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红果满园 风景这边独好——驻村工作队长唐军炜的帮扶故事

时间:2016-12-11

临渭区纪委监委驻天留村工作队队长唐军炜就是本文的主人公

提示:本文共有 18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通讯员 康国光)2019年6月6日,临渭区桥南镇天留村大棚西红柿开园了,这让唐军炜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临渭区纪委监委驻天留村工作队队长唐军炜就是本文的主人公。

当开张的喜悦盈满每个群众的脸上时,种植大棚西红柿的点点滴滴像放电影般在唐军炜脑中一一闪过时,一股幸福的泪水湿了他的眼眶,终于成功了。

回想起2018年信心满满的蔬菜种植,最终因气候问题半路夭折。说实话,这次失败对他打击非常大。首先是对他自己的直接否定,不知道当时一心想开发的大棚项目是否是个正确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觉得对不起组织一直以来对他的信任和支持。用他的话讲,最幸运的是,在身后有一群默默支持的单位领导、两委干部和朋友们。正是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才有了此刻天留村大棚西红柿的丰收。

今年刚开春,他就盘算着该种些什么?什么可以种?在多次对比考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天留村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种植西红柿。敲定了新一轮的大棚种植项目后,他又不断前往高陵考察和学习。3月18日,天刚蒙蒙亮,他就前往高陵选购西红柿苗子,运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了。顾不上休息,立刻找来8名工人开始种苗,经过两天的奋战总共种下3700棵苗子。望着刚种下的苗子,他心里既期待又害怕。期待最后的收获,又害怕大家的努力白费。回想起那段时间,满脑子都是帮扶的事情。能为天留村1000多名群众带来些什么?如何才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怎样才能为群众做点实事?这几个问题一直盘亘在他的脑海中。栽植西红柿苗一周后,临渭频道曾经对天留的村集体产业进行了专题报道,他告诉采访的记者:家人总是说你的眼里只有你的西红柿,他也只能傻傻一笑,然后说:当然还有你们啊。对大棚付出了多少心血,大概只有家人最懂他。最忙的时候饭也顾不上吃,全身心扎根大棚,那里都已经成了唐军炜在天留村的另一个家了。不过看着西红柿苗一日日长大,所有的辛苦付出他都觉得值得。

种苗只是开始,科学的培育管理是更大的挑战。从网上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如何科学管理,如何防治病虫害,怎样提高育苗质量常......一日三次查看西红柿的生长情况。一周换性;一个月开始拔节、搭架子;一个半月授粉。每拔一层,至少要授两三次花粉。绑一次架子,掰一次斜芽子。西红柿共生长四层,最后将顶掰掉。为了更好的培育西红柿,他不仅查阅资料,更是亲自参与每一个环节,从一个门外汉成了半个专家。

印象最深刻的是西红柿掰芽子和授粉,看似简单却是个技术活了。他刚开始掰芽不得窍,还掰坏了好几个西红柿顶子,后来在大家的指导下才掌握窍门。每次掰完西红柿芽子,手指都被染成墨绿色,指甲缝成天都是黑的,不知道的人以为他不讲究卫生,为此还闹了好几次误会。为了节省成本,他们没有购买自动授粉机、绑架机,都是人一朵一朵授粉,一捆一捆扎带。授粉虽然戴着一次性手套,但授粉过程中手套常常被磨破。每次授完花粉双手都被染得通红,胀的生疼,而且长时间花粉侵蚀很容易过敏。不过,为了把西红柿种植成功,大家都毫无怨言,铆足干劲,埋头苦干。

天热天凉,他们始终奋斗在西红柿大棚里。热的时候,衣服都可以拧下水来。天旱就要人工浇水,每次浇水都会弄得满身泥。有时还遭到饭堂师傅的调侃,说他走哪都一身泥。其实这已经是他精心收拾过的情况了。扎根田间地头,哪有心思收拾自己呢?他现在还笑自己,当时的确有失雅观。

西红柿生长那段时间,他心思全在大棚里,一会害怕西红柿受热;一会担心没有光照;一会又害怕生病。怕什么来什么,西红柿长到三层的时候,棚里部分西红柿出现了叶子干枯、收缩的现象。那真的是茶不思饭不想的几天,生怕病害传染给其他健康的西红柿。为此他专程请教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家、华县种植蔬菜菜农和卖农药的朋友等,最后确定是药害。找到病因就对症下药,浇水稀释、通风呼吸,一个星期不到西红柿的病情得到缓和。他说,特别感谢恒然四季的王大姐和镇包联干部对西红柿成长中所遇问题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日复一日,站桩练功,皇天不负有心人。看着西红柿架子上累累硕果,心里真是乐开了花,终于可以睡个踏实觉了。最初开始大棚项目的时候,有很多群众都不抱什么希望,一来认为天留村的土地容易板块,自然条件不适合。二来驻村工作队以前没有做过,缺乏经验。但在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一班人共同的努力之下,群众开始支持他们工作了。现在,大棚西红柿终于见效了,预计西红柿开始上市后产量将达到4万余斤,这将更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为带动周围群众增收致富注入活力。

助力脱贫,花香满园果满枝!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唐军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培育产业,助力脱贫的诤诤誓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红果满园 风景这边独好——驻村工作队长唐军炜的帮扶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风景这边独好 一句简短的风景句子

风景这边独好 一句简短的风景句子

唐村,公路,运煤,风景,卡车,学校,小广场,风景这边独好,人们,家乡,广场,校园,变化,生活,这里是,徐徐,休闲娱乐,小高层,打乒乓球,文化大院,都会,交通,专线,一簇,乐园,公园,亭台,假山,作者,健身器材

2010-04-23 #故事会

江西:风景这边独好 七山一水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江西:风景这边独好 七山一水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2010-09-28 #小故事

「舌尖上的故事」宜宾芽菜——风景这边独好

「舌尖上的故事」宜宾芽菜——风景这边独好

芽菜,四川,宜宾芽菜,宜宾市,故事,风味,品味人生,别具特色,冷热,佐料,人文,乾隆年间,个人,传统,传说,咸宜,含金量,因素,宜宾,夫妻,多种营养,被誉为,成份,来历,时间,红糖,氨基酸,特点,维生素,脂肪

2007-01-27 #故事大全

我是家乡宣传员??讲故事比赛我的家乡——风景这边独好

我是家乡宣传员??讲故事比赛我的家乡——风景这边独好

家乡,伯夷,叔齐,耿峪,首阳山,我的家乡,宣传员,九峰镇,鹰嘴,起良村,参赛作品,古法,风景这边独好,座山,亲人,先生,传说,历史,参赛选手,名山,地方,太白,山水,技艺,演讲比赛,河水,秦岭,自然生态,风光,选手

2020-05-24 #长篇故事

我是家乡宣传员??讲故事比赛我的家乡——风景这边独好

我是家乡宣传员??讲故事比赛我的家乡——风景这边独好

家乡,伯夷,叔齐,耿峪,首阳山,我的家乡,宣传员,九峰镇,鹰嘴,起良村,参赛作品,古法,风景这边独好,座山,亲人,先生,传说,历史,参赛选手,名山,地方,太白,山水,技艺,演讲比赛,河水,秦岭,自然生态,风光,选手

2020-08-30 #长篇故事

「人民至上 造福人民·内蒙古故事」风景这边独好

「人民至上 造福人民·内蒙古故事」风景这边独好

呼和浩特市,文化,项目,首府,区块,市民,玉泉区,文化旅游,内蒙古,场馆,技艺,文化产业,发展,国有,李忠强,公共文化服务,手工制作,人们,内涵,创意,呼和浩特,城市,大召广场,平台,支柱产业,日报社,游人,游客,玉泉,红灯笼

2015-09-07 #故事阅读

大同深秋古城墙 风景这边独好

大同深秋古城墙 风景这边独好

城墙,大同,瓮城,凤凰,大街,大同城,城门,护城河,月城,祥云,杨姣,徐达,大将军,一带,人们,倒影,十字街,四大,基础,城楼,建筑,字形,战争,望楼,秋风,箭楼,重镇,角楼,西关,一片云

2008-11-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风景这边独好——从张雅文看新时期四十年的女性纪实文学创作

风景这边独好——从张雅文看新时期四十年的女性纪实文学创作

张雅文,创作,生命,作品,作家,中国,纪实文学,文学,女作家,梅洁,章诒和,流派,纪实,题材,魔鬼,新时期,妈妈,方面,赵瑜,作者,家国,王旭烽,钱秀玲,发展,俄罗斯,女性,贡献,问题,生命的呐喊,徐迟

2020-09-2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