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春秋时期 著名故事

时间:2017-01-29

春秋时期故事原文

提示:本文共有 25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1、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

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

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

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

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而吴王夫差盲目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还听信伯嚭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最终夫差争霸成功,称霸于诸侯。但是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

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8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的强势猛攻,屡战屡败。

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2、管鲍之交

春秋时齐国政治家管仲有位好朋友鲍叔牙,两人友情很深。他们俩一起经商。在经商时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

对此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牙知道后就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谊,只贪图金钱,他这样做,是由于他家贫困,多分给他钱,是我情愿的。

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上逃跑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鲍叔牙听到这讥笑后,深知这不符合管仲的实际情况,就向人们解释说,管仲不怕死,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

管仲同鲍叔牙的友谊非常诚挚,他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都没有办成;不但没有办成,反给鲍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难,还不如不办好。因此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有办事本领,鲍叔牙却不这样看,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个很有本领的人。

事情所以没有办成,只是由于机会没有成熟罢了。在长期交往中,他们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管仲多次对人讲过: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

3、假道伐虢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

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

献公哪里舍得?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之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的。

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经过四个月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

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

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4、一鸣惊人

春秋时期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不发布政令,不治理朝政。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谜语,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你放心,我知道了。”

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带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了齐军,在河雍战胜了晋军,在宋国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

5、问鼎中原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公元前607年,楚庄王熊侣借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首都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

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就直接说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

面对雄视北方的庄王,善辩的王孙满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最后才说:“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

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问鼎中原”这个典故就是这样得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春秋时期 著名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春秋时期著名人物有哪些?

春秋时期著名人物有哪些?

伯牙,孔子,孙武,管仲,范蠡,钟子期,参考资料,来源,齐桓公,军事家,春秋,故事,政治家,音乐,公孙,谢知音,作用,兵圣,后代,孙子,弟子,尊称,抚琴,楚国,春秋时期,知音,论语,流通,两年后,儒家学派

2009-03-01 #经典故事

春秋时期有哪些著名人物

春秋时期有哪些著名人物

故事,乐毅,孔子,商鞅,吕不韦,孟子,孙膑,庄子,管仲,秦齐楚,秦穆公,李斯,韩非子,赵燕,齐桓公,家有,诸子百家,战国七雄,人物,思想,墨子,史记,孙子,屈原,成语,扁鹊,老子,田忌赛马,杰出人物,荀子

2020-09-04 #小故事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战争故事

曹刿,鲁庄公,齐军,齐国,鲁军,鲁国,齐桓公,庄公,长勺之战,战争,士气,建议,诸侯国,神明,公孙无知,强齐,鲁庄王,春秋,全国,公子纠,力量,大国,国家,平民,故事,时期,敌人,效果,旗帜,春秋时期

2020-04-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孔子,张仪,儒家,春秋战国时期,苏秦,百家号,思想家,纵横家,墨家,秦国,老子,军事家,作者,天下,秦王,道家,齐国,著名人物,兵家,吴国,弟子,派别,谋略,小娥,孟子,孙武,楚怀王,秦时明月,马非马,中国网

2020-07-17 #短篇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孔子,张仪,儒家,苏秦,思想家,纵横家,墨家,秦国,老子,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天下,秦王,道家,齐国,兵家,吴国,弟子,派别,谋略,孟子,孙武,楚怀王,秦时明月,马非马,时期,主张,公孙龙子,军事,历史

2015-12-29 #故事大全

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小故事有哪些

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小故事有哪些

孙武,赵国,廉颇,战国,蔺相如,邯郸,魏军,魏国,魏王,孙膑,田忌,赵奢,赵括,信陵君,大梁,宫女,春秋时期,晋国,秦国,重耳,向魏国,如姬,庄王,山戎国,管仲,胡人,齐威王,齐军,齐桓公,宫女们

2013-09-12 #故事阅读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十个典故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十个典故

荆轲,晋国,石蜡,秦王,赵奢,赵括,破天荒,吴国,地图,诸侯,重耳,何昌,刘蜕,庄王,大义灭亲,退避三舍,战争,举人,儿子,信息,后用,夫差,局面,左传,时人,朝政,楚国,父亲,烽火,秦国

2020-06-30 #小故事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十个典故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十个典故

荆轲,晋国,石蜡,秦王,赵奢,赵括,破天荒,吴国,地图,诸侯,重耳,何昌,刘蜕,庄王,大义灭亲,退避三舍,战争,举人,儿子,信息,后用,夫差,局面,左传,时人,朝政,楚国,父亲,烽火,秦国

2020-09-0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