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峨边 “绿色崛起 全域旅游” 奋力打造大小凉山乡村振兴新典范

时间:2017-01-12

在川西南地区小凉山腹地、峨边县境内,这条路在不断延伸

提示:本文共有 42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9月16日8时18分,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经过4年多的艰苦努力,成昆铁路复线重大控制工程——大坪山隧道实现贯通,为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川西南地区小凉山腹地、峨边县境内,这条路在不断延伸。这是一条交通大动脉——随着内联外畅的交通大格局全面形成,峨边正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去的偏远山城,将跃升为南向出川门户。还有一条看不见的路——脱贫奔康绿色崛起之路。峨边,彝区、山区、深度贫困地区“三重叠加”,2014年精准识别贫困发生率高达23.16%,是全省88个贫困县和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面对脱贫攻坚大考、全面小康答卷,峨边坚定扛起脱贫奔康绿色崛起政治责任,全县上下誓师立令、扛旗决战,党政苦抓、部门苦帮、干部苦拼、群众苦干,谱写了“脱贫有多难、峨边有多拼”的奋斗华章,2020年2月18日,经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峨边坚持脱贫奔康绿色崛起第一要务,加快构建以县城为城乡统筹发展中枢、以旅游业为产业核心增长极、以三河流域乡(镇)村布局和三区三带产业布局为支撑的“1+1+2”协同发展新格局,奋力建设大小凉山乡村振兴典范。□一束 (图片除署名外由峨边彝族自治县委宣传部提供)

打通交通“大动脉”融入国家大战略

峨边坚持把交通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积极推动交通和旅游、产业、文化、扶贫融合发展。

一路通,百路通。当了22年村支书,林正军深有感触。

他所在的铜河村,是峨边五渡镇最北端的村落。过去,从村上到镇政府办事,要渡船溯江而上,一来二去,要耽误两天。

2016年以来,峨边强力推动交通大会战,推动交通内联外畅,构建大通道大循环。

以峨汉高速、成昆复线为重点,形成对外横贯东西交通主干线;以过境国道为重点,建设国道245线峨边绕城线,拓展城市空间布局;以改造峨轸路、峨美路为重点,连接峨沐路、峨马路,打通区域壁垒;以县乡村道改造、安保管养升级、路域环境治理、农村客运配套为重点,加快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打通“环线”、增加“射线”、延长“连接线”……

“十三五”以来,峨边累计新(改)建县、乡、村、组道路1100公里,累计完成投资超过77亿元,是“十二五”的21倍,峨边交通区位即将发生重大变革。

畅通毛细血管,水泥路通村、进组、联户。10户以上的群众聚居区通组路覆盖率已达到100%,户与户之间的连户路覆盖率达到98%以上,“以前打光脚踩泥巴去赶场,现在穿干净鞋子走大路去赶场”。

对外,打通“一高一铁”东西大通道。峨(眉)-峨(边)-汉(源)高速公路年底建成通车,它将把雅西高速、乐雅高速、成乐高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川西“小环线”。就“大峨眉”旅游环线而言,峨汉高速将四川旅游资源与云南对接,从攀枝花、西昌乃至云南开车到成都,从汉源取道经峨边到乐山,更节省时间;成昆铁路复线预计2023年通车,成都到攀枝花3.5小时可达,到昆明7小时左右,“高铁机遇、高速机遇”奔袭而来。

此外,南北大动脉峨(边)美(姑)路年底全部升级完成,屏马峨高速公路前期顺利推进,这条路也将连接峨汉高速。峨边北到峨眉山、东到沙湾的两条跨河快速通道也得到省交通运输厅的支持认可。届时,峨边将成为成都平原经济区-攀西经济区重要交汇区,进入发展快车道。

改变,基层感受最深。“峨轸路修通了!”林正军说,这条路连接乐山沙湾区,在峨边接入峨汉高速。借助这条路,过去是发展死角的铜河村,成了峨边东部旅游大通道第一站。

这是一条致富路。铜河村大力发展渔家乐、库区观光、溶洞探险、鱼塘垂钓等特色产业,去年累计接待游客1.1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万余元。

盘活全域大资源 打造旅游“第三极”

峨边旅游资源丰富,黑竹沟拥有北纬30°神秘风光,正凭其生态、文旅产业、市场价值,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

8月18日,峨边县政府与四川旅投旅游创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旅投”)合资成立子公司,要联手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滑雪旅游目的地,打响中国睡谷、世界迷踪品牌IP。

此举意味着,峨边离建设探秘科考体验、地磁温泉养生、观光休闲度假“三位一体”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乐山旅游“第三极”又近一步。

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全领域、大视野、大手笔规划,“第三极”前进之路,行稳致远。

——高端定位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上,坚持“1+1+2+N”全域旅游布局,即推动以黑竹沟景区为核心引擎、县城为承接枢纽、黑竹沟镇和大堡镇两大特色小镇为活力点缀、一批彝家新寨为代表的魅力村寨为明珠镶嵌,加快全域旅游发展,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加快从‘+旅游’向‘旅游+’转变!”峨边县委主要负责人信心笃定。

改的是思路。坚持文旅引领,推动交旅、城旅、农旅、商旅深度融合,全域统筹资源叠加配置,聚合优质文旅资源要素。

变的是出路。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峨边正全力推动全域旅游体验由传统“吃住行游购娱”向“商养学闲情奇”现代旅游嬗变。

——高位发展核心景区。坚持后发也要高点起步,峨边突出“世界迷踪·中国睡谷·冰雪胜地”战略定位,生成六大类21个项目,总投资55亿元。

峨边·锦江宾馆入驻,迷都酒店改造、蜂巢岩丛林穿越项目、世界最长雪橇滑道、国内首家面积和规模最大的水晶珠帘亚克力材质透明温泉泳池、日月峰观光索道、彝家风情小镇、汽车营地项目正加快推进……

——高效支撑旅游发展。深化管理模式改革,优化行业、区域和经营管理职能,健全完善黑竹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职能,构建“扁平化、链条式”管理体系。改革,激发了发展新动力。

开放增添发展新活力,激发黑竹沟综合开发“加速度”。引入四川旅游投资集团,同时引入的是产业链和资本。中国睡谷项目,拟发展康养地产、养老服务、医疗康复产业;黑竹沟旅游协同创新研究院有望落地,主要为IP研究设计、落地方案,以及为项目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技术等支持。川旅投联合发起成立的文旅文创多个产业基金,可根据需求,支持相关的迷踪之城、索道、康养项目。

项目为抓手,投资唱主角,做实唱响“中国百慕大·世界黑竹沟”,随着遗落秘境逐步揭开,世界将为之着迷。

亮山亮水亮文化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峨边县城的滨河路,有一条“记忆峨边”文化长廊,里面的老照片、老物件、老场景的故事,老街坊都能如数家珍,那是他们共同亲历的岁月。

夜市开放,此地热闹非凡。节假日,以彝族美神的故事为灵感创作的《甘嫫阿妞》实景剧片断现场演出,以峨边历史文化活态展示的“记忆峨边”沉浸式演出,更是人山人海。山水之间,悠远激昂的彝族歌声激荡,让人流连忘返。记忆峨边一条街,非遗沉浸、夜阑三河,以乐山新十景的新面貌迎接八方宾朋。

山川雄奇、三河交汇、彝风浓郁,是峨边的一大文旅特色。“亮山亮水亮文化”!峨边因地制宜,放大优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走出独特的彝区乡村振兴之路。

统筹城乡强中枢

土地空间不足,一度成为峨边发展掣肘。与文旅融合发展相适应,推进县城做精做强,提质扩容工程大力开展。

突出山水相映,串点成线构建一个环城生态圈;突出景城一体,依山就势打造背峰山、乾池两个山地郊野公园;突出岸线共融,依水而建丰富大渡河、官料河、白沙河3条滨水景观带;突出交通先行,内优外拓畅通东南西北4个进出通道,不断增强县城配套承载力。

新城建设提上日程。峨边正在规划“一城一镇”,即太阳坪新城,围绕成昆复线规划建设火车小镇,布局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和组团式商圈,不断拓展城市空间,配套更加完善、品质逐步彰显。

与此同时,峨边以“三河流域”为重点,东西南北中多点布局,以项目带动,串珠成链成片,带动产村相融联动发展,乡村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快建设东部旅游大通道,建成茶马古道遗韵、萌萌猪亲子园、龚嘴驿站、羊竹坝综合体等主要节点和田村、茶云等美丽宜居新村。

西部区域打造莲花山彝家果酒文化产业园,重点抓好“观音山影视景观、玉林农特廊桥、金珠草坪民宿、彝家美酒桐花醇”等建设,示范辐射草坪、宜坪等联动发展。

南部区域打造古井彝家婚俗文化产业园,围绕“一台山水实景剧、一场彝家婚俗礼、一次彝乡民宿体验”等项目建设,示范辐射黑竹沟“五朵金花”联动发展。

北部区域打造羊子岩长寿文化产业园,重点抓好“一间佛家文化庙、一条长寿文化廊、一部长寿文化戏、一家康养文化酒店、一座长寿文化馆”建设,示范辐射星星、桃花、庞沟等联动发展。

中部区域打造长滩河山地运动产业园,重点抓好化林-桥楼水上漂流、户外攀岩、飞拉达等项目以及官料河水上乐园项目建设,示范辐射九家、双溪等联动发展……

这座精致小城,同时也让人记住乡愁。

农旅融合绘新篇

桃林深处有人家。距县城30分钟车程的新长乡星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袁维勤经营的桃花避暑山庄,是城里人的避暑和周末休闲度假据点。“经常忙不过来,得找乡亲帮忙干活。”

乐山市市中区投入财政帮扶资金,帮助当地打造民宿旅游项目。自2016年以来,市中区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089万元,撬动社会帮扶资金3035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6个,实现农业产业环线和文化旅游环线大融合。

这与峨边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立足“三河流域”地理条件和山区立体气候特点,峨边以高山、中山、低山的错位优势布局“三区多园、三河三带”产业带,坚定走集约高效、特色鲜明、农旅融合的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形成独具特色的“2+3”山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依托地理环境错位布局“三区”。北部区域构建种养循环区,打造休闲养生;东部区域构建山水体验区;南部区域构建林药种植区。

依托气候条件立体布局“三带”。大渡河流域“百里桃园”产业示范带;官料河流域“药-蜂-竹”产业示范带;白沙河流域“桃-李-蔬”产业示范带。

“三河三带”,也是三个农旅融合百里产业带。峨边县正在大渡河流域立体打造百里水上奇道·产村融合发展带;在白沙河流域,提升打造百里果蔬产业环线·彝家新寨群;在官料河流域,串珠打造百里生态旅游和彝文化长廊。

“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五渡先锋牡丹小镇、沙坪背峰山公园、乾池公园桃博园、新林黄泥花果山魅力初现。围绕“游”规划农旅结合产业带,围绕“购”发展特色生态农产品,围绕“吃”挖掘和开发农家特色餐饮,围绕“住”打造特色新寨,围绕“行”完善农村交通路网,围绕“娱”建设乡土文化,峨边县创建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这些村落星星点点汇聚,如闪耀的明珠。

[编辑:李孟秋]【来源:四川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峨边 “绿色崛起 全域旅游” 奋力打造大小凉山乡村振兴新典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打造高质量秀水泱泱新花园!秀洲全域旅游“路线图”出台

打造高质量秀水泱泱新花园!秀洲全域旅游“路线图”出台

旅游,建设,全域,景区,运河,发展,国家,重点,工程,村庄,项目,旅游景区,运河文化,乡村旅游,乡村,主题,平台,大运河,特色,生态,长三角,旅游度假区,秀湖,体系,厕所,古镇,湿地,行动计划,线路,旅游服务

2013-11-02 #长篇故事

青山原形 绿水原味 文化原真 江西跑出全域旅游发展加速度

青山原形 绿水原味 文化原真 江西跑出全域旅游发展加速度

旅游,文化,江西,景区,全域,三清山,发展,代替了,乡村旅游,婺源,嘉宾,牡丹亭,村民,肖国,智慧旅游,抚州,乡村,弋阳,农民,场景,婺源县,山水,文昌,梦里老家,游客,绿色,建设,方志敏,红色文化,主题

2009-05-01 #小故事

平阳推出红色旅游大餐 打响全域红色旅游品牌

平阳推出红色旅游大餐 打响全域红色旅游品牌

红色旅游,平阳,平阳县,温州,旅游,红色,温州市,活动,红色文化,文化,旅游局,广电,旅游节,发展,中共,广旅,平阳县委,大会,乡村,代表,全域,浙江,旧址,景区,浙南,瓯越,深度,纪念园,长三角,仪式上

2009-10-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修文县:“旅游+”铸造全域旅游高地

修文县:“旅游+”铸造全域旅游高地

修文县,旅游,阳明,游客,文化,景区,明文化,中国,修文,文化园,发展,农业,书院,旅游产业,布局,文县,温泉,猕猴桃,王守仁,美丽乡村,在修,好去处,桃源,桃园,民宿,猕猴,精品,贵州,黄玉,龙冈

2015-06-18 #长篇故事

东龙镇: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东龙镇: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东龙镇,特色小镇,文化,发展,投资,旅游,乡镇,特色,规划,壮乡,彩灯,民族特色,贵港市,建设,行动,富力,师公戏,民族文化,东龙,乡村,全域,农村,底蕴,整体,木偶戏,民族团结,精品,自治区,群众,项目

2007-10-02 #故事阅读

5月资讯汇总|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 文化旅游成为幸福产业之首

5月资讯汇总|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 文化旅游成为幸福产业之首

旅游,全国,博物馆,旅游业,旅游度假区,国家,项目,发展,示范区,重点村,葛仙,全域,产业,报告,文化,中国旅游日,乡村旅游,徐霞客,中国,名录,旅游景区,江西,工作,建设,活动,红色故都,我省,森林,游客,赣州

2020-04-02 #故事阅读

“宁夏故事·我来讲述——全域旅游宁夏实践研讨会” 在银川举行

“宁夏故事·我来讲述——全域旅游宁夏实践研讨会” 在银川举行

旅游,宁夏,全域,发展,文化,关系,宁夏回族自治区,模式,三年来,代表,全民,媒体,故事,研讨会,经验,绿水青山,资源,刘军,庄伟,张辉,张凌云,金山,中国旅游报,宁夏旅游,中国旅游报社,乡村,产业,产品,作家,全国

2020-10-06 #故事会

四川青川:加快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四川青川:加快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产品,乡愁,青川县,发展,特色,生态,经济,青川,高质量,乡村旅游,高颜值,游客,相结合,幸福岛,周边,全域,天府,山水,旅游名县,画卷,白龙湖,绿水青山,生活,踏青,美丽经济,世外桃源,修心养,依山,张宇,李花开

2020-09-28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