舟共济 防控疫情 我院学子为湖北加油 向抗击疫情一线工作者致敬

疫情,一线,武汉,力量,学校,张景,钟南山,中国,时刻,勤洗手,同胞,家人,春节假期,物资,肺炎,贡献,誓言,院士,行动,防控,隔离,中国加油,作为一名,保护好,能忘记,这个世界,何秀,刘旭,吕嘉,多大

2020-07-02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