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3个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时间:2017-01-25

毛姆你还记得你读过哪些书吗?你还记得书中有哪些令你共鸣的片段吗?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一阵茫然,就像以前的我一样

提示:本文共有 23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毛姆

你还记得你读过哪些书吗?你还记得书中有哪些令你共鸣的片段吗?

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一阵茫然,就像以前的我一样。即使年阅读量有100本以上,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但是如果没有真正的消化,没有真正地活用,读再多的好书,也只是过眼云烟。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不再满足于只把书看完即可,那就一定要看看这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本书作者奥野宣之,以具有独创性的信息整理术及“笔记本作家”闻名。他坚持以笔记记录生活、工作及阅读,在日本引起较大的反响与追捧。

教育家蔡元培曾说:“我的读书的短处,我已经经验了许多的不方便,第一能专心,第二能勤笔。这一定有许多成效。”阅读时勤笔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如果是不知道技巧地勤笔,也无法发挥充分的作用。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是通过将笔记本记录方式融入阅读的全过程,从选书、购书、读书及活用四个维度去阐释“笔记本读书法”的精髓。该书能够让你阅读过的每本书都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让书中的内容成为自己写作的源泉。

为什么简单的笔记本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呢?著名漫画《东大补习班》(日剧名《龙樱》)中,男主角要求补习的两个学生每天用笔记手写记下自己学过的内容。一开始这个要求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等到快要考东大前,学生们翻开自己的笔记,能够清晰地回忆起自己的点滴进步与学习轨迹,给予自己强大的信心。

这就是笔记本强大作用的一个体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写所带来的身体记忆与打字的机械感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那么只是单纯用笔记本记下来就行了吗?不讲究技巧的方法都是缺乏可操作性的。作者将他多年来的笔记本读法技巧分享给读者,每一步都脚踏实地,让读者能够实际运用。

01 让笔记本在选书环节发挥作用。

读书首要的是选书。如何让笔记本在选书环节发挥作用呢?

首先是记录随想笔记。这一步主要是要提高对生活的敏感度,将生活中感悟到的任何东西都好好记录下来。能触动你心灵的点就是选出你真正想读的书籍的关键。

其次是编制购书清单。不少人去超市前会做购物清单,却很少有人做购书清单。更多的情况是,看到推荐书单就买了,反而买了不少看了几眼就束之高阁的书。因此认真编制购书清单实际上反而是节约时间的有效方法。

最后是收集各种剪报。虽然作者说是剪报,实际上任何零散的和书籍有关的消息都可以收集。作者建议对这类信息不要分类,按时间顺序整理即可。这样有利于通过时间序列查找自己的兴趣点。

02 如何利用笔记本将读书过程变成看得见的体验。

读书过程中又如何利用笔记本呢?

一是培养目的意识。要辛辛苦苦地写下笔记,阅读就从泛泛而读变成一个主动阅读的过程。你会去思考阅读的目的,并因此影响你阅读的速度。不同目的的书籍,你将会使用不同的阅读速度,从而大大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

二是以思想输出倒逼思想输入。就好像为别人讲课,你将会更对知识点更深入、更系统性地了解一样,以思想输出为前提,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大幅提升。

三是使用"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这种方法指的是"摘抄+评论"交替进行的方法。摘抄和评论并存的特点,就好像葱鲔火锅中鱼肉和大葱的关系一样,因此得名。

摘抄时一定要寻找让自己有共鸣的段落,或者金句。让你的知识产生增量的观点、论据,才值得摘抄。评论一定要是自己的感悟,一开始只有一句话也没有问题。自己的主观感想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写评论可以整理自己想法。因为人类思考的时候是跳跃式的、非连贯的,而书面写作却是逻辑化的、条理性的。

03 如何利用笔记本使书本知识随时为你所用。

如果只是在笔记本上摘抄和评论,那只是零散的灵感,不成体系。想真正使书籍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就要让笔记本成为自己输出源泉的最佳助手。

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关键是经常重读笔记。作者建议找个固定的场景,并且给自己设置较为固定的“重读笔记时间”,“每重读一次,每增添一条评论,都是加深理解、开放新视野的好机会”。

养成重读的习惯很重要。自己设置好频率,例如决定了一周一次的重读,拿了那一天无论如何都要重读笔记。如果这样做还是提不起劲的话,可以尝试在做读书笔记时就绞尽脑汁地去美化一下笔记本的内容(可以参考美美的手帐),这样主动重读的意愿也会大幅提升呢。

重读笔记的好处是什么呢?首先是可以通过摘抄的原文和自己的评论,感受到自己与作者的“落差”。其次是激发创意。重读的体验让你不断会有新的感悟和新的理解,进一步完善你的思想仓库。最后是可以整理你的评论,以书评的方式输出。笔记本上的感悟就像一颗颗珍珠,通过书评的系统化输出方式将它们串起来,成为真正的项链。

到了这个步骤,我们才终于真正吸收了书中的内容,磨练了自己的思考,使知识转化,为己所用。

04 结语

教育家蔡元培曾说:

"我的读书的短处,我已经经验了许多的不方便,第一能专心,第二能勤笔。这一定有许多成效。"

阅读时勤笔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如果是不知道技巧的勤笔,也无法发挥充分的作用。

从前我也尝试过阅读后写笔记,但总感觉不得其法。慢慢地,就放弃了笔记,满足于书籍阅读过即可。阅读本书后,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以前读过那么多书,都是"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了无痕迹。即使记了简单的笔记,也没什么二次利用的价值。因此写作的时候总是毫无灵感,一片茫然。

原来这一切是因为没有真正内化过一本书,没有让读书的体验可视化,导致自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你也为写作缺乏灵感痛苦,那就立刻开始使用"笔记本读书法"吧,相信你会有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写作是一场与自己的浪漫之旅,期待你在旅途上遇到更美好的自己。

我是@事后诸葛猫,专注书、影评,热爱深度思考,欢迎关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3个方法提高写作能力”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看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掌握有效率读书方法!

看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掌握有效率读书方法!

重点,内容,清单,一本书,想法,效率,目的,中提,更有效,书店,关键,信息,方式,笔记本,日常生活中,认为是,适合自己,这本书,非常重要,都会,和发,书后,上自,主动权,疑问,才能,总想,后遗,书籍,书架

2019-06-24 #故事大全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记笔记的方法 如何使用读书笔记|干货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记笔记的方法 如何使用读书笔记|干货

读书笔记,内容,时候,笔记本,作者,书名,观点,笔记,可以用,读一遍,这本书,清单,电脑,读后感,读书笔,书皮,时代,情况,想法,折角,日期,时会,时间,标记,目的,线条,速度,重点,进步,阅读一本书

2007-03-17 #短篇故事

结硬寨 打呆仗的读书笨方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结硬寨 打呆仗的读书笨方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问题,笔记,笔记本,过程,阅读一本书,信息,读书笔记,折角,告诉我们,内容,小伙伴,方法,才能,读书会,松鼠,知识,精华,观点,记笔记,资源,实用,我们需要,这本书,任务,书名,书单,书评,作者,内化,好处

2011-07-14 #短篇故事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总有一些方法适合想读书的你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总有一些方法适合想读书的你

作者,三星,这本书,读书笔记,书名,指数,实用性,流程,笔记,重点,纸质书,纸质版,于平,奥野,小本子,杰克·特劳特,好的,都会,分享了,习惯,书籍,全书,地方,学科,姿势,好书,小时,工具,微信,教材

2013-01-16 #故事阅读

每周阅读一本书:认真看了这几个方法 你的写作效率能提升10倍!

每周阅读一本书:认真看了这几个方法 你的写作效率能提升10倍!

时间,写作者,文章,时候,灵感,半个小时,功利,感觉,想法,方向,可以从,是可以,这个时候,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卡罗,天之,太累,天能,下文,一段时间,中创,习惯,思维能力,内容,作家,初学者,写日记,写文章,力量,前提

2017-07-21 #长篇故事

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我发现了多位名人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我发现了多位名人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书笔记,内容,笔记,火锅,方式,笔记本,知识,想法,方法,部分,作者,感想,记忆,重点,个阶段,对自己,我们需要,读书笔,读书方法,信息,才能,日期,步骤,评论,过程,来提,书名,场景,横线,知识点

2018-06-23 #故事大全

三分钟读完一本书?不 是三分钟学会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三分钟读完一本书?不 是三分钟学会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目的,文章,时间,意识,事情,乐趣,供人,价值,信息,内容,负罪感,你必须,对自己,就好比,影像阅读,很多人,有一种,目的是,忆力,年年,法兰西斯,书本,事实,倍速,倍数,人生,才能,和记,再加,原动力

2016-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大快人心 读完50本书后 我终于找到了有效读懂一本书的方法

大快人心 读完50本书后 我终于找到了有效读懂一本书的方法

内容,笔记,作者,读书笔记,目的,这本书,过程,创意,意思,诗词,阅读一本书,知识点,一个字,小说,知识,评论,读后感,重点,都会,中内容,书籍,句子,天才,工具,方法,时间,笔记本,跳读,贴出来,曾经说过

2015-05-2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