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回眸—中国年画 . 天津杨柳青年画《历史故事篇》

时间:2017-03-13

杨柳青年画的历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8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回眸—中国年画 . 天津杨柳青年画

饮中八仙

饮中八仙,皆唐代开元、天宝间人物。图中自左至右:焦遂、苏晋、崔宗之、李适、,女阳王李王进、李太白、贺知章、张旭八人。性豪饮不羁时人称之饮中八仙。杜甫有《饮中八仙歌》、可资参考。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神话故事类年画。

“八仙过海”是中国民间最喜闻乐见的道家故事。“八仙”一般是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人物。在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纸叠驴,蓝采和有花篮,何仙姑有莲花,吕洞宾有长剑,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玉版。这些法器也常被用于装饰,称为“暗八仙”。这幅年画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并没有把八仙一一画下,而是以“暗八仙”的形式,用葫芦铁杖、横笛和玉板代替了没画出的三位神仙。构图精妙,取意吉祥。

百花赠剑

《百花赠剑》出自传奇剧本《百花记》。 明人作,姓名不详。一说出自《凤凰山》。

剧情介绍:

安西王谋反,朝廷派海俊打入王府,充当间谍。安西王不察,重用海俊。王府总管叭喇疑海,设计灌醉,扶入公主帐中,意欲借公主之手除去之,岂料侍女江花佑实乃海俊之妹,失散多年,偶然相逢,遂加掩护。公主见海年少英俊,爱之,竟赠剑许以终身。其后公主助父举兵,但因海俊为朝廷间谍,兵败,公主自刎而亡。

陈光瑞龙宫海藏招亲窦燕山教五子汇文斋作品 副本贵妃醉酒列国楚灵王 贪恋细腰宫六国封相

苏秦,战国时洛阳人,年少时不得志,为家人所轻视,于是从师学纵横术,游说六国,合纵抗秦,被六国推为纵约长,并托付以六国相印,使西秦兵马不敢觊觎函谷关长达十五年之久。图为苏秦荣归故里,全家出门恭迎的场景,各国大夫捧礼随后,亦显其身份之高贵。人物繁多,背景丰富,构图饱满,场面恢弘。

孟母劝学孟母择邻

孟母,孟轲之母仉氏。相传盂轲少时嬉戏,为墓间筑埋,及贾人街卖之事。孟母三迁其居,至学宫之旁,轲乃学习读书礼乐。尝废学归,母方绩,以刀断之。日:“汝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轲惧发奋勤学,卒成大儒,世称亚圣,地位仅次干孔子。

杨柳青年画《天河配》牛郎织女富贵画庄作品 副本

牛郎与兄嫂分居,其所得老黄牛乃上天金牛星.见牛耶独居清苦,欲为其寻求配偶。知七月七日天女下莲池洗澡,嘱其如法寻妻,得织女。成亲后男耕女织,并生一男一女。王母娘娘得知,命织女即回天庭。牛郎担儿女追赶,为王母所划天河阻挡,隔河相望。鹊儿怜其情,每年七月七.群鹊搭桥,使牛女相会。

双拜花堂

即戏曲之《蝴蝶杯》。田玉川游龟山,为打抱不平,打死提督卢林之子。为渔女胡玉莲所救,以蝴蝶杯叮约终身。后卢林奉旨出征,为田玉川所救,许婚其女卢风英。后事象大白,化仇雠为亲眷。胡玉莲、卢风英双嫁田玉川。

天津杨柳青年画《风尘三侠》

此乃两个画面为一幅之年画。一题“风尘三侠”,乃红拂、李靖与虬髯客之故事。一无题,从人物、服饰厦环境看,似“寻梅”一类之题材。系晚清上海画家钱慧安之作品。

天津杨柳青年画《凤凰来仪》天津杨柳青年画《故事三则》天津杨柳青年画《金玉奴棒打无情郎》

《金玉奴棒打无情郎》时代背景是南宋,地点是杭州,要画出宋味,最权威的参考资料是宋朝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此外,宋人画的许多卷轴画也是最好的资料。《金玉奴棒打无情郎》形式上使用略带顿挫,类似切线的铁线描表现乞丐及底层贫民,用类似游丝描的长线表现上层人物;造型上,玉奴的秀丽善良,金老大的忠厚,莫稽的刻薄无情,珠儿的活泼天真,均在形象及动作上作了相应的表统;场景上设计了较多的大场面,以对比手法表现不同的内容。

杨柳青年画《昭君出寨》吴王宠西施 天津杨柳青年画《冷宫救昭君》杨俊恤孤杨柳青年画 文姬归汉

蔡文姬,名琰。汉末蔡邕之女。博学有才辩,妙解音律。兴平中为胡骑所虏,归左贤王,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建安中遣使以金璧赎归,再嫁董祀。文姬痛身世之悲苦,故作《胡茄十八拍》。

此图为文姬与胡子诀别场面,乃画家高桐轩所作。

杨柳青年画《李自成称王》杨柳青年画《列国楚灵王贪恋细腰宫》

从前楚灵王喜欢腰身纤细的人,楚国的士大夫们为了细腰,大家都节食减肥,饿得头昏眼花,站都站不起来。坐在席子上的人要站起来,非要扶着墙壁不可,坐在马车上的人要站起来,一定要借力于车轼。谁都想吃美好的食物,但人们都忍住了不吃,为了腰身纤细,即使饿死了也心甘情愿。莫敖子华接着发挥道,臣子们总是希望得到君王的青睐的,如果大王真心诚意喜欢贤人,引导大家都争当贤人,楚国不难再岀现像五位前贤一样的能臣。

章华台又名章华宫,是楚灵王于公元前535年主持修建的离宫。.这座“举国营之,数年乃成”的宏大建筑,被誉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台”。史载章华台“台高10丈,基广15丈”,曲栏拾级而上,中途得休息三次才能到达顶点,故又称“三休台”;又因楚灵王特别喜欢细腰女子在宫内轻歌漫舞,不少宫女为求媚于王,少食忍饿,以求细腰,故亦称“细腰宫”。

杨柳青年画《马鞍山》

马鞍山(一名:抚琴访友;一名:伯牙摔琴)

情节今按剧中事实,为晋臣上大夫俞伯牙出使楚,行经马鞍山,停舟抚琴,为樵者钟子期闻而叹赏。俞伯牙琴弦忽中断,知必有知音者窃听。令童子出探,乃得钟子期,二人遂订金石交。明年俞伯牙使事毕,归经故道,携琴入山访钟子期。途遇钟父,不谓钟子期已死。俞伯牙闻之,悲怆欲绝。乃临钟子期坟,对冢抚琴,唏嘘凭吊。适有渔樵二,闻而窃笑。俞伯牙感知音之不再,益忉怛伤怀,遂碎琴墓前,终身誓不复鼓。奉钟父而终养焉。

杨柳青年画《桑园寄子》杨柳青年画《桃园问津》杨柳青年画《王敦篡位》

王敦篡位是东晋初年发生的一场动乱,爆发于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结束于明帝太宁二年(324年)。由出身琅琊王氏的权臣王敦所发动,以诛刘隗为名进攻建康,并击败朝廷军队。后自任丞相,诛杀周顗等人,并在武昌遥控朝廷。晋元帝死后,明帝继位,王敦意图夺位,但明帝已准备反击王敦。同时王敦亦患病,面对明帝的讨伐,只得由兄长王含与部下将领钱凤等领军与朝廷军队作战,但最终失败。王敦亦在战事期间病逝。

杨柳青年画《文王爱莲》杨柳青年画《赵匡胤华山围棋》

宋太祖输华山

宋代的围棋活动也很兴盛。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一位围棋爱好者,在他还是后周皇帝柴荣手下的军校时,他就曾在华山与一位老道士下棋,甚至还输掉了随身携带的宝剑,一时传为美谈。

而且,后人还据此演绎出了一则有趣的故事。据传,赵匡胤与之对局的这位道士名为陈抟,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位仙人。陈抟预知赵匡胤将来必做皇帝,便在与赵匡胤下棋时,与他打赌:若赵匡胤输了,便把华山赠给自己。赵匡胤心里想:华山又不是我的,若我输了棋,赠给你又何妨。便答应了陈抟的要求。后来,赵匡胤输了棋,便践诺写了一份把华山赠给陈抟的字据。不久,赵匡胤果真做了皇帝,这才发现自己中了陈抟的计,但是君无戏言,只好承认陈抟拥有对华山的支配权。

杨柳青年画社收藏的年画《谢东山携妓游山》

杨柳青年画社收藏的年画《谢东山携妓游山》

谢安还进入过一次杨柳青年画,画题叫《谢东山携妓游山》。谢东山就是谢安,因他隐居地是会稽东山,世人便都称他为“谢东山”。用今人眼光看,谢安这是胆大包天的腐败行为,但谢安是历史人物,就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看。故事来自李白的一首诗,《书情题蔡舍人雄》,第一句便是“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

事情是这样,谢安才高八斗,少年便有盛名,隐居浙江会稽时,与王羲之一样都是当朝名士。朝廷屡次征召谢安去做官,想委以重任,都被谢安回绝,直到近四十岁才出山入仕。李白在诗中说常听说谢安携妓游东山,杨柳青年画也据此画了一幅年画,应该是谢安四十岁以前没做官时的事情。

谢安入仕后可就不得了,历任尚书仆射、中书监、骠骑将军,之后官至司徒。他率兵南征北战,攻城掠地,为东晋立下赫赫战功。太元八年,外敌入侵,朝廷惊恐。他出奇制胜,取得淝水大捷,然后挥师北伐,收复失地。正因为他功劳太大,很快招忌,被迫离开朝廷,出镇广陵(今扬州)。

杨柳青年画《苏小妹三难新郎》

苏小妹三难新郎,历史故事类年。

这幅年画描述了苏小妹在洞房之夜刁难秦观的轶事。话说成婚那天,小妹有意相难。开始两题都没有难倒秦少游,小妹便出第三个题目:对对子。苏小妹先出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秦观怕对得平淡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才,便坐在池塘边苦苦思索。直到三更,苏东坡出来打探妹夫消息,见他还在池塘边苦想,便悄悄拾起石子朝水池中投去。秦少游忽听“砰”的一声,见池中月影散乱,遂受启发,连忙对出下联:投石冲开水底天。画面中正是描述了这个场景。

夜宴桃李园禹王治水钟馗嫁妹竹林七贤 1

“竹林七贤”是魏晋间七位名士之总称。据《晋书》:“嵇康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成,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后人多以竹林七贤为题材,写文人雅事之乐。

竹林七贤 2

魏晋时期,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许多残酷不人道的事情不断的发生,也因此有许多魏晋的名士像孔融、祢衡、杨修、何晏都是被害死的。这种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许多士人都认为无法匡时济世,对时事往往是讳莫如深,唯恐避之而下及,只有诈聋扮哑、寄情酒色、相聚谈玄还可以避灾祸。于是,一般借助于清谈形式以回避政治的退隐之风盛行开来。阮籍、嵇康等人,基于对世事的共同感受和对自身生命的优虑,共结为“竹林之游”。

“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回眸—中国年画 . 天津杨柳青年画《历史故事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年画欣赏:中国五大年画 护佑你新春吉祥!

年画欣赏:中国五大年画 护佑你新春吉祥!

年画,绵竹年画,四川,天津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桃花坞年画,中国,彩绘,绘画,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国务院批准,色彩鲜艳,吉祥,传统,历史,门神,年间,日本,木版,江南,镇宅,造型,题材,...

2008-04-14 #小故事

中国传统农历年有贴年画的习俗 都有哪些传统木版年画

中国传统农历年有贴年画的习俗 都有哪些传统木版年画

年画,木版年画,杨柳青,朱仙镇木版年画,门神,风格,历史,天津,桃花坞,线条,色彩,苏州,朱仙镇,中国民间,山东潍坊,桃花坞年画,中国,一带,人物,传统,内容,娃娃,形象,艺术,题材,生产,明清时期,构图饱满,桃花坞木刻年画,桃花坞木版年...

2008-11-28 #故事会

“中国四大木版年画”齐聚苏州美术馆 80幅精彩作品亮相

“中国四大木版年画”齐聚苏州美术馆 80幅精彩作品亮相

年画,网站,姑苏,苏州美术馆,展览,木版年画,产地,苏州桃花坞,时期,苏州,杨柳青,杨家埠,清康乾,秋冬美,中国,上海,作品,代表作,代表,天津,四川,大小,山东,巅峰,文化,戏文,水乡,绵竹,门神,创作

2008-09-24 #经典故事

6.年画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它始于汉代民间在门上所贴的“神荼 .“郁垒 神像.

6.年画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它始于汉代民间在门上所贴的“神荼 .“郁垒 神像.

年画,民间,杨柳青,郁垒,纳祥,传统文化,文化创新,为题,天津,极具,神像,神话传说,中国特色,历史故事,木版年画,戏曲人物,演变为,祈福禳灾,美好愿望,朱仙镇,产业,主体,基础,工艺,家教网,才能,标志,活力,盛名,生机

2020-07-17 #故事阅读

天津杨柳青镇年画目录 年画1 简介 2 关于年画的故事 3 分类 4 体裁 5 工艺

天津杨柳青镇年画目录 年画1 简介 2 关于年画的故事 3 分类 4 体裁 5 工艺

年画,杨柳青,杨柳青镇,古镇,门神,灯笼,历史文化,历史,民间,天津,民俗文化,题材,体裁,产地,传统,工艺,文化,风格,郁垒,魏征,太宗,民俗,简介,可分为,民间年画,中国,人家,内容,历史沿革,南运河

2012-08-07 #故事大全

天津杨柳青年画:年画娃娃抱的是条什么鱼?

天津杨柳青年画:年画娃娃抱的是条什么鱼?

年画,霍庆,记者,李傲,杨柳青,彩绘,新京报,寓意,玉成,线条,门子,吉祥,天津,大鱼,娃娃,故事类,时候,继承人,颜色,创作,进入到,作坊,内容,女孩,子孙满堂,尾巴,意思,文化,时间,民俗

2010-11-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VR技术在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中的应用

VR技术在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与保护中的应用

技术,观者,应用,商店,传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产业,大会,天津,手柄,方式,相结合,杨柳青,还可以,虚拟现实,传感器,场景,纪念品,网络,艺术,天津杨柳青年画,如何对,数字技术,杨柳青木版年画,虚拟现实技术,并加,深大,世界

2017-09-14 #短篇故事

「美丽天津」70年看70景 天津留下的故事二

「美丽天津」70年看70景 天津留下的故事二

天津,文化,老美华,十八街麻花,杨柳青木版年画,故事,津门,博物馆,工艺,文化馆,民间,艺术馆,鞋履,华夏鞋文化博物馆,天津文化,旗袍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八街,和发,文化部,杨柳青镇,继承创新,鞋文化,亮点,中华,中西合璧,代表性,...

2011-03-1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