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汴梁人物|全国最美家庭开封市焦晓颖家庭故事

时间:2017-03-16

1998年又是首家创办、开封市第一家茶馆:仕美茶艺馆

提示:本文共有 56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焦晓颖,1969年出生在河南开封,1988年创办开封市第一家专业花店:仕美花店。1998年又是首家创办、开封市第一家茶馆:仕美茶艺馆。

心中有爱 岁月留香

——焦晓颖讲述家庭故事

今天在这里讲述我们家的故事,我都不知道从何讲起......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都是一部传奇故事!只不过今天有幸让我在这里讲诉我们家的故事。

我始终相信: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爱心是夜空中的一轮明月!我们心中有爱,把爱存于心间,身上就永远有花香;永远有灿烂阳光。

25年前新婚不久的我和爱人做了几件平凡的公益资助活动。根本没有想到有今天的回报!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做了下去。时至今日,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给予我开封市政协委员、政协常委的荣誉。1994年起我们家荣获:希望工程最佳支持个人、开封市五好文明家庭、“三八”先进人物、开封市最美家庭、河南省最美家庭等等荣誉称号。现家庭有8名成员组成。我母亲吴翠兰,我爱人普正亮,开封市公安干警,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普兰清、二女儿普兰惠现在南开大学,大女婿刘云朋是位大夫,还有一个外孙、一个外孙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这个家庭在全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中不过是沧海一粟。正是因为心中有爱,正是因为生活在爱的世界里,我们这家庭中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阳光和快乐,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在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妇联等联合开展的河南省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我们家庭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称号。关于我们家庭,我想给大伙讲讲我们家的几个小故事!我们家的大通铺、我店的爱心免费茶水、我与开封县尚店村小学20多年的情缘、我的丈夫普正亮吧!

我们家的通铺

普通居民家的卧室里却摆放了一排一排两层通铺,说起来是件新鲜事儿,但我们家就有这样的通铺。25年来,我们搬过几次家,但这排通铺却始终在家里摆放着。这排通铺是专为特困孩子设置的。这个通铺演绎着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它承载着特困孩子的期待与梦想,寄托着她们的希望。

1996年6月,开封市妇联在全市开展旨在发动社会力量救助特困孩子,做“热心妈妈”的活动,号召每人每年资助一名特困儿童。在开封日报上看到这个消息,当时正在开花店的我与刚刚从部队转业的爱人普正亮一起来到市妇联妇女儿童福利部。快人快语的我一进门就对工作人员说:“‘热心妈妈’也算我一个。”当翻阅了厚厚一本开封市特困儿童情况登记表时,心情百感焦急,他们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龄却享受不到父母之爱,正是求知学习的年龄,却不能上学。看着登记表,仿佛看到他们期盼眼神.....不知不觉,我们夫妇已在13个农村特困孩子的登记表上打了钩。市妇联工作人员顿时愣住了。问我:你们两个年轻人,经济上可以吗?我当即表态:“只要是打过钩的,我们都认领!”

我母亲在电影院工作,我跟着从小就看雷锋故事、学雷锋,小时候雷锋精神就深深刻在我心里。年轻刚刚创业的我并非腰缠万贯的富翁,我们夫妇平日里生活非常节俭。开了开封最大的花店,我们结婚时却没有用一辆轿车、乐队,也沒请司仪。我是舅舅开着他的面包车和我一起来到饭店,我穿着平时喜欢的红衣服,爱人普正亮还没有转业就穿着当时他的武警制服。放了不知那位朋友买来的两挂鞭炮。不过大家也不要认为我们的婚礼不够隆重,因为男嘉宾基本上都他是部队的战友。他们是着制服来到婚礼现场,而我们花店的伴娘们全部着大红色工装。这一红一绿让不少参加婚礼的朋友认为是集体婚礼,在开封也轰动了一时呢!28岁才结婚的我没有自己的孩子却开始做起:妈妈!

从此,我们家里就热闹起来。每逢周六、周日,我们家就会多了一群来自农村小学的孩子们,其中还有父亲刚去世身着孝衣的孩子——朱瑞瑞。很多孩子来到我们家时头发凌乱,而且头发上还长着白花花的虮子。在外婆的指导下,我找来醋和碱面融化在热水盆里,给孩子们洗头发,并用箅子一点一点地把她们头发上的虮子箅掉。我还会经常带上七八个孩子们去澡堂洗澡,为她们换上新衣服,每次洗完澡我都觉得身子像散了架似的。

为了让孩子们有住的地方,我们夫妇决定腾出家里的两间卧室和客厅,摆放通铺。孩子们吃完我为她们准备的可口饭菜,就香香地睡在这两层通铺上。到今天为止我做十几个人的饭菜比做两三个人的饭菜还得心应手!有时坐在通铺边,我会仔细倾听孩子们一周以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给她们讲故事……直到孩子们进入梦乡。冬天的夜晚我也会半夜起来给她们盖盖被子,这样才能放心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个别孩子晚上尿床,他们走后清洗床被也就成了我的家务活。

从市里回乡下时,我经常为孩子们准备一个个小包,里面装着作业本、钢笔、铅笔及书籍等学习用品。送别时,坐在返程车上的孩子都要把手伸出车窗外,眼含热泪恋恋不舍地挥动手臂向我喊着“妈妈再见”。

聂小粉、聂小焕是尉氏县小陈乡后马村的一对姊妹。姊妹俩就读小学时,祖父、祖母去世,父亲、母亲也于1993年双双意外身亡。姊妹俩只有靠邻居和患病的伯父、伯母抚养,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孤苦伶仃。我们夫妇了解情况后经他的伯父和我们夫妇奔走咨询,多方协调,小姊妹俩成为中国开封SOS儿童村的成员。李卫敏、李双双、李欢欢,姊妹仨是刘店乡人。由于家境贫困且姊妹多,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1998年,我开始经营茶庄。在尚店小学校长刘振辉的介绍下,李双双的母亲把女儿小双双送到我们的茶庄门口,对我说:“今后您就是双双的妈妈了,俺一家人感激不尽!”说完,留下一兜衣服便转身离去。

在我手把手的教导下,李双双开始学习茶艺。几个月后,听说李双双的姐姐李卫敏、妹妹李欢欢也渴望来这里,我都答应了。也是在那排通铺上,姊妹仨安心地进入了这个温馨的家。老大李卫敏天生斜颈,我们夫妇把她送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接受了手术治疗,当医院知道我们这个善举时,免收全部手术费用。小卫敏终于可以像两个妹妹一样健康快乐地生活了。后来,姊妹三个在我的带领下来到中国茶艺师的摇篮、我国最大的茶艺师培训基地:江西南昌女子茶艺学校成功考取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级茶艺师资格证书。2000年,三姐妹同时考上茶艺师也是当时一个新闻!朱瑞瑞、海燕、马小娟、李娜、朱莉莉、李惠……20多年来,在我们家的通铺上“安过家”的特困孩子有100多名,这排通铺给她们留下了最温馨的记忆。现在,这些孩子很多都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

我们家的爱心免费茶水

2011年春天起,在开封市包公湖南岸经营茶馆的我设立的“爱心免费茶水”。外地来汴的游客、附近的环卫工人、每天晨练老人、过往的出租车司机……来这里喝茶的人络绎不绝。这个茶摊每天为过路者免费供应茶水,风雨无阻已有七年多。爱心茶摊1米2高的桌上放着一只不锈钢保温桶、桶高80公分,拧动保温桶上的水龙头,热茶的清香就会扑鼻而来!

“包公湖风景区南岸当时没有卖水的摊位,特别是外地游客和对面10米湖边晨练的老人们经常到我的小店讨杯水喝,更有怀抱婴儿的母亲为给孩子冲奶粉到处寻找热水......经营茶店的我将心比心进行了一番思考,“赠人清茶,手留余香。爱心免费茶水就从我这儿开始送起吧。”从此,我们小小的茶店每天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大锅烧水,准备清茶。从春节经过四季又到除夕,每年365天这里的爱心茶水从不间断,每天从早上九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冬季每天一般要烧4-5桶开水,盛夏时节每天就得烧10-20桶了。

在开封包公湖南岸,利用湖边公共体育设施健身的老年人、从市场买菜回来的行人都会走到我的爱心茶摊前接茶水。如果保温桶里的茶水喝完了,进店打个招呼,我们会马上送上一杯爱心水。几年来,相国寺汽车站的司机和一些出租车司机也都是每天自备饮水杯来这儿“补补水”。渐渐地,这里成为开封市民的固定“补水站”。

晨练老人孙双全这样评价我们的——

爱心茶水

仕美茶人心灵真美,

免费供应爱心茶水。

坚持数年无怨无悔,

行人游客有口皆碑。

喝入口中暖在心扉,

雷锋精神又现光辉,

为民服务难能可贵。

包公湖畔再添一美!

我与开封县尚店村小学

20多年的情结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这是我作为市政协委员一直坚持的履职理念。

25年来,我与开封县刘店乡尚店村小学师生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宽敞的校园,平坦的道路,翠绿的松柏,琅琅的书声……走进如今的尚店村小学,面貌焕然一新。

尚店村小学校长刘振辉常常说:我们这所乡村小学能有今天的面貌,得益于一件提案、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关爱和支持。

2012年年初,我收到来自尚店村小学的一封信件。信封里装着许多照片:校门破旧不堪,两扇门的校门仅余一扇;校园的土路坑坑洼洼;学生上课用的凳子布满裂缝;学校厕所顶上的石棉瓦已经断裂;校园围墙用一根根树干支撑着……看着这一张张照片,我很是揪心。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怎么能茁壮成长呢?这样的环境已对学校师生的安全造成隐患……”当时的我心中久久难以平静。

在出席2012年4月召开的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时,作为市政协委员,我向大会提交了一件关于《修整尚店村小学校容校貌、为学校创造良好办学条件的提案》,并附上了照片。随后,市政协指定开封县教体局为提案承办单位。

接到提案承办任务后,当时的开封县教育局把这项任务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并安排施工队来到尚店村小学,帮助学校完善各种基础设施。

很快,尚店村小学全体师生就在焕然一新的校园里开展教学活动了。

我的爱人普正亮

中等个头,平易近人,见人总是微笑着。从警20多年,普正亮时刻铭记一句话——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他用生命彰显人民警察的担当情怀。

这就是我的爱人普正亮。建设社区警务室、征兵、拆除违法建设、社区警务大队和警综大队日常运转……拧紧发条忙于千头万绪的工作,使普正亮的血压从平时的正常飙升到110 /180。2013年7月20日上午10:30,因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的普正亮在兰考县考察学习社区警务室建设经验时归途中,突发脑溢血,满脸通红、发烫,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进而昏迷不醒晕倒在兰考回开封的国道上,在生死边缘徘徊……在无影灯下,手术持续了3个多小时。医院做了钻孔引流手术,在头顶插管排出淤血。我爱人1987年高中毕业服役开封市武警支队,1990年考进武警郑州指挥学校,1992年市武警支队机动中队任排长,1996年年初转业到开封市公安局南关公安分局当刑警,1999年开封市公安局成立警务督察队,他以综合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进市公安局督察队,2001年任开发区公安分局纪委书记、副政委,2012年从金明池分局副局长调任机场分局副局长。

三天后,普正亮有了模糊的知觉,苏醒后的他只能回想起在市武警任排长的那段日子,近期的事情都想不起来了!他失忆了!我就天天和他讲从前的故事,时时苦心引导普正亮他才逐渐恢复记忆,但还是支离破碎的。在医院的三个月有那么多相知和不认识的人来看望帮助我们,推拿师郭永仁会早早推掉生意,每天坚持一小时为普正亮疏通经络,李崇荣、马乐、时凯、郭永仁、林炜烨等数十名朋友……在病床边挂了个小本本,他们自行排班值夜交接!使普正亮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感恩我的朋友,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你们总会在我左右用心呵护着我,让我感悟到: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真诚、善良、亲情!人生路上这短短的100天没有你们相伴,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撑下去……你们是我生活银河中一颗颗明亮的星星。

“还有一大堆事等着我去办呢!”病情稍微好转,他就急着要去上班。下床时,他脚跟发软,差点栽倒下去。幸好我在旁边看护,才没有再出意外。

我们“普局是为工作累倒的。”分局来看望他的民警这样对我说。他忙起来没日没夜,经常是渴了喝白开水,饿了吃泡面,累了披上大衣小憩一会,从不考虑身体承受能力。为人民服务!警民心连心、警民一家亲!这都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

早在1997年2月10日,开封一射击俱乐部发生抢杀人恶性案件,时任刑警的他参加了追捕犯罪分子的行动。普正亮和战友一起,手拿冲锋枪实弹的与犯罪分子对阵。2月11日是我的生日,等了一整夜也不见丈夫的踪影。我们早已相约几位朋友聚一聚。于是深夜朋友散去,我便提着生日蛋糕走进南关分局....第二天我还写了一篇小小的散文发表在开封汴梁晚报,名字是《午夜的生日蛋糕》。

普正亮老家在山西省垣曲县古城镇峪子村,几辈为农从小家境贫困。10岁那年腊八节普正亮要去走亲戚,父亲给了他五角钱,让他当路费。夕阳落了山头,寒风刺骨,衣衫单薄的普正亮翻山越岭步行30多公里来回,舍不得乘车,更舍不得买吃的,晚上回家手里还揣着那张皱巴巴的五角钱。

从军和工作以后,每当见到穷困的人,普正亮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的艰辛岁月,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涩。他总是省吃俭用尽力援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1998年11月,市妇联开展“春蕾儿童”资助行动。忙于工作的他委托花店服务员送去500元钱资助一名儿童,并告诉服务员不要留下姓名!在妇联工作人员的要求下这位服务员只能自做主张写下——资助对象:谷晓和资助人“公安普”后就走了。

19岁踏上开封大地后,普正亮无私奉献的事迹数不尽、道不完。

经常有人问我:“当时小普只是初来乍到的山村穷小伙,你为啥偏偏看中他了?”我笑着回答:“小普憨厚朴实,心地善良,女人最关键的就是能找一个靠得住的男人过一辈子……”

你若善良,人世温暖;

你若慈悲,岁月留香!

心中有爱,幸福祥和处处在!

心中有爱才有度。让我们都来做心中有爱的人,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看着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我荡起了幸福的笑容……

编者的话:如果把人为什么活着算是人生的一个终极命题,那么做些有意义的事,不虚度光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答案吧。刚到报社工作时,因宣传这位“热心妈妈”而认识她,好些年了,目睹到她的事业发展得不错,家里家外是个风风火火的人,方方面面都很能干!由于常年照顾资助的孩子们,她能把饭菜做得很好吃,尝过的朋友都会夸赞她。祝愿好人焦晓颖:事业越来越顺利!家庭越来越幸福!

供稿:《开封尚》杂志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汴梁人物|全国最美家庭开封市焦晓颖家庭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汴梁人物|开封电工于震的故事

汴梁人物|开封电工于震的故事

于震,老人,刘兴俊,电工,农电工,母亲,村里,儿子,陈姗,供电公司,大爷,父亲,电话,蚊帐,工作,厉庄,农电,需要他,都会,农村,事情,亲人,任务,安全隐患,孩子,工具包,开关,扫把,插座,村民

2013-12-22 #故事大全

汴梁人物|开封教师李君:莫道君行早 更是早行人

汴梁人物|开封教师李君:莫道君行早 更是早行人

学生,老师,李君,时间,高三,河南省,大赛,李老师,一等奖,成绩,同课异构,华罗庚,周周练,师说,李老,董艳艳,赵红,陈华,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和家,主任,中原,任课老师,作息时间,六点半,光阴,分秒,功勋,合理安排,基本功

2020-02-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传承汴梁非遗文化 开封示范区新崛起 我们都是非遗的守望人!

传承汴梁非遗文化 开封示范区新崛起 我们都是非遗的守望人!

汴梁,包子,黄家,银匠,面塑,区的,项目,张海,国术,文化,传统武术,历史,古城,学生,对象,遗文,银器,周德军,示范,全国,基础,武术,游客,领航,扬光大,黄素,黄思忠,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武术,第一楼

2019-03-03 #经典故事

抖音微视《赵员外说汴梁》在开封铁塔公园景区举行开机仪式

抖音微视《赵员外说汴梁》在开封铁塔公园景区举行开机仪式

赵员外,汴梁,能力,微视,文化,河南省,仪式,文化传媒,冯福田,杨晓,瑞瑞,赵晓,中文系,北京国际,实体公司,河南大学,河南电视台,红起来,中国,世人,一身,个人,人文景观,书画,倾情,优秀奖,典故,开封市,尚佳,商演

2007-09-19 #故事会

汴梁三农|河南开封:精准扶贫路上 那些动人的故事

汴梁三农|河南开封:精准扶贫路上 那些动人的故事

政府,精准,社会团体,贫困户,扶贫,仇楼镇,郑州济华骨科医院,儿子,开封市,生活,强直性脊椎炎,杜伟,李清,东大化工,人和,冷冻厂,区政协,工作队,小康路,神马集团,攻坚战,充分发挥,优势,一家人,中国,主席,保驾护航,保护伞,充分利用,...

2018-08-23 #故事会

呼家将故事:龙兄虎弟大闹汴梁城 功夫最差的他 反而立3大奇功

呼家将故事:龙兄虎弟大闹汴梁城 功夫最差的他 反而立3大奇功

孟强,呼延庆,呼延,汴梁,呼家将,庞文,刘玉萍,福将,大闹,卢凤英,孟良,焦玉,兄弟们,历史,小将,小说,本事,绊马索,大奇,庞天,火葫芦,内容,兄弟,兵权,大刀,孙子,威力,对手,延庆,朝廷

2020-01-07 #经典故事

汴梁公益|河南尉氏:疫情面前 这是送给我们最好的春节礼物

汴梁公益|河南尉氏:疫情面前 这是送给我们最好的春节礼物

尉氏县,张双,工作人员,大营镇,疫情,佰草堂,福星老年公寓,会员,口罩,老人,药店,工作,防护口罩,孙国亮,李平安,王广,法人代表,三中队,建设路中,成一,志愿者协会,西站,邮政物流,河南省,人士,一行,一家,代表,人民广场,仓库

2014-03-11 #故事阅读

汴梁文化|书法家为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献墨

汴梁文化|书法家为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献墨

焦裕禄,事迹,尉氏,展览馆,精神,聂政,蔡邕,书法家,尉氏县,情怀,刘凌志,亚辉,王东,尉缭,李建强,陈南,阮籍,中国梦,县志办,新时代,一行,三贤,上学时,驻马店市,协会主席,书法,书法作品,人士,人民,党和政府

2008-03-1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