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这个春季 武汉因他们而更美丽!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时间:2017-04-28

因为他们,武汉,这个城市的樱花,一定在这个春季绽放得最美!最靓丽!2月4日 武汉 晴76岁老护士危重患者的儿媳:请我们帮忙编个善意的谎言讲述人:国

提示:本文共有 41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他们没有铁肩,但勇担道义;他们的身影,是前沿阵地最美的风景线;他们的汗水,是生的希望,是这个春季最美的迎春花。因为他们,武汉,这个城市的樱花,一定在这个春季绽放得最美!最靓丽!

2月4日 武汉 晴

76岁老护士危重患者的儿媳:

请我们帮忙编个“善意的谎言”

讲述人:国家医疗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师喻赛红

支援地点:武汉金银潭医院ICU

刚刚上完一个晚班。下午6点到凌晨1点,“熬”了7小时。整个人被“塞”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没有比“熬”更合适的形容词了,感觉自己的身体达到了承受的“上限”。

这个晚班,“熬”到5小时的时候,我明显呼吸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肚子还饿的咕咕叫。不过,谁都没敢出去休息一下。毕竟,防护物资太珍贵了,用一套少一套。

为了支撑下去,我们开始相互打气,畅想“当年”。还没有我们这么多人来支援的时候,他们每天超负荷工作,病人多,护士少。临时成立的ICU,各种工作设备不完善,没ICU工作经历的人员占了大多数,每天的工作必须坚持“白+黑”,想想都“可怕”。但是,那么高的强度,他们都熬过来了!我们没理由不挺住。

我开始慢慢调整呼吸,转移注意力,以便忘记我的干渴和饥饿。

说点“正事”。我管的患者中,有一位76岁老奶奶,退休前,她就是金银潭医院某科的护士长。老人来ICU时候,已呼吸困难,吸氧血氧饱和度只能维持在80-82,高流量给氧勉强能到90,第二天,她就只能插管。那天,她电话一直响,可她已经接不了了。

我犹豫地看了下电话,帮她接了。电话那头,是她儿媳妇,来询问自己婆婆的她情况。我回复她,说老人呼吸困难现在气管插管了,接不了电话。电话那头就听到了哽咽。媳妇告诉我,公公因感染刚刚去世,现在全家都被隔离,没法给老人送东西和看她。如果老人醒了,请求我们多安慰她,并想办法“编个谎言”,隐瞒家里实情,免得她伤心绝望。

听完我特别难过,只说了一句:“放心,你们都加油!”

是的,因为病毒侵袭,每天都有人离开这个世界。但我们要勇敢,要和他们一起熬过这一关。2020年,活着,就会有更好的明天!

连日努力,我终于看到了胜利前的曙光

讲述人: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查琼芳援助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

2月3日,是我援鄂的第十天,今天是白班。

早上交班快结束的时候,周新教授突然问了我们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转病人的流程吗?”大家面面相觑。回想起来,似乎到目前为止,只有别人不断地往我们病区转入危重病人,我们还没有转出过病人。

病区里有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病人,陈德昌教授给大家培训了ECMO的知识。

进入病区前,我们都被要求戴上护目镜,再戴一层一次性面屏。为了减少雾气,在戴护目镜之前,都要用碘伏湿润一下,所以我们的护目镜都是黄色的。一套流程下来,足足花了半小时。碘伏的刺激性气味、两层不透气的防护衣服、N95口罩外面加上两层医用外科口罩、相对模糊的视野,让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无比费力。

进入隔离病房,刚空下来的4床已转入一位30多岁的危重病人。经过讨论,陈主任决定给她进行气管插管,由我做陈教授的助手。忐忑的心情,闷热的防护服,还有忙碌的插管前准备工作,很快我就全身湿透了。

一整套的操作做完,等脱下防护服,换上新的口罩和帽子,已是下午一点。我们每个人浑身上下,从头发到衣服已全部湿透,紧贴在身上。此刻,我体会到长时间在隔离病房工作的护士们,真的好辛苦!

没有吃饭时间,透支体力之后也没有胃口吃饭。下午四点,我才从疲劳中缓过神来,这才有点胃口吃了午餐。

就在这时,有好消息传来:29床的病人要转到轻症病房去了。经过这些日子的治疗,他的情况已经明显好转,不吸氧也能维持氧饱和度在95%了,一次2019-nCoV核酸测试呈阴性,激素和抗生素治疗也停了。只要再测一次核酸呈阴性,他就可以康复出院了。难怪我查房的时候,他还向我们表示了感谢,说要给我们医疗队写感谢信。

今天是无比充实的一天,也是无比透支的一天。看到有病人将要出院,一次次的辛苦真的很值!胜利的曙光亮了起来。

“有德叔、有医院,我们什么也不怕”

讲述人: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凌传仁

援助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月3日是阴天,再加上春寒料峭,难免会让人体感寒冷。但我的心里却是暖意融融。这些温暖来自于我们身边的好领导、好同事。

今天上班时间是12:00—16:00。上班前,在酒店楼下遇到我们敬爱的张忠德副院长(大家都喜欢亲切地称呼他“德叔”),德叔也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国家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德叔刚好此时完成手上的工作,又要忙着赶往医院。我们今天可以和德叔一起走路上班。

路上,我们听见德叔的手机信息提示音响个不停,可以想象得到德叔这段时间有多么的繁忙。

一路上德叔边回信息,边询问我们在隔离病区的情况:工作会不会很辛苦?有没有不适应的地方……就像一个家长在询问自己的孩子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是否有困难,是否需要家长帮忙一样。我们的心里暖乎乎的。

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我告诉德叔:前几天在医院微信上推送的一篇报道中,一个细心的粉丝留言说您瘦了!这段时间我们发现您确实瘦了不少,您要保重身体,有时间就休息。

德叔却说:“你们一直在一线,才是最危险、最辛苦的,我只是‘跑腿’而已。”

谁都知道,德叔既要在一线参与临床工作,要查房、会诊、救治,还要参加各类重要的治疗方案研讨会。同时,作为医院的副院长,他还扮演着家长的角色,为我们医院26位医疗队队员操心,四处协调各种事务,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得到充分保障,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下班回到酒店,打开手机,刚好看到昨天央视采访德叔的新闻。德叔说在我们准备进入隔离病房的前一晚,他哭了,怎么也睡不着。他作为队长,他怕、他担心。他要我们平平安安地去,也要我们健健康康地回。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感受更多的是温暖,是感动,是安全感。就像经常在微信群里说的:有德叔这样的家长在,有医院大后方做保障,我们什么也不怕!

在前线度过27年来最有意义的生日

讲述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整形美容科护士刘璐莹援助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隔离病房

今晚轮到我在隔离病房值守夜班,夜班时间是凌晨2点到第二天清晨8点。想着自己将成为守夜人奋斗在最前线,心里是五味杂陈的。在明天的晨光中,我将在抵抗疫情的最前线度过27年来中最有意义的生日,真开心!

今天下午,妈妈和科室的同仁特意为我录制了祝福的小视频,心里满是感动,视频里妈妈的眼眶湿润了,话语带着哽咽。此时此刻,我才真体会到温暖的陪伴是世间最美好、最温馨的存在。

“忠孝两难全”,此刻,我更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想到我毕业那会儿,对着南丁格尔宣誓,“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谨誓!”如今身处疫区前线,我更明白了其中一字字的含义。誓言无声,战斗在最前线,这是我在远方能给父母最大的欣慰~祝自己生日快乐!愿这场战役早点结束,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战友们坚持就是胜利,襄阳加油!

讲述人: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 李婷

援助地点:湖北省襄阳市航空364医院发热病区

2月2日是千年一遇的特殊日子,是我来湖北的第七天,也是我的生曰。早晨六点钟,科里陈立阳老师就发来了生日祝福,很感动!早餐碰巧吃的是牛肉面,居同事说在襄阳很有名的哦!非常时期,这个生日算是圆满过了!

当天我A班,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7:30来到医院,开始穿防护服为进入病区做准备,我和同组的李纪伟相互监督,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安全防护措施,才能更好的为患者做治疗!

我俩负责19位患者的护理工作,发放早餐,监测体温、血压、脉搏氧饱和度、静脉输液等。由于患者采取单间隔离,病区很大,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巡视治疗一圈下来已经汗流浃背。一病区10室的大爷病情较重,不停的咳嗽咳痰,吸氧的情况下,呼吸还是比较费劲,情绪有些激动;二病区九床一天没有进食,二病区五室要开水和口罩..... 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我都一一详细记录,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下班前又来了7位患者,处理交接完已经下午六点钟!真心的累!中午又沒顾上吃饭,胃又在跟我抗议!穿上这身白衣,是旁人体会不到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回到宾馆,打开手机,有很多祝福短信!妈妈说:“生日不能帮你过,还是祝你生日快乐,照顾好自己!”伙伴们也纷纷送上生日祝福。谢谢我的战友们!!

战友们坚持就是胜利,襄阳加油!

我在疫区为学生上了特别一课

讲述人:广东省人民医院护师黎诗欣

援助医院:武汉汉口医院

武汉第十天,16-20班。上午11点,和各自在家学习的护理实习生们上了一堂特别的直播课。

从年三十到武汉前线后,作为科里的带教组长,我就一直很担心过年放假回家的护理实习生们。回家会不会经过武汉?年后要不要回院继续实习?什么时候回院?回家或者回院路上会不会有可能受到感染?回院后怎么做好他们的防护?

直到1月26日,获知全院护理实习生原地学习,延后回院,我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来到武汉的第十天,担心驰援武汉会影响到学生,我和学生约定通过微信直播,为他们上一堂来自疫区的特别一课。整整一个多小时,学生们坚持在线,和我保持互动。网络卡顿了,着急和我说:“老师,不好意思,我这边网络不是很好,等我挪个地方。”接着我就会听到那边跑步的声音,四处找网络。

身处不同地方的师生们,这一刻,心是连在一起的。

作为一名护士,同时也是一名老师,我一直在思考,我能教会学生什么东西。经过来自疫区的这样一堂课,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责任。作为老师,对学生的责任;作为医者,对病人的责任;作为公民,对国家的责任。

我亲爱的学生们,请继续努力。老师就是你们翅膀下的风,会助你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抗疫一线医护收到别样的生日礼物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朋友们继续加油,我在外面等你们出来喝酒!”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我知道应该绕过她,但我真的做不到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隔离病房,一张张载满爱的卡片温暖患者的心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请让我来照顾你,就像照顾我自己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来源:科技日报(以上内容由记者俞慧友、王春、叶青、李丽云、王迎霞约稿,袁蕙芸、邓磊、 严丽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岳靓

审核:王小龙

终审:冷文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这个春季 武汉因他们而更美丽!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我们在武汉站好最后一班岗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我们在武汉站好最后一班岗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患者,医疗队,武汉,周爷,医院,雷神山,护士,病区,援助,医护人员,湖北,同济医院,隔离,姜婆婆,武大人民医院,妈妈,家人,宝宝,泰康,眼睛,肺炎,老师,身体,重庆,鄂渝,讲述人,一家亲,东院,代表,力量

2012-03-10 #小故事

驰援白衣战士的故乡日记:挚爱嘉鱼 此生不忘!

驰援白衣战士的故乡日记:挚爱嘉鱼 此生不忘!

嘉鱼,疫情,口罩,经历,医护人员,人民,湖北,武汉,病人,为我们,才知道,经历过,云南,医患,患者,护士长,我很幸福,那些日子,伯伯,医院,医疗队,嘉鱼县,白衣,祖国,飞机,生活,吕佩,李继,王龙,许永

2010-05-14 #短篇故事

我们的使命仍在继续 每一秒都在与死神抢人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我们的使命仍在继续 每一秒都在与死神抢人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患者,奶奶,病区,北医三院,医生,武汉同济医院,国家,疫情,病人,病房,武汉,医疗队,日记,白衣战士,重症,医疗,医院,护士,战友,病情,队员,婆婆,生命,防护服,向莉莉,气管插管,医学科,家人,情绪,爱人

2008-04-03 #故事阅读

“请叫我硬核军嫂”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请叫我硬核军嫂”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武汉,医院,医疗队,患者,病人,工作,日记,防护服,病情,白衣战士,重症,医护人员,一线,口罩,小时,疫情,病房,队员,银潭,儿子,医生,夜班,精神,老奶奶,培训,没有一个,病区,身体,酒店,吴婷婷

2011-10-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他们对家的期盼比我们更强烈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他们对家的期盼比我们更强烈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病人,患者,日记,白衣战士,病情,老爷爷,光谷院区,核工业总医院,武汉同济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点滴,海洋,情况,心电图,所有人,护士,爱心,电脑,吸氧,新系统,张萌,文生,朱丽,王英,秦艳,萌萌,赵顺,陈瑜,陈可,医护人员

2013-04-22 #故事大全

靠近你 温暖我。未来很美 我们一起走下去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靠近你 温暖我。未来很美 我们一起走下去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武汉,患者,日子,白衣战士,防护服,医疗队,疫情,隔离,日记,病房,病人,讲述者,阿姨,病房里,好消息,医生,战友,护目镜,时刻,水珠,队员,多云,微微,战愈勇,来武,陈丹,不一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医附一院,湖北省

2008-01-30 #故事大全

战“疫”主题征文|一位白衣战士的全部理由——表弟援鄂日记里的抗疫故事

战“疫”主题征文|一位白衣战士的全部理由——表弟援鄂日记里的抗疫故事

患者,医疗队,表弟,疫情,医务人员,大白,武汉,病区,防护服,医生,江西,医院,情绪,姑娘,小刘,战场,护士,时候,病人,老人,重症,一线,医疗,小时,日记,点点,都会,个人,亲人,信息

2020-07-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战“疫”主题征文|一位白衣战士的全部理由——表弟援鄂日记里的抗疫故事

战“疫”主题征文|一位白衣战士的全部理由——表弟援鄂日记里的抗疫故事

患者,医疗队,表弟,疫情,医务人员,大白,武汉,病区,防护服,医生,江西,老人,医院,情绪,姑娘,小刘,战场,护士,时候,病人,重症,一线,医疗,小时,感觉,日记,点点,都会,个人,亲人

2020-07-19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