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别再唠叨了 做一个“点到为止”的父母 很重要

时间:2017-04-11

天冷了,多穿点衣服,这句话能反复说5、6遍,直到引起孩子的反感;去上学了,总喜欢说要好好学习,不说就好像孩子不会好好学习一样,说了就好像孩子会认

提示:本文共有 20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父母们普遍有个缺点,就是永远觉得孩子啥都不懂,需要时时刻刻提醒,才觉得他记得住。

天冷了,多穿点衣服,这句话能反复说5、6遍,直到引起孩子的反感;去上学了,总喜欢说要好好学习,不说就好像孩子不会好好学习一样,说了就好像孩子会认真学习一样;犯错了,总是能揪着说上几次,甚至是连着几天都重复,结果孩子更加叛逆。

假如,你的老板天天跟你说,要好好工作,你会不会私底下翻个白眼,然后心想,我就不好好做,你能拿我咋地?同样的道理,孩子一样会反感。

所以,这是绝大多数父母都有的通病—唠叨;不唠叨几句,就好像孩子会犯错,不唠叨几句,就感觉“失职”了。

但是,所有的事实都证明了,你越唠叨,孩子越叛逆,然后你越焦虑,最后破坏了亲子关系;得出结论,唠叨不可取。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所以,唠叨是错误的沟通方式,最好的方式是“点到为止”,给孩子自己的空间,才能成长。

孩子犯错了,要学会点到为止

当孩子犯错时,孩子本身是愧疚和自责的,心里惶恐不安,如果你抓住这个错误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引起孩子极度的反感,很有可能他下次还犯。

因为当你总是强调他的错误时,他关注的重点已经变成了你太唠叨了,不再关注他为什么犯错了,由此引起“我偏要这样”的逆反心理。

而聪明的父母都会点到为止,好,你犯错了,我批评你一次,然后告诫你下次最好不要再犯了就够了;孩子自然就会放在心上。

甚至孩子会庆幸妈妈没有过多地责骂,我下次要小心一点。

例如考试,孩子因为粗心大意而考的不好,你很生气,对他说“之前就出现这样的错误,这次又出现了,不是告诉你要认真检查吗?你那么心急干嘛?好了,你看,这次考这么差,丢人了吧...”

你要站在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是你,没考好你已经很伤心了,爸妈再说一通,心里是不是很难受,换位思考之后,你就应该点到为止,说“这次又考砸了?我知道你很难受,我也是,希望你下次不要再犯这错了,平时作业我可以跟你一起检查。”

要学会点到为止,其实也不难,运用同理心,换位思考,想想孩子的感受,就差不多了。

没人想犯错,你记住这点就行了。

孩子问问题时,要学会点到为止

父母碰到孩子问问题时,总是欣喜的,然后巴不得一股脑地向孩子兜售相关知识,希望他懂的更多;但是,忽略了孩子的关注点,他关注的是问题的本身,而你最后延伸出很多问题,他抓不住,然后没兴趣了。

除非他继续问下去,不然他问什么你答什么,留给他自己去发现的空间。

例如在海边,孩子问为什么海水是咸的?你只要回答海水咸的原因就可以了,不用再说海里都有什么鱼,鲨鱼、鲸鱼等等,还说海多深多大之类的,你说的越多孩子越听不懂,就没兴趣了。

在电影《追风筝的人》里,有一句台词非常打动人:“孩子又不是画图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他不像你,我的朋友。永远也不会像你。不过看着吧,他以后会变得很出色。

不要认为你给他说的多他就懂得多,你不说就怕他懂得少;孩子有他们的成长规律,他会不断地发现问题,你跟着他走就行了。

凡事说太透,太明白了,反而没兴趣,就像一览无余的公园,没有假山假水,谁愿意去探索呢?水清无鱼,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孩子问问题时,点到为止,也是保持孩子兴趣的关键点。

孩子遇到问题时,学会点到为止

聪明的父母都会向孩子示弱,把“机会”留给孩子,让他们做主角。

一件事,孩子做的可能只有30分,你不满意,代替他做了,达到了90分,但那是你的90分,不是孩子的;如果你不干预,这次30分,下次就会60分,再下次就90分了。

孩子不亲身体验,永远都不会进步,不会成长。

父母总是喜欢以“孩子小,不会做”为由,代替他们做一切的事情,自己又累,孩子动手能力和思考力也得不到锻炼。

家长要点到为止,适时退出,当好配角就可以了。

一次,参加幼儿园的亲子课,学校准备了一个自己做小板凳的节目,每个家庭领取一个工具包,有一个铁锤,小木头和木板,还有钉子;女儿很吃力地用铁锤敲打锤子,还得找到锤心,防止钉歪;而我则是帮助她把钉子扶正,让她自己敲,尽管过程中她很着急,因为周围的孩子都是家长在代替做,只有少数人是自己做的。

她做的很投入,很认真,偶尔我帮她敲一下,大部分都是她自己敲的,最后,终于完成了,她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还说,原来做个凳子这么难啊,敲钉子好难哦。

那个凳子她当成了宝贝。

我在这其中就是辅助,偶尔帮助她,所以凳子是她自己的成果;我要她知道,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我才会帮忙。

希望她今后成为解决型的人,而不是求助型的人。

小时候的问题,你能代替他解决,那他大了之后,总有你力所不能及的时候,与其那时候他不知所措,崩溃想哭,不如现在你学会点到为止,培养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好你的观众,看他表演,你会发现,原来他比你想象中的厉害。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将全部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只是要分清楚不同情况下,爱的使用权,不要让爱变成了“碍”。

学会点到为止,是父母一定要有的技能。

有时候并不是孩子不想听,只是你太唠叨,超过了他的心理极限,想忍也忍不住了,so,亲子关系就容易破坏了。

所以,点到为止,难能可贵。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别再唠叨了 做一个“点到为止”的父母 很重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滴滴车主很重要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滴滴车主很重要

老刘,用户,认同,业绩,主观,好评,草原,车主,讲故事,服务,都会,高业,机械,方式,关键,五星,事情,全程,先天,出点,利器,功力,好处,广东,客人,意图,性质,效果,收益,效率

2015-04-03 #故事大全

教育孩子勇敢 父母影响很重要

教育孩子勇敢 父母影响很重要

孩子,父母,教育孩子,家长,挫折,时候,话语,教育,才可以,只能够,让孩子,和精,都会,来源,人生,中国式,事情,克服困难,作家,优秀品质,后会,勇气,天性,外国,心理准备,意志,我国,机会,观念,磨难

2020-04-22 #短篇故事

子女与父母相处 沟通了解很重要

子女与父母相处 沟通了解很重要

母亲,父母,小茹,大约在冬季,海报,爸爸妈妈,马思纯,代沟,单身,婚姻,对方,想法,才能,朋友,母女,父母辈,问题,生活,让孩子,文淇,才理,霍建华,好的,印象,一言堂,事情,分歧,做法,单亲家庭,利害

2018-03-28 #长篇故事

怎样教育出“听话”孩子 控制情绪很重要 做一个情绪平和的妈妈

怎样教育出“听话”孩子 控制情绪很重要 做一个情绪平和的妈妈

孩子,妈妈,让孩子,时候,内心,好妈妈,教育,给孩子,优点,原因,强势,情绪,方式,母亲,温室,空间,能力,错误,风险,不敢面对,发现孩子,对孩子,有一天,妈妈的爱,小大人,第一时间,那一天,一生,事情,任重而道远

2013-10-06 #短篇故事

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来讲故事!

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来讲故事!

孩子,故事,讲故事,给孩子,父母,宝宝,让孩子,方式,故事书,语言,信息,方法,组织,能力,阶段,口语,图画,文字,故事情节,智商,词汇量,更适合,凯儿,宝妈,责任编辑,一介,一大,书面语,书本上,事情

2020-05-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来讲故事!

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来讲故事!

孩子,讲故事,故事,给孩子,宝宝,父母,方式,让孩子,故事书,语言,信息,方法,组织,能力,阶段,口语,图画,文字,故事情节,智商,词汇量,更适合,凯儿,宝妈,责任编辑,一介,一大,书面语,书本上,事情

2020-07-12 #故事大全

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来讲故事!

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来讲故事!

孩子,故事,讲故事,给孩子,宝宝,父母,方式,让孩子,故事书,语言,信息,方法,组织,能力,阶段,口语,图画,文字,故事情节,智商,词汇量,更适合,凯儿,宝妈,责任编辑,一介,一大,文章,书面语,书本上

2020-07-12 #小故事

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来讲故事!

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来讲故事!

孩子,故事,讲故事,给孩子,宝宝,父母,方式,让孩子,故事书,语言,信息,方法,组织,能力,阶段,口语,图画,文字,故事情节,智商,词汇量,更适合,凯儿,宝妈,责任编辑,一介,一大,书面语,书本上,事情

2020-07-1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