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学禅宗 为什么有人能顿悟成佛?秘密就是《坛经》中的这3大法宝

时间:2016-12-30

它跟其他教派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历代祖师当中,确实有多人能够顿悟成佛,如慧能就是其中姣姣者,正因为如此,禅宗这一门的禅法才会引起佛教内外的引起极

提示:本文共有 13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禅宗,作为中国佛教最大的分支,也就最本土化的中国佛教。它跟其他教派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历代祖师当中,确实有多人能够顿悟成佛,如慧能就是其中姣姣者,正因为如此,禅宗这一门的禅法才会引起佛教内外的引起极大关注。

佛寺

但话说回来,同样都是佛教,为什么只有禅宗这一门有顿悟成佛的法门呢?秘密就是《坛经》中慧能祖师说的这3大法宝:无念、无相、无住。

为了更好的讲解这3大法宝,现引用《坛经》原文如下: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慧能祖师说,禅宗的法门,从达摩祖师开始,都是以这三个概念为本宗法门的核心,这三个概念就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 住”为本。

所谓“无相”,就是离一切相,也就是不执着于我们能感受到一切客观存在。

所谓“无念”,就是虽有念而不执着于念,也就是不以主观的意念为转移。

所谓“无住”,就是其本意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描述,也就是我们人本来的心念是川流不息,一波过去一波又起,永不停息。

因此掌握并悟及这三个概念,就会对于世间的善恶和好丑,乃至冤家或者至亲的言语冒犯甚至讽刺或欺凌纷争,都能够坦然处之,没有偏激和报复的心理及种种反应。

在修行的诸念之中,不再沉迷于过去的境界,也不执着于当下的所得,对下一刻的心念也有所悟及,但都不执着于任何一念,让一切心念自然流转。如果前念、今念、后念,不能念念相续,有一个心念停了下来,造成后边的心念也跟着停下,这就叫作系缚。

顿悟

这里“系”就是绑的意思,缚是绑紧的意思。两个字连起来,既绑又紧,让人不得自在,也就无法觉悟成佛了。

因此若是在一切法上,念念不住着,这样就会没有系缚。这就是无住为本的道理。

以上这三个概念,就是禅宗见性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法宝。慧能大师说,从达摩开始,一直传到他的那一代。本门禅法的正宗就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个要点。

这三个概念当中,以无住为本,慧能大师本人也是因为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的。

而无相为体,所谓的相,佛学里分为有相和无相,有相是指我们现实当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相。而无相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相,也就是不停留于“相”,也称之为离相。

无念为宗,无念就是我们时时刻刻都会有念头,但真正的关键不是宗,而是无住,就是不要停留在任何一念上,让念头来去自如。

所以一切要以无住为本,无住原本就是人的自性。在世间,有善有恶有好有丑,有冤家有亲友,有好言相劝有恶语相争,要把这些各种各样的相都当作空的东西,好的坏的,都不要去回报。

所以不要急着去回报。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一个个念头来了,就不要追着前一个念头不放。 前念、今念、后念,一个个念头是相互连续、不间断的,如果还停留在这个念头 上,这就是被束缚了,所以好多事情都想不开。

要在各种法相之中,每 一个念头都不停留,不执着,这就是无住。所以,只有在无住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无念和无相,达到无念和无相,也就是觉悟成佛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学禅宗 为什么有人能顿悟成佛?秘密就是《坛经》中的这3大法宝”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六祖坛经》看顿悟与渐悟

从《六祖坛经》看顿悟与渐悟

六祖,渐悟,大师,神秀大师,坛经,净心,自性,禅宗,本性,文字,智慧,六祖惠能,中华文化,北宗,悟入,法门,觉悟,见性,南宗,惠能大师,一念,佛学,佛教,基础,宗旨,宗派,才能,所作,执着,见性成佛

2020-02-11 #故事大全

读经典系列—季羡林谈佛之《六祖坛经》与禅宗及其顿悟与渐悟

读经典系列—季羡林谈佛之《六祖坛经》与禅宗及其顿悟与渐悟

禅宗,季先生,中国,渐悟,问题,先生,主张,宗教,慧能,季羡林,谢灵运,中国禅宗,佛法,佛教,看法,佛学,公元,印度,原因,寿命,弟子,成佛,时间,本性,蛮夷,佛教宗派,六祖坛经,小乘佛教,生产力发展,意味深长

2011-04-16 #小故事

禅宗的“顿悟”真能实现吗?胡适说很难 基本不可能

禅宗的“顿悟”真能实现吗?胡适说很难 基本不可能

禅宗,胡适,方法,修渐悟,神会,佛教,世纪,兴趣,几何学,北宗,加多,大师,坛经,大彻大悟,学家,慧能,放下屠刀,斧头,理论,立地成佛,什么是,了禅,世与,从慧,伽里略,伽利略,六祖慧能,南宗,南宗顿,唐玄宗

2020-09-03 #故事会

禅宗传六祖 顿悟成佛在形式上让成佛变得方便快捷

禅宗传六祖 顿悟成佛在形式上让成佛变得方便快捷

禅宗,士大夫,概念,方法,佛法,成佛,六祖,过程,问题,顿悟成佛,小妾,一法,了头,好的,法门,优势,事业,本意,偶然性,可能性,初学者,关系,办法,北宗,后人,大喝一声,学徒,学者,快捷方式,形式

2014-11-07 #经典故事

禅宗 就是心中的纯真和干净 让人“顿悟” 立地成佛

禅宗 就是心中的纯真和干净 让人“顿悟” 立地成佛

禅宗,佛教,儒家,中国,大师,道家,人人都,佛家,危机,佛祖,功夫,弟子,圣人,尧舜,心法,心灵鸡汤,立地成佛,中国人,大开,孟子,孔子,慈眉善,王阳明,三大门,中国风,新概念,都会,人们,与时俱进,中华文化

2010-02-19 #小故事

禅宗智慧:是否存在一朝顿悟 立地成佛的终南捷径?

禅宗智慧:是否存在一朝顿悟 立地成佛的终南捷径?

南泉,弟子,师父,悟道,马祖,佛法,禅师,马祖道一,禅宗公案,一念,个人,公案,初衷,智藏,怀海,徒弟,条条,根基,门下,般若,行为,道路,高僧,三大士,为众生,另一个,惹尘埃,长期坚持,拂袖而去,殊途同归

2007-02-23 #短篇故事

盘古和女娲为何消失?孙悟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成佛那一刻才顿悟

盘古和女娲为何消失?孙悟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成佛那一刻才顿悟

大神,盘古,定数,这一切,创世,天地,女娲,成佛,法力,孙悟,九九八十一难,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圣人,寿命,洪荒,时候,斗志,疑问,现实,说法,西游记,一直都,世界的本质,就好像,这两位,西游记后传,这个问题,图来,如来佛

2010-04-14 #故事会

成佛之后孙悟空才顿悟 如来佛祖为何不灭掉他 而用五行山封印他

成佛之后孙悟空才顿悟 如来佛祖为何不灭掉他 而用五行山封印他

孙悟空,如来佛,如来佛祖,斗战胜佛,初心,封印,灵山,孙悟,杨康,人生,时间,玉皇大帝,事情,偷吃,大闹天宫,如来,悟空,梦想,猴子,目标,道家,正所谓,用五行,本来面目,于三清,山后,杨过,祖封印,郭靖抱,郭靖

2014-06-19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