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读懂资治通鉴》启示:权利不可轻易交出—赵武灵王之死!

时间:2017-05-11 05:51:25

相关推荐

【材料1】

赵主父与齐、燕共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归,行赏,大赦,置酒,五日。赵主父封其长子章于代,号曰安阳君。

【翻译】

赵主父(赵武灵王)与齐国、燕国联合灭掉中山国,把中山王迁移到肤施。赵主父回来后,论功行赏,大赦罪人,设酒庆祝五天。

赵主父把他的长子赵章封到代地,号称安阳君。

【解析】

【这两段隐含的信息很多】

这是赵武灵王把王位让给赵惠文王之后的事情了。关键问题是:赵主父(赵武灵王)灭掉中山国后,紧接着将长子公子章封到了代地(这里强调“长子”实质是是暗示按照礼法公子章是第一顺位继承人);赵主父已经不是国家的一把手了,反而分封自己的长子,赵惠文王那批人肯定不会认可的,而且还是代地(代地的人口和土地几乎占了赵国的一半),直接威胁到赵惠文王的统治和国家安稳。赵主父这么做很可能是已经对赵惠文王釜底抽薪的做法感到不满,或者是受到威胁,想扶持公子章来制衡赵惠文王,夺回国家大权。

【材料2】

安阳君素侈,心不服其弟。主父使田不礼相之。李兑谓肥义曰:“公子章强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田不礼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阴谋。夫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不顾其害,难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势大,乱之所始而祸之所集也。子何不称疾毋出而传政于公子成,毋为祸梯,不亦可乎!”

肥义曰:“昔者主父以王属义也,曰:‘毋变而度,毋易而虑,坚守一心,以殁而世!’义再拜受命而籍之。今畏不礼之难而忘吾籍,变孰大焉!谚曰:‘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乎!子则有赐而忠我矣。虽然,吾言已在前矣,终不敢失!”李兑曰:“诺,子勉之矣!吾见子已今年耳。”涕泣而出。【翻译】

安阳君平素为人骄横,内心对弟弟立为王非常不服。赵主父派田不礼(赵武灵王的重臣亲信)做他的国相。李兑对肥义说:“公子赵章身势力强大而怀有野心,党羽众多而贪欲极大,田不礼又残忍好杀十分狂妄,两人互相勾结,必定会阴谋作乱。小人有了野心,就会阴谋妄动获取的利益,不顾及带来的危害,灾难必定很快到来。你身居要职权势很大,你将成为动乱的源头,灾祸也将全部集中在你身上。你何不称病不出,把朝政交给公子赵成去处理,免得被祸事牵连。这样才行啊!”

肥义说:“当年赵主父把赵王嘱托给我,说:‘不要改变初衷宗旨,不要改变你的心意,要坚守一心,至死辅佐!’我再三拜谢承命并铭记于心。现在如果怕田不礼加祸于我而忘掉当年的铭记,就是最大的背叛。俗话说:‘面对死者的复生,活着的人无需惭愧。’我要实现我的诺言,怎么能光顾着保全生命!你对我的建议是一片好心,但是我已有誓言在先,决不敢放弃!”李兑说:“好,你尽力而为吧!能见到你恐怕只有今年了。”说罢流泪而出。

【解析】

这段讲的是李兑劝说肥义明哲保身,被肥义婉言谢绝。肥义原先是赵武灵王的重臣宠臣,并被委托辅佐赵惠文王,赵主父和公子章想要夺回王位,必先除掉肥义(肥义原先是中山胡人,本身在赵国并无派系势力基础,又位高权重,两方争夺王权,必先拿他开刀),所以肥义才坚决押宝赵惠文王,才能有一线生机。

李兑借机劝退肥义也有为自己上位铺路的含义,最终李兑也因为贪婪专权被赵惠文王免掉。

【材料3】

李兑数见公子成以备田不礼。肥义谓信期曰:“公子章与田不礼声善而实恶,内得主而外为暴,矫令以擅一旦之命,不难为也。今吾忧之,夜而忘寐,饥而忘食,盗出入不可以不备。自今以来,有召王者必见吾面,我将以身先之,无故而后王可入也。”信期曰:“善。”

【翻译】李兑数次见公子赵成,商议防备田不礼。肥义对高信认真的说:“公子赵章与田不礼说话好听而本质凶恶,在内讨得主父的欢心,在外恣意施暴。他们一旦假借主父的命令来发动暴乱,是很容易得手的。现在我忧虑此事,已到了晚上睡不着觉,饥饿吃不下饭的程度。盗贼(暗示公子章欲盗取国家)在身边出入不能不防!从此以后,有人奉主父命来召见赵王必须先见我的面,我将先前往,没有变故,赵王才能去。”高信说:“好。”

【解析】

高信应该是赵惠文王的内侍兼保安队长。赵惠文王当时还年幼,肥义通过内侍把自己的意愿传达给赵惠文王是合理的,一是,赵惠文王会听从最亲近人的建议和安排;二是免得有挑拨父子关系的嫌疑,得罪赵惠文王。

【材料4】

主父使惠文王朝群臣而自从旁窥之,见其长子也,反北面为臣,诎于其弟,心怜之,于是乃欲分赵而王公子章于代。计未决而辍。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田不礼以其徒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肥义先入,杀之。高信即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 兵入距难,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党。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是时惠文王少,成、兑专政。

【翻译】

赵主父让赵惠文王朝见群臣,自己在旁边偷偷观察,看到长子赵章反而坐北俯首称臣,被高高在上的弟弟训示,心中可怜他,于是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在代郡称王。但这个计划还没有决定,就搁置起来。

赵主父和赵王出游沙丘,分别住在两个行宫里。赵章、田不礼乘机率领门徒作乱,他们假称赵主父的命令召见赵王,肥义先进去,被杀死。高信便与赵王一同抵抗。公子赵成与李兑从国都邯郸赶来,发动四邑的军队入宫镇压叛乱,杀死赵章及田不礼,处死全部党羽。公子赵成担任相国,称为安平君;李兑被任命为司寇。当时赵惠文王还年幼,政权都掌握在公子赵成、李兑手中。

【解析】

赵主父的做法太过于牵强,司马光在这说赵主父“心怜之”实则是委婉的为“皇帝”遮丑;前面已经暗示的很清楚了。这次行动赵主父是要夺回大权的开始。赵主父想要封公子章为代王,阻力太大,被搁置,这直接刺激公子章欲孤注一掷。公子章杀死肥义,也是阴谋已经暴露不得而为之。

公子成前面讲过,因为“胡服骑射”与赵武灵王意见不合,被恐吓不得不从,为了保命,便蛰伏起来(《读懂资治通鉴》作为领导者,如何让下属贯彻执行自己的政策-赵武灵王之胡服骑射)。这次平叛公子成借机复出,再次成为赵国权臣。也证明赵武灵王之前没有处理好公子成的问题,直接把自己饿死。

【材料5】

公子章之败也,往走主父;主父开之。成、兑因围主父。公子章死,成、兑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之,令:“宫中人后出者夷!”宫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雀而食之。三月馀,饿死沙丘宫。主父定死,乃发丧赴诸侯。

【翻译】

赵章败退的时候,逃到赵主父那里,赵主父开门接纳了他。公子赵成、李兑于是带兵包围了赵主父的行宫。杀死赵章后,公子赵成、李兑商议道:“我们为追杀赵章,竟包围了赵主父的行宫,如此大罪,要是撤兵回去,会被满门抄斩的!”于是又下令围住赵主父行宫,下令说:“宫中人出来晚的的夷灭全族!”宫中的人听见命令全部逃出,赵主父想出来却不被准许,又得不到食物,只好捕捉幼鸟吃,三个多月后,他终于饿死在沙丘行宫中。直到赵主父确死无疑,赵国才向各国报告丧事。

【解析】

这里司马光定点解释了赵主夫被饿死的经过。赵章逃到赵主父那里,赵主父接纳他无非是对赵惠文王和公子成抱有幻想,表面上这件事与自己无关,实际是起因和始作俑者就是自己。公子成等人的这次行动并没有得到赵惠文王名义的允许,政治层面上属于私自行动,整个过程赵惠文王也没有有任何动作,所以他是默认的。公子成等人的为了保命只有囚禁赵主父将其活活饿死了,因为实际弑君罪过很大,赵惠文王也不能背负杀父之名。

《资治通鉴》在这里讲的是作为一国之君失去权力的危险性,连自己亲儿子都不会放过自己,所以后世帝王不到临死是不会轻易交出权力的。

【材料6】

主父初以长子章为太子,后得吴娃,爱之,为不出者数岁。生子何,乃废太子章而立之。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

【翻译】

起初,赵主父定长子赵章为太子,后来他娶了美女吴娃,十分宠爱,曾经几年不出宫上朝。生下儿子赵何后,便废去太子赵章,立赵何为太子。吴娃死后,赵主父对赵何的偏爱也逐渐减退,又可怜起原来的太子,想立两个王。他总是犹豫不决,所以引起了内乱。

【解析】

司马光在这里讲了赵国内乱的原因是赵主父当初安排继承人的失策造成的,竟然想立两个王,一山不容二虎,必然会起冲突的。警示我们在没有完成目标任务前,不易过早退休,更不要轻易把权力移交给他人,哪怕亲儿子也不行。

《资治通鉴》在这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赵武灵王怎么死的,就是要给皇帝留下很深的印象。而对于我们的警示意义也是非常大的,而在现实中这种例子也是层出不穷。

【启示】

比如万科的王石被赶出公司,在前几年,王石在还未完成控制权交割的情况下,长时间游山玩水(个人爱好)不实际管理公司,等自己发现问题后又回到管理岗位,发现已经物是人非了,管理层已经不听自己使唤了,董事会和大小股东等也已经把王石当作外人了,虽然做了垂死挣扎,最终结果也是体面退场。

又如阿里巴巴马云,数次培养接班人,又数次换掉接班人,最后敲定的是比较听话的张勇,虽然名义上退休,实际上仍然对集团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读懂资治通鉴》启示:权利不可轻易交出—赵武灵王之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资治通鉴》中的故事——三家分晋的启示

《资治通鉴》中的故事——三家分晋的启示

智果,荀瑶,智襄子,智氏家族,家族,智宣,仁爱之心,韩康子,优点,晋国,缺点,资治通鉴,五大,领导人,领袖,实力,继承人,韩式,魏桓子,氏家族,刚愎自用,智家,个人,儿子,实权,掌门人,故事,智氏,灾难,能力

2020-06-06

《资治通鉴》开篇为什么要讲一个育儿故事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资治通鉴》开篇为什么要讲一个育儿故事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孩子,资治通鉴,父母,开篇,大夫,儿子,历史,故事,智宣,智瑶,作者,优点,内因,族人,晋国,继承人,缺点,赵国,启示,司马光,周纪,赵简子,外因,哪吒,国君,实权,家长,才能,智氏,礼崩乐坏

2020-06-06

《资治通鉴》开篇为什么要讲一个育儿故事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资治通鉴》开篇为什么要讲一个育儿故事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孩子,资治通鉴,父母,开篇,大夫,儿子,历史,故事,智宣,智瑶,作者,优点,内因,族人,晋国,继承人,缺点,赵国,启示,司马光,周纪,赵简子,外因,哪吒,国君,实权,家长,才能,智氏,礼崩乐坏

2020-09-26

60个《资治通鉴》小故事1—10 千古经典 启示智慧

60个《资治通鉴》小故事1—10 千古经典 启示智慧

智瑶,吴起,国君,智伯,公孙鞅,翟璜,公叔痤,李克,桓子,原文,译文,韩康子,先生,公叔,魏桓子,魏文侯,公主,长处,赵家,康子,思良,智伯曰,智果,魏惠王,士兵,智氏,百姓,赵国,魏国,即墨大夫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