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这个村的笑脸墙又要换了——来自新疆和田巴什拉克比纳木村的新故事

时间:2017-03-2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驻巴什拉克比纳木村工作队供图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

提示:本文共有 18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和田地区皮山县巴什拉克比纳木村村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驻巴什拉克比纳木村工作队供图)

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从皮山县城出发,穿过一小片沙漠,几个零星鱼塘旁,一座座红顶黄墙的安居房整齐排列——巴什拉克比纳木村到了。

一进村口的村委会小院,眼前是一面笑脸墙:没长牙的小娃娃咧着嘴笑,白头发的老婆婆抿着嘴笑,身着艾德莱斯绸裙的姑娘娇羞地笑,头戴花帽的小伙哈哈大笑……一张张笑脸拼出一大颗爱心。数一数,笑脸墙上的照片有190多张。

“日子舒坦了,精神头足了,笑就天天挂在老乡脸上,收都收不住。”

说这话的是吴春明,笑脸墙的制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驻巴什拉克比纳木村工作队队员。“这些笑脸,都是我们在入户走访慰问村民时,顺手抓拍的。”

算起来,这是村里第二面笑脸墙,2018年7月换上的。

“工作队刚来那会儿,村民们没啥精神头。队员们就想,要不做个笑脸墙,鼓鼓气。”

吴春明记得,2017年6月,工作队进村刚满3个月,制作了第一面笑脸墙,费尽力气,找到140多张村民的照片,“可惜表情都木讷得很,扯着嘴角硬挤出点笑。”

那时,村子穷得不行,谁笑得出来?

巴什拉克比纳木村是维吾尔族聚居村。由于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老天不下雨、光下土,一刮风,沙子满天飞。村里的路,走两步,攒半鞋窝沙子。随处可见“笆子墙”,几把红柳枝一捆,糊上泥,夏天漏沙,冬天灌雪。娃娃们的游戏就是在沙地里打滚嬉闹。

当地有个说法:新疆脱贫,最难的是和田;和田脱贫,最难的是皮山。国家政策这么好,为啥皮山脱贫还这么难?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陈诚带着队员们,绕村子转了几圈,发现年长的、年轻的,几乎都靠着墙根晒太阳。问他们愿不愿意去阿克苏拾棉花,个个都摇头:“不麦都(维吾尔语,意即‘不行’),离家太远了”“政府给了低保,凑合过吧”……

队员们乐不起来了:老乡心里蒙着一层沙啊!不改掉等靠要的习惯,这个贫还怎么脱!

其实,村里也有几个勤快人。“这是麦麦提·如孜,我们村2017年首届劳动模范,他是村里唯一精通砌墙手艺的‘大工’。”吴春明指着照片上一张黝黑的笑脸说。

50岁出头的麦麦提·如孜做了17年建筑工,手艺了得,干活踏实。2013年,他用政府补贴的2.85万元,拆了家里的土坯房,盖起全村第一栋砖混结构的抗震安居房。忙完自家忙村里,这几年,村民盖安居房、改造庭院、建围墙、修水渠,他都没少出力。

2017年底,工作队在村里组织评选劳动模范,为村民树榜样,麦麦提·如孜被选上了。于是,他又多了一个活计,常被工作队请去给村民宣讲怎么拔穷根。眼看着麦麦提·如孜家过得一天比一天滋润,村民都羡慕死了,要跟着他干。这不,他领着几名贫困户汉子,今年盖了村里10户人家的富民安居房,每人挣了7000多块。

有了榜样,不够,还要教村民学到一技之长,用自己的双手摆脱穷日子。

“亚克西目塞孜(维吾尔语,意即‘你好’)!县里发的电脑送到了,我这两天就想把电商做起来。”布威海力且木·阿卜杜克热木匆匆走过,脸上的笑容如墙边盛开的波斯菊,明灿灿的。

之前在村口开日用品商店的她,半个多月前被工作队推荐去县城参加了电商技能培训。“开始,心里直打鼓,怕学不会嘛。”布威海力且木·阿卜杜克热木和村里其他妇女一样,从小到大基本没出过村子,更别说碰电脑了。

“你年轻,肯定行!等开了电商,全国各地都有你的客人,挣得更多!”工作队使劲给她打气,她才壮着胆子去了县城。培训结业考核,她拿了全县第二名。

布威海力且木·阿卜杜克热木高兴了,打算开一家网店。村民养的鹅、种的红枣,品相都不赖。“我开网店后,帮大家一起卖,省了中间商,乡亲们能赚得更多。”

“现在村里90%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找到了工作,人均月增收1600元呢。”吴春明笑道。

腰包鼓了,各家也搬进了安全住房,每间屋子都安了电灯,亮堂堂的。水泥路修到院门口,村民串门、办事都爱骑电瓶车去,路平好走。以前用过的煤油灯、毛驴鞍子,一古脑儿进了新建的村史馆,变成展品。一个簇新的葡萄架子和一片种满波斯菊的花圃,是每家小院门口的“标配”,工作队带村民们一块拾掇的。这两年,村里还发展了驴养殖、鹅养殖等特色产业,奔着高质量脱贫去。

听说,今年底,这个沙漠里的小村子就能脱贫摘帽了。

“你看,这张照片是布威海力且木·阿卜杜克热木。她刚才的笑模样,是不是比照片还漂亮?”吴春明告诉记者,工作队正商量着,一年又快过去了,新事好事喜事更多,老乡们笑得更开心,村里的笑脸墙又该换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这个村的笑脸墙又要换了——来自新疆和田巴什拉克比纳木村的新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第一书记的扶贫故事)陈诚:心里驻着一个村

(第一书记的扶贫故事)陈诚:心里驻着一个村

陈诚,村民,湿地,巴什拉,比纳木,驻村,村民们,苇席,巴什,拉克,工作队,中国,产业,乡村,人人,土地,小村,景区,村子,村上,水库,特色产业,芦苇,们一起,人均,多来,芦苇荡,第一书记,和村,好的

2009-07-19 #小故事

新疆和田与江苏徐州两家人的感恩故事

新疆和田与江苏徐州两家人的感恩故事

王艳华,卜力,图尔,徐州,新疆,女儿,大哥,火车票,维吾尔族,和田,一家人,故事,生意,饭店,江苏徐州,于涛,友善,张普,寻人,王艳,在新疆,责任编辑,新华社,华中学,在路上,新疆朋友,新疆餐厅,里一,乌鲁木齐,一家

2007-04-10 #长篇故事

漫游新疆——和田葡萄长廊的故事

漫游新疆——和田葡萄长廊的故事

葡萄长廊,维族,小朋友,村民,核桃,王公园,和田,张孝忠,里里,三元一,又生,路边烧烤店,全县,仙境,停下来,伴郎,住所,入口,农田,和田县,巴格其镇,奇迹,头顶,地摊,来宾,景色,新人,广场,年轻人,带我去

2016-04-23 #短篇故事

新疆和田玉籽料上奇特地写着“一叶成佛”的故事

新疆和田玉籽料上奇特地写着“一叶成佛”的故事

奇石,玉石,皮色,中国,佛家,天工,因缘,理论,造型,于奇石,天成,灵义,和田玉,佛缘,新疆和田玉,东坡,世俗,书法,天然性,仔细观看,四大,佛教,位置,单单是,关系,啧啧称奇,品性,大自然,因缘际会,天地间

2017-05-19 #故事会

出使西域的班超在新疆和田于寞国惩治装神弄鬼的巫师的传奇故事

出使西域的班超在新疆和田于寞国惩治装神弄鬼的巫师的传奇故事

班超,广德,神巫,来比,匈奴,使者,良马,朝廷,国王,大汉,西域,十六人,丞相,关系,新疆,鄯善国,随从,装神弄鬼,何惜,了真,和田,汉明帝刘庄,使节,一带,一行,主意,借口,信神,动向,充好

2011-11-22 #故事会

“和田礼物”旅游文创大赛向世界讲述和田故事

“和田礼物”旅游文创大赛向世界讲述和田故事

和田,天津,大赛,文化,旅游,天津市,新疆,扶贫,工作,设计,大美,中国青年报,两地,产品设计,创意,全国,前方,指挥部,礼物,交流,交往,各民族,旅游文化,胡春艳,薛义,创意产业协会,上海,个人,客户端,大漠

2020-04-08 #短篇故事

和田玉的故事由来

和田玉的故事由来

和田玉,昆仑山,地方,新疆,人们,传说,于阗,万山,中华民族,产量,剧中,价值,剧情,后人,故事,时候,电视,楼阁,祖先,藏语,黄帝,名字叫,不可再生资源,关注我,就发现,希望能够,而得名,神话色彩,曾有人,有兴趣

2018-02-02 #经典故事

清 老和田玉人物故事船形摆件

清 老和田玉人物故事船形摆件

和田玉料,和田玉,佳品,船形,摆件,开脸,技法,新疆,玉质,油性,瑞泽,老人,规格,雕刻,质地,高浮雕,雕工,人物故事,形象生动,线条流畅

2019-08-1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