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领略中山深厚文化底蕴 探寻南区那些古村落的故事!

时间:2017-03-12

陈天觉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7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全市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美丽古村落,它们犹如散落的珍珠分布在中山各处,如果想全面了解中山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就需要我们去发掘。本次小编将带领大家来到毗邻市区的南区,一探南区的各条古村。南区“宜业、宜居、宜游”恢弘交响。

南区古称良都,位于伟人故里中山市中心城区南部,旅居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乡亲超4万人,是中山的重点侨乡。 南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香山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南宋四大忠士之一马南宝、香山铁城总设计师梁溪甫、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中国百货业先驱马应彪、中国四大百货公司之一永安公司创始人郭乐郭泉兄弟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源远流长,共同打造了南区华侨文化、商业文化、忠孝文化、名人文化和旅游文化的靓丽名片。

渡头村村名来由: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雷幸存举家从新会大塘迁此。建村于石岐河南岸,岸边筑船渡码头(俗称“渡头”),因而得名。姓氏情况:社区姓氏以雷姓为主,其他姓氏有郭、冯、汤等。居民住房情况及民居建筑特点:社区座落在西环路以南,呈靴状分布,村中房屋古为砖木结构的竹节筒屋,今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村中碉楼林立,具有浓郁南洋建筑风格的侨房遍布,很多都是归侨所建。社区注重保护历史建筑和侨乡特色,旧村中沿街鳞次栉比的明清朝代住宅、侨房、石板街和巷里弄道至今仍保存完好,在宁静的古村里蕴含着生机。

恒美村

恒美村。该村以李姓为主,杂有其他姓氏。南宋末年,李松岗兄弟从新会荷塘恒美里辗转迁入此建村,为念故里,取名恒美村。“恒宗衍发金书载史彰人杰,美景宏收玉带环村显地灵”,正是该村的真实写照。源于岐江河的河涌贯穿村中,在恒美村的历史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未到恒美村时,可谓是“未见其村,先闻其河”。从城区一直到城南二路,根本没想到这段路也会有河的概念,而到城南三路时,河流突然出现了。细心观察才发现,这条小河流是从城南三路下悄悄流过来,从地图上看,发觉这条小河流是源自中山的母亲河岐江河的,流经城南三路底下时,来个180度大转变,就流入恒美村了。 河的下游几十米之遥有一座拱形的石桥,半圆的石拱倒映在水里,远处就可望见形成的一个完整圆圈。走近石桥,原来这就是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步月桥”,桥旁刻着中山市人民政府去年公布的“中山市历史建筑”几个蓝色大字。一桥之隔的河对岸伫立一座六角亭子,绿色琉璃瓦、红色圆形柱子。步月亭,名字与桥对应,上书一副对联:“桥古岂无人步月,亭幽自有客登台”。

树涌村

现在的树涌村,是由原沙田村、原树涌两村合并而来。树涌和沙田村分别是南区历史悠久的小村庄,这里屹立着许多年代久远的古旧建筑。游走于民风淳朴的乡间小路,会使人在不经意间放慢脚步,细细的欣赏那些雕塑壁饰、亭台楼阁。趁着国庆长假,我们三人行相约而至,感受一下浓浓的乡土情。

树涌村:石岐西南,元皇庆元年(1312年),刘楚先等从隆都迁居于此。因村背后山上有龙眼树,山边有溪,故初名龙眼树涌。民国初年简称今名。

沙田村:沙田,石岐西南11.5 公里处。地处石岐河以东、梅岭(古称小梅岭)以西之间的冲积平原地带,古为海,明代淤成沙滩。清顺治元年(1644年),林姓人从隆都安堂迁此建村。因田地是沙质土,故名,沿用至今。开村时,人们不怕大海浪潮,一致把泥墙房屋都建在比寮后村更靠近海边的地方,其目的是缩短到对岸问祖时的行程。

沙涌村

现在的沙涌村,是由原上塘村、原沙涌村两村合并而来。沙涌村位于中山市南区中心区,历史悠久,到现在已有800年的历史。沙涌村有着很多历史古迹,如:宋帝遗迹、侍郎故里,镇龙阁、马应彪纪念公园等,通过恒美村牌坊,上书“恒宗衍发金书载史彰人杰,美景宏收玉带环村显地灵”。传说中的宋帝遗迹 侍郎故里牌坊了,这牌坊不是旧迹,是后来重建的,原来的牌坊毁于上世纪60年代。据说当年沙涌村人南宋工部侍郎马南宝为救宋帝,倾尽了所有的家产,后人为表彰他的事迹,立起了这座“侍郎故里”牌坊。牌坊原由全麻青石雕塑镶嵌而成,可惜在1965 年被毁,现牌坊于1987年由画家马中设计重建,将原来的两座牌坊合二为一。宋帝遗迹牌坊为纪念宋工部侍郎、邑人马南宝而建。眼前这条街叫“南宝大街”,正是以其名来命名的。

福涌村

现在的福涌村,是由原福涌村、原寮后村、原金溪村三村合并而来。福涌村地处南区西部, 福涌村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现尚保留完整的历史古迹有福涌自然村的“功建铁城梁公祠和寮后自然村的百年古榕。福涌村内的“功建铁城梁公祠”,是中山市市级文物单位,此古建筑是铁城府为表彰梁溪甫及其四个儿子参与建城之功而建的祠堂。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梁溪甫为良都福涌村人,是当时邑县的能工巧匠,原香山寨官陈天觉建铁城选中梁氏为总设计师。

1154年,五桂花香的铁城建成。良都沙涌望族马氏及其他缙绅认为梁溪甫及其四子建城有功,建议县署在其家乡建梁氏纪念祠堂,永远表彰其功。 “功建铁城梁公祠”建祠已有845年历史,祠门以石栏环绕,全祠以磨光的古青砖,石木顶梁柱,木桁瓦盖结构,属三进天井,耳厢唐宋建筑风格;并集岭南建筑之精华,显得庄严、深沉而富丽堂皇。民国十四年1925年,在原址上对功建铁城梁公祠进行重建扩大。整座建筑物建筑面积约391平方米,以砖雕、泥塑、陶瓷、木刻、花草及人物壁画装饰其内外,是良都地区保存较完好并具有很高建筑艺术的古建筑

北台村

现在的北台村,是由原曹边村、原北台村、原分花水村三村合并而来。北台村是中山市的南区范畴.是一条有百年历史古村。北台村是中山著名的侨乡,华侨旅居以美洲、澳洲为主,在近代历史中,曾涌现出一大批像檀香山稻糖业巨子杨著昆、“空军之父”杨仙逸、中国TNT炸药之父林炳光、“空军先驱”及中国第一位航校校长杨官宇等名人。在北台村还可以观赏到风景秀丽的岭南私家大宅院——詹园;曹边村华侨众多,由他们集资修建的曹边学校为中山的古名校之一,香山立县的发起人梁杞便是曹边村人。

马岭村

现在的马岭村,是由原马岭村、原龙环村两村合并而来。马岭社区位于南区的中东部,唐宋时期已涉通商人烟,元初以形似马鞍之梅岭、马岭两山丘之间成群居之地,因南宋帝王驻沙涌,故官员途经此地必下马,故称下马岭,马岭社区史迹景观有“下马岭茶亭”,亭内有多副名家题款之楹联;有树龄逾800多年的龙环丹荔树,有风景秀丽的马岭水库。社区环抱碧蓝溪水,构成绝妙风光。

竹秀园

因村中翠竹成林、景色秀丽而得名。1953年因村旁有溪,易名竹溪。1963年与长溪合并,称竹秀园。竹秀园是中山市重点侨乡之一,早在民国时期,华侨热心公益,因此被誉为“中山模范乡”。竹秀园人杰地灵,曾涌现许多知名的华侨和实业家。有“永安集团”创始人郭乐、郭泉、郭顺;广东省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主人士郭棣活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领略中山深厚文化底蕴 探寻南区那些古村落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有奖征集!“走进永州古村落”请写一写你家乡的故事

有奖征集!“走进永州古村落”请写一写你家乡的故事

永州,古村落,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征文,稿件,联系电话,永州日报,孙明,市科协,湖南科技学院,科技咨询中心,中心,专家,三等奖,主办单位,刊物,优秀奖,依据,分阶段,县区,媒体,土木,学院,字样,文化底蕴,征文活动,形式,征文竞赛,成书

2011-06-20 #故事大全

句容地名故事——传承文化很“粽”要!

句容地名故事——传承文化很“粽”要!

地名,句容,故事,句容市,活动,地名办,老地名,乡愁,茅山,吴琳,比赛活动,前陵,书籍,印记,全市,古村落,历史,史话,城市,文化,基础,天王镇,小朋友,家乡,文化底蕴,时代,民政局,负责人,宣传,包粽子

2019-09-15 #经典故事

中山 满城皆是“扫地僧”

中山 满城皆是“扫地僧”

中山,阮卓,文化,传统文化,刘艺,古诗词,粤语,书院,孙中山,粤港澳,城市,大湾,区的,中山人,诗社,厚山村,中山市,古村落,故事,城市群,社长,通道,龙山,骑楼,杨铁夫,一环,湾区,创意,国语,工作室

2013-08-07 #短篇故事

民间传说故事集 《百丈拾遗》出版

民间传说故事集 《百丈拾遗》出版

余杭区,百丈镇,作者,文化遗产,民间,汤水,团结出版社,乡土,民间传说,故事集,出版发行,古桥,古村落,古迹,技艺,民俗,文化底蕴,本土,旅游资源,点点滴滴,现实意义,老树,宣传,一则传说,一笔宝贵,传说故事,乡村文化,历史遗迹,散落在,...

2018-10-14 #长篇故事

探寻山东古村落——德州5个古村落

探寻山东古村落——德州5个古村落

德州,村落,王母殿,传统,历史,古宅,吕庄,吕家庄,闫家村,闫家,古村落,古屋,山东,年历,武城县,四大天王,吕庄子,德平镇,汝昌,碧霞元君,蔺家村,德州四,旅游村,花园镇政府,美丽神话,药王殿,财神殿,乐陵,临邑,临邑县

2009-09-11 #故事会

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古村落保护须活态传承

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古村落保护须活态传承

古村落,村落,传统,刘托,中国古,城市,楹联,规划,王国平,祁嘉华,郑国珍,亲人,南平,本报记者,天人合一,宏村,屋脊,文化,村子,特色,燕子,福建,改造,生产,传统民居,文化内涵,文化传承,遗产保护,村落里,因地制宜

2011-02-02 #故事阅读

金华七旬退休教师 4年走遍古村 编撰古村落故事

金华七旬退休教师 4年走遍古村 编撰古村落故事

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金华,古村落,教育,华加,顺明,形式,德育教育,沉香,退休教师,让孩子,这本书,于心,朱浙,内化,乡镇,乡村,中华,人们,动力,年历,县市,发生地,外化,备注,层面,家乡,学校,少年

2013-03-10 #故事会

肇庆古村落——岭南文化的故事

肇庆古村落——岭南文化的故事

金林村,古建筑,肇庆,古村落,塘村,大屋,房屋,岭南文化,封开,巷道,建筑,艺术,山坡上,中西文化,三进,十字,古宅,古文化,广东,建筑风格,浮雕,结构,孔家大院,伍氏,区大,各大,吴庆洲,孔子,封川,平凤

2020-06-2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