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禁止幼儿园“小学化” 可不是啥也不教。家长和老师别都误会了

时间:2017-05-06

跟宝宝重回幼儿园,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越加看重,特别是对于学前教育更是尤其重视

提示:本文共有 26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点击右上角,关注“幼儿园全攻略”。跟宝宝重回幼儿园,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越加看重,特别是对于学前教育更是尤其重视。

毕竟学前教育又叫做基础教育,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为孩子打最基础的部分了。

所以不少家长觉得这个阶段就应该为上小学做准备,学一些加减法让孩子懂得基本的运算是十分有必要的。不然到了小学一时间无法适应,跟不上学业,不仅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也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

而很多幼儿园特别是公办幼儿园现在是谈及“小学化”都避之不及的,毕竟小学化对孩子的影响比较深远。长此以往,家长和幼儿园的矛盾自然会急剧恶化,甚至有的家长会故意找老师的麻烦或者到幼儿园闹事。

其实在幼儿园到底能不能教加减法呢?这个问题对于部分幼儿园老师来说都是十分疑惑的。家长问及这个问题:“你们幼儿园为什么不教数学加减法呢?”老师的回答往往千篇一律,幼儿园就是这样规定的,亦或是幼儿园不能教这些,对孩子不好。可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一、指南要求,幼儿园到底能不能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可以说是幼儿园的纲领性文件了,它分年龄段阐述了孩子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掌握的技能,应该获得的能力,而且还给出了教师不同的教育建议。

几乎是全国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中都会参照《指南》进行,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教案的书写,《指南》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参考书。不少幼儿园都会给老师人手发送一本《指南》。可见《指南》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了。

上图截取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的片段,我们可以看到4—5岁的发展目标中就有: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其实这就是最初始的加减法启蒙教育了。

再看5—6岁发展目标中: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指南》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是可以教授“加减法”的,只是给出了限定条件,如借助实物操作或者实际情境亦或是只有10以内的加减法。

其实孩子只要理解了“加”、“减”的实际意义,那么就已经为上小学做好了准备了,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其实孩子们都可以举一反三,在今后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就可以学会其他的加减法。毕竟理解了概念之后,其他的变通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二、数运算

其实10以内的加减法,在幼儿园阶段有一个专业的名词——数运算。那么数运算的核心经验有哪些呢?

1.组合分解

组合与分解可以说是加减法的最原始的模式了,数的组合即是增加物品,分解即是减少物品。例如绘本故事《姜饼人》中就有机结合了数运算中的数的组合与分解。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能初步理解数的组合分解。

2.比较排序

比较排序也属于数运算中的一种,其中包含着目测(小集合)、视觉提示(大小、形状、多少)、一一对应、数数。

其中目测、视觉提示、一一对应、数数都是和家长们眼中的“加减法”挂钩的。也是数运算的一种,这也是数运算中的核心经验之一。做好了这几个方面,在数运算的过程中孩子们会轻松不少。

3.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如果前面两点算是数运算的奠基阶段的话,那么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直接涉及到了“加减法”了。这其中包括了数的组成(加减法的基础)、数的分解(加减法进一步的巩固)、等量关系(等于的概念)、互换关系(加减法的融合)。以上四点只要孩子能掌握,那么孩子的“加减法”运算基本上不成问题了。甚至在家中家长也可以根据以上四点对孩子进行针对性地训练。

三、怎么教?

1.故事教学

很多故事中都可以融入数运算教学的其实。除了上述的《姜饼人》外,还有很多的故事比如绘本故事《第五个》、《金老爷买钟》、《十只兔子去野餐》等绘本故事都包含着数运算的知识。而且故事也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孩子们代入感更强、兴趣点也十分浓厚,这样穿插数运算教学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容易接受。

另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创编故事、续写故事,比如《姜饼人》本来是逐渐增加人物,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逐渐减少人物。又比如神话故事《后羿射日》中,后羿射掉太阳是减法运算,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十个太阳出现时进行加法运算,这样一来“加减法”的数运算巧妙融入于绘本故事之中。孩子在听故事、讲故事的同时就已经在进行数运算了。

2.直接建模与计数建模

建模这个词可能对于家长或者老师来说比较陌生。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就是建立一个模型。直接建模比较简单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我们可以让孩子借助实物操作如玩具、卡片等等进行点数全部的游戏。当然这个游戏是从1开始的;计数建模就相对于来说困难一点,它更强调“接着数”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倒着数、运用凑十法、心算法对孩子进行数运算的教育教学。当然家长在家中同样可以运用此类方法。

3.室内游戏

寓教于乐一直是教育教学中提倡的,游戏教学更是幼儿园所遵循的。很多室内智力游戏都是可以进行数运算教学的。比如碰球游戏,我的球数字是7要和哪一个球碰在一起成为十呢?这不就是简单的数运算吗?比如翻牌游戏,这个游戏想必很多家长小的时候都玩过吧?凑24,当然幼儿园不会凑24,可以简单化比如凑十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再比如摸球凑数这个游戏从字面上家长就可以理解,简单好玩。

4.口述应用题

口述应用题,在实际的情境中,让孩子进行数运算,这和小学的应用题有着接轨的地方,孩子在幼儿园就已经有了应用题的基础,那么家长还用担心孩子在小学的数学会学不好吗?

四、注意事项

1.不能列算式

千万,千万,千万不能列算式。列算式是小学老师才会教授的内容,所以老师在教授孩子数运算的时候,一定要把握这条红线。“小学化”其实并不可怕,只要老师正确面对就可以了。

2.不能脱离实物或者情境

实物教学和情境教学时幼儿园教学的一大特点,如果脱离了这两点,那么就有“小学化”倾向的危险了。毕竟小孩子的思维发展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这个时间段的认知发展还处于前运算阶段,如果直接讲述不借助外物的话,孩子是不能理解的。

结语

不管怎么说,幼儿园教授简单的十以内的加减法是可以的,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可以进行简单的教育教学,当然不要忘记了限定条件,老师们更是不要触及“小学化”的红线。

建议家长可以准备一本《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他的教育问题也可以在上面找到答案。和老师在交流的时候也会更有针对性。

今日话题:家长们你家孩子幼儿园有教拼音和算术吗?是否存在教学“小学化”?欢迎评论下方留言分享讨论或吐槽。

原创不易,欢迎分享关注;不忘初心,感谢点赞评论。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师,致力于帮助更多的宝妈们!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禁止幼儿园“小学化” 可不是啥也不教。家长和老师别都误会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千万不要拿“小学老师吓唬孩子” 幼儿园自制情景剧给家长普及“幼小衔接”

千万不要拿“小学老师吓唬孩子” 幼儿园自制情景剧给家长普及“幼小衔接”

孩子,家长们,幼儿园,家长,魏园,上小学,入学准备,中学,小学老师,情景剧,情绪,老师,自导自演,语言,镜头,活动,丁雅,中南路,萌萌,放松心情,有家,张裕,专家,两件事,习惯,会用,园长,奶奶,大班,孙子

2013-05-20 #故事大全

云梦 曾经的楚国的别都 数不尽的人文故事和历史传说

云梦 曾经的楚国的别都 数不尽的人文故事和历史传说

云梦,博物馆,黄香,云梦泽,文物,旅游,历史,纪念园,古泽,秦楚,基地,孝廉,展厅,文化,旅游区,楚国,着数,湖北省,精品,规划,重点项目,曾经是,人文故事,历史传说,历史人文,文化生态,这里有,规模最大,于云梦,云梦鱼

2017-11-28 #故事阅读

发芽的洋葱大蒜 生姜红薯还能食用吗?专家给出答案 别都扔了

发芽的洋葱大蒜 生姜红薯还能食用吗?专家给出答案 别都扔了

口感,洋葱,二次生长,蔬菜,专家,大蒜,大葱,生姜,红薯,就没有,能不能,那么好,温度,人们,品质,含量,时期,时候,效果,毒素,毒性,淀粉,状况,物质,答案,老姜,营养,辣味,过程,部位

2014-07-03 #故事大全

《大约在冬季》:所有的死别都好过生离 爱而不得本就是人生常态

《大约在冬季》:所有的死别都好过生离 爱而不得本就是人生常态

齐啸,电影,两个人,大约在冬季,发现了,北京,女朋友,巫山,档期,故事,时候,母亲,比肩,沧海,法眼,爱情,我曾经,这部电影,齐秦演唱会,凌尘,志玲,林语堂,蓝盈莹,阚清子,马伊琍,看电影,都会,分开了,两地,亲情

2013-12-22 #故事大全

幼儿园不让小学化 “幼小衔接”该如何做?家长要注意以下3点

幼儿园不让小学化 “幼小衔接”该如何做?家长要注意以下3点

孩子,小学,幼儿园,家长,幼小衔接,老师,让孩子,时候,过程,知识,生活,小学老师,方式,和家,写作业,同学,小游戏,幼儿,情绪,注意力,父母,上小学,帮助孩子,习惯,作业,厌学,古诗词,恐惧心理,换衣服,方面

2011-03-19 #长篇故事

禁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家长是否愿意

禁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家长是否愿意

孩子,家长,汉语拼音,小学,让孩子,幼儿园,时间,老师,幼儿园教育,给孩子,结果,教育,上小学,教孩子,都会,东西,单元,厌学,年级,教学,拼音,朋友,课程,规定,课时,进度,不认识,幼小衔接班,是这样,都知道

2013-04-15 #小故事

小学一年级 家长应该学会这五点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家长们快看看

小学一年级 家长应该学会这五点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家长们快看看

孩子,时候,家长们,老师,幼儿园,教育,内容,匠人,状况,阶段,上小学,父母们,要学会,学会,小学,父母,小学一年级,会让你,对孩子,教育理念,这个时候,大家好,家长,作风,刚要,同伴,学习成绩,家庭教育,方法,建议

2007-08-10 #故事阅读

幼儿园大班升小学 家长该做好哪些准备

幼儿园大班升小学 家长该做好哪些准备

孩子,小学,幼儿,家长,幼儿园,老师,阶段,活动,方面,游戏,能力,培养孩子,让孩子,交往,时间,环境,幼小衔接,机会,注意力,交流,好的,大班,时候,变化,生活,认识到,对孩子,时间观念,区别,家庭

2012-10-2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