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郑和下西洋选择从这里出发 成就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巅峰

时间:2017-05-14

三宝聪明好学,善于谋略,在靖难之变中立功不少

提示:本文共有 12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原名马和,小名三宝,明朝初期明军攻克云南后,10岁的三宝被掳进军中,又转送给燕王朱棣,成了燕王府的一个小宦官。

三宝聪明好学,善于谋略,在靖难之变中立功不少。朱棣登基后,三宝因靖难有功而被晋升为内官监太监。因避讳“马不能登殿”,朱棣赐给三宝一幅亲自书写的“郑”字,让他以郑为姓,从此马和就叫郑和。

郑和是回族人,其祖辈有航海的经验,在这样的家庭里,郑和也略懂一些海外贸易的知识。所以朱棣在决定派船队前往西洋各国访问,宣扬大明国威之时,首先就想到了郑和。其实从后来郑和下西洋的成果来看,他的确是联络各国、发展海外贸易的绝佳人选。

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公元1405年7月11日,郑和的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启程启程出发,开启下西洋之行。从公元1405到1433年的28年之间,郑和七次率队前行均是在刘家港集结,到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待风而开洋。七次远航里,郑和拜访了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和麻林地、慢八撒等地。

明朝之前,泉州港、广州港已经是海上贸易往来的重要集结之地,为什么郑和还要选择在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船队呢?

一是刘家港近当时的首都南京。郑和选择太仓作为下西洋的集结之地,最主要的就是刘家港所在的太仓是离首都南京最近的对外良港,也是漕运、朝贡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有利于船队接受朝廷指令。

二是刘家港所在的太仓在历史上就有航海探险的传统,中国有史可查的航海探险家朱清、张宣、殷明略等都出生在元代的太仓,他们探索了海上漕运的最佳航线。

三是刘家港靠近长江,且江水深,水面开阔,是元明时期中国最大的港口。元朝留下的航海基础、码头设施和贸易条件以及船舶修造技术,确保了郑和远洋活动的顺利展开。

四是太仓是江南鱼米之乡,洪武二十六年存有各地粮食数百万石。郑和船队人员达二万余众,每日三餐,每次航行两年,选择此地集结可以保证供给。

五是刘家港航海人才济济,郑和下西洋船队中的很多人员都来自太仓,包括费信、周闻等航海家,以及有丰富航船经验的水手和优秀技术人员。船队每次下西洋需要的能胜任远洋航海的人员,都可以从太仓就地招募。

六是刘家港商贾云集,集中了中国各地的土、特产和东南亚各国的奇珍异物,资源充足,有利于船队补充给养。

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伟大先导者,他七次带领船队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加强了中国同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郑和是打开中国到东非航道的第一人,他的航行比哥伦布首航早87年,比达·伽马早93年,比麦哲伦早116年。

郑和下西洋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巅峰。从此以后,明清两朝不再关注海外贸易,开始实施海禁的闭关锁国政策。于是,形成于秦汉、发展三国、繁荣于唐宋的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慢慢消亡,1000多年来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只能在历史记录和发掘的文物中寻找蛛丝马迹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郑和下西洋选择从这里出发 成就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巅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马两国携手打造巨制电影《郑和下西洋》

中马两国携手打造巨制电影《郑和下西洋》

一带,马来西亚,中国,影片,合作,郑和,中马,马中,郑和下西洋,全球,友谊,国家,影视作品,领域,共同发展,马来西亚政府,人民,和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理念,精神,疫情,经济,影响,中国企业,最重要,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尤立

2011-08-03 #故事大全

郑和七下西洋就为了给外国人送明朝“特产”?没那么简单。

郑和七下西洋就为了给外国人送明朝“特产”?没那么简单。

建文帝,郑和下西洋,中国,历史,印度,明成祖,帖木儿帝国,海上丝绸之路,宝船,我国,意图,日本,政治,经济,联盟,船队,说法,西洋,可以看出,是不同,目的是,郑和七下西洋,万大,尚钺,扬国威,明成帝,朱允炆,朱元璋,潘镇,范文澜

2017-08-19 #故事大全

星牵沧海云帆涌 浪系中西纽带长:中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

星牵沧海云帆涌 浪系中西纽带长:中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

郑和,医官,中医药,医术,船员,东南亚,郑和下西洋,发展,传播,医疗,过程,中医药文化,交流,事业,医药,国家,疾病,知识,其他国家,药物,药材,一带,中医,中国,中药材,医学,团队,气候,民众,船队

2008-03-26 #长篇故事

长乐启动“红领巾走家乡·红色文化伴成长”研学

长乐启动“红领巾走家乡·红色文化伴成长”研学

长乐,小记者,海丝,导师,红领巾,郑和史迹陈列馆,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家乡,文化,村落,满族,渊源,红色,活动,郑和,福州日报,郑和下西洋,水师,光辉,专题片,先人,历史,历程,壮举,基地,故事,发展,少先队,建筑布局

2015-04-10 #小故事

郑和下西洋 这里的西洋具体指的是哪些地方?

郑和下西洋 这里的西洋具体指的是哪些地方?

西洋,郑和,郑和下西洋,舰队,东南亚,概念,西亚,西王,部分,下西洋,和西,远洋,印度洋,国家,宋元,是一次,经济发展,郑和七下西洋,从大明,为正,亦西,区的,向达,布于,巨海,心悦,明成祖,明成祖朱棣,朱元璋,汪大渊

2014-02-26 #故事大全

古代造船技术的巅峰:郑和舰队 为什么明朝不在意郑和下西洋?

古代造船技术的巅峰:郑和舰队 为什么明朝不在意郑和下西洋?

造船,技术,下西洋,中国,舰队,水密隔舱,大海,船只,原因,大船,唐宋,船队,赏赐,郑和,中国古代,地理大发现,科技水平,国威,宝物,实际,效果,时候,铁钉,非洲,贸易,发现美洲,海外贸易,郑和宝船,郑和下西洋,伦布

2007-09-11 #故事阅读

郑和下西洋 航海技术世界第一 这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巅峰

郑和下西洋 航海技术世界第一 这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巅峰

郑和,船队,中国,明成祖,做生意,陆地,航海技术,外国,国家,国王,大船,小国,岛国,技术,成绩,想法,时期,方向,海盗,海港,海禁,港口,百姓,统治者,老百姓,航程,远洋,远洋航行,一个国家,海事业

2015-03-11 #故事会

你知道哪些中外友好交流的故事?

你知道哪些中外友好交流的故事?

中国,大秦,甘英,新中国,郑和下西洋,日本,佛学,外交,天竺,欧洲,玄奘,海上丝绸之路,使者,佛教,南亚,印度半岛,突出贡献,西亚,发展,中国代表团,介绍给,丹珠,张謇,井渠法,于贞观,利玛窦,史中,唐高宗,安敦,宗之命

2020-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