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女护士们的战“疫”故事:我们会委屈大哭 擦干眼泪后第二天接着上

时间:2017-05-09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护士们始终坚守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一线

提示:本文共有 45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17日讯截至2月15日,共有203支医疗队、25424名医疗队员驰援江城,其中护士人数超过七成,绝大多数是女护士;武汉市2018年底的注册护士人数5.44万,九成为女性。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护士们始终坚守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一线。剪短的头发、脸上的勒痕、靠在椅背上的睡姿、拖运物资的身影,每一幅画面都是护士们最美的展现,她们值得被我们温柔以待。

2月17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兵分四路,采访了发热门诊、隔离病房、ICU和方舱医院的4位护士。她们经常会疲劳得虚脱,她们有时会心生惧意,她们偶尔会委屈大哭,但这之后仍穿上“战衣”回到战场,因为,“既然来了就要做好”。

武汉市第六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熊瑛:

看着病人承受着痛苦,我们的委屈不算什么

打水、浸泡、消毒、擦拭、烘干……赶在战友们来之前,熊瑛完成了20多个护目镜的消毒,这是她担任发热门诊护士长以来,每天都会做的一件事。熊瑛之前是急诊科护士长,1月28日进入发热门诊隔离病区。

“刚开发热门诊的那两周是最忙的时候,半夜还排着长队,一天最多要接诊近500名患者,给200多人打针。”熊瑛说,防护服上身不到半个小时,全身的衣服就湿透了,头发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汗珠滑落到眼睛里火辣辣的疼。

“静脉穿刺对我这样的高年资护士来说,本来是小菜一碟,穿上防护服后就变得艰难起来。”熊瑛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有一次给一位患者打针,对方的血管条件非常不好,当时护目镜上全是水珠,看东西很模糊,凭着多年经验虽然一针进去见了回血,但在收回手的时候,尺寸不合适的手套不小心把针刮了一下,针尖跑偏了患者直喊疼。

“当护士以来,不管什么样的血管条件,我都是一针见血,从来没有补过第二针。”熊瑛赶紧拔出针,用力按住针眼,“患者说没事,但看着她喘憋痛苦的样子,特别自责。”

穿着防护服走快一点都喘不过气来,发热门诊的护士却要在门诊跑上跑下;戴着口罩跟患者交流,需要提高嗓门使大力气说话,很多老年人听力不好,要一遍一遍重复,一整天下来,嗓子都喊哑了。“最苦最累的活都是她们做,跟病人近距离接触,风险也最大。”说起发热门诊的护士们,急诊科主任章希满是夸赞。

发热门诊护士承担着风险性极高的鼻咽拭子采集工作,平均每天要取500多例标本。而取标本时,发热患者要取下口罩、头向上扬起,采样管刺激鼻腔时患者还可能会咳嗽打喷嚏,极大增加了护士暴露感染的风险。

作为新冠肺炎病人入院的第一道“关口”,发热门诊由于人数多,候诊时间长,部分患者在等待的过程中出现了焦虑、情绪失控等情况,护士都已经习以为常。“刚开始也会委屈,但看着病人承受着那么大的痛苦,我们这点委屈也就不算什么了。”熊瑛说,很多护士下班回家都会大哭,擦干眼泪第二天又会接着来上班。

全副武装后日常操作都变得困难。 通讯员罗瑶 摄

防护物资紧张,每天帮战友消毒护目镜成了熊瑛每天的工作。 通讯员罗瑶 摄

武汉市第四医院隔离病房护士计晓娇:

不仅是护士,我们还是“全能女战士”

2月15日,天降大雪。下班回家,计晓娇顶风冒雪走了20分钟,回到住处,手脚都已冻得麻木。

计晓娇是一名工作了12年的骨科护士,平时工作虽忙,但跟上了战“疫”一线相比,那都不是事。在四医院古田院区8楼病区工作了一个多礼拜,计晓娇的感受是“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几,也分不清白天黑夜。”

在8楼病区,共有37名患者,白班有4位护士,中班和夜班则是2位护士负责。

“手不停,脚不停,汗不停”,是隔离病房护士们的真实写照。每位护士都身兼数职,成了“全能女战士”,她们同时担起陪检员、护工、维修工和大管家的角色,“平时大家说我们是美小护,值班时大家必须是独当一面的女汉子。”

穿上全套装备要花费半小时,口罩必须压实到“像长在脸上”,脱下衣服时每个人都没例外,一身大汗,“和蒸桑拿差不多”。计晓娇的鼻梁已经被口罩压出几个水泡,每次上班前,她都会用纸巾小心地垫在伤口与口罩之间。

“在一线,每位护士都在超负荷地工作着。”同科室的男医生赵晶晶,对自己的护士战友们非常钦佩,除了常规护理工作,她们还要负责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从口腔清洁、大小便、喂药喂饭、翻身、擦洗到推着病床陪患者去检查,“你能想到的,都是她们的工作。”

患者吸氧时,护士要不时去查看参数,根据患者的情况去调试,如果是上了呼吸机的患者,她们要检查管道有无脱落,机器是否正常运转,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及时调整。如今,病区内的仪器出现小故障,计晓娇和姐妹们几乎都能独立搞定。

有时,护士们要独自去拖回氧气瓶,“比我们一个人都重,拖完后,连胳膊都抬不起来。”计晓娇说。

计晓娇的网名叫“美美”,但在写下请战书那天,这个爱美的护士做好了“长期抗战,很长一段时间都美不起来”的准备,父母和爱人的支持让她心安,因手机要留在清洁区,每天她会提前告诉家人当日的工作时间,以免他们担心,“其实,没有谁不怕病毒,我们只是普通人,但既然来了就必须做好。”

穿上装备,护士就是全能战士。 计晓娇 供图

武汉市肺科医院ICU护士朱静:

我们直面生死,不能有一丝松懈

2月17日,是朱静奋战防“疫”一线的第四十五天。虽然经过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朱静仍显得冷静、专注,“我们看护的是急危重症病人,直面生死,不能有一丝松懈,必须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26岁的朱静是武汉人,2015年进入武汉市肺科医院工作,成为一名ICU护士。在该院ICU主任胡明看来,朱静认真、努力,从不叫苦叫累,非常值得信赖。

2月10日,是朱静的生日。当天凌晨,她值夜班,一名61岁的患者刚转入ICU,开始使用无创通气,给氧浓度已达70%,如果无创通气出现问题,随时都有插管危险。

因该患者刚进入ICU很不适应,与同事交班后,朱静第一时间到这名患者床前,安抚情绪,耐心讲解无创面罩的使用方法。凌晨4时,这名患者突然又激动起来,情绪起伏身体挣扎,还伴着咳嗽,导致无创面罩无法戴稳。

听到呼吸机漏气报警,朱静急忙赶到床边,一边调整扶正面罩,一边安慰患者。普通人玩手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都受不了,但朱静用手扶着无创面罩一个多小时,直到患者情绪稳定。

在朱静看来,这算不了什么。在ICU,除了治疗护理,患者的生活护理也全部由护士完成。每天要为患者擦洗身体,端屎端尿、吸痰、翻身……每次进入病房,至少呆6小时,最长要八九个小时,全程全神贯注、谨慎小心,脱下防护服时,整个人都虚脱了。

除了本职工作,朱静还是ICU院感小组成员,每次,她要尽量快速完美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后检查其他同事的个人防护、无菌操作等规范。

ICU护士长钟小锋介绍,ICU护士做的本就是特级护理,平时工作也非常辛苦。在这个特殊时期,要承担起更重、更细致的工作,不能出一点差错。朱静是科室20多名护士的一个缩影,这些年轻的孩子、各自家里的宝贝,没有任何怨言,负重前行。

2月10日凌晨,朱静为患者手扶无创面罩。 通讯员供图

朱静工作照。 记者孙笑天 摄

朱静穿戴防护装备准备进入病区。 记者孙笑天 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Ⅱ科护士长谢菲:

做好心理抚慰,我们做他们的“话疗师”

2月12日,谢菲开始进入武昌“方舱医院”工作,和心内Ⅴ科郭姗姗护士长一起负责东区护理管理工作。东区有248张床位,除了日常的护理、检查、巡视等工作外,为患者排忧解难,做好心理疏导,已成她们的习惯。

为了调节好患者们的心理状态,医护团队想了不少办法,带着大家一起跳广场舞,安排“模特”现场讲解如何正确戴口罩……这些举措一下就拉近了大家的距离。谢菲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穿上防护服后稍一活动就会气喘吁吁,整理库房就成了一项“重体力活”,这时病友们就会主动帮忙,这让护士们非常欣慰。

“武汉人喜欢咵天(聊天、闲谈之意),咵一下子天,聊一下家常,便觉得心情非常愉快。”谢菲说,外省来的护理团队,只能用普通话和患者交谈,这把一些喜欢用武汉话交流的爷爷奶奶“憋坏”了。为此,只要稍微有点空闲时间,谢菲就和想咵天的老年患者说说话,她笑称自己是位“话疗师”。

有位姓王的奶奶,入住方舱4天,她的老伴在天佑医院住院,血氧饱和度70%,上了呼吸机,情况不是很好。因家中子女在外地,王奶奶很担心老伴的身体健康,一心想出“舱”去照顾,但她的情况还达不到出院标准,这让老人非常焦虑。

“我理解您的心情,想离自己老伴更近一点。”谢菲耐心地开导婆婆,告诉她监护室不需要家属陪护,即使她出院了也不可能去照顾老伴,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通知武汉市内的亲属去探望。“您老如果还是担心,我们会向指挥部汇报,与天佑医院那边沟通,您老伴的情况怎么样及时反馈过来。”

听完谢菲的开导,王奶奶的情绪终于平复了许多,她还当场表态:一定努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早点康复起来,争取与老伴早点团聚。

“除了日常面对面‘话疗’,东区的护理团体还建立了病友微信群。”谢菲告诉记者,群里有心理医生、社工志愿者团队,和医生共同管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1对1线上心理辅导。

病友们主动帮护士整理库房。 谢菲 供图

谢菲(右)与战友全副武装合影比心。 谢菲 供图

(记者刘璇 苏金妮 刘晨玮 孙笑天 通讯员罗瑶 王敏 巩瑜)

你们,是最闪亮的星

削发出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神经内科护士单霞,在即将投入抗击肺炎一线前,自己剃了光头,她说:“本来说年前想去换个发型的,结果还真如愿了,只是与我的预期的有点不同……没关系,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嘛!”(图片来源:单霞微信朋友圈)

我不想哭

1997年出生的朱海秀,是广东医疗队的护士。面对记者采访,她不想对着镜头向父母报平安,因为“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没法做事。”爸爸跟她交流的时候,哭了。她说:“那是我22年以来,第一次看到我爸哭。”(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屏)

灵魂舞者

武昌方舱医院内,为了患者身心健康,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护士韦君宁和护士团队们一起,每天上午10时,带领着患者做宣肺操,下午跳广场舞。(图片来源网络)

负重前行

湖北省中医院90后护士王栩在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每天,她都要搬运数百份饭菜和汤,还有牛奶、水果。每天三餐搬下来,基本上衣服都要湿透三次。(图片来源:通讯员胡梦)

“返哺”女孩

北京医疗队的湖北姑娘朱春艳护士,她说家乡的事义不容辞,必须去战疫一线。驰援武汉后,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与队友们立即投入到对患者的救治中。每天脱下“战袍”后,她的脸上、鼻梁上勒痕遍布。(图片来源:网络)

重返战场

武汉市肺科医院ICU护士张美玲累倒摔伤,鼻骨骨折、面部瘀伤严重,她挺担心以后影响鼻子美观。还好手术顺利,张美玲虽然戴不了护目镜,但她还是坚持参加外围工作,不想拖大家的后腿。她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想回老家看一看近一年未见的父母。(长江日报记者孙笑天 摄)

隔空拥抱

1月31日,河南周口市扶沟县人民医院门前,护士刘海燕与9岁女儿7天来第一次见面。女儿撕心裂肺一遍遍喊着“妈妈”,刘海燕对女儿说:乖,战胜了病毒妈妈就能回去了……

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刘海燕一直没有回家,她给丈夫发信息说想吃饺子,丈夫带着女儿给她送饺子。见面之后,母女俩泣不成声,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母女俩只能隔空拥抱。(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记者苏金妮整理)

【编辑:陈学忠 余倩】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女护士们的战“疫”故事:我们会委屈大哭 擦干眼泪后第二天接着上”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战“疫”故事:铁汉亦有伤心处 擦干眼泪再前行

战“疫”故事:铁汉亦有伤心处 擦干眼泪再前行

父亲,疫情,防控,医院,攻坚战,当我们,最后一次,分局,汉子,眼睛,父子俩,离世,第一线,老人,身体,得大,梁利,王宏刚,部中,黄沛,中队长,医院弄,有家,部里,不惑,东西,专案组,人家,事情,噩耗

2020-08-12 #小故事

刘若英把故事拍成了电影 《后来的我们》眼泪还没有擦干

刘若英把故事拍成了电影 《后来的我们》眼泪还没有擦干

小晓,梦想,刘若英,十年前,影片,样子,电影,现实,答案,后来的我们,十年后,说再见,在北,都会,世界,出租车,句点,单人床,大事,壁垒,地铺,套房,愿望,故事,捡起,日子,时候,时间,机会,状态

2015-12-01 #长篇故事

在哭过之后 笑着擦干眼泪 说没关系 我可以做得很好

在哭过之后 笑着擦干眼泪 说没关系 我可以做得很好

人生,情绪,留白,经验,我知道,世界,朋友,原因,感情,视野,世界上最,有办法,手舞足蹈,得比,中介,东西,个人,推动器,优点,人面,人类,众生,伤口,余地,作者,兴趣,光彩,合伙人,创伤,凤凰

2015-05-30 #故事大全

这就是山东|青岛胸科医院护士:父亲去世 这位“老兵”擦干眼泪继续抗击疫情

这就是山东|青岛胸科医院护士:父亲去世 这位“老兵”擦干眼泪继续抗击疫情

疫情,非典,工作,医护人员,医院,病房,胸科医院,患者,应急,救治,新型冠状病毒,孩子,防控,青岛市胸科医院,记者,小时,岗位,护理人员,护士,护士长,时候,时刻,梯队,父亲,病情,第一线,第三梯队,肺炎,青岛市,隔离病房

2014-12-18 #长篇故事

33岁被催婚:“虽然你长残了 但你并不差擦干眼泪过年去相亲吧”

33岁被催婚:“虽然你长残了 但你并不差擦干眼泪过年去相亲吧”

父母,女儿,妈妈,孩子,子女,网友,真的是,比你,单身,儿子,年纪,方式,男子,经历,视频,右耳出,对父母,左耳进,希望你,恋爱结婚,结婚生子,给儿子,这一段,多大,有才,杨迪,主唱,又生,好的,得越

2008-01-06 #短篇故事

最美光头女护士 武汉90后女护士单霞剃光头 保护自己才能救病人

最美光头女护士 武汉90后女护士单霞剃光头 保护自己才能救病人

一线,武汉,白衣天使,头发,工作,女护士,长发,疫情,隔离,90后,平安归来,最可爱,争分夺秒,赵一曼,雷神山,医护人员,还可以,人性,人员,佳人,剃光头,光头,决心,医务人员,医院,口罩,国难,员工,头罩,女孩子

2020-09-07 #经典故事

中越战争:女护士哭着满足了小战士离世前的遗愿 泪奔的感人故事越南中越战争女护士

中越战争:女护士哭着满足了小战士离世前的遗愿 泪奔的感人故事越南中越战争女护士

越南,战争,我国,中国,人民,和平,女护士,血战,苏联,血性男儿,解放军,为了国家,对越自卫反击战,小战士,杜甫,中国人民解放军,都会,表达了,乾坤,个人利益,中越,天地,事情,侵略者,友邦,华侨,信仰,女孩,年轻人,战士

2020-05-20 #长篇故事

女人打针故事 与漂亮女护士病房一夜情

女人打针故事 与漂亮女护士病房一夜情

老婆,护士,医院,小手,时候,性感,女人,故事,病房,胀大,在我,女护士,下体,床上,特护,病床,结果,好好休息,然后又,大胸,大眼睛,一夜情,下定,决心,事情,下床,不安分,乐章,借口,体香

2020-08-2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