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水“网红”水库美若三峡 背后竟还藏着一段“血防”故事

时间:2017-04-23

从高空俯瞰枕头湾水库,你会为眼前的壮观景象所震撼水库的湖面仿佛一面明镜,又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上。阳光一照,水面上跳动起粼粼的光斑。但鲜为人

提示:本文共有 20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从高空俯瞰枕头湾水库,你会为眼前的壮观景象所震撼——水库的湖面仿佛一面明镜,又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上。阳光一照,水面上跳动起粼粼的光斑。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颗耀眼的“蓝宝石”是三水最大的水库,更是三水“血防工程”曾经的堡垒。遥望湖畔,漫步其中,仍可窥视当年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

为消灭血吸虫建水库

桃花源记中,武陵捕鱼人是这样邂逅桃花源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沿着小石路往前,在佛山最北端,三水大山深处,枕头湾水库也如同世外桃源静静伫立。

阴天,雾气笼罩在水面、山头久久不能散去。没有了阳光照耀下的清秀,水库的湖面上却多了几分飘飘如遗世独立之神韵。阵阵凉风轻拂过脸,带来丝丝沁人心脾的清新气息。

景色让人陶醉,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初修建这座遗世独立的水库却是因为一场“血防攻坚战”。

上世纪50年代,因北江三水流域饱受水患和水利失修困扰,血吸虫在北江主干流以西一带肆虐。感染者无不面黄肌瘦、气喘力弱,肚子会莫名的发胀,肝脾难受,甚至吐血,时人称之为“大肚子病”。

“龙岗、龙岗,十人当中九人黄,皮包骨头肚子大,未到中年就身亡。”一首民谣曾生动地描述血吸虫的危害。三水区南山镇漫江社区居民钟灶山尽管已经86岁高龄,仍对上世纪50年代的那一段年月记忆犹新:在农场的草塘内挖泥、犁田、种水稻的时候,藏在草根钉螺内的血吸虫就会游到水里并入侵人体的血管内。疫情最盛之时,六和公社214条自然村中就曾有14条村因血吸虫病而毁灭。疫情之可怕,让他至今都心有余悸。

迳口农场是血吸虫肆虐的重灾区。由于在群山和水流交汇的低洼地带,常年夏季洪水泛滥,冬季茅草丛生,不少被血吸虫寄生的钉螺趁机在迳口农场泛滥,灾情十分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枕头湾水库应运而生。“血吸虫最怕水浸,只要虫卵被冲走,就无法顺利繁殖。”曾参加水库修建的市民卢国荣说,建立水库是为了用水淹的方式消灭现有的钉螺,也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钉螺滋生的环境。在广东省水利部门的调动下,三水、四会两地都参与了水库的建设。

水库历时8年修建完成

修建水库并非易事。回忆起那段历史,卢国荣至今依旧感到自豪。他说:“那时,由于当时极少先进的机械,修建水库主要靠人力在山下挖泥搭建,要从山脚担泥巴到山顶。为了修水库,当时有数万人同时施工,场面十分壮观。”

让卢国荣印象深刻的是,为了尽快完成工程,村民们连夜开工,身上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衣服脏了晚上晾干第二天穿上继续开工。尽管有人手掌磨起泡,依然互相轮流挑挖。靠着一双手一对肩膀,历时8年,水库最终建成。

根据《南山镇志》,枕头湾水库于1958 年9 月1 日动工,1966 年3 月1 日竣工。建成后,水库集雨面积10.2平方千米。历史最高水位3.4 米,总库容570 万立方米。汛期限制水位11 米,正常蓄水位11.5 米,死水位6 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613 毫米。水库堤坝实际防洪能力为50 年一遇的洪水。最大坝高10.5 米,最大泄洪量每秒37.8 立方米,最大放水流量每秒1 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900 亩,最大实灌面积5900 亩。

与大南山水库、蒲坑水库等其它水库相比,枕头湾水库无论是集雨面积、总库容量抑或是灌溉面积,均为三水之最,是三水区最大的一个水库。

“建完水库后,每年在水库边投入五氯酚钠等杀虫药物。”卢国荣说,伴随着水库不断完善,钉螺面积大幅度减少,人民体质改善,疫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197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对外展示了粤对草塘地区综合整治消灭血吸虫病的成果,六和公社被省列为对外开放点。次年6月,省委宣布广东省实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

最大水库成网红打卡地

如今,半个世纪前那场轰轰烈烈的“血防战”已然渐行渐远。曾经作为“血防战”堡垒的枕头湾水库,还在农业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了水库后,不少粮食都可以种植了。”居住在漫江社区的老人李贯强回忆说,当时迳口农场的草塘由于地势低洼,经常是“下雨水茫茫,无雨一坑坑,地无一处好”的情形。8000多亩的草塘只有三分之一的农田可以种植。即使能够种植,一年也只能种一个季度。为了可以维持生计,李贯强等人只能种植耐旱的红米度日。

水库建成后,村民只需要从水库引水,便可在昔日环境恶劣的农田上种植大米、番薯等作物,同时也解决了饮用水问题。

除此之外,枕头湾水库也成为“网红打卡地”,不少“钓鱼发烧友”专程从清远、南海等地过来垂钓。来自清远的市民黄先生说,在枕头湾水库垂钓,有一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在他看来,在这片绿水青山当中,让人仿佛一下子从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别有一番意味。

每逢周末,摄影爱好者也加入了‘打卡大军’。在水库边,长枪短炮对准湖面,“咔擦”“咔擦”声此起彼伏,将这片绿水青山以另一种独特的方式定格。

“年轻时参与枕头湾工程修建,晚年开始享受水库带来的惬意。”只要一有空,卢国荣就与老伴在水库上的小路携手散步,共赏绿水青山,碧波荡漾;或是在湖边垂钓,乐享这一份悠闲,回忆曾经的那一段峥嵘岁月。

文 | 佛山日报记者郑泽聪

图 | 南山镇供图

编辑 | 官文婷

好文!必须在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水“网红”水库美若三峡 背后竟还藏着一段“血防”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世界上“最大”容量水库 容量是三峡的五倍 发电量还被出口!

世界上“最大”容量水库 容量是三峡的五倍 发电量还被出口!

水库,瀑布,欧文,三峡水库,乌干达,容量,小伙伴们,我国,库存量,电量,维多利亚湖,发电,灌溉,重要作用,对河,托罗罗,米左右,名的,电站,丹江口水库,三峡,人民,产量,众人,供水量,使用寿命,冲击力,充分利用,城市,土地

2012-09-13 #故事阅读

中国血防纪念馆在江西余江揭牌

中国血防纪念馆在江西余江揭牌

血防,纪念馆,余江,血吸虫病,中国,全国,血吸虫,江西,事业,展厅,疫区,知识,传播,合作,卫生健康,人民,余江县,全省,历史,国家,成就,我国,瘟神,病防治,群众,工作,丁晓群,张靓,焦俊,新中国

2019-08-01 #小故事

「廉洁广信 优良家风」广信区妇联携手血防站开展“廉洁家风”主题教育活动

「廉洁广信 优良家风」广信区妇联携手血防站开展“廉洁家风”主题教育活动

家风,建设,钟新,主题教育活动,血防站,上饶市,人生,家庭教育,家庭,家长,干部职工,校长,讲座,妇联,好家风,余人,好的,好家庭,妇女联合会,明家,中华民族,上饶县,中心,中学,乡镇,企业,作者,协会,全体,品德

2010-03-22 #经典故事

扎根疫区 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复旦上医讲述“一门四代”血防建功的故事

扎根疫区 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复旦上医讲述“一门四代”血防建功的故事

公卫,血防,教授,苏德隆,血吸虫,血吸虫病,袁鸿,复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使命,故事,病防治,新中国成立,初心,钉螺,分享了,余金明,周艺,姜庆,五教,新中国,基因,一线,事业,人群,公共卫生,国家,我国,感人事迹

2009-09-02 #经典故事

「图片故事」以水库为家 六旬夫妻守护水库10年

「图片故事」以水库为家 六旬夫妻守护水库10年

覃天,水库,群英,夫妻,杂草,利水,妻子,坝体,夫妇,工资,管理员,水位,民众,水量,阀门,工作,检查,为保证,巡检,广西,导江乡,值守,农作物,值班室,区间,割草机,太阳,山岭,柳州市,日进

2014-12-30 #小故事

南阳这个水库曾经是古战场 它叫龙王沟水库 神秘故事不为人知

南阳这个水库曾经是古战场 它叫龙王沟水库 神秘故事不为人知

水库,龙王沟,天象,确实是,主坝,兵器,摄像机,的士,装束,钓友,闪电,旅游,南阳人,南阳,金甲,好地方,施工中,前身,一角,事情,人生,兵刃,凉风,制式,办公区,所在,名字,原理,南阳市,坝顶

2019-08-26 #经典故事

民间故事:水库捕鱼人

民间故事:水库捕鱼人

阿文,水库,龙潭水库,村民,捕捉到,水库里,都会,辈子,大小,岁月,用药,渔网,规矩,膜拜,一条鱼,五和,多大,大山来,上香,人们,人家,人居,仪式,价值,初一,农活,境地,地方,原因,变浅

2012-04-15 #故事大全

侦探故事:水库里的惊人浮尸

侦探故事:水库里的惊人浮尸

胡勇,吴德,白马镇,派出所,水库,死者,粮食,朱华,邓军,麻袋,水湾村,新合,茶楼,镇上,三个人,孩子们,孩子,丈夫,凶手,看法,张翠花,长和,个人,产粮区,助手,县里,县城,妇女,对方,左手

2012-12-2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