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求拙的大巧:享有“诺奖作家”头衔之后的莫言小说

时间:2017-04-08

编者按过亿的网友关注、首印十万册首发当天卖光、第二天加印六万册卖光、第四天第三次加印五万册属于莫言晚熟的人的这段出版传奇,还在继续。本刊特约书

提示:本文共有 26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编者按

过亿的网友关注、首印十万册首发当天卖光、第二天加印六万册卖光、第四天第三次加印五万册……属于莫言《晚熟的人》的这段出版传奇,还在继续。本刊特约书评一篇,以飨读者。《等待摩西》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首推的小说集《晚熟的人》中的一篇。

读完《等待摩西》的时候,我想起了《蛙》。

我第一次看莫言的小说是在地铁上,那是在看《蛙》。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文字稀松平常,淡如水。可架不住水里有个发动机,不管是池塘还是水沟,文字总被翻江倒海地折腾着,让你因为感触有多浓,而忘记了水有多淡。《等待摩西》仍然有这样的感觉,只是享有了“诺贝尔奖作家”头衔之后的莫言,即便是感触都想做到寡淡了。

整个文章的结构很简单。从柳摩西作为一个在“文革”中不受待见的孩子,如何改名柳卫东说起,一串人物就在历史中漂流展开了。事情跟着耳熟的历史遛弯,

文字自然随着时间波澜不惊地顺流而下。成熟的作家总是要花大气力稳住自己的文字,稳得越是波澜不惊,功底应该就越深厚。这一次莫言也是这么做的,老实说,我并不觉得是成熟。就像收录这篇文章的新书《晚熟的人》一样,晚熟的东西有的时候离了自然,倒是被环境逼的。记得有个名家评论说,莫言的文字很有才气,非主流,有个性。末了有个警告:小心有滑脱的危险。滑脱什么呢?反向比较一下《等待摩西》里的遣词造句,我想这就是抵抗滑脱的、某种晚熟的“稳重”吧?

高级评论家也许会满意,可我却着实有些遗憾。

摩西的故事“ 藏” 了太多的东西,作者用力在平淡里见真章。柳卫东从“文革”步入80年代的时候,文风还是一致的。可到了其失踪之后,莫言就开始“变速”了。

马秀美— — 这个柳卫东在“ 文革”末期拼尽全力娶回的女人开始“等待”,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从一个旁观者开始介入文章。这是莫言的“老套路”,比如他以前的作品《檀香刑》。

有人说《檀香刑》的结构是深思熟虑,但我却觉得莫言也许在心中酝酿了什么“框架”,可这框架只是个发动机,有方向、有趋势、有想法,但我不觉得是有规划。

莫言的小说总有切换风格的“毛病”。火了,自然要被人说成这样切换是一种“设计”,可不知为什么我总看不出这份先见之明式的设计在哪里。《等待摩西》作为一个标准的中篇,连续变化了三次文字的“腔调”,与其说是设计,不如说是作为发动机的作者挂不了一个挡走完全程,视角或者场景一变,索性就换个更顺溜的“挡位”,于是风格就变了。

《檀香刑》先是在各种第一人称视角里切换,走到中途突然发现这个方法似乎并不是很好烘托“背景”的手段,要是个精雕细琢的作家,可能这时候就要好好考虑考虑“结构”,而对于莫言,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哎哟!路况变了?行啊!换挡!

我常常在想,人们总说莫言是中国“魔幻现实”的大家,那要是同样的问题马尔克斯碰见会怎么干?单就《百年孤独》那严谨得让人得去建族谱的结构,我得说他绝不会接受莫言的“任意换挡”。

所以莫言的文字如果是水,这个比喻实在不是强调文字的某些特色,而是强调这些遣词造句如何轻易可以被作者(发动机)鼓噪着,去描述一种关于变化、时间和流的场景。

我是个不大喜欢精打细算文字的人,而莫言的作品里就很难看到雕琢,这是我喜欢他的原因。

很可惜,到了《等待摩西》,算计在老道里露头了。所幸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为了能够显露自己在《等待摩西》里的“企图”,莫言还是有意无意的变了挡。

到了2017年“我”的介入已经微妙地改变了文章的结构。前面如果说还是借着朴实文字拿捏故事,到了柳卫东的弟弟马太露面,莫言笔下的“我”就开始大段大段的“赶”了。

这时候的莫言,在我看来找回了以前自己的些许“冲动”。

柳卫东在历史的流变中,一直是个倔强的“浮萍”。它是墙头草,为了活得滋润在“文革”从摩西改成了卫东,既然改了,就得有收获,于是抵死娶了马秀美。到了80年代改革又成了吹倒草的风。飞机一定要坐,头衔里要有“总”。不管是真是假,女人是要多于老婆的。既然积极地投入了潮流,被淹没(失踪)就成了必然(倔强)的收获。

可故事从这一刻开始切换了视角。就像《檀香刑》从第一人称开始切入第三人称,《等待摩西》的“我”开始从世外的第三人,步入到剧情核心的“我”。

马太和“我”讨论柳卫东失踪的对话是这种转换的开始,而“我”遐想马秀美失去丈夫后或许可能出现的重逢达到了完结。

“我”为什么要突然介入故事?与其寻找故事内在的所谓逻辑,不如多想想作者,莫言在我看来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不会精打细算文字,结构不是被早早构建的,而是被一波一波“生成”的。

不管跟着马秀美还是马太抑或是纯粹的上帝视角,都约束了他想要传达的东西,拼切多样的陈述而不是雕琢统一的结构,这是莫言以前的作品不停表现出来的特色。《等待摩西》万幸没有完全跳出。

既然需要我去找寻,找寻柳卫东——这个在最后又重新改名回柳摩西的人,那么要统一他生活中多个任务的线索,最适合的方法就是“我”的进一步在场了。

“我”知道了柳摩西回来了,我从马太的口中知道了他成了财富骗局的受害者(或者施害者?),我知道有无数的人拒绝他,包括他的孩子。但那个马秀美,那个虔诚信教的马秀美等待回了自己的“摩西”。

这一切由谁去“组合”,好像“我”是必须的。

于是在最后一段,文章的动力彻底转向了。“我”突然发现这正常生活中的一切:诱惑、变节、坚持、怀疑、苦难、等待——乃至信仰。不过是因为“我”的不正常才被觉察的。

我走到了终点,可我必须拒绝答案;否则我将淹没于正常,失踪于流变。

这就是我对等待摩西的“解读”。

但注意,这解读一钱不值。

一个好的小说从来都是支持开放性阅读的。我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和文章想要传达什么样的用意都不必是统一的。

莫言的小说总能做到这一点,在《晚熟的人》之前,他做得很漂亮。可到了今天,某种刻意的追求过度隐藏了一些东西,过度收敛了一些味道。熟是真熟透了,可酸爽也溜得差不多了。

魔幻现实最大的魅力就是魔幻的部分打破了现实的封闭,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的本质被暴露了出来,世界在错误、差异和无知中粉碎了必然的幻象。魔幻为现实“祛魅”,让它并不会在所谓客观的法术面前丧失了生活的鲜活。

如果说莫言的书里曾有的“笔力的魔法”,让我感受到了这种血淋淋的为了追求真的鲜活,那么《等待摩西》就已经为了进步,为了成熟,为了诺贝尔之后仍然可以走上另一个高峰而放弃了“滑脱”。

人们常常把某种更上一层的功力称为“大巧若拙”。我宁愿相信这里的拙本身就是精巧里必然的“滑脱”,这种“滑脱”曾经在莫言的笔下借着恣意的“毛病”四处流淌。而到了今天,却正在被用力克服。

只是这种通过一流文学素养去追逐的大拙,还保留了多少当年那灵动的“滑脱”?

那就需要读者自己去品评了。

来源:北京纪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求拙的大巧:享有“诺奖作家”头衔之后的莫言小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诺奖作家莫言“端出”诗体小说《饺子歌》 作品充满自省与批判

诺奖作家莫言“端出”诗体小说《饺子歌》 作品充满自省与批判

莫言,饺子,诗体小说,书法,夜游神,作品,吃饺子,块砖,文字,所指,特权,天马行空,才立,文朋,莫莫,莫言莫,薛定谔,以特,家和,分量,下场,上线,中心,五花,书友,书法作品,作家,众人,位置,作者

2008-04-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诺奖作家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时代变了 新故事照旧精彩

诺奖作家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时代变了 新故事照旧精彩

莫言,故事,晚熟,人物,网络,读者,作家,摩西,柳卫,高参,对方,小说,火把,红唇,谣言,文革,个人,人性,写实,口哨,变身,基督教徒,时代,方式,旧居,水军,遭遇,高密东北乡,彼得,来买

2014-02-19 #故事阅读

诺奖获得者:莫言的成功之路

诺奖获得者:莫言的成功之路

莫言,小说,作品,创作,红高粱,文学,透明的红萝卜,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电影,丰乳肥臀,保密员,解放军艺术学院,发表了,作家,世界,信封,女儿,声誉,家乡,小时候,干事,教员,散文,文坛,文学系,文学奖,班长,编辑部,退稿

2020-09-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莫言诺奖演讲结尾三个故事的解读

莫言诺奖演讲结尾三个故事的解读

故事,作家,政治,莫言,文学,同学,社会,人生,小说家,立场,老师,草帽,问题,有的人,世人,作品,含义,句子,坏事,小说,想法,片子,电影,经历,老长,讲故事,道理,创作,表演,一个故事

2020-09-16 #故事会

莫言诺奖演讲结尾三个故事的解读

莫言诺奖演讲结尾三个故事的解读

故事,作家,政治,莫言,文学,同学,社会,人生,小说家,立场,老师,草帽,问题,有的人,世人,作品,含义,句子,坏事,小说,想法,片子,电影,经历,老长,讲故事,道理,创作,表演,一个故事

2020-09-17 #故事阅读

莫言诺奖演讲结尾三个故事的解读

莫言诺奖演讲结尾三个故事的解读

故事,作家,政治,莫言,文学,同学,社会,人生,小说家,立场,老师,草帽,问题,有的人,世人,作品,含义,句子,坏事,小说,想法,片子,电影,经历,老长,讲故事,道理,创作,表演,一个故事

2020-09-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莫言诺奖演讲结尾三个故事的解读

莫言诺奖演讲结尾三个故事的解读

故事,作家,政治,莫言,文学,同学,社会,人生,小说家,立场,老师,草帽,问题,有的人,世人,作品,含义,句子,坏事,小说,想法,片子,电影,经历,老长,讲故事,道理,创作,表演,一个故事

2020-09-17 #故事阅读

莫言诺奖演讲结尾三个故事的解读

莫言诺奖演讲结尾三个故事的解读

故事,作家,政治,莫言,文学,同学,社会,人生,小说家,立场,老师,草帽,问题,有的人,世人,作品,含义,句子,坏事,小说,想法,片子,电影,经历,老长,讲故事,道理,创作,表演,一个故事

2020-09-17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