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老子是孔子的老师?

时间:2017-02-08

孔子听说老子的道家学说很有威望,很想去了解一下

提示:本文共有 16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各成-家,但是,孔子的儒家学说却总是碰钉子。孔子听说老子的道家学说很有威望,很想去了解一下。

于是,孔子借游说的机会去见了老子。他带了几个学生,到了“道德宫”,见门关着,便上前问道:“里边有人吗?"

门打开,出来一个小孩,看着孔子一行人,警惕地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孔子连忙上前,自我介绍:“我叫孔丘,此来是为了求见老子的。”

小孩听了,点头说:“你先等着,我进去通报一声。”说完,小孩回身进去了。不一会儿,那孩子出来说:“老师不在家,明天再来吧。”说着把门“哐当”一声就关上了。

孔子师徒被弄得面红耳赤,只好返回。

第二天,孔子又领着学生来到“道德宫”。大门敞着,孔子很高兴。可是,进门一看,二门紧闭。

孔子敲门,又出来一个小孩,他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哦,我们是来求见老子的。”

“是求见,还是求教?”

“求见。”

“求见? 不得闲。”说罢,小孩就要关门。孔子一见,急了,改口说:“别关,别关! 求教的! 我们是来求教的!“

小孩眯眼往孔子背后一瞧,说:“求教? 哪有求教带这么多人的,分明是来挑衅的! 老师正在睡觉,没工夫搭理你们,有事明天再说。

于是,孔子再次铩羽而归。

到了第三天,孔子对学生们说:“这样,今天我一个人去求教老子,前两次怪我学礼不知礼,连求见和求教都分不清。”

孔子一人来到“道德宫”,只见宫大开,遂上前施礼,说:“孔丘特来求教。”

话音刚落,出来两个小孩,正是前两天见到的那两个。只见二人以礼相迎,带领孔子进去了。

孔子见了老子,连忙躬身说道:“孔丘特来求教。”

老子起身还礼:“久闻孔先生的大名,请坐。”

于是,二人攀谈起来。

老子问他:“孔先生如今研究什么学问啊?”

孔子回答:“正读《周易》。古人也读这书。”

老子说: “嗯,古人读《周易》,有用。可你现在读它有什么用呢?

“我在追求仁义。”

“那么,你追求仁义这么多年,可得到些什么道理吗?

孔子想了想,说:“我研究了二十七年,没得到一个真正能行得通的道理。”

老子听孔子这样说,笑道:“既然这样,那么,我就跟你讲讲我的心得吧。光讲仁义是不行的,还必须讲“道’,有了‘道’才能有‘德”,用‘道德' 近‘仁’,‘仁' 则近之。你如果愿意追求‘道德' 的话,我就把我研究的‘道德' 给你讲一下。”

孔子当即虚心求教。于是老子便一五一十地开始讲了起来。二人从天明一直聊到天黑。从此,孔子每天都去听老子讲道。“道德宫”门前的那条小巷则被后人称为“问礼巷”。

人们往往喜欢高姿态地表现自我,殊不知,低姿态才是良好的心态。心态放低了,有一些看似艰难的事情,做起来就会顺理成章,其实为人处世也是一样的。当一个人能够放低自己的姿态,就很容易得到他人的赞同。

孔子所处的时代,儒家和道家是学术上的竞争者。如果孔子不放低姿态,老子是不会跟他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的。所以,老子问他:“你追求仁义这么多年,可得到什么道理?" 孔子说没有得到真正的道理。老子因此知道他是真的来求教的。

如果当时孔子说:“我有一些心得体会,想要和你探讨。”老子必然不会与他聊下去。求教就是求教,要有求教的态度,要是摆出一副欲争辩和说服对方的样子,那就必然让人心生戒备与厌恶。这种情况下,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是很困难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了解这一点,因

此总是一副大师模样,就像老师对待学生或家长对待孩子,要求对方接受自己。

将心比心地说,谁能喜欢别人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 如果一个人高高在上地对你的行为指指点点,你的感受肯定不会太好。哪怕对方是真心好意,要是摆出施舍的样子,也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

放低姿态,更能赢得他人的认同与好感,不仅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而且使双方更容易沟通,更容易让对方从心理上接受自己。

说话的智慧

对于很多人来说,放下身段、放低姿态实在是人生中难以达到的境界。也正是这个缘故,身份、地位越高的人,若能放下身段、放低姿态,与别人交流,就很容易使人钦佩。无论你是得意还是失意,无论你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你是幸福还是不幸,永远不要忘了表达自己的谦虚,放低自己的姿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老子是孔子的老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孔子的老师是老子 老子解决了孔子哪些困惑你知道吗

孔子的老师是老子 老子解决了孔子哪些困惑你知道吗

孔子,老子,君主,徒弟,时候,黄河,真的是,道不是,好的,乐理,子贡,思路,思想,物质,河水,老师,我可以,老子说,明善,通音,那道,人类文明,一生,书童,主张,世界,习水,书籍,人生,六艺

2020-03-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老子是孔子老师 为何老子的道德经 却传给了尹喜?

老子是孔子老师 为何老子的道德经 却传给了尹喜?

老子,王子朝,孔子,藏书,道德经,周敬王,尹喜,单氏,楚国,周易,晋国,威胁,南阳,周敬,庄子,王子猛,太子,代表,函谷关,原因,官方,思想,政治,政局,王子,观点,老聃,诸侯,资料,风云

2009-12-02 #经典故事

孔子拜见老子有一则故事 孔子带着弟子游学 去拜见老子 向老子求学.老子呢 让孔子

孔子拜见老子有一则故事 孔子带着弟子游学 去拜见老子 向老子求学.老子呢 让孔子

老子,孔子,李耳,牙齿,老师,舌头,年纪,弟子,故事,理由,很久很久以前,回答说,不容易,问老子,天长日久,完好无损,在不在,在看,没有了

2020-05-16 #长篇故事

孔子拜见老子有一则故事 孔子带着弟子游学 去拜见老子 向老子求学.老子呢 让孔子

孔子拜见老子有一则故事 孔子带着弟子游学 去拜见老子 向老子求学.老子呢 让孔子

老子,孔子,李耳,牙齿,老师,舌头,年纪,弟子,故事,理由,很久很久以前,回答说,不容易,问老子,天长日久,完好无损,在不在,在看,没有了

2020-08-05 #长篇故事

教育方式值得信服的两个人 孔子值得敬仰 老子的老师不简单!

教育方式值得信服的两个人 孔子值得敬仰 老子的老师不简单!

老师,老子,孔子,子贡,弟子,这个时候,路人,两个人,老子说,圣人,所以就,这个人,为人处事,事情,季节,学生,方式,时候,牙齿,老人,舌头,道德,教育方式,一个故事,一个问题,三个季节,为大家,什么事情,回答道,都知道

2015-06-13 #故事会

《德道经》愚民政策出自道家老子?孔子不懂其老师

《德道经》愚民政策出自道家老子?孔子不懂其老师

思想,孔子,老子,智识,商鞅,国家,统治者,愚民,大道,法则,精神文明,大顺,道家,误解,商君书,代善,博施,古义,文子,易知,治邦,河本,学者,历史,儒家,作法自毙,作用,典故,先生,基础

2010-02-12 #短篇故事

本来只被认为是孔子老师的老子 是如何成为道教鼻祖的?

本来只被认为是孔子老师的老子 是如何成为道教鼻祖的?

老子,孔子,传说,国师,佛教,道教,佛经,史记,浮屠,于老子,桓帝,黄老,人物,后汉书,圣君,始祖,教祖,神秘色彩,影响,司马迁,延嘉,襄楷,年发,一传,三光,时期,代代,列传,佩剑,佛祖

2013-08-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孔子问礼于老子 老子告诫孔子 不要因为太聪明嘲笑他人

孔子问礼于老子 老子告诫孔子 不要因为太聪明嘲笑他人

孔子,老子,周礼,社会,等级,老师,仲尼,世道,仁义,天下,尊卑,时代,礼崩乐坏,逢时,我听说,中曾,司马迁,富贵,温良,不一样,好的,象中,过老,不语,严苛,享有盛名,人心,人们,儒道,何意

2014-08-2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