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国小说中的谎言:诸葛亮擒孟获平南蛮

时间:2017-01-12

但是,我们也清楚,真理从来都不是取决于支持它的人有多少,或者说它被多少人所认可

提示:本文共有 19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文/遐慕

三国小说中的谎言:诸葛亮擒孟获平南蛮

在今天的文章开头,笔者有一个问题要问各位,在你们的眼中何为真实?或者说何为真相?

其实,在笔者的认知中,那些被人们所广泛认知的就是真实,那多数人所肯定的、所赞同的、所支持的就是真相,就是真理。

但是,我们也清楚,真理从来都不是取决于支持它的人有多少,或者说它被多少人所认可。而是,它独立存在于世间,不以人的意志而更改,它是独立的,是一个个体。

相信我们之中有许多喜欢看历史故事的小伙伴,悠久的历史长河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意思的“故事”。有的“故事”已经无从考证,是由历代人们口口相传的,而有的却是真实发生,有史籍可以来考证的。当然,也有的只是记录它的人要呈现给世人,至于这是与否,并不可信。

如果有人问我,“你认为什么时候英雄出现的最多?”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乱世。在和平的年代,自然也会涌现众多的英雄,但是,时势造“豪杰”,乱世里才是人才辈出的最好时代。

而三国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乱世。读过三国历史的人,想必都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无比的熟悉吧。

诸葛孔明,如明灯的一般的人物。刘备的最好的军师,蜀汉人民的丞相,蜀汉王朝的功勋者。他的名声自然是响当当的,得诸葛者得天下这句话其实听起来一点都不虚。

在诸葛亮的众多事迹中,七擒孟获无疑是不可忽视的。在小说中,诸葛亮亲自带领蜀军南征蛮族以扩大蜀汉疆土。而孟获就是这南方的蛮王,诸葛亮对其进行了七次抓捕七次放过,以至于蛮族心服口服,立誓永远臣服,永不反叛。

这一事件无疑是成就了诸葛亮仁义道德的好声望,为他赢来了好名声。

但是呢?就像是笔者在前文提到的,真实的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历史上真的就有诸葛亮七次擒拿孟获七次放过他的事情吗?还有更重要的是,南中的蛮族最后真的就诚心归顺了吗?

在诸葛亮的著作《出师表》中提到过,他曾经深入不毛之地扩大蜀汉领土。而在三国志离我们也可以得到诸葛亮曾经亲自带领蜀汉军队攻打南方蛮族,并且最终取得胜利的事实。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到诸葛亮曾经征讨过南方的夷蛮之人,并且取得胜利的事实。

但是关于南方蛮族永远不再叛乱诚心归附这件事,我们通过考察历史典籍发现并不是这一回事。

从《三国志》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南方蛮族的叛乱并不是像其他史籍中记载的那样简单,或者说是能一两句就可以概括的了的。

蜀汉王朝对于南方夷蛮之地的人民的镇压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即使是蜀汉的明灯诸葛孔明在世期间,南方的蛮族也没有停止他们的反叛浪潮。我们完全可以说,对于蜀汉来说,南方的安定一直都是困扰着他们的不安因素。

那想必各位看都这里就有些疑惑了,既然南方问题这么大,为什么一定要平定南方呢?莫非是因为这样可以体现蜀汉的“国威”,当时不是啦,那是因为南方对于蜀汉意义重大。

诸葛亮在其《出师表》里也多少提到了这一点,诸葛亮决心北伐是无疑的,但是军队所需要的兵员和粮草需求很大。而南中地区无疑就成为了兵源和粮草的最大输出地之一。

换成你,你可以想想这免费的提款机和大量的员工你不想要吗?诸葛亮又不是傻子,当然懂得这南方之地的重要性了。

更为紧要的是,蜀汉王朝的军队里,有一支十分精锐的部队,杀敌十分的英勇。而这支军队里的人大多出自于南方蛮族。其实很好理解,这蛮族嘛,拼别的或许不行,但这行军打仗拼力气那绝对是一把手。毕竟民风彪悍的地方,他们那里的人是真的不好惹的。

而且此外,南方地区还承担了朝廷的大量的赋税,这无疑是国家财政的一大不菲的收入啊。而且当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蜀汉后期的大将里,多数都有在南方平定战乱的经历,也就是说,统治集团已经将是否镇压过南方蛮族作为了一个考核标准。这可以说是非常的丧心病狂了啊。

你说说,我南方地区不都归顺了吗,这到头来还要承担这么大的一笔赋税,还要给你们出兵源,还有给你们出粮草。你让他们怎么不反叛啊?蜀汉王朝这样对南方地区真的就跟后妈没什么区别了,甚至说,还不如后妈呢,毕竟有的后妈还要冠冕堂皇一下。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诸葛亮平定南方后,南方不反叛是绝不可能的结论。

后来,在诸葛亮逝去后,魏国军队打到了蜀汉的国都。刘禅的部下中有一个人劝说他让刘禅逃到南中重新建立蜀汉政府。他的其中一个官员立马提出了反对意见。

那个官员的话转述过来是这样的。南方夷蛮之地本来就不够的开化,没有归属蜀汉的时候就经常发生暴乱。后来诸葛亮收复后,叛乱才减少了一些,但我们根本就不把南方地区当附属地看,对其的过分之处我就不列举了,南方的民众想必都恨死我们了,现在逃到那里,是去找死的吗?

当然了,虽然刘禅政治上毫无作为但也不是个傻子,立刻否定了那个部下的建议。

其实呢,诸葛亮对南方的进攻也不是完全都是坏处的。南方当时很落后,诸葛亮无疑是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明,教给了当地百姓许多相对先进的耕种方法,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国小说中的谎言:诸葛亮擒孟获平南蛮”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诸葛亮七擒孟获后 南人真像《三国演义》里写的不反叛了吗?

诸葛亮七擒孟获后 南人真像《三国演义》里写的不反叛了吗?

诸葛亮,孟获,南人,蜀汉,地区,中地区,三国演义,三国志,小说,张嶷,诸葛亮南征,公元,南征,策略,都督,王化,诸葛,作者,出师表,史书,和平,大略,太守,胜仗,财产,青壮年,再也没有,七擒七纵,拆分,中提

2014-12-01 #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最大的谎言 摆空城计的非诸葛亮 而是文武双全的他

《三国演义》最大的谎言 摆空城计的非诸葛亮 而是文武双全的他

赵云,空城计,曹操,汉中,诸葛亮,战场,三国演义,刘备,罗贯中,四大名著,文学,三国志,蜀国,营地,司马懿,夏侯渊,争夺战,大军,小说,形象,武将,红楼梦,胜利,诸葛,赵子龙,陈寿,黄忠,家喻户晓,故事,中国

2019-04-22 #故事会

诸葛亮南征疑云:最强蛮王非孟获 麾下一将身高九尺 堪称万人敌

诸葛亮南征疑云:最强蛮王非孟获 麾下一将身高九尺 堪称万人敌

孟获,雍闿,小说,朱褒,诸葛亮,历史,蜀汉,益州郡,李恢,三国志,诸葛亮南征,南征,太守,故事,资治通鉴,七擒孟获,军马,益州,问题,葛亮,三国演义,中南,中路,公元,势力,国安,地区,威望,实力,建兴

2011-04-08 #经典故事

诸葛亮的亡羊补牢之战:孟获族人奉命出战 遭司马懿迎头痛击

诸葛亮的亡羊补牢之战:孟获族人奉命出战 遭司马懿迎头痛击

诸葛亮,司马懿,木牛流马,孟琰,马冢,三国演义,大军,粮草,北伐,主力,武功,诸葛,作者,历史,将领,中提,东进,周仓,孟获,曹军,杨仪,杜睿,胡忠,马岱,马运粮,最后一次,三国志,剑阁,地形,小说

2015-09-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拨开《三国演义》虚构的面纱 历史上诸葛亮都做了什么贡献

拨开《三国演义》虚构的面纱 历史上诸葛亮都做了什么贡献

诸葛亮,刘备,历史,三国演义,贡献,隆中对,三国志,诸葛,孙权,建议,益州,赤壁之战,集团,军事,曹操,天下,小说,战役,刘邦,孟获,庞统,李熊,甘宁,萧何,陈寿,陈仓,鲁肃,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面纱

2020-09-06 #经典故事

诸葛亮七擒孟获 看似精彩无比 实则有个致命缺陷

诸葛亮七擒孟获 看似精彩无比 实则有个致命缺陷

孟获,诸葛亮,马岱,情节,乌戈,兀突骨,孔明,常璩,盘蛇谷,藤甲军,七擒孟获,寨中,措手不及,三国演义,人马,作者,华阳国志,大王,成语,通鉴,预览,小说作者,汉晋春秋,这个故事,七擒七纵,习凿齿,张嶷,张翼,王平,祝融夫人

2008-03-16 #小故事

诸葛亮到底有没有所传的那样神机妙算 三国演义到底是不是戏说?

诸葛亮到底有没有所传的那样神机妙算 三国演义到底是不是戏说?

诸葛亮,三国演义,周瑜,孟获,诸葛,七擒孟获,赤壁之战,张良,小说,蜀国,刘备,易胜耳,曹操,罗贯中,三国志,代表,作者,典故,功臣,南人,历史,史书,建兴,时候,被誉为,气量,赤壁,胜利,不知虚实,很多人

2010-02-18 #长篇故事

蜀汉七大战将镇守南蛮?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 或藏鲜为人知秘密!

蜀汉七大战将镇守南蛮?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 或藏鲜为人知秘密!

都督,诸葛亮,公元,蜀汉,小说,历史,李恢,马忠,张翼,雍闿,邓方,阎宇,先生,南郡,地名,任乃强,刘备,南抚夷,马谡,霍弋,诸葛亮南征,三国志,大军,太守,建兴,延熙,战略,刘备入,刘胄,孟获

2012-05-2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