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佛教禅宗文化之六祖慧能

时间:2017-03-18

这起源于菩提达摩禅宗初祖将禅学传播到了中国

提示:本文共有 22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在佛教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剧烈碰撞之下,一个崭新又更具有使用兼职的宗派产生,这就是禅宗。

这起源于菩提达摩(禅宗初祖)将禅学传播到了中国。留有偈云: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成自然。

不过是脉脉单传,果真五叶开过后,才开花结果。到六祖慧能把禅学发扬光大,变成一代宗派。

禅宗诞生了,并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修行和现状。在家修行也能成就佛道,这样佛法就走向了大众。更由于禅宗的思辨和独特的美学阐述,使其受到上流社会的文人墨客的青睐。

比如,苏东坡就非常的喜欢禅宗。写过诸多禅诗,名句有,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等等。

当然,这要感谢禅宗六祖,今天就来谈谈慧能的故事,基于《坛经》改编。

图片来源网络 六祖慧能

求道

岭南的卢家本是大户人家,可惜到了慧能这里,已经家道中落。不过说明他有优秀的基因和无限潜力。

所以在砍木头的时候,听闻人诵《金刚经》。他立马产生感觉。原来除了维持生计,佛法才是更值得思考的事情。他辞别尚在的老母,依然北上去求取更高深的佛法。

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人,他表示自己大字不识,但是读佛教经典的含义却见解深刻。当然,这其实是慧能每天和自然打交道,对一切充满敏锐的感悟,内心充满淳朴和光明。又善于学习,从事物的表象看本质。从教义中体会佛陀所想表达的本意。

证道

北上一路艰险,最终却挡不住心志坚定之人。慧能如愿拜在五祖门下。

五祖弘忍刚见到慧能时,觉得他一个身材矮小黝黑的樵夫,还大字不识。决定考一考慧能,如果通过不了估计就喊回去继续当光头强(伐木工)。

求什么? 不求财富,不求增寿,一心向佛。

有成佛资格否? 众生皆可成佛。

弘忍大喜不表,内心已经认可了慧能。可是弟子内部势力复杂,环视一圈轻视慧能者居多。想要留下慧能,不如就先安排去做杂货,一来检验求佛之心真假,二来安抚众人。

私下里的弘忍当然也很惦记慧能。他们悄悄谈话后,五祖发现此子悟性极高,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时光如梭,弘忍大师面临将法脉继续传承的问题。他决定用最简单的方案,写偈子来体现证悟的水平。

大弟子神秀所写:“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试试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弘忍看后有些失望,这个修行提现在行上。不过大家都一致拍手称快。没有人能写出与之匹敌的诗句。

巧合的是慧能在听到别人读了之后,仔细一想,脱口而出:“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此言一出,弘忍会心一笑。但是别的师兄弟都看不起这个人,歪改用别人的诗句算什么英雄好汉?

图片来源网络

成道

弟子们不服,但弘忍不得不服。为了避嫌,他只好夜寻慧能再传授自己的衣钵。

慧能所修正之诗,正是修行到底了。是对无的深刻理解和掌握。至于改诗一说,我们的教义都是从佛的语录经典而来,修正错误,保持正知正念是好事情。

弘忍劝慧能离开,黄梅这里处处都是相对其不利的敌人,回去南下传道吧。

慧可连夜离开,回到曹溪悄悄传教。使他再度一战成名就是法性寺的法会。

在现场他遇到两个和尚在吵一个问题。风和彩旗哪个在动?

一个说风动。有风就动起来,每风就垂下来。

另一个说彩旗在动。如果风动的话,为什么让彩旗动,却不让山动。可见不是风在动。

慧能回答道:“既不风动也不是彩旗在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这一回答惊讶全场。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慧能当然是错的。但是从佛法的角度看,我们身边这些东西都是随着内心的牵动而动的。

你看到一则故事感动悲伤,未必是故事悲伤,而是你内心产生了悲伤,其他人读同样的故事却不会产生。你觉得物质是外力作用下才运动的,这是在宏观的条件下成立。而在微观世界,你决定了你观测的粒子的位置,就像你能决定薛定谔的猫是死是活。

可见慧能已经深刻体会了佛法奥义。自然在会上被奉为座上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传道

此后的禅宗也被一分为二。南方慧能代表的南禅宗,讲究顿悟。北方神秀代表的北禅宗,讲究渐悟。

北下挑战慧能者和求学者自然居多。这里面我像说一个我很感兴趣的故事,再谈一谈。

法达向慧能求教:“老师,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为什我读了三千多遍《法华经》(另一部佛教巨著)还是什么都没有懂?”

慧能答:“诶呀,法达,你可以一点也不达法(懂得的意思)。你并没有真正的研究过这门书,而是纠结于遍数上了。,以为自己读得很多就觉悟,你都偏离了明心见性,你这样再读三千遍也没有用。”

留下偈子云:“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我们学习佛法不能光读不理解,也不能被教义所局限。想要掌握佛法,是需要用自己用心去体会,细细感悟生命和生活。就像体会一个道理,别人讲的很好,但是未必适用,要变成自己的感觉那就不一样了。

八万四千法门更是提醒我们成佛之道是方法多样,结果唯一。一条路你走不通,完全可以换一条嘛。何况白读三千遍,精读一遍说不准就找到自己感觉有用的地方,由点破面,逐步掌握全书。

正是如此,慧能很注重因材施教,弟子们更是争气,并发展出众多流派。这让禅宗思想,百花齐放。

当然关于禅宗的故事很多,还有像六祖挖清泉、神会北上改革等等。对禅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阅读《坛经》、《读佛即时拜佛:六祖慧能传》、《禅宗故事》等书。

总的看来,慧能的一生,意外求道,北上证道,法会成道,曹溪传道的传奇人生。他的存在彻底的改变了佛教面貌,给了佛学文化更加广阔的舞台。

我想慧能的心法,离不开追随本心和独立思考。他坚持了他内心的想法并成就佛道,与五祖对话目标清晰。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自己独立思考,反驳神秀的偈子、风旗之动指明答案。这些都是他能成为文化人格化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后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佛教禅宗文化之六祖慧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关于禅宗六祖慧能的那些事(摘录)之一

关于禅宗六祖慧能的那些事(摘录)之一

佛教文化,中国,六祖,过程,有的人,禅宗文化,六祖慧能,修佛,多大,中不,世间,光辉,作用,人性,人人,人生,佛教,作者,禅宗,关系,六道轮回,字体,天地,天性,宇宙观,宏观,微观,形式,左右摇摆,弘法

2011-12-10 #故事会

禅 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 坛经 慧能 禅宗

禅 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 坛经 慧能 禅宗

禅宗,佛教,慧能,禅定,思想,瑜伽,境界,宗教,理论,六祖坛经,传统,六祖,改造,污染,六祖慧能,意义上,中国,一物,东西,儒家,分途,婆罗门教,坛经,意境,文化,文字,方法,法门,目的,禅学

2018-11-11 #故事阅读

古代史: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

古代史: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

慧能,佛性,生命,马祖,禅宗,万物,和尚,妄念,差异,弘忍,形态,本体,法师,界限,直觉,真义,神秀,自性,语言,统一,不可说,什么都,何处惹尘埃,执着于,语言概念,东新,不空,南宗顿,南宗,可成

2018-04-19 #故事会

南怀瑾:禅宗六祖慧能 一首揭语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

南怀瑾:禅宗六祖慧能 一首揭语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

禅宗,大学,思想,情绪,中国文化,明德,中国,圣人,惠能,修养,感觉,止于至善,超人,知止,大学之道,个人,中心,佛教,佛性,儒家,和尚,功夫,宗教,广东,心境,文化,明心见性,神仙,行为,路费

2017-06-09 #长篇故事

坛经谛义:认识六祖慧能的六个视角

坛经谛义:认识六祖慧能的六个视角

慧能,禅宗,人们,法门,见性,中华文化,佛教,传奇,文化,标志,经历,觉悟,六祖,特色,中国禅宗,坛经,境界,外来文化,影响,孔子,达摩,一法,隐姓埋名,中国,一生,代表,代表人,佛门,佛经,土壤

2010-07-19 #故事大全

佛教禅宗:有明子暗子之分 六祖慧能与神秀禅师二者相辅相成

佛教禅宗:有明子暗子之分 六祖慧能与神秀禅师二者相辅相成

神秀禅师,六祖慧能,禅宗,佛学,佛教,慧能,东山,悟性,文字,顿教,大乘,奇佳,神秀,能参,祖弘忍,大乘佛法,佛家,北宗,佛经,佛陀,修行者,偈语,己身,法师,菩提树,经文,指导,不识字,便是其一,无南北

2013-09-18 #经典故事

六祖坛经 六祖也相应作了答疑 禅宗 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 六祖也相应作了答疑 禅宗 六祖慧能

禅宗,六祖慧能,六祖,坛经,六祖坛经,信仰,系统,文字,佛法,般若,不生不灭,净土,功德,外道,宗派,大师,尘劳,波罗蜜,见性,邪见,曹溪,居士,力量,信心,佛教,三宝,不立文字,三昧,开悟,志诚

2007-02-12 #经典故事

禅宗六祖慧能到底悟到了什么

禅宗六祖慧能到底悟到了什么

意识,龙树,自性,生其心,明静,佛教,安住,身体,无所住,中观,慧能,坛经,六祖,佛家,作用,外境,弟子,状态,眼识,这里有,后世,开示,实证,提法,瑜伽,猿猴,环境,眼根,问题,金刚经

2019-05-08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