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历史上刘邦得到了萧何 韩信 张良的忠心吗?

时间:2017-02-03

在刘邦芒砀山斩白蛇起义时,也是萧何安排人保护吕雉和两个孩子

提示:本文共有 14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萧何和刘邦那是朋友,刘邦亭长的工作还是萧何给他安排的。在刘邦芒砀山斩白蛇起义时,也是萧何安排人保护吕雉和两个孩子。如果没记错萧何当时是县里的财务。刘邦起义,他一直跟着刘。萧何也不会说是改投奔项羽或是其他人。 再说韩信。 韩信这个人有人理解他前后的变化太不可思议。受胯下之辱的是他,当着刘邦面说刘邦用兵三万足以,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也是他。(虽然他立即改口说刘邦是用将的材料)韩信最开始投奔的是项羽,项羽不重用他,他就改投刘邦;刘邦不重用他,他就走了。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

而且,不记得是萧何还是张良了,提醒刘邦说对韩信的授印仪式一定要隆重,一定要当着三军的面举行,这样才能留下韩信。所以韩信他跟着刘邦不是什么死心塌地什么天下大义。 他想要的只是荣华富贵。所以他受了胯下辱,因为如果一气之下杀了那个痞子他的官路就相当于终结了。所以他在项羽刘邦中辗转,因为不受重用而果断离开。 那么再说张良。在鲍鹏山先生的《风流去》中描写张良的一篇《绵软的剃刀》很有借鉴意义。鲍先生说张良和项羽一样有血性,他的博浪沙刺秦显然证明了这一点。张良是一个复仇者,他所想要的是终结秦,所以,他和刘邦可以说是一种合作关系。

既然这种理解解释得通,就没有所谓死心塌地一说了。二人只是利益共同体,因此在汉朝建立百废待兴之时张良能告别官场。 张良是最后一个以“帝之师”自居的文人,其他的谋臣,仅仅只是“帝之谋”。仔细品味是有差距的。 张良在汉朝建立后游离于官僚体系之外,但是刘邦吕后经常请教他,而他也只是轻轻点拨即可。由此可见他的地位。另外,在天下已定封官嘉爵的时候,刘邦是要封赏张良的。只是张良推辞说自己和刘邦在留地相遇,就封为留侯好了。其实按照刘邦本意张良的爵位绝不低于萧何。 至于张良在军事上面的才干,和韩信没有可比性。韩信在台前,张良在幕后,运筹帷幄帐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他的作用。张良是大方向大战略的制定者,韩信是在大方向的基础上加以发挥。

项羽的亚父范增也是个谋略过人的人。只是在他死后项羽也开始了节节败退。要说项羽与范增的间隙,还是要说到张良了。鸿门宴之后为了避免项羽打压刘邦,张良建议刘邦自己示弱,之讨要蜀中就可以了,让项羽对他们放松警惕。张良没有跟去蜀中,而是去项羽的地盘,临走时烧了栈道,以表不出山的决心,正是因为这里才有了后来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而张良在这段时间干了一件大事,离间项羽范增,而且他成功了。这三个人在汉朝的奠定上功不可没缺一不可,但要说是由于刘邦的个人魅力而死心塌地追随。

萧何和刘邦是同乡邻居加同事铁哥们,和樊哙等人都是妥妥的沛县集团的。张良和刘邦是因为觉得刘邦能成事,愿意听意见,相反项羽就不是。韩信其实跳了好几次槽,先投别人,又投项羽,再投刘邦,和陈平他们一样。当时各武装集团中,就只有刘邦最喜欢任用出身平凡的人,即使不是贵族,不是沛县人他也愿意委派重任,例如韩信,直接从管粮的处级干部火箭提拔成国防部部长兼军委副主席。项羽只热衷任命自己的亲信旧故,要不就是六国过去的贵族,所以后来灭秦后封王,得罪了一大批人,张耳啊,英布啊等等,包括刘邦,都觉得项羽心胸狭窄,但是觉得刘邦特别讲义气,例如后来韩信在击项羽关键时刻要求刘邦任命他为“代齐王”,刘邦生气,但是却能允诺。

虽然当时刘邦谈不上怎么高尚,但是绝对比项羽强多了,项羽当上西楚霸王后做事不仅小气而且粗暴,动不动就武力解决,得罪了一大票人,还杀了义帝楚怀王。当时好多人觉得和刘邦干比和项羽干强多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历史上刘邦得到了萧何 韩信 张良的忠心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刘邦杀韩信 屠彭越 连张良都搞隐退 为何独独对萧何最放心?

刘邦杀韩信 屠彭越 连张良都搞隐退 为何独独对萧何最放心?

刘邦,萧何,韩信,英布,皇帝,大汉,开国,彭越,异姓王,丞相,污名,秘书,首功,对自己,张良,连那,项羽,使者,上刘,不一样,历史,人手,事情,中招,份子,价值,低调,关中,僵持不下,关入

2016-04-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历史上萧何 韩信 张良怎么死的?

历史上萧何 韩信 张良怎么死的?

刘邦,韩信,萧何,张良,功劳,江山,历史,大汉,方面,臣子,说法,出谋划策,吕后派,由萧何,项羽,在汉,光辉,丞相,一生,一统,下场,军事家,制度,初定,双方,后勤工作,后人,后世,基础,天才

2011-03-22 #故事阅读

在历史中 张良为什么对韩信和萧何之死无动于衷呢?

在历史中 张良为什么对韩信和萧何之死无动于衷呢?

张良,萧何,韩信,刘邦,坐观成败,元勋,缘故,吕后,全国,仙气,三杰,事务,古今,情商,朝廷,评估,照旧是,重要的是,吕雉,力之,吕后派,项羽,樊哙,里以,陈豨,法招,都会,傲气,为国为民,之灾

2012-08-23 #长篇故事

司马迁为何将张良与萧何写入世家 韩信却仅仅列入列传呢?

司马迁为何将张良与萧何写入世家 韩信却仅仅列入列传呢?

韩信,张良,萧何,刘邦,世家,列传,司马迁,标准,诸侯,史记,影响力,爵位,原因,本纪,争议,犯错,历史,一生,结局,问题,世袭,影响,评定,中所,历史人物,对自己,就没有,相差甚远,被列入,其诸

2016-10-26 #长篇故事

汉初三杰韩信为尊 为何《史记》中萧何 张良入世家 韩信入列传

汉初三杰韩信为尊 为何《史记》中萧何 张良入世家 韩信入列传

韩信,世家,刘邦,张良,列传,史记,本纪,爵位,司马迁,萧何,项羽,地位,家族,帝王,愚忠,结局,罪名,多智,十世,项羽本纪,被剥夺,人物,史书,历史,后人,弊端,王爵,部下,蜀汉,汉初三杰

2009-07-30 #故事大全

《史记》中 为什么萧何 张良入世家 而韩信入列传?

《史记》中 为什么萧何 张良入世家 而韩信入列传?

韩信,萧何,世家,张良,史记,司马迁,刘邦,列传,爵位,下场,三族,世代相沿,历史,关中,子孙,夷灭,祖父,诸侯,韩国,淮阴侯,史上第,任秦,侯世家,十世,太初,吕后,张良入,沛丰,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

2009-02-27 #故事大全

刘邦有三大能臣萧何 张良与韩信 萧何杀韩信 张良为何不救

刘邦有三大能臣萧何 张良与韩信 萧何杀韩信 张良为何不救

韩信,张良,萧何,刘邦,时候,皇帝,陈豨,都会,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天下,诸侯,两个人,才知道,侯爷,曾言,周勃,多大,张良字,富贵,宫立,曾建,樊哙,留县,陈平,万之众,一面,丞相,事情,代名

2009-11-29 #故事阅读

同样都是汉初三杰 为何只有韩信“被杀” 张良和萧何留了一命

同样都是汉初三杰 为何只有韩信“被杀” 张良和萧何留了一命

刘邦,张良,韩信,萧何,汉初三杰,时候,吕后,项羽,即位后,事情,兵权,历史,开国功臣,大局,平民,心思,谋略,韩国,威胁,看历史,虽然是,明哲保身,独善其身,张良能,谋圣,太子,大家好,上经,便想着,知道了

2007-03-0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