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深晚报道|记者亲历:我在莲花三村社区当志愿者 近距离体验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的细致与

时间:2016-12-17

这几天,在上班或回家的路上,途经一些小区门口时,不时会发现一些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身影。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 志愿者之城 深圳, 红马甲

提示:本文共有 29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这几天,在上班或回家的路上,途经一些小区门口时,不时会发现一些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身影。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 " 志愿者之城 " 深圳," 红马甲 " 早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此次疫情期间," 红马甲 " 也充实到防控一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 月 24 日,我在福田区莲花三村社区福莲花园当了一次志愿者。两个多小时下来,我和其他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工一起,始终没得闲。我真切地感受到,虽然他们做的事,谈不上轰轰烈烈,却也是防疫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而莲花三村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工作,正是深圳基层疫情防控的一个缩影。

应征

莲花三村社区招募志愿者的征集令是发在 " 战疫先锋 " 小程序里的。小程序由深圳市委组织部和腾讯公司于 2 月中旬联合推出,现在已成了许多社区、企业征集疫情防控志愿者的平台。

24 日上午,我在 " 战疫先锋 " 中看到了莲花三村社区征集志愿者的启事,一看时间正合适,便报了名。联络人告诉我,要身体健康,最近没有去过疫情发生地,没有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做好个人防护。她特意强调,最好打车前往,因为按照相关要求,外来车辆不能进入小区。

莲花三村社区包括长福花园、福莲花园、紫玉花园、振业花园、现代苑小区、集福居等六个住宅小区和现代园一个商业单位,辖区人口近 1 万人。

集合地点是在长福花园内的莲花三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经历了严格的出示内有个人申报信息的二维码,测体温等程序,下午 2 时 15 分,离要求的集合时间还有 15 分钟,我到了集合地点。志愿者大多到了。登记,领取红马甲,党员佩戴党徽,秩序井然。因为都戴着口罩,无法看清他们的长相,却能感受到他们眼中流露的热情与真诚。

莲花三村社区在 " 战疫先锋 " 小程序中发布了几次志愿者招募信息,任务不尽相同。我们当天的任务是,张贴引导市民自主申报个人信息的海报,帮助小区整理快递,帮助有需求的特殊家庭提供采买送等服务。

上岗

任务看上去比较简单,但做起来也不是那么轻松。因为是周一,此次前来的志愿者只有 7 人,加上社区工作站部分工作人员和 5 名专职社工,总数不到 20 人。 这些人分散开来,每个小区的人就不多了。

福莲花园是莲花三村六个住宅小区中最大的,有 23 栋,1100 多户居民。我和社工队的程队长以及即将毕业的准社工琪琪,负责福莲花园的南片区。

海报,小区每栋楼每个单元都要贴到。用程队长的话来说,就是 " 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福莲花园需要张贴的海报就近一百张。

我拿了一张海报,试图扯开背面的双面胶,但戴着手套的双手无比笨拙。几番鼓弄下来,双面胶就是不听指挥。而程队长,已经贴完两个单元了。原来,她是一只手戴着手套,用不戴手套的手去撕双面胶,而用戴手套的手把海报粘贴在墙上。这样,既能尽量防范风险,又可以提高效率。

深圳在疫情防控宣传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单从海报来看,福莲花园每单元的楼道里都贴着十几张海报,这些不同防控阶段不同职能部门印发的海报,前期都是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和专职社工张贴的。志愿者的加入,是近几天的事儿。

阳光很好,但福莲花园户外的人不多,不去上班的以及没有紧要事情要做的人,大多响应政府的倡议,宅在家里。 一位出来到垃圾的阿姨看见我,远远地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

因为疫情防控需要,福莲花园把南门封住了,只留一个北门,也是层层把关。快递小哥只能在大门外,透过铁栅栏的缝隙进行配送,而把快递按楼栋分拣并摆放好,以及为特殊群众送上门等服务就需要社工和志愿者来完成了。这个任务同样不复杂,难的是量太大。

当我到达南门时,社区请来的临时义工小王(化名)正忙着分拣快递,他已经坚持好多天了。临时摆放点的三张长条桌上,已经堆满了,而铁栅栏的下方,还有许多快递尚未分拣。

有我的加入,处理快递的速度快了起来。眼见没有多少了,我刚松了一口气,另一位快递小哥的身影又出现了。几分钟后,地上又是一堆快递。

对于激增的快递量,小王摇摇头,笑了。" 能理解,都不愿出门,但日子还得继续。是不?"

外卖也不少,也是从铁栅栏的空隙中完成对接的。 一位大叔到南门,从我们手里接过刚送到的生日蛋糕。当天是他老伴的生日,特殊时期,只能简单过了。我们真诚地祝福老人生日快乐,大叔连声诚谢。

送水

正在忙着,小王拿起一份快递,说要给一个居家观察的家庭送上门。我一听,便连忙跟了上去。

这家人是从疫情发生地回深的,居家观察期还没有结束,这也是当天福莲花园小区最后一户还在居家观察的家庭,之前还有一些家庭,观察期满,自由了。因为居家观察,取送快递以及采买等平时可以自己完成的事,都需要有人来帮忙。而这个任务便由社区工作人员、社工、义工以及志愿者来完成了。

在这户人家的楼栋口,小王捡了一块长条形的石头。我有些不解,问其故。小王解释说,用来敲门的,非常时期,还是谨慎点儿好。

梆梆梆,石子敲门的声音不大,但很脆。门半开,探出半张戴着口罩的脸,是位女士,看起来年纪不大。接过快递后,她又递出来两个空的纯净水桶。" 麻烦你们帮我把桶送到小区南门,辛苦你们了!"

回到南门口,程队长用酒精为我和空水桶消毒,凉凉的。" 不用这么紧张吧?"" 还是谨慎点,对人对己都好。"

十分钟后,一名送水工隔着铁闸门把空桶取走,又递过来两桶水。我把水放进小区管理处提供的推车上,又朝着那户人家走去。

梆梆梆,我用石子敲门的声音也很清脆,还是那名女子开门,里面隐约有孩子的说话声。为了让她更方便,我尽可能地把桶往她家门内推。她可能也知道了我的想法,连声道谢。我趁机和她聊了几句,她说社区工作站很细心,给了她们很多关心和照顾。对他们的付出,她非常感激。" 一起都会好起来的!"

坚守

不知不觉,天色将晚,我们的服务结束时间也到了。在返回党群服务中心的路上,遇见莲花三村社区党委书记伍荣秀,边走边聊。她很忙,十几分钟的路程,接了几个电话,都和疫情防控有关。她对社区的基本情况和防疫动态如数家珍,只是声音有点嘶哑。

" 我还好,还能坚持。" 伍荣秀轻声说,但我能感受到她坚持背后的丝丝疲惫。后来,莲花三村社区党委副书记江少敏告诉我,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伍荣秀只回了四次家,办完事,又匆匆返回工作站。

对于个人,伍荣秀不愿讲太多。在她眼里,好多人都在坚守。她说,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不留隐患,是她和同事们的共同目标。 对于志愿者,伍荣秀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招募志愿者,是为了让志愿者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保安等一线人员能适当休息一下。她没想到,志愿者会如此踊跃。几次召集,已经有 100 多人次参加志愿活动了。 就在当天,还有四名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趁着难得的轮休机会,来到社区参与志愿活动。她还特意提到了社区一位 80 多岁的老人,虽不能到现场参与志愿活动,却一直用充满正能量的诗和书法作品在社区微信群里为一线人员加油鼓劲。

" 志愿者们都很棒,他们帮社区做了好多事情。他们的付出,我们社区居民都会记得。" 伍荣秀说," 当然也谢谢你,欢迎你有时间再来我们社区当志愿者。"

离开的时候,天边,有很美的夕阳。小区门口,一位手拿测温枪的 " 红马甲 " 还在坚守着。加油!我冲着他翘起了大拇指。

深圳晚报记者 徐再杰

深晚报道|记者亲历:我在莲花三村社区当志愿者 近距离体验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的细致与辛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深晚报道|记者亲历:我在莲花三村社区当志愿者 近距离体验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的细致与”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这位92岁新民晚报老读者天天宅在家画连环画 描绘社区防控疫情暖心事

这位92岁新民晚报老读者天天宅在家画连环画 描绘社区防控疫情暖心事

蒋振,邻里,画笔,记者,连环画,居民,社区,疫情,防控,芷江西路街道,图说,场景,新民晚报,故事,创作,张龙,医护人员,报纸,一线,学习班,居委,市民,志愿者,晚报,时间,街道,工作,为大家,居委会,环保

2007-01-01 #故事会

疫情暴发后 晚报志愿者服务时长达4419.5小时

疫情暴发后 晚报志愿者服务时长达4419.5小时

晚报,志愿者,疫情,环卫工,社区,行动,名志,市中心医院,市二医院,医院,愿者,物资,石峰区,老人,关怀,服务,公益组织,医用口罩,志愿服务,支持下,疫情暴发,凯德,郑炜,医护人员,中医伤科,公交公司,区第一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救援队,...

2008-08-17 #长篇故事

聚焦疫情治理中的志愿服务 杭师大教授为数千基层党员云端上党课

聚焦疫情治理中的志愿服务 杭师大教授为数千基层党员云端上党课

赵定,疫情,志愿服务,党课,党员,基层,志愿者,教授,组织,经验,应急,服务,研究,理中,亲身经历,余杭区,志愿,意义,记者,特征,经历,社区,发展,在线,工作,活动,我爱人,社会发展,社会治理,积极参与

2008-04-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抗击疫情第一线——眉山基层典型人物系列故事

抗击疫情第一线——眉山基层典型人物系列故事

疫情,代芳,防控,志愿者,社区,值守,白村,蚕种场,记者,工作,隔离,人员,全村,家属,肺炎,阻击战,区的,丽的,街道办,东坡,上级,一线,仁寿县,党员干部,大石桥街道,愿者,村人,第一线,群众,街道

2020-07-03 #故事大全

抗击疫情第一线——眉山基层典型人物系列故事

抗击疫情第一线——眉山基层典型人物系列故事

疫情,代芳,防控,志愿者,社区,值守,白村,蚕种场,记者,工作,隔离,人员,全村,家属,肺炎,阻击战,区的,丽的,街道办,东坡,上级,一线,仁寿县,党员干部,大石桥街道,愿者,村人,第一线,群众,街道

2020-07-05 #小故事

抗击疫情第一线——眉山基层典型人物系列故事

抗击疫情第一线——眉山基层典型人物系列故事

疫情,代芳,防控,志愿者,社区,值守,白村,蚕种场,记者,工作,隔离,人员,全村,家属,肺炎,阻击战,区的,丽的,街道办,东坡,上级,一线,仁寿县,党员干部,大石桥街道,愿者,村人,第一线,群众,街道

2010-07-21 #小故事

抗击疫情第一线——眉山基层典型人物系列故事

抗击疫情第一线——眉山基层典型人物系列故事

疫情,代芳,防控,志愿者,社区,值守,白村,蚕种场,记者,工作,隔离,人员,全村,家属,肺炎,阻击战,区的,丽的,街道办,东坡,上级,一线,仁寿县,党员干部,大石桥街道,愿者,村人,第一线,群众,街道

2013-04-20 #长篇故事

宁波晚报??数字报刊平台

宁波晚报??数字报刊平台

老兵,江北区,故事会,徐启,优抚对象,社区,宣传,法律服务,工作室,志愿者,故事,民政局,法律,法治,群众,记者,俞永,余人,律义,滕华,场特,将爱,普法办,桃源社区,战友,主角,义务,从业者,企业,优抚工作

2009-08-09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