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民间故事:丧事遇到停电 小伙手欠点了根蜡烛后 身边多了个人

时间:2017-04-23

作者申明:传承民间文化,说出魅力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作品类型:民间故事类,山村奇谈系列。

作者申明:传承民间文化,说出魅力故事。故事属虚构文学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节等。更与现实生活无关,请理性、正确地欣赏故事。

他叫小宝,来自皖南深山一个小山村。性格大大咧咧,乐呵呵地倒也活得自在。今天不是开这个玩笑,明天就是整蛊那个,哪怕是老爷子他也能逗逗,因此也被村里人叫他“青骨头”。这是谐音意思是这个人没大没小,谁的玩笑都开,属于地方方言。不过虽然小宝年纪不小还像个孩子,但村里人都喜欢他,因为这个活宝走到哪都能带来欢声笑语一片。不过也有没正行的时候,人家办丧事也能乱来?这下好了,终于轮到自己了。

这个小山村其实不大,一条河一分为二,说是一个村子,其实是有两家姓,准确来说河两边各自为营,明面上大家都叫他们王李村,其实完完全全是两个村子,只是离得太近,不好区分而已。王家村在河东岸,下李村则在西岸也就是小宝那个村子。

现在两个村子都有嫁过来娶过去的,沾亲带故的也有不少,虽然平常走动得多,但在一些大事上不会参合。比如婚丧嫁娶,除非有亲戚才会去帮忙,哪怕是娶他们村闺女也是男女方各办各的。能帮忙的还是本村人,农村人就是这样一家有事全村出动,如果有外村人来,他们还觉得是在欺负自己村没人了呢。

不过小宝是个例外,两个村子一家不落下,你可别以为他是去帮忙,他去只是看热闹而已,因此也没坏了他们下李村的规矩。这不王家村最近又出事了,据说一老爷子上山砍柴不小心摸到了竹叶青,当天人就没了。那老爷子小宝当然认识,平日没少开他玩笑。

小宝有点惋惜,不认识的都要去看热闹,更何况这老人家他如此熟悉,肯定要去。为此还从他妈那拿点钱,买了点香纸。老人不是寿终正寝,按照规矩需要大办七天,就连戏班子也请了过来。要说这白天,人来人往除了吃吃喝喝也没啥意思,最好玩的还是晚上。

守夜不仅有戏看,除了瓜子果盘,过了12点还有夜宵吃。当然农村人讲究,守夜的人越多越好,所以主家会尽情招待。但是由于要守着寿材,所以也没几个人愿意,但小宝愿意呀,因此主家求之不得。

其实守夜也没啥,只要黄表纸烧不断,香烛不停就行。和小宝一起留下的还有几位小伙子,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地主。一开始他们吃吃喝喝,看看戏打打牌,玩的不亦乐乎。可是一过1点钟,都有些困了,继续玩顿时觉得无趣。这个时候小宝心思活跃了起来,这么好的气氛下不吓一吓他们,咋说的过去。

于是装出一脸惊恐的模样,看着寿材旁边的空地自言自语地说道:“老爷子,你咋起来了,你说啥?哦,是想和我们一起打牌呀。”嘴里说着,还不时用眼睛瞟另外两个小伙子。大家都知道夜晚的农村寂静的可怕,况且眼前还有寿材,就算明知是假的,也不知不觉中浑身冷汗直流,其中有个胆量差点的,小脸都白了。

“小宝,你缺心眼可是,这啥时候,你还闹?”其中一个小伙推了一把小宝,脸色阴沉地说道。“你再这样,我们走了,你自己守夜吧。”另外一个人也附和着说道。大家或许会疑惑,难道守夜的不是子女家人吗?其实各地习俗不同,有的地方是必须子女来守夜,而有的是请村里小伙来。

小宝笑嘻嘻地转过头,只听“啊”的一声,另外两人吓得跳了起来。原来小宝不知从哪来拿一张红纸,弄点唾沫然后往腮帮子上一抹,顿时脸上出现两堆淡红色,就像腮红一样。在这白炽灯照射下,说不出的诡异,“来来,这么好的气氛,我给你们讲鬼故事呀。”

正当小宝讲得起劲的时候,突然,白炽灯一闪,居然灭了。这只是临时扯出来根电线照明,是为了方便守夜用。原本还以为接触不良,可一回头望去,整个村子黑漆漆的,除了微弱的月光洒在大地上,隐约看见人影。这一前一后连环惊吓,那两人直接瘫坐在板凳上,就连一向胆大的小宝也被吓一跳。

“这节骨眼上,咋停了电?”小宝正讲的兴起,不禁埋怨了一下,还不忘取笑二人胆小。然后随手拿起桌上的蜡烛,手欠的点了起来。其实这也是本能反应,停电了点根蜡烛也没什么。只是今时今日有些不同,这可是在丧事上。怎么点,点几根蜡烛都是有说道的。就比如供桌两边各一根,这是守灵用的,寿材下方一根那是引魂灯,不多不少3根刚刚好。现在小宝又点了一根,这人点蜡鬼吹灯,不发生点什么才奇怪呢。

中国民间故事 (中小学课外阅读 无障碍阅读)五年级上册阅读 新老版本随机发货 智慧熊图书¥17.2京东月销4.98万购买

这小宝点完蜡烛刚扭过头,说着说着忽然感觉不对劲。见小宝突然不说话了,那二人催促道:“继续讲故事,不要装神弄鬼,吓一次还能被你吓两次?”可此时小宝牙齿都打颤,双腿不听使唤,一股温热水流,顺着裤腿就往下流,他竟被吓尿了。因为不知何时,听故事的人竟然多了一个。而多出的那个,不就是那老爷子吗?忽然那老人也开口道:“小宝,讲呀,继续讲啊!”

好了,今天的故事到这里便结束了。故事很精彩,切莫与现实相照应,不可当真。谢谢大家欣赏,如果你心中也有故事,不妨评论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一下。

温馨提示:本故事属民间文学作品,杜绝封建迷信。配图来自网络,需要请联系删除。了解民间文化,从欣赏故事开始。有您喜欢,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价值,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遗落民间的精神瑰宝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半杯水文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民间故事:丧事遇到停电 小伙手欠点了根蜡烛后 身边多了个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民间故事:桑摞桑 丧事摞丧事

民间故事:桑摞桑 丧事摞丧事

包相爷,新娘,娘家,新坟,赵虎,主人,丧事,婆家,夫家,女儿,村里,案情,张龙,桑棋,马汉,洛阳,事情,人家,小伙子,回娘家,功夫,凶手,原委,发丧,墓地,坟堆,小伙,墓坑,墓道,姑娘

2015-10-10 #故事大全

民间故事:叔家办丧事 小伙粗心 守夜忘点蜡 事后差点再办一场

民间故事:叔家办丧事 小伙粗心 守夜忘点蜡 事后差点再办一场

张文,表叔,棺木,老人,张村,蜡烛,奶奶,作品,丧事,意思,杯水,粗心大意,事情,民间,侄儿,声音,妇女,故事,小伙,母亲,逝者,身体不好,小文,张文正,家有,您喜欢,是农村,七大姑八大姨,上香,人士

2007-12-19 #故事会

幼儿园刚装修好就被熊孩子破坏 自称“就是手欠”

幼儿园刚装修好就被熊孩子破坏 自称“就是手欠”

幼儿园,孩子,民警,肇事者,新建幼儿园,好的,视频,日报,双鸭山,借口,墙面,地板,年纪,小学,大理石,把手,床单,扔到,成年,撬开,方面,暖气片,未成年,本质,窗户,漆料,烟头,砸坏,稿件,罩子

2016-05-21 #故事会

家中上演“龙虎斗” 只因猫咪好奇心太重 手欠去摸了恐龙的尾巴

家中上演“龙虎斗” 只因猫咪好奇心太重 手欠去摸了恐龙的尾巴

猫咪,恐龙,玩具,尾巴,好奇心,故事,爸爸,家一,外号,大哥,小弟,时候,趣事,完全没有,小区里,新事物,别多,多大,发现了,东西,个头,举动,乐趣,二黄,刚要,外表,大战,好惹,威风,带回家

2018-04-07 #故事大全

西湖边林徽因的纪念碑的“因”字不见了?!是谁手欠吗?……

西湖边林徽因的纪念碑的“因”字不见了?!是谁手欠吗?……

林徽因,纪念碑,西湖,杭州,杨先生,设计,梁思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小西,世人,时间,编辑,反应,西湖之声,颜值,于青,但林徽,代木构,山下,志摩,梁启,蔡官巷,陆官巷,工作人员,建筑学家,东北大学,名的,杭州西湖,清华大学,浪漫故事

2008-12-18 #长篇故事

民间故事:村里有丧事 小孩去凑热闹 老汉:不好 小孩发高烧了

民间故事:村里有丧事 小孩去凑热闹 老汉:不好 小孩发高烧了

妞妞,虎子,丧事,故事,小孩,村里,习俗,张伯,作品,民间,小孩子,戏班子,杯水,民间文化,男孩子,老人,很正常,被吓到,子哥,在农村,下小,您喜欢,那一天,乡村,个人,乡里乡亲,价值,伎俩,类型,故事类

2013-01-12 #长篇故事

民间故事:只因一个沉字 丧杠抬出问题 先生:晚辈 别不懂规矩

民间故事:只因一个沉字 丧杠抬出问题 先生:晚辈 别不懂规矩

故事,规矩,时候,作品,个人,民间,先生,小伙,寿材,感觉,茶园里,丧事,东西,习俗,事情,山村,小山村,小伙子,拉断,杯水,民间文化,睡懒觉,出了事,能坚持,都不敢,中提,乐子,伍全部,哪吧,坡上

2010-12-29 #故事会

民间故事:黄鼠狼办丧事

民间故事:黄鼠狼办丧事

刘双喜,老人,戏班,戏台,时候,戏班子,包袱,大哥,大戏,银子,闪电,黄鼠狼,刘班,小吴,丧事,大宅,宅子,大雨,戏曲,报酬,成员,我家,把戏,月光,村子,树林,老太太,办丧事,分明是,越走越

2016-06-25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