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主题诵读」“井冈之子”彪青史——陈正人一家

时间:2017-04-25

在全党上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江西日报微信、江西新闻客户端夜读栏目推出特别策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主题诵读,也以此献礼新

提示:本文共有 23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井冈之子彪青史——陈正人一家井冈之子彪青史——陈正人一家09:57来自江西日报

重温经典忆初心,牢记使命再前行。

在全党上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江西日报微信、江西新闻客户端“夜读”栏目推出特别策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主题诵读,也以此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述的是红色革命家庭:“井冈之子”彪青史——陈正人一家

“井冈之子”彪青史——陈正人一家

正义陶然革命人,英豪崛起忆红军。

征程踏上惊天志,捷报传来动地文。

对党尽忠终不改,为民报效见初心。

井冈之子彪青史,本色光辉主义真。

这是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在遂川纪念“井冈之子”陈正人时写下的诗句,短短一首七律,正是陈正人风云一生的注脚。

陈正人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907年出生于江西遂川县盆珠乡大屋村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家境贫寒,从小立志要改造社会。1927年,年仅20岁的陈正人和曾天宇、张世熙、刘光万等领导了著名的万安暴动,这场暴动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发动的农民起义之一,也是江西省爆发最早、影响最大的地方武装暴动之一,被誉为“全省苏维埃革命的信号”。万安暴动之后,陈正人跟随毛泽东投身井冈山的斗争,协助毛泽东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建设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井冈之子”的美誉就是纪念这段岁月的勋章。

陈正人的妻子彭儒是一位参加井冈山斗争的巾帼英雄。她原名彭良凤,出生在湖南宜章县一个开明乡绅家庭,年仅15岁就放弃安逸生活,与堂哥彭晒,姐姐彭堃、彭娟一道参加了湘南暴动。她的娘家彭氏家族共有16人参加了暴动,红军将士和革命群众纷纷称赞他们是“彭家将”,彭儒是“彭家将”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经历过大革命,跟随朱德、陈毅参加了井冈山的“朱毛会师”。在井冈山时,彭儒遇见了陈正人,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结为夫妇,成为党史上又一对瞩目的革命伴侣,两人风雨同舟,相濡以沫,是革命婚姻的一代楷模。

1929年秋,彭儒正身怀有孕,却依然顽强地坚持斗争,为恢复井冈山根据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革命,彭儒生下第一个孩子陈永生后不得不将孩子寄养在老乡家里。可惜,永生在六岁那年不幸因病夭折,骨肉至亲再也没能团聚。

除了早夭的永生,陈正人和彭儒之后又相继生下了女儿陈春生和儿子陈瑞生,但迫于革命形势,不得不再次骨肉分离,将孩子寄养于他处。这是夫妇二人为革命做出的巨大牺牲。“我那时候就是一个有父母的‘孤儿’。”陈瑞生后来回忆道。父亲陈正人曾对他说:“所有的父母都是疼爱自己孩子的,把你和姐姐扔下走了,我们心里比谁都难过。可是,在战争年代,为了革命的需要,我们必须那样做。共产党员参加革命,不仅仅为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更是为广大劳苦大众和千千万万的孩子都能过上幸福生活。这些道理,将来你会懂得的,也会谅解爸爸妈妈。”

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同国成立,春生、瑞生才从寄养的乡亲们家里回归父母身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但陈正人夫妇不忘初心,保持和发扬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精神。1952年底,陈正人从江西调到北京,担任中央建筑工程部长。当时全家老小住在一个破旧的集体院里。一天夜里,屋顶掉下来一大块灰皮,就砸在陈正人的脚边,第二天,陈正人让人在房间里用两根木柱加固,却不让大修房屋。他说:“一百五十六项工程还没搞起来,我这个管建筑的怎么能先修自己的房子呢?”后来,陈正人一家搬到了城外,房子仍然比较拥挤,机关后勤部门趁陈正人外出开会时准备加盖一间会议室,陈正人知道后,立即从外地打电话回来制止。他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女。“父亲是我心中永远的风向标。”陈瑞生坦言道,“受我父亲的影响,我也一直教育我的女儿和孙女,要传承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老一辈的精气神不能丢。”孩子们上大学的时候,陈正人给他们每月的生活费是16元,其中12元用来吃饭,剩下4元买一些必需的零碎用品,绝不允许孩子们乱花钱。瑞生上学时一床被子从小学盖到了大学,一直没换过。身上的衣服破了也不立即换新,缝补后接着穿,直到无法再穿为止。铅笔用到只剩下小小的一截笔头也不扔掉,继续使用。

陈正人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教育子女“不要有干部子弟的优越感,人人平等”“共产党员的字典里不应该有特权的字眼”。一个星期天,瑞生想搭父亲开会的小汽车进城,已经坐进车里了,陈正人还是要他去坐公共汽车,并说:“你没有急事,坐公共汽车也很方便嘛!”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小女儿宜生常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零用钱,支援生活困难的同学,陈正人知道后,高兴地表扬了她。他常常告诫子女:“不要以为是爸爸养活了你们,我们吃的、穿的、住的,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他自己生活也非常节制,除了一块表、一支钢笔和一台收音机外,没有多余的财产。

除了日常生活上对子女严格要求,陈正人还十分重视孩子们的思想教育。当时,高干子女入党是很普遍的事情,一般的父母都会积极鼓励儿女入党,但是陈正人在这件事情上却并不催促孩子,他告诉孩子:“关键不在于组织上入党,重要的是思想上要入党,即能不能时刻按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去做到。”陈正人还时常对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逢节假日全家团聚的时候,陈正人和妻子彭儒总要给孩子讲自己过去参加革命的故事,或是讨论当前国内外的政治形势,既开阔了孩子的视野,又教育孩子们不忘根本,继往开来。

在父亲陈正人的言传身教下,其子女长大后尽管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但兄弟姐妹团结友爱,踏实做人,勤勉工作,不负父辈的教诲。

今天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红色主题诵读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

来源:《红色家风》(张天清主编)

朗读者:崔坤宇(南昌航空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学生)

策划:李晚成 冯星星

编辑:孙沐雨

编审:黄颖、陈双双

监制:鄢玫、邱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主题诵读」“井冈之子”彪青史——陈正人一家”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遂川县三个红色的“一”

遂川县三个红色的“一”

...川县,陈正人,圩场,红色,革命,革命烈士纪念碑,故事,林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农兵,丰碑,井冈山,党员干部,原貌,政府,干部,广大党员,文物,红军,西庄,井冈之子,毛泽东同志,革命故事,何长工,河静静,郭美,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

2007-07-26 #故事会

遂川县三个红色的“一”

遂川县三个红色的“一”

...川县,陈正人,圩场,红色,革命,革命烈士纪念碑,故事,林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农兵,丰碑,井冈山,党员干部,原貌,政府,干部,广大党员,文物,红军,西庄,井冈之子,毛泽东同志,革命故事,何长工,河静静,郭美,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

2010-06-02 #经典故事

遂川成立正人红军小学

遂川成立正人红军小学

红军小学,全国,建设工程,正人,陈正人,理事会,遂川,革命老区,仪式,遂川县,老一辈,革命家,建设,张宝忠,彭儒,王峰,赵兴发,陈宜生,陈延,陈正,副司令员,副理事长,中国工农红军,中共中央办公厅,关工委,新中国,江西省军区,省建设,立...

2007-09-09 #短篇故事

井冈山的红色传说

井冈山的红色传说

井冈山,红色,传说,故事,红军,萤火虫,井冈山精神,王佐,战斗,斗争,中国革命,红色资源,人民,儿女,作品,国民党,大学生,山腰,山顶,部队,毛泽东,社会实践,陈正人,井冈山大学,前言,井冈,军需,农民,原生态,口头文学

2020-09-15 #小故事

遂川县工农兵政府的成立

遂川县工农兵政府的成立

毛泽东,遂川,遂川县,工农,革命军,政府,陈正人,何长工,毛泽,工农兵,部队,大坑,张子清,过新年,会议,县长,敌人,群众,毛泽东在,万安,主席台,代表,分兵,县城,土豪,大会,大纲,局面,对联,指战员

2014-05-09 #经典故事

井冈山红军后代红色旅游中讲述革命故事

井冈山红军后代红色旅游中讲述革命故事

邹元,井冈山,后代,游客,游人,红军,德之子,汪永,罗尚,上井,事迹,优良传统,母亲,照片,老红军,驾驶员,工作,传播,红军女战士,井冈山红色旅游,新华社记者,红军烈士,红色资源,退休后,革命故事,革命精神,蓬勃开展

2020-09-14 #经典故事

吉安“红色故事现场讲”从幕后走到台前

吉安“红色故事现场讲”从幕后走到台前

党史办,红色,党史,工作,活动,市委,选手,故事,讲解员,这是一次,全市,历史,理念,观众,研究,服务,红色文化,陈正人,万安,井冈山,举措,县市,博物馆,参赛选手,吉安,基因,宣传教育,工作者,旧居,旧址

2020-09-15 #故事阅读

不朽的缅怀:那些毛委员在遂川主持召开的红色会议

不朽的缅怀:那些毛委员在遂川主持召开的红色会议

毛泽东,红军,遂川,工农,遂川县,部队,革命军,井冈山,敌人,政府,群众,工农兵,朱德,县城,地点,土豪,红色政权,陈正人,时间,王遂,荆竹山,大会,战士们,主力,代表,农民,战士,问题,刘士毅,王佐

2010-11-19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