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考语文 只要做到这三条 文言文准保不丢分

时间:2017-02-08

初中的文言文,虽然重要,因为读不懂,却不太受欢迎

提示:本文共有 18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文言文如何突破?对于许多初中的同学,确实是个问题。

初中的文言文,虽然重要,因为读不懂,却不太受欢迎。

但是放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背景下,对文言文还是要使劲学的。

关于中考,许多地方课内外结合着考。一段课内,一段课外,两段关联着出题。课外的材料,能较充分地体现延展性的阅读。(具体的试题,限于篇幅,百家号“人生底色看语文”不提供,大家可以自行查找)

从考试角度设计总体学法

答题前务必通览题目,多数时候,可从题干中找到重要的答题信息。

课外的文言文虽然看着陌生,然所考的知识点,却皆渗透于课内。如果课内文言文的知识得到良好的解决,以课内的知识作为基础,在课内知识的基础上研究考查的规律,课外文言文其实是没有难度的。先解决课内,课外自然迎刃而解,在文言文的学习上是没有任何问题,下面再给出具体的三条学习方法。

第一,重视积累强化记忆

文言文和英语很像,虽然不像英语那样记单词,但是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的特例,以及“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常用虚词的意义以及用法,还有相关的特殊的句式结构,除了积累之外,还要强化记忆,唯其如此,到考试的时候,才能快速而准确的答题。

想学好文言文,做到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重视翻译,学以致用。

为什么要单独把文言文的翻译提出来?因为只有读懂才能答好题,虽然答题的技巧可以弥补一些读不懂的缺憾,但我们的目标是拿高分,所以就要高起点。

“对、换、留、删、补、调”这六种方法,是文言文翻译的准则。下面分个解释一下。

所谓的“对”,就是対译。 古文简洁,因为单音词较多,所以翻译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把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如“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就是一例。

所谓的“换”,就是替换。翻译时要用现代的词汇来替换古代的词汇。如把人称代词“尔、汝”换成“你”等。但是也有些单音词不可对应互换,这便要找个确切的双音词接替。通假字也要换成本来的字。翻译时先换成本字,再作解释。模式为:“甲”同“乙”,意思是......。

所谓的“留”就是保留。有些不用翻译,如“山、水、马、牛”等古今词义都相同的词语;还有人名、官名、年号、书名、物名、地名、国名等专有的名词,也要保留原样子,可以不翻译。

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这里面有年号有人名有地名,翻译如下: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所谓“删”就是删除不翻译。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的虚词,没有实在的意义,翻译的时候删去不翻译。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没有实在的意义,应删去,只要译成“陈胜是阳城人”就OK。

所谓的“补”就是补充 。文言文中省略的句子成分翻译时要补完整。有:①省主语;②省略动词的宾语;③省略介词或者介宾短语。

例句:“乃丹书帛曰‘陈胜王’。”此句是省主语,译为:(他们)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还有数词,文言文里面往往直接在动词或名词前,没有量词,翻译时应把量词补进去。 所谓的“调”就是调整 。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语序、词序,多有不同。我们翻译要对原文语序调整一番,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有些特殊的句式,大家必须注意,像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或宾语前置句等。最典型的就是像“何陋之有”这样的句子。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于动词之前。这个真的不需要解释,只要记住就好。

学点教育真功夫,和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教育智能小程序

第三,就是各种答题技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只是点到为止,因为如果能够解决前两条,这第三条就不算什么问题。比如明确作者态度把握思想情感,还有什么抓关键词明确主旨 ,以及立足原文来分析主题,只要有了前两条做基础,做保证,都是很容易做到的。

文言文的学习,如果过分的去讲求方法,而不去踏踏实实的读原文,确实和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差异。

但文言文的学习又不能不讲求方法,方法就是语法规则的本身,记住了这些规则,答题的时候也确实会起很大的作用,提高正确率。

还是古人说得好,要以中庸的态度学文言文,不要汲汲于分数,方法正确,功到自然成。

专注初高中各学科学习,这是我们撰写的第511篇原创文章,更多阅读,请加关注。

初中语文,分析句子作用题目要拿满分,答题公式和角度在这里

中考英语,“动词”考点总结和解题思路,推荐收藏

初中英语语法学习基础——五种基本句式,七种句子成分详细讲解

中考语文,深入生活,情感充盈,写出高分作文并不难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考语文 只要做到这三条 文言文准保不丢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翻译首发——福建省中考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翻译首发——福建省中考

外甥,A.,B.,C.,D.,古人,详悉,道理,师川,功夫,意思,味美,中考,人事,人世间,俗事,内心,功效,好处,善事,少年,心思,春风,用心,即使有,古之人,学习上,虽有嘉肴,相互促进,别来

2008-03-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考语文 文言文句子翻译的策略

中考语文 文言文句子翻译的策略

句式,原文,语句,现代汉语,习惯,意译,特点,直译,句子中,古文,专有名词,原则,助词,倒装句,其意,句子,古汉语,标准,方法,意思,标志,用法,虚词,词义,语序,语言,调整,可增,连贯,中考

2018-02-16 #经典故事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

于令仪,译文,意思,吴起,先生,参考答案,陶侃,句子,孙叔敖,小偷,何岳,注释,范逵,屠夫,B.,C.,D.,一篇文章,中加,客人,政策,文章,皇上,陶公,和珅,宰相,百姓,词语,戴胄,孟子

2020-08-25 #故事会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

于令仪,译文,意思,吴起,先生,参考答案,陶侃,句子,孙叔敖,小偷,何岳,注释,范逵,屠夫,B.,C.,D.,一篇文章,中加,客人,政策,文章,皇上,陶公,和珅,宰相,百姓,词语,戴胄,孟子

2020-08-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

于令仪,译文,意思,吴起,先生,参考答案,陶侃,句子,孙叔敖,小偷,何岳,注释,范逵,屠夫,B.,C.,D.,一篇文章,中加,客人,政策,文章,皇上,陶公,和珅,宰相,百姓,词语,戴胄,孟子

2020-09-25 #长篇故事

中考语文之课外文言文阅读真题精解

中考语文之课外文言文阅读真题精解

A.,B.,D.,C.,本题,句子,答案,大将军,韩信,意思,文言,魏绛,陶侃,能力,单于,李广,宋国,黄忠,译文,东野毕,刘表,定公,庞公,地方,墨子,寡人,楚王,百姓,重点,颜渊

2009-11-19 #经典故事

备战2020中考语文专项——常见文言文实词的含义

备战2020中考语文专项——常见文言文实词的含义

文言,实词,意思,文言文,句子,加点,词语,本题,通假字,晏子,用法,重点,题目,词类活用,元方,含义,守成,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中考,小题,猎者,答案,诸侯,一词多义,中加,大夫,字词,学生,缧绁

2016-04-19 #小故事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 诗词填空题专项训练 有中考原题 建议收藏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 诗词填空题专项训练 有中考原题 建议收藏

文言文,语文,古诗词,训练,初一,内容,学生,文和,文言,淘宝,古诗文,下册,句子,年级,教材,时候,译注,资料,重点,题型,考试,七年级语文,一本通,初中文言文,得多,全篇,全套,全部内容,关联词,初中语文

2015-03-3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