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孩子的成绩倒数第一 这位妈妈的做法堪称教科书

时间:2016-11-27

看到这种情况,第一个推销员转身就走了,来到老板那里,很肯定地说:那个岛上的居民都没有穿鞋子的习惯,这里根本就没有市场

提示:本文共有 23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有两个推销员一起到一个经济落后的岛上去推销鞋子,可是到了那里,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的居民居然都没有穿过鞋子。

看到这种情况,第一个推销员转身就走了,来到老板那里,很肯定地说:“那个岛上的居民都没有穿鞋子的习惯,这里根本就没有市场。”

而另一个推销员发现这里的居民都没有穿鞋子,一时间,大喜过望,心想这可是一个市场空白,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啊。

就这样,这位推销员在小岛上住了下去,他先是充分地了解了当地居民的脚型和消费习惯,然后又做了一份详细的市场调查报告并交到老板那里,大意是此地没有人穿鞋,市场前景非常大,建议公司加快岛上的推销计划。

结果,第一个推销员无功而返,第二个推销员则通过示范、宣传等手段说明穿鞋子的好处,最终开辟出一个大市场,公司收效巨大。

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情绪ABC理论”的应用。

什么是“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 (Belief)。

也就是说,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的。

通常,人们总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情绪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原因。正如上面这则故事,原因A和结果C并没有实质的变化,而只是第二个推销员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了,结果却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心理状况。

很多时候,人们对问题的看法能够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状态。不过,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正反两面,正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换句话说,遇到困难的时候,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结果就会截然不同。下面这位母亲教育子女的实际体验即如此。

轩轩是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差,总是排在班级的倒数几名。

一次考试过后,轩轩妈妈找他谈话,态度和蔼地说:“轩轩,难道你不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更进步一点吗?”

轩轩听了,有些无奈地说:“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没有用啊!而且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本来就比我学习好,我发现我怎么努力也不管用。”

听了孩子的这番话,这位母亲不是当即指责孩子的不争气,而是认真地想了想,分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番思考后,这位母亲认为孩子在对待学习的事情上,表现得很消极,总觉得自己不能考得更好是因为自己笨,而从来没有想过,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努力不够,正是这种不合理的信念让儿子失去了继续努力的直接动力。

后来,在这位妈妈一步步的开导和帮助下,轩轩看待问题的态度变得越来越乐观了,他也逐渐明白了,学习赶不上去,不是因为自己笨,也不是因为别人比自己优秀,而是因为自己没有努力,没有相信自己。

结果,在轩轩和妈妈的共同努力下,轩轩渐渐地突破了自己的心理障碍,不仅学习上取得了理想成绩,而且心态也变得更加乐观、更加自信了。

很多孩子遇事总往坏的方面想,这是一件令很多家长都头痛不已的事情,就如上面这则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样。

但是,为了让孩子乐观起来,家长就要试着引导他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在点点滴滴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心态。

改变之前的轩轩就像第一个推销员一样,看到岛上的居民没有鞋子穿,便认为没有商机,于是就自动放弃。

而改变之后的轩轩显然像第二个推销员那样,能够乐观地看待问题,情况当然也就大不一样了。

这个例子很好地告诉我们每位家长,当孩子处于消极悲观的情绪下,作为家长,不要瞪大了眼睛紧盯着孩子的悲观心态,也不要在孩子表现出消极想法时责怪他们,“你怎么总是往坏的方面想,这么消极怎么行!”

要知道,家长这样做只会使孩子的悲观在家长的关注下得到强化,而很多问题也正是这么被关注出来的,但是关注有一个强大功能,那就是“强化”。

如果家长越是关注孩子不讲卫生、说脏话、说谎话、字写得丑等等,那么,孩子在这些方面就会得到强化,结果就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作为家长,要学会关注孩子优秀的一面,学会引导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样孩子才不会被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不应有的情绪所困扰。

“情绪ABC理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思路决定出路,面对同一件事情,如果换个角度想问题,换种思路看问题,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那么,具体到家庭教育方面,父母亲又该如何做呢?

1、关注孩子优秀的一面

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对于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无论你采取多么强硬的责骂和侮辱措施,多数情况下,孩子是屡教不改的。

事实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换成积极、正面的方式来肯定孩子优秀的一面,那么不好的一面自然就会弱化,直至完全消失掉。

当然,我们也要提醒家长避免使用判断和评价性的赞扬,说出类似“你是个好孩子”、“你很棒”这样的话。

这是因为这种话只会使孩子产生焦虑,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唤起孩子的防御心理,这对培养孩子自立、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没有帮助的。

2、父母要起到示范作用

行为心理学认为,6岁孩子的主要情绪色彩往往来自于对父母的模仿,如果家长平日里也是习惯消极思维的,那么孩子也会如此。

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消极心理,父母首先要从自己做起,给孩子做个积极态度的示范,相信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状况自然会得到改善。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孩子小的时候大多是跟妈妈比较亲,妈妈的情绪和行为很容易被孩子感知,并引发孩子与母亲相似的情绪及行为,这么看来,妈妈的担子会比较重一些,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经常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问题。

END

作者简介:池沐,爱生活,爱文字,专注亲子教育,愿用温暖的笔触,写温情的文字,让更多的孩子茁壮成长,关注我,一起携手成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孩子的成绩倒数第一 这位妈妈的做法堪称教科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孩子写不出作文家长着急 这位当语文老师的妈妈 做法堪比教科书

孩子写不出作文家长着急 这位当语文老师的妈妈 做法堪比教科书

孩子,让孩子,作文,兴趣,妈妈,思维,文章,孩子们,视频,事情,学校,材料,写作时,都会,一大,作家,内容,写作能力,医院,套路,开头,思路,想法,技巧,教授,日记,时间,时候,知识,老师

2016-11-03 #经典故事

孩子被起外号伤自尊?看看霍思燕杜江教科书级做法 化解孩子困扰

孩子被起外号伤自尊?看看霍思燕杜江教科书级做法 化解孩子困扰

孩子,汤姆,外号,幼儿园,让孩子,小兔汤姆,杜江,同学,家长,情绪,父母,爸爸,内容,故事,规则,道理,当当,霍思燕,起外号,主题,五星,价格,儿子,图书奖,处理方式,小时候,小朋友,鼻涕虫,心理,时候

2009-02-05 #小故事

公共场合孩子闹脾气 你会怎么做?高情商凯特王妃做法如同教科书

公共场合孩子闹脾气 你会怎么做?高情商凯特王妃做法如同教科书

孩子,家长,小公主,王妃,情绪,时候,凯特,让孩子,对孩子,原因,情况,好的,东西,目的,亲子关系,想法,方式,爱哭,行为,影响,教育,教育方式,这样做,威廉王子,白其心,地顺,第一时间,公众,下子,做法

2017-05-17 #短篇故事

孩子说不想上学了 你会怎么回答?来看看这位爸爸教科书式的做法

孩子说不想上学了 你会怎么回答?来看看这位爸爸教科书式的做法

奇奇,孩子,哲学,爸爸,妙妙,意义,知识,生日,探险故事,让孩子,父母,孩子们,给孩子,这本书,问题,鸡蛋,不想上学,世界,任务,儿童教育,动力,好奇心,寻宝,方式,海天,理论,生日礼物,老师,角度,践行

2013-11-14 #故事大全

爸爸发现孩子偷看不健康的小说之后 他的做法值得家长们点赞

爸爸发现孩子偷看不健康的小说之后 他的做法值得家长们点赞

孩子,做法,时候,女儿,异性,家长,方式,行为,了房,小说,教科书,秘密,问题,发现孩子,家长们,其学,顾青,心都,会通,事态,价值观,初中,内容,好奇心,春心,家人,封面,打扫卫生,情况,情节

2007-08-24 #短篇故事

孩子三年级成绩下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3招让家长有效帮助孩子

孩子三年级成绩下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3招让家长有效帮助孩子

孩子,知识,家长,让孩子,大脑,内容,时候,给孩子,老师,问题,方式,玩具,答案,能力,题型,孩子学习,越来越好,关键,参考书,揉碎,教科书,方法,时间,模式,笔记,主动学,思考能力,教学视频,简单地,这里面

2009-12-28 #长篇故事

孩子小升初成绩下滑不爱读书?把握好孩子的阅读饥饿期父母没烦恼

孩子小升初成绩下滑不爱读书?把握好孩子的阅读饥饿期父母没烦恼

孩子,成绩,父母,初中,饥饿,阶段,书籍,小学,时候,教科书,课外书,阅读能力,知识,能力,任务,内容,家长,帮助孩子,让孩子,个阶段,孩子们,兴趣,意识,教材,方式,时期,精神,问题,朱永新,朱永清

2020-04-27 #故事阅读

儿子好奇爸爸和自己的不同 性启蒙的开始 爸爸的做法堪称教科书

儿子好奇爸爸和自己的不同 性启蒙的开始 爸爸的做法堪称教科书

孩子,爸爸,儿子,时候,爸爸妈妈,让孩子,这个时候,女孩子,宝妈,人体结构,转移到,给孩子,妈妈,人体,深有体会,性别,意识,性观念,发育,不要让,保护自己,外界事物,不一样,得高,都会,人称,下人,书房,人类,作用

2007-05-1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