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国演义》开篇词作者杨慎的人生悲歌 谁人知?

时间:2017-05-0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提示:本文共有 33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匿玉玺孙坚背约图》,赵成伟作品

这首《临江仙》,由于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又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词,因此被广为传唱,真可谓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但好多人并不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杨慎,也是历尽沧桑,阅尽悲欢,唱出了一曲令人扼腕的人生悲歌。

1

官场折戟,一生坎坷

杨慎是四川新都人,祖籍庐陵,其父是明朝重臣杨廷和。1511年,24岁的他中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开始了他短暂又坎坷的政治生涯。按理说,中了状元,起点显然比别人高许多,再加上朝堂之中还有父亲罩着,仕途自然一片光明。但杨慎天生为人正直,不畏权势,就是这一点,断送了他的大好前途。

1521年,明武宗死后无子,明世宗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登上了皇帝宝座,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明世宗即位不久,就诏令群臣议定他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考”,并按皇帝的尊号和祀礼对待。皇帝追封自己的父亲,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皇帝的这件家事,却遭到了包括时任经筵讲官杨慎在内的许多大臣的坚决反对,大臣们援引列朝列代的事例,认为明世宗的做法不合礼制,导致了嘉靖三年(1524)发生了轰动明廷的“大礼议”事件。而在这场政治事件中,杨慎扮演了组织者的角色,说通俗点,就是怂恿和带领众大臣直接与皇帝对着干。

▲杨慎,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

史载,杨慎“谐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世宗大怒,“命执首八人下诏狱”。皇帝的这一警告性措施,不仅没有让杨慎等人退缩,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杨慎约集同年进士王元正等二百多人,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列宫大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杨慎亦被廷杖一次。

前面两次的严厉警告,并没有让倔强的杨慎回心转意。十日后,杨慎又聚众当廷痛哭,自言“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俗话说得好, 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杨慎的执迷不悟,彻底惹恼了明世宗,盛怒之下,杨慎再次遭到廷杖,并谪戍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实际上就是流放到云南充军。

从此,杨慎的政治生涯宣告结束,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流放生活。那一年,杨慎37岁,正值壮年。

春秋寒暑,花开花落,杨慎在边地苦苦煎熬了三十五年。对于一个人来说,三十五年几乎就是一半的人生,对杨慎来说,这是极其漫长的三十五年,令人叹惋的三十五年。明世宗在位期间,曾经前后六次大赦天下,但唯独对杨慎绝不放过,可见明世宗对杨慎的恨有多深。由于始终得不到明世宗的赦免,杨慎灰心失望,一边“纵酒自放”,一边潜心著述,个中滋味,只有自知。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六日,杨慎含恨死在云南的一座古庙中,终年72岁。

2

爱情长歌,生死不渝

▲黄娥,明代女文学家,杨慎之妻,世称黄安人、黄夫人

仕途的打击让杨慎的人生蒙上一层悲壮的色彩,而他的爱情故事同样令人叹惋。

1519年,32岁的杨慎与21岁的“蜀中才女”黄娥喜结连理。才女配才子,堪称一代佳话。婚后,夫妻相敬如宾,爱情生活幸福而又浪漫。但仅过了5年,杨慎便因“大礼议”事件得罪明世宗,先遭廷杖,后谪戍云南。

黄娥听到消息,如晴天霹雳。北京到云南,相隔万水千山,震惊之余,想到丈夫杖伤未愈,毅然决定亲自护送丈夫去云南。这个从小生长在书香门第、富贵人家的女子,第一次展示出了她的坚强。

从通县潞河上船,沿运河进入长江,然后溯江而上……一路颠簸,一路飘零,黄娥毫无怨言,对丈夫关怀备至。在黄娥的精心护理下,杨慎的杖伤逐渐好转。

十二月,船行至江陵驿站,杨慎看到妻子风尘满面,疲惫不堪,再也不忍心让她向前护送了,力劝妻子回四川新都老家。黄娥不敢执拗,又不胜悲凄,一连写下四首《罗江怨·阁情》诗,就此泪别丈夫。其中有几句写道:“长亭十里,阳关三叠。相思相见何年月?泪流襟上血,愁穿心上结”,句句泣血,字字流泪。

▲明世宗朱厚熜,廷杖杨慎,后将其谪戍云南

夫妻天各一方,相聚无期。回到四川新都后,黄娥一边默默地挑起家庭重担,尽心持家,尽力给身心遭受迫害、远谪云南的杨慎带去一丝慰籍,一边默默期盼着丈夫回家。

两年后,夫妻二人终于盼来了一次团聚。1526年6月,杨慎因父亲病重,获准回四川探望。夫妻久别重逢,喜极而泣。7月,杨慎假期已满,黄娥提上一个简单的包裹,毅然随丈夫一同前去云南戍地。身处边远荒凉之地,黄娥与杨慎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一起度过了两年多的流放生活。

1529年,杨慎父亲病故,黄娥与丈夫自云南返回四川奔丧。丧事完毕后,夫妻再次分别,杨慎独返云南,黄娥留居四川。黄娥没有想到,此后三十年,夫妻二人更是离多聚少,留给黄娥的是漫长的等待与深深的思念。那一年,黄娥31岁。

万里关山,隔不断黄娥对杨慎的牵挂;三十年别离,冲不淡黄娥对丈夫的真爱。无数个孤独的日日夜夜,黄娥写下一曲曲催人泪下的词曲,寄给千里之外的丈夫,来表达对丈夫的无尽思念。“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泪珠纷纷滴砚池,断肠忍写断肠诗”、“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字字都是思念,句句都是真爱,读来让人唏嘘不已。就这样,一封封滴满血泪的信笺从四川寄往云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1559年,杨慎去世的噩耗传来,62岁的黄娥强忍悲恸,决定徒步赴云南奔丧,亲自去接丈夫回家。丈夫从被谪戍到去世,整整35年时间,只回家9次,但这一次,终于可以永远的回家了。

黄娥一路悲泣,一路踉踉跄跄前行。走到泸州,黄娥遇到了已被运回的丈夫灵柩。黄娥抚摸棺木,泪雨倾盆,悲痛欲绝。半生别离,青丝变成白发,再聚首竟是阴阳相隔。哭罢,黄娥扶着丈夫的棺木回到故里安葬,并亲自写下祭夫文,文词凄怆哀惋,听者无不垂泪。

此后,黄娥独自煎熬着风烛残年,默默等待丈夫昭雪的那一天。终于,1567年,明世宗去世,明穆宗继位,下诏赦免“大礼议”事件中所有受牵连的官员。已经去世8年的杨慎被恢复名誉,封赐为光禄少卿。黄娥用颤抖的双手拿着迟来的诏书,泪洒坟头,告慰死不瞑目的丈夫。那一年,黄娥70岁。

1569年,72岁的黄娥溘然病逝,终与丈夫合葬,实现了和丈夫生死相依,“双宿双飞”的愿望。生死不渝,哪怕天涯海角,哪怕百年孤独;生死不渝,生同心,死同穴,天荒地老,不离不弃。

3

潜心著述,流光百世

杨慎一生虽然官场不得志,但他并未完全消沉,在谪戍期间,他把主要精力用在著述之上,成果丰硕,终于成为有明一代著名的博学家。史载,杨慎除“诗文外,杂著至一百余种,并行于世”,其著作涉及经史、诗文、书画,以及训诂、文学、音韵等,范围极广。

《三国演义》开篇的这首《临江仙》,就出自于他在云南谪戍期间所作的《廿一史弹词》,原名为《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其取材于正史,文笔通畅、简练而厚重,被誉为“后世弹词之祖”而广为传诵、转载。

但是,由于嘉靖一朝,一直打压杨慎,他的作品虽见流传,但始终得不到正史与朝野应有的尊重,好多作品被引注、转载后,都没有署名,一代才子险些被埋没在历史的风尘中。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其最早刊本为明嘉靖年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这就是罗贯中的原本,亦称“罗本”或“嘉靖本”。到清康熙年间,毛宗岗父子在“罗本”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使小说的文字、内容、章节更加完整,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一百二十回本的《三国演义》。

毛宗岗父子在修订《三国演义》时,便将明朝杨慎的这首词移置于《三国演义》开头,但又没有署名,只说调寄《临江仙》,因此,使许多读者误以为这首《临江仙》就是罗贯中之作。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曲《临江仙》,又何尝不是杨慎身世浮沉、人生飘零的真实写照呢?

但才学的光芒永远不能磨灭,明代思想家李贽就说过,杨慎“固是才学卓越,人品俊伟,然得弟读之,益光彩焕发,流光百世也。”《明史·杨慎传》也给予了中肯的评价:“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慎第一。”近现代的著名学者陈寅恪也称赞道:“杨用修为人,才高学博,有明一代,罕有其匹。”一生坎坷的杨慎,终将以一代博学大师的身份名垂青史。

历史大学堂(oldmanno)丨李元辉

文史学家,甘肃武威人,民盟盟员,甘肃陇文化研究会会员,2014年由线装书局出版文集《诗文话天马故里》 ,2015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汗血宝马》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国演义》开篇词作者杨慎的人生悲歌 谁人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演义》开篇词作者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杨慎书法

《三国演义》开篇词作者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杨慎书法

杨慎,书法,书法作品,首领,二王,学书,智永,武宗,石马泉,荣慧,修撰,中国楹联学会,世宗,云南,楹联,江陵,永昌,福建日报,行楷,其诗,冷金,嘉陵,向杨,居云,徐渭,昌卫,杨廷和,李东阳,曾参,普荷

2007-07-15 #故事大全

罗贯中比杨慎早150年 杨慎临江仙为何成为三国演义开篇词

罗贯中比杨慎早150年 杨慎临江仙为何成为三国演义开篇词

杨慎,三国演义,弹词,临江仙,罗贯中,西江月,有诗云,开篇,后人,历代,琵琶,史略,毛宗岗,七言,兴亡,词话,周瑜,杨廷和,铜雀台,三国志,七言律诗,事业,云南,前人,古本,女郎,序言,春秋,滇南,状元

2017-06-19 #短篇故事

明朝杨慎的《临江仙》 却如何成为了元末明初《三国》的开篇词?

明朝杨慎的《临江仙》 却如何成为了元末明初《三国》的开篇词?

三国演义,版本,杨慎,罗贯中,临江仙,翻译家,小说,时候,父子,开篇,批注,格律,毛氏,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故事,这首诗,宋元明,毛伦,毛宗岗,味来,七律,三国志,中觉,不合理,外国,主体,作者,人生,全集,后记

2018-07-17 #经典故事

步韵杨慎《三国演义》开篇词两首:小舟从此靠 赋海一灯红

步韵杨慎《三国演义》开篇词两首:小舟从此靠 赋海一灯红

赤壁,三国演义,杨慎,临江仙,开篇,小舟,曹操,东风,故事,百姓,刘备,孙权,孙吴,梦成,怀苏,文友,毛宗岗,苏东坡,诸葛亮,三雄,海一,东吴,世人,兴替,人民,云南,佳作,军队,历史长河,天涯

2013-06-02 #短篇故事

明朝才子杨慎的诗词为什么会成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明朝才子杨慎的诗词为什么会成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三国演义,杨慎,版本,小说,开篇,诗词,创作,父子,谬误,大才子,元末明初,滚滚长江东逝水,毛纶,毛宗岗,中出,朋友,代表,三皇五帝,临江仙,五伯,典型,兴亡,区别,康熙,成书,时间,手抄本,方式,文学,时候

2007-07-04 #故事大全

明朝杨慎的一首词 带“秋月春风” 为何成《三国演义》开篇词?

明朝杨慎的一首词 带“秋月春风” 为何成《三国演义》开篇词?

历史,杨慎,这首词,开篇,历史小说,人物,临江仙,作者,咏史,文学家,朝代,渔樵,白发,英雄,诗社,青楼,一首词,一条长,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青山依旧在,都付笑谈中,超然物外,罗贯中,杨庭,来让,水东流,能文能,四季风景,都会

2019-03-09 #故事阅读

此人写下《三国演义》开篇词流传千古 却无奈含恨离世

此人写下《三国演义》开篇词流传千古 却无奈含恨离世

杨慎,开篇,三国演义,临江仙,杨廷和,嘉靖皇帝,滚滚长江东逝水,楷书,丈夫,浪花淘尽英雄,作者,状元,罗贯中,大才子,词作者,大明,神童,父亲,是非成败转头空,明代状元,内阁首辅,四大才女,有才,朱厚熜,纪古,解缙,成都人,原文,一生,个...

2020-08-28 #故事阅读

杨慎最经典的一首词 罗贯中曾把它作为三国演义的卷首词

杨慎最经典的一首词 罗贯中曾把它作为三国演义的卷首词

杨慎,这首词,人生,一生,时候,只在乎,朱厚熜,常在,柴夫,罗贯中,临江仙,世宗,三国演义,上海滩,世俗,云南,人生哲理,兴亡,卷首,历史,原作者,咏史,告老,总能,图片,宇宙,形象,情怀,抱负,折射出

2007-07-0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