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单芽的白茶 后期转化后滋味会差很多 白茶宜喝新茶不宜喝老茶?

时间:2017-03-14

池塘绿波荡漾,荷花嫩蕊凝珠,荷叶净如白玉

提示:本文共有 30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端午后,荷开娉婷。

池塘绿波荡漾,荷花嫩蕊凝珠,荷叶净如白玉。

莲花的清逸之美,胜在一个嫩字。

嫩粉的菡萏,将开未开,姿容清丽。

水灵灵的莲蓬里能剥出清嫩的莲子,味爽清隽。

池面上的藕花谢了,从淤泥里还能挖出好几截嫩藕,嫩生生的。

池上的清莲,正应了李渔所说的,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

喝茶,也有很多茶友喜欢喝嫩的。

比如白毫银针,凭馥郁的毫香花香,鲜爽的风味,养分滋味好在茶界享誉盛名。

喝一泡今年的新茶,茶汤鲜嫩爽滑、柔和细软,唇齿间感受到的滋味极美妙。

白茶里,白毫银针宜喝新,也宜喝老茶。

上个月刚喝了一回2013年的老银针,稻谷香浓郁,带有根茎类中药的药香,香气沉沉。

汤水里的浆感,轻摇茶杯甚至像蜜汤那般,波澜不惊,特别醇厚。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2》

不久前有茶友发来私信,说他在一个茶群里被雷得“外焦里嫩”。

事情是这样的,有某自称高级评茶师布道,说白毫银针是嫩料,嫩料和小叶种禁不起长时间的转化,到后期就没有什么内质了。这是国内知名茶专家的科学研究和共识。

并且最后还说了句,“业内专家只有认同老白茶是宝的说法,银针是宝的说法只是卖家说的”。

看完茶友发来的内容,李麻花在一旁说了句。

“额,神棍啊,这种群早点退了吧。”

也是,老祖宗说过一句名言,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这明显一看,连白茶基础知识都错误连连的“伪专家论”,哪里值得去费力争辩?

试问,嫩茶经不起长时间储存和陈化,是哪位专家学者的论点?是否有学术刊文依据?是否有实验数据证明?

这么奇葩的说法,明显站不住脚。

再说了,如果“业内专家”只认可老白茶是宝,那老白茶包不包含白毫银针呢?当然也有啊。这样的说法不是自相矛盾吗?

任何的白茶储存时间满三年,都可以称为老白茶。老白茶和存茶年份有关,和品类无关。

这点基础入门级的知识,“业内专家”又怎么会犯这么小儿科的错误。

此外,那所谓的伪专业论里,奇葩的说法还有非常多。

下文就正式来,逐一逐条的辨明真伪。

真理越辩越明,是非与曲折,群众的眼睛自然能看清。

带着米针外衣的2020一级白毫银针,缘来一场无心的插柳¥398度小店月销4购买

《3》

槽点一,白毫银针是小叶种,经不起长时间转化?

说句实话,福建本省的茶树品种,没有小叶大叶的说法。

**茶树品种能够制作成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主要看“适制性”。

从白茶的定义看,它采用特定的茶树品种,再加上特定的制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成品。

并非随随便便的茶树,都能做成白茶。

也不是所有采下来的茶芽,都能制成白毫银针。

按GB/T 22291-2017现行的白茶国标规定,白毫银针是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成品。

从国家标准的原则上看,白毫银针的茶树品种就从没有大叶种的说法。

要是用云南当地大叶种茶树上的单芽为原料,那压根做不成白毫银针。

因为换作了别的树种,做出来的成品不具备白茶应有的鲜醇甘爽风味。

像是用福云六号,云南大叶种等芽头制成的“伪银针”,不仅外观上不具有明显的绿,雪,芽特征,芽头不够饱满,白毫不够浓密,并且毫香也比较弱。更重要的是,茶氨酸含量不丰富,茶汤里缺少了鲜爽的风味。

正儿八经,货真价实,根正苗红的白毫银针,才不稀罕所谓的“大叶种”。

判断一款白茶是否适合长期储存,看要茶叶的干度。

最少最少,成品茶的含水量不能超过国标要求的8.5%以下的红线,否则就是不合格。后期放久了就会受潮变味。

而断言一款白茶能否拥有储存价值,要看的是品质。

产区要好,工艺要出色,树种原料要适宜,白茶才能拥有充足的内质不断推动后期陈化。

若是认为白毫银针是嫩料,是小叶种,就禁不起长期储存,那压根就像福州本地一道名菜所说的——虾扯蛋!

2020头采米针,春风十里时节太姥山上的寒梅引¥298度小店月销2购买

《4》

槽点二,白毫银针没有转化价值,老白茶才是宝?

可真相是,老白茶里也有白毫银针!

白茶的分类分四种,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自从2018年5月开始,按新国标的规定,贡眉的茶树品种限定在有性繁殖的群体种茶树上,产量很少,在市面上变得小众。

所以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白茶分类,主要是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这三种。

但从产量上看,寿眉产量高,白毫银针产量少。

按物以稀为贵的原则,白毫银针的身价并不便宜。

正常品质的白茶,在妥当的存茶前提下,可以经得起长期储存。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按存茶的年份看白茶可以分为三类。

新白茶,存茶时间在一年以内,风味以清香、鲜爽为主。

老白茶,储存陈化时间不低于三年,甘香醇厚是最大的特征。

陈白茶,存茶转化时间介于新白茶和老白茶之间,兼美是其最大的特色。既不失新茶的鲜美,又初具老白茶的甘醇。

因为白毫银针产量少的缘故,所以能顺利留存成老白茶的情况并不多。

市面上的老白茶,以老寿眉常见,而老银针少见。

但少见,并不代表没有。

如果认为老白茶里没有白毫银针,那这样的“评茶专家”未免太没见过世面了。

2019白毫银针,山花香里说丰年的田园雅趣¥468度小店月销3购买

《5》

槽点三,白毫银针存到后面就没什么内质了,所以只能喝新茶?

真相是经不起长期储存的白毫银针,不是存茶方法有问题,就是茶叶的品质不过关。

优质的白毫银针,新茶好喝,老茶的味道也独特。

因为白毫银针的养分丰富,产区环境好,高山茶原料,严格按“十不采”要求采摘制作下,白毫银针的芽头分外粗壮。

捏一捏芽头,圆鼓鼓的,芽头像是竹笋那样,由外到里层能剥出5-7层之多。

并且每一层都全方位覆盖着浓密白毫。白毫里含有不少游离茶氨酸,可以为茶汤风味增加清甜、鲜爽的口感。

此外,白茶里独到的毫香,也来源自白毫。

芽头的内部,同样积累着不少养分和风味物质,用盖碗冲泡能最好的逐冲呈现芳华。

白毫银针因为芽头粗壮的缘故,内部不好烘干。

很多近几年刚转过来加工白茶,制茶经验不丰富的人,会很难将银针内外烘到干爽。

要么是芽头的表层烘干,但内层没烘透,留有不少多余的水汽。

再不然就是烘干时用力过猛,将芽头彻底烘干的同时,却将养分破坏不少,连芽头表面的白毫都烘焦了。

排除掉储存方式的影响,如果一箱白毫银针在储存的时候,越存变得越不好喝,那不能怪在“嫩茶没有储存价值”上,而是很有可能是茶叶含水量没达标的影响。

干度不足的情况下,芽头内的多余水汽会作用出来,会导致白毫银针在后期储存时生出闷味、不新鲜的巧克力味、难闻的杂味……

面对这样的茶,当然不会好喝。

而一款产区好,工艺精,内质丰富,仓储规范的白毫银针,储存成老白茶后,干茶上依旧能保留清爽的植物干燥气息,稻谷香沉郁。

而喝一泡老银针,汤感如浆如陈酿,醇厚柔滑,喝起来的质感不亚于老茅台的风味。

所以白毫银针宜喝新茶,不宜喝老茶的说法根本不靠谱。

《6》

七月来了,暑热正盛。

小暑就要到了,再过些日子,入了伏后要避暑了。

避暑,应该尽量减少高温下的活动。

坐在室内,泡上一杯来自白茶,特别消暑。

夏天喝茶,白茶不论是新茶,还是老茶,都有不小的安神效果。

而喝养分丰富的白毫银针,更是能清心、补元气。

柳宗元写过一首《夏昼偶作》。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觉无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暑热醉如酒,小憩一会,北窗有清风徐来。

往事退隐的夏季,望着窗外的竹影,听着小童轻击茶臼,茶香浸在清风里,特别享受!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单芽的白茶 后期转化后滋味会差很多 白茶宜喝新茶不宜喝老茶?”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能喝的古董?——你可能只是“叶公好龙”

能喝的古董?——你可能只是“叶公好龙”

普洱茶,新茶,茶叶,期限,价值,年限,年份,老生,越陈越,陈香,普洱老茶,更喜欢,古董,普洱,期限内,生茶,变化,陈化,鲜爽度,人们,保质期,位置,偏好,品质,成分,效果,新生,气候,湿度,滋味

2015-08-08 #小故事

《最美逆行者》为何会差评如潮?总编剧回应 肖战无辜背锅

《最美逆行者》为何会差评如潮?总编剧回应 肖战无辜背锅

肖战,这部剧,总编,正能量,低分,如潮,情况,看点,粉丝,黑子,郭靖,郭靖宇,引子,代演,一线,一大,先进人物,代表,大跌眼镜,再加,娱乐圈,形势,影帝,故事,所有人,意思,意义,无辜,演技,电视剧

2013-10-11 #故事大全

民国时期 文人和农民的年收入会差多少?让鲁迅的工资告诉你!

民国时期 文人和农民的年收入会差多少?让鲁迅的工资告诉你!

大洋,农民,文人,工资,月薪,教授,历史,大学,地租,小学教师,教师,民国,百大,租金,看官,北洋时代,正教授,拉多,茅盾,胡适,鲁迅,人和,北京铁路,大家来,有一家,比你,湛湛青天,先知,人畜,买房子

2007-04-09 #短篇故事

小小一枚老茶票 蕴含着多少故事

小小一枚老茶票 蕴含着多少故事

茶庄,普洱茶,茶品,大票,茶叶,生产,各大,家茶庄,来加,普洱老茶,大茶山,产品包装,中央,产茶,作用,品质,包装纸,凸版印刷,兴衰,印刷技术,广告单,小票,完整无缺,年岁,时期,手工,故事,用途,棉纸,有所区别

2020-09-26 #短篇故事

真实故事:“老茶”中的异物

真实故事:“老茶”中的异物

众人,鸡屎,故事,想象出来,人类,藏家,鸡毛,德高望重,原始部落,仓储,价值,作者,篝火,巫师,本质区别,拼配,生态,香气,讲神话,给自己,尤瓦尔,陈香,郝景芳,赫拉,一壶茶,好的,大家好,得如,得发,法都

2007-01-14 #长篇故事

那是大山深处 “老茶婆”的故事

那是大山深处 “老茶婆”的故事

婆婆,阿姐,茶叶,小孩,茶树,年代,人们,大树,后院,粮食,老婆婆,老叶,菜地,叶保,中一,家有,座山,保持着,柴火,山区,小溪,儿童,中国,俗语,例证,先民,口口,土方,外界,客人

2013-03-29 #长篇故事

讲述祁红老茶人的精彩故事

讲述祁红老茶人的精彩故事

茶厂,祁红,祁门,工作,参加工作,故事,负责人,祁门红茶,祁门茶,一生,一线,产业,师傅,工龄,祁门县,茶叶,活动,为大家,乔山,双辉,徐树,杨炳,江国辉,祁门红,胡正,谢裕,金东,车间主任,责任编辑,专业厂

2020-09-26 #经典故事

新老茶粉大pk 谁与茶的故事你最爱?

新老茶粉大pk 谁与茶的故事你最爱?

苏轼,唐伯虎,老道,老舍,先生,卢仝,祝枝山,郭沫若,茶仙,艺术,敬香茶,苏东坡,故事,名茶,敬茶,茶馆,谜面,历史典故,地说道,泡一壶,猜不出,高贵冷艳,一笑,井斗红,介荐,大诗,玉川子,紫笋,苏东,肯让

2010-02-1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