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中国医师节 来听听这些医师的故事!

时间:2017-01-01

8月19日,适值中国医师节,今年节日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

提示:本文共有 25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焦俊杰、实习生郑思彤报道:医生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读懂了这句话的厚重。8月19日,适值中国医师节,今年节日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英勇奋斗,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尽一切力量救治每一个患者。事实上,在众多医生看来,他们不过是在抗击疫情中尽了自己的职责,在日常工作中,“救死扶伤”也一直伴随着他们的职业生涯。今天,我们走近三名江西医院的医生,听听他们的故事!

朱运林在武汉隔离病房与患者交流

战疫医生武汉ICU奋战54天

朱运林是赣州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今年是他从业第22年,但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他从未见过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但是他始终认为,医生的职责始终不变,那就是救死扶伤。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朱运林本来在赣州老家过年,一家人其乐融融。当天中午,一个来自医院的电话让他意识到事情的紧迫。“主任说要组建队伍支援湖北,我当时就说我可以去。”朱运林没想到,出发的号令就在当晚。朱运林晚饭来不及吃,二话不说,仅仅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立即驱车赶往医院,连夜奔赴南昌与队伍集合。

1月27日,朱运林随江西省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之后进驻武汉市第五医院,坚守了54天,直至凯旋。尽管已经过去了半年多,朱运林依然清楚地记得,“刚进病房里面住满了病人,说不担心是假的。”

由于武汉市第五医院并不是传染病医院,在分区、防控方面需要重新安排,而ICU都是重症病人,对于江西医疗队来说,面对着极大地感染风险。“一开始还面临物资短缺的问题。”当时,由于手套很小,朱运林和队友们不得不戴两层手套,加强防护,然而,操作起来很不方便,一天的工作下来,朱运林发现手指发麻、发黑。

作为重症医学科医师,朱运林负责重症病人治疗。除了技术治疗,朱运林说,很多病人由于恐惧、焦虑,更需要心灵上的安慰,所以我们经常和患者聊聊天,给他们鼓励,病人的状态也会变好。

“有一位老人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在她的眼神里,我读懂了担忧,也看到了希望。听完我的安慰,她平静了许多,但握紧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每次走进ICU病房,朱运林总是感觉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患者看到医生来诊治,像是看到了救星。”

2020年,是朱运林成为一名医生的第22年,他说,作为一名ICU医生,面对疫情义不容辞。不管发生什么,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这是我的岗位,我必须做好。

黄建华(中)与同事观察尘肺病人CT

“洗肺”能手助力患者“松口气”

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手术(洗肺)在各省医院应用前,尘肺病一度被称为“会呼吸的痛”。尘肺病是江西省职业病发病数首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作为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医院,江西省胸科医院成为江西尘肺病患者最后的希望。

黄建华是江西省胸科医院呼吸三科的副主任医师,今年42岁的他从医已有20年,他经手了数百例尘肺病的诊疗。“尘肺病一直是无药可医,只能针对其结核感染、肺纤维化等合并发症对症下药。”他告诉记者,该院每年因尘肺病的接诊量就有近3000人次。

“直到2013年,我们医院在省内首次开展‘洗肺’手术,尘肺病人才算是‘松上一口气’。”由于尘肺病的病理特性,声音沙哑、不时咳嗽、胸闷气短是这类病人的常见症状,能轻松大口地呼吸是他们最简单的愿望。“只要能满足条件的病人,我们都会对其开展‘洗肺’手术。”一年年下来,该院每年平均就开展了三百余例“洗肺”手术。

由于精湛的技术,黄建华被作为“洗肺”能手,但每次“洗肺”时,他看着一瓶瓶从病人肺部灌洗出深黑色液体,却为患者揪心。更让其印象深刻的是术后病人所诉说的感受,“呼吸时没有那么勒了,松了不少”。他向记者表示,“‘洗肺’对于一、二期尘肺病的病人治疗可以说是极大的缓解。”

“目前的就诊群体还是以以往十余年采矿的工人为主,但还是有些年轻人因尘肺病找上了门。”黄建华告诉记者,“这些年轻人多半都是室内装修的零工,因为属于个体从业者,职业病的防范意识几乎为零,但也好在他们就诊及时。”在他心里,一直希望着尘肺病人能够越来越少。

李新长与患者

“终生为器官移植患者当好保护神”

“新生命,新生活。”江西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李新长这样概括器官移植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改变。二十余年来,李新长参与、见证了江西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为许多患者带来“新生”。

1989年李新长分配到江西省人民医院,1994年开始从事器官移植工作,并于1994年成功开展该院第一例肾移植手术。李新长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医疗条件非常落后,人员又紧缺,所以那时候开展工作很困难。“当时,作为一名年轻医生,李新长全程参与器官获取、器官修整、器官植入、术后监护室管理工作,经常是24小时连轴转。

实际上,器官移植工作复杂、特殊,除了器官植入,还有器官获取、器官修整、术后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每一项工作都可能决定器官移植手术的成败。李新长深知,这关乎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因此我们倍感责任重大。

“器官移植手术决定于器官捐献的来源,一旦有捐献,立刻就要去获取,获取后要开展手术,器官等不得。”李新长说,多年来,他没有节假日的概念,随时都准备着开展手术。

每次移植术后,为了更方便观察患者的病情,李新长就睡在监护室旁的办公室,一有病情变化通知,他马上起身及时处置,确保患者安全。久而久之,李新长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肾移植手术什么时候结束,他都要等待患者返回监护室中,观察几个小时,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才会离开。

而在李新长看来,器官移植手术后,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术后管理。”由于器官移植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排斥药物以及定期随访、复查。李新长十分清楚,患者长期存活与移植医师的管理息息相关。他认为,医生需要用真情去对待患者。“要心怀仁爱之心,终生为器官移植患者当好保护神。”

在李新长带领下,江西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至今,该院已完成了1200余例肾移植手术,近300例肝移植手术。李新长说,“看到了患者获得了新生,提高了生活质量,对我来说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日前,首届江西医师奖入选名单公布,李新长位列十名医生之一,他笑着说,“这是对我们器官移植团队的肯定。”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医师节 来听听这些医师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致敬中国医师节感人至深的医患故事 等您来诉说!医师节医患故事

致敬中国医师节感人至深的医患故事 等您来诉说!医师节医患故事

一面,医患,故事,病人,征集,医患关系,新时代,浏阳市人民医院,生命垂危,弥留之际,上门服务,医生,中国,主题,体裁,作品,医师,内容,字数,原稿,底稿,征文,护士,母乳,散文,来稿,浏阳,相互理解,社会,随笔

2014-02-22 #故事会

首届“中国医师节”来临

首届“中国医师节”来临

患者,医师,医生,临潼区,李岳,团队,韩宏,患儿,工作,西安市,病区,服务,全心全,科室,中医药,儿科,亲人,儿童,先进个人,妇幼保健院,中医,力量,医院,称号,时刻,生命,病人,疾病,救治,孔庆

2017-05-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医师节 致敬最美逆行者

中国医师节 致敬最美逆行者

书法家,书法,作品,白衣天使,展览,记录下,刘冕,苏士澍,艺术中心,一线,医师,主题,为题,书法展,事迹,免费参观,北京晚报,精品,大部分,直抒胸臆,故事,来源,流程,编辑,观众,记者,创作,传播,医护,为庆祝

2014-06-03 #故事阅读

中国医师节:乐见滚滚“后浪”传承医者仁心

中国医师节:乐见滚滚“后浪”传承医者仁心

医生,钟南山,中国医师,人生,家教,家风,精神,后浪,媒体,孩子,广州日报,氛围,记者,身影,影响,想成为,是一位,是最好,高考志愿填报,习近平,夏振,孙思邈,无作,莫伟,钟世藩,一代人,下一代,三代人,不计报酬,专家

2019-11-04 #经典故事

双矿医院开展“迎庆中国医师节摄影故事展”活动

双矿医院开展“迎庆中国医师节摄影故事展”活动

活动,中国医师,大爱,宋倩,宋瑞,王春,蔡宝,新时代,送君,战场,妻子,人民,人文精神,医院,全院,作者,医疗,医者,员工,双鸭山,合法权益,场景,声明,情景,尺幅,寓意,情怀,心灵,英雄,精神

2011-12-02 #故事阅读

中国医师节 你听过哪些关于医生的暖心故事?

中国医师节 你听过哪些关于医生的暖心故事?

医生,节日,患者,医务工作者,手术台,医师,医卫,医患,工作者,病魔,责任,中国医师,作为一个,任然,许城,中心卫生院,一线,死神,拼斗,乾潭镇,令尊,人称,催泪,内容,医疗,压力,原因,可点,原文,图片

2020-06-25 #经典故事

中国医师节|医者仁心:总有一些故事让我们泪流满面

中国医师节|医者仁心:总有一些故事让我们泪流满面

医生,医者,患者,故事,附院,医学,自已,病人,中国医师,总有一些,名医生,外科医生,医师,人物,代表,力量,医院,我院,节日,生命,职业,读者,误解,少一些,颜值,于璇,刘燕,图来,孙达,李凯

2020-07-17 #故事大全

中国医师节|医者仁心:总有一些故事让我们泪流满面

中国医师节|医者仁心:总有一些故事让我们泪流满面

医生,医者,患者,附院,医学,故事,自已,病人,名医生,外科医生,医师,人物,代表,力量,医院,我院,节日,生命,职业,读者,误解,中国医师,少一些,总有一些,颜值,于璇,刘燕,图来,孙达,李凯

2020-07-17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