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互联网让文物活起来 挖掘文物背后故事

时间:2016-12-30

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原标题:互联网让文物“活起来”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2018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进行演讲,讲述故宫借助互联网技术,已打造成全世界最强大的数字博物馆。 资料图片

如今,各个传统领域凭借着“+互联网”或被“互联网+”,纷纷迎来了自己的“新生”。博物馆也不例外。一直以来,“如何让年轻人对文物感兴趣”,是困扰着全世界博物馆的难题。如今,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曾经看上去严肃沉闷的“国宝”,正变得越来越有趣;博物馆里的文物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互联网助文物“复活”

2018年9月2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席卷了巴西国家博物馆。这幢有着200年历史的古建筑,连同近2000万件文物,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废墟。

然而,在大火过去3个月后,谷歌的艺术文化团队却正在试图让这些文物“复活”。如今,在“谷歌街景”中,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或手指的移动来全方位地游览博物馆,也可以放大或缩小文物展品,阅读详细的文字解说,如同身临其境。

这都得益于2016年谷歌同巴西文化部开展的数字化博物馆合作,更具体的说,是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与相关技术的进步,如高分辨率摄影、3D(三维)激光扫描、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数字化博物馆,不仅为游客引入了全新体验,还在人类遭此文化劫难时,帮助人们保护了世界上最珍贵的遗产。

在这一方面,中国也走在世界前列。如今全国大多数博物馆基本实现了互联网全覆盖,并正努力通过互联网、AR、VR等各种新传播渠道讲好文物故事,丰富用户体验,不断拉近文物与人们的距离。日前,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在展厅中设置了数字大屏对重点作品进行高清展示,使观众尽览巨型手卷和立轴的全貌和细节,弥补了其参观效果的局限;针对重要的藏品辨析问题,特设学术探讨和解读专栏,以可视化、可互动的形式将书画辨析研究的过程进行了完整的展示……这些都是数字人文研究手段与博物馆结合的大胆尝试。

博物馆文创成爆款

在刚过去的2018年12月,许多中国女性的朋友圈都被故宫文创推出的六色口红刷了屏。每只口红的外壳上装饰着皇家刺绣、古董家具和仙鹤等图案,其灵感就来自于故宫博物院展出的文物。故宫口红上线仅4天,买家就将10万多只口红抢购一空。这让故宫不再仅仅是历史厚重的博物馆,更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时髦品牌。

事实上,这早已不是故宫的文创产品第一次成为“网红”和“爆款”。自2013年起,故宫文创和故宫淘宝就不断开发各类“爆款”文化创意周边产品,如“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朝珠式耳机等,一次次地抓住了年轻人追求独特与个性的心理,每每推出的文创产品均大受欢迎。故宫文创也成为年轻人口中响当当的文创品牌。

2016年5月11日,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推动了博物馆文创的进一步发展。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符合自己文化调性、具有自身展品亮点的文化周边产品。比如陕西博物馆“唐妞”公仔、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养生枕系列产品、苏州博物馆“文衡山先生手植藤种子”等都深受消费者青睐。2018北京国际文创产品交易会上,首都博物馆为传承清宫技艺之美,开发出“文具系列”、“家居生活系列”和“旅行系列”三个主题的现代衍生品,让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被这些清宫美物所围绕。

此外,国际著名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开始登陆中国。2018年7月1日,大英博物馆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中国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千里之外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这不仅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选择,同时也为国内博物馆做好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思路。

挖掘文物背后故事

“文博热”的持续升温,在影视领域也相当明显。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一个聚集“90后”的弹幕视频网站上成为“网红”,并且在豆瓣网上的评分超过了时下大热剧集。2017年,央视打造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横空出世,成为现象级综艺,多家博物馆参观人数直线上升。2018年,抖音联合国内七大博物馆制作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H5在朋友圈疯狂刷屏。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简单标注文物的长度、宽度、年代是枯燥无味的,人们真正想知道的是在当时那个时代,这件文物背后发生过的故事。《国家宝藏》正是抓住了观众的这一需求,把古板的文物,变成了感人涕下的光影故事。

在挖掘故事时,人们既要回到过去,又要立足当下。时代正无比呼唤“工匠精神”,而这正好在文物修复师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当文物和文物工作综合的故事与时代精神找到了契合点,就必然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

在信息爆炸、各种娱乐技术高度丰富的时代,博物馆之所以能重新“闯”进人们的视线,互联网作为全新的传播手段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相关从业者挖掘出了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也正是互联网能让文物“活起来”的秘密所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互联网让文物活起来 挖掘文物背后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新闻丨快看 文物竟然“活”起来了!

新闻丨快看 文物竟然“活”起来了!

周功鑫,中华文化,两岸,博物馆,小程序,动画,历史,团队,图说,大陆,文物,你知道,台湾,图片,成语,微信,故事,成语故事,玉器,铜器,但是你,王宁,秦始皇,真的好,里一,一连串,产品,上线,下一阶段,互联网

2018-10-31 #故事会

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物动起来 敦煌修水文物互展那些背后的故事

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物动起来 敦煌修水文物互展那些背后的故事

敦煌,修水,文物,汉简,画像砖,陈寅恪,亮点,文物展,苏惠,展厅,精品展,研究,丝路,人民,博物馆,历史,敦煌学,文明,记者,余昌,敦煌博物馆,浔阳晚报,在修,历史文物,修水县,先生,情况,文献,精品,门户

2008-11-06 #经典故事

“让文物活起来”:济宁举办第五届讲文物故事大赛

“让文物活起来”:济宁举办第五届讲文物故事大赛

济宁市,文物,文物局,济宁,故事,济宁市委,大赛,文广新,副局长,一线,才艺,生命,观众,讲解员,选手,比赛,表演,中共,活起来,选手们,馆藏文物,丁海,吴霁雯,区的,史文,孔孟,张宪,张为,张康,张延龄

2013-07-25 #故事大全

北京市文物局:不断创新“让文物活起来” 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市文物局:不断创新“让文物活起来” 讲好中国故事

首都,初心,使命,文博,从严治党,党课,主体责任,习近平,吴镝,孙乐,北京市文物局,主题,价值,党组书记,全局,历史,北京晚报,名片,局长,总书记,开拓创新,政绩,文物,资料,理论,来源,流程,理念,系统,责任田

2020-01-14 #故事大全

讲好中国故事 让文物活起来

讲好中国故事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杨宇,责任编辑,一等奖,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全国,选手,讲解员,竞技,掌声,藏品,观众,评委,选拔赛,风采,大赛,志愿者们,学生组,推介活动,案例展示,背后的故事,引人入胜,充分展示了

2020-09-05 #经典故事

「故事」政法护航 让文物活起来(758)

「故事」政法护航 让文物活起来(758)

文物保护,文物,浦城县,工作,镇安,故居,检察院,资金,文物保护单位,浦城,西山,张尚武,文物保护单,会馆,古民居,文化,经费,部门,蔡旭,不可移动文物,消防队员,文化站,临江镇,人员,全县,历史,单位,协管员,博物馆,古建筑

2010-04-16 #故事会

桓台博物馆讲好文物故事 情景剧《湘竹金扇》让文物“活”起来

桓台博物馆讲好文物故事 情景剧《湘竹金扇》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情景剧,湘竹,桓台,资源,王渔洋,故事,观众,知识,进社区,创作,历史文化,张晓宁,物业管理协会,记者,声明,全剧,人们,剧中,创造性,创新性,年会,大众传播,康熙,御赐,情景,故居,淄博市,方式,视野

2018-08-30 #故事阅读

延安革命纪念馆:让文物“活”起来 讲述延安故事

延安革命纪念馆:让文物“活”起来 讲述延安故事

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文物,红色,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中心,历史,历程,故事,文化,游客,试点单位,馆藏,展览,旅游,研究,胜利,评定,延安红色文化,对我们,红色文化,张靓,张凡,梅芳,陈依,党中央,国家文物局,好的

2015-03-20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