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玉传奇之“一捧雪”玉杯

时间:2017-05-20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玉器数见不鲜,从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到举世闻名的传国玺,围绕这些玉器的一幕幕人间传奇,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真实缩影,也正是这些古

提示:本文共有 20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本文由无相有道原创并独发百家号,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故宫博物院宋代白玉双立人耳礼乐杯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玉器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中华文明卓越成就的杰出代表;同时更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真实写照。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玉器数见不鲜,从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到举世闻名的“传国玺”,围绕这些玉器的一幕幕人间传奇,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真实缩影,也正是这些古玉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渊源,赋予了中国玉器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龙凤纹重环玉佩

在明末清初的话本小说和戏剧故事当中,有一件大名鼎鼎的玉杯,名叫“一捧雪”。

据说“一捧雪”玉杯巧夺天工、玲珑剔透,传说酒斟入杯中,夏日无冰自凉,冬日无火自温。

更神奇的是,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杯中斟上美酒,就会有雪花飞舞的奇观,因此玉杯就有了“一捧雪”的美名。

首都博物馆藏明代白玉双螭龙耳杯

围绕着这只玉杯,与董其昌齐名的明代书画大家范允临曾写过一部话本小说叫《一捧雪传奇》,故事就是围绕“一捧雪”玉杯曲折离奇的传奇秩事展开,讲述了发生在这件玉杯背后的悲欢离合。

再后来,明末清初戏剧家李玉又根据话本小说《一捧雪传奇》创作出了戏剧剧本《一捧雪》。

时至今日,《一捧雪》的故事在很多传统剧种中依然存在,是京剧、豫剧等传统戏剧中的经典剧目之一。

梅兰芳先生在《一捧雪》中“刺汤”剧照

《一捧雪》的故事是这样的: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莫怀古有一只洁白如雪、至爱如命的玉杯。

此杯捧在手里,加水后双手一搓,杯中水花飞溅犹如雪花,故被称为“一捧雪”。

太仆寺卿在古代是从三品的官阶,相当于现代的副部级干部,按理说已经足够给力了,但就是这么大的官员,偏偏还就让人给欺负了。

当朝廷权奸严嵩、严世蕃父子得知莫怀古珍藏有“一捧雪”玉杯之后顿生觊觎之心,加上严嵩酷爱收集奇珍异宝,于是便向莫怀古索要玉杯。

但是视杯如命的莫怀古不肯就范,迫于严氏父子的淫威,情急之下莫怀古只得硬着头皮将一件赝品玉杯献给严世蕃,企图蒙混过关。但是因为小人告密,此事最终被严氏父子识破。

《一捧雪》插图

就这样,莫怀古一方面不愿缴出心爱的“一捧雪”玉杯;另一方面又得罪了权倾朝野的严氏父子,最后万般无奈被迫弃官逃走。

但是严嵩、严世蕃父子并不肯善摆干休,他们在朝堂之上弹劾莫怀古并且派人四处捉拿,最后在蓟州将莫怀古拿获,严氏父子命蓟州总镇戚继光将莫怀古就地斩首。

戚继光欲救莫怀古但苦无计策,最后还是莫府一位忠仆舍身救主,代替莫怀古被斩首。

京剧《一捧雪》剧照

但是当戚继光将莫家仆人头颅送到京城,却又被严氏父子识破。

接着严氏父子令锦衣卫调查此案,并将包仳莫怀古的戚继光拘捕下狱。

最后在三番五次的波折之后,莫怀古历尽种种磨难,九死一生终于逃往了大明边陲古北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玛瑙石榴尊

据说,为了保住“一捧雪”玉杯,莫怀古不惜弃官潜逃、抛家舍妻,几经辗转最终流落到河南新野县一带隐居,并且为了长期隐匿,莫怀古改“莫”姓为当地的“李”姓。

上世纪七十年代,河南省新野县文化馆收藏了一件古代玉杯,恰恰名为“一捧雪”!

据原收藏者李某称,其家族就是莫怀古后代,此玉杯正是其家族从明代珍藏至今。

河南省新野县文化馆藏明代玉杯

这只“一捧雪”白玉杯,工艺精湛、玉质莹润,玉杯口径7厘米,深2.5厘米,杯壁厚0.2厘米。杯身镂空雕琢有梅花五瓣,似腊梅盛开。

同时,杯底中心琢一花蕊,杯身外部攀缠梅枝,枝上琢有17朵大小不等的梅花,与杯身自然连在一起。

河南省新野县文化馆藏明代玉杯

一直以来,玉杯都是古代玉器中非常重要的品种之一。

玉杯,亦作“ 玉桮 ”、“ 玉盃 ”。

尽管从商周时期即有玉质杯具出现,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上古时代还是封建帝制时期,受生产力水平制约以及原料稀缺因素影响,玉杯自始至终都是一种极为难得、殊为珍贵的顶级玉器奢侈品。

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藏西周双凤衔耳玉杯

《韩非子》中有记载:“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必旄象豹胎。”

《史记》则这样写道:“十七年,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

南朝齐谢朓《金谷聚》有诗:“璖椀送佳人,玉桮邀上客。”

唐代杜甫《章梓州桔亭饯成都窦少尹》诗曰:“秋日野亭千橘香,玉盃锦席高云凉。”

清代吴伟业《元夕》诗云:“ 长信玉杯簪戴胜, 昭阳银烛擘空侯。”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玉角杯

由此可见,玉杯在中国玉器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有着一席之地。

尽管历代玉器均带有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但玉杯这一玉器形制却始终保留了下来。

由于玉杯具有显赫尊贵的地位象征,某种程度上讲,玉杯正是古代王权制度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代表着中国玉器的杰出成就,另一方面反映出封建社会的历史文化,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哈佛大学博物馆藏西汉兽首云纹玉耳杯

哈佛大学博物馆藏西汉兽首云纹玉耳杯

由于时隔久远,收藏于河南省新野县文化馆的这只明代玉杯,究竟是否就是传说中的“一捧雪”玉杯,现在已很难考证。

今天“一捧雪”玉杯的故事已经传遍天下,而围绕这只玉杯所演绎出的传奇故事以及这些故事背后的历史与人文风貌,正是中国玉器生生不息、千古不朽的永恒魅力之所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玉传奇之“一捧雪”玉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玉杯“一捧雪”背后藏着的故事 为明代十大奇案之一

玉杯“一捧雪”背后藏着的故事 为明代十大奇案之一

严嵩,玉杯,一捧雪,文物,南阳,宝物,汤勤,李雪艳,莫家,七十年代,传家之宝,主人,代价,势力,文化馆,捐献者,姓李,宰相,年代,新野,斟满,皇上,生气,赝品,老婆,通体,雕刻,雪花,逃出,一个故事

2012-07-25 #故事大全

薛宝钗是埋着金簪的一捧雪 伏荣国府之败 取而代之的是宁国府

薛宝钗是埋着金簪的一捧雪 伏荣国府之败 取而代之的是宁国府

故事,红楼梦,一捧雪,荣国府,宁国府,甄宝玉,作者,黛玉,夏太监,姜子,荣宁,薛家,贾府,雨村,忠义,石头记,金簪,闺阁,更替,传国玉玺,葫芦案,取而代之,自生自灭,薛宝钗,刘姥姥,多金,家之源,李自成,甄士隐,甄英莲

2014-09-10 #短篇故事

红楼梦里这些小人物从未真正出场 却依然令人难忘!

红楼梦里这些小人物从未真正出场 却依然令人难忘!

石呆子,扇子,人物,老爷,贾雨村,二爷,小姐,刘姥姥,宝玉,小人物,曹公,王熙凤,雨村,一捧雪,红学家,世人,作者,冒死,呆子,小说,影子,故事,法子,玉杯,红学,结局,豪宴,贾家,银子,黛玉

2011-03-06 #短篇故事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一个故事揭开了贾府衰败的真相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一个故事揭开了贾府衰败的真相

刘姥姥,贾府,红楼梦,贾母,火灾,一捧雪,王熙凤,甄士隐,众人,故事,楔子,甄家,雪地,黛玉,薛宝钗,贾宝玉,贾母忙,莫家,一面,国府,小姑娘,瓜葛,时候,权贵,柴草,玉杯,田庄,贾家,马棚,关联

2007-10-19 #故事大全

因《红楼梦》而火的它 竟因一个缺点 与一级文物失之交臂

因《红楼梦》而火的它 竟因一个缺点 与一级文物失之交臂

玉杯,一捧雪,网络图片,红楼梦,严嵩,杨伯达,文物,情节,曹雪芹,汤勤,贾元春,魏忠,先生,戏曲,读者,豪宴,87版,一级文物,被评为,小妾,成梅,晓伟,李玉,贾府,国宝级的,都会,伏笔,乞巧,专栏,主人

2020-07-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红楼梦:元春点的四出戏暗伏四大悲剧 尤其是第四处 令人心碎

红楼梦:元春点的四出戏暗伏四大悲剧 尤其是第四处 令人心碎

贾宝玉,一捧雪,元春,杨玉环,甄宝玉,红楼梦,故事,石呆子,脂砚斋,宝玉,杜丽娘,贾府,爱情,玉杯,黛玉,通灵玉,邯郸梦,四出戏,乞巧,夹批,牡丹亭,经历,豪宴,长生殿,严嵩,曹公,李玉,杨贵妃,柳梦梅,甄府

2011-07-31 #长篇故事

河南新野老永:演绎春天里的奉献故事

河南新野老永:演绎春天里的奉献故事

支局,摩托车,妻子,工作,上庄,业务,自行车,邹山,事业,全县,家乡,支局长,线路,自已,能手,身份,发展,行动,如果没有,一捧雪,业务发展,电动四轮车,年有,王红杰,维修工,联通公司,车吧,都会,动词,主任

2015-12-27 #故事大全

古玉中常见的图案

古玉中常见的图案

图案,圆雕,蝙蝠,寓意,插屏,寿桃,喜鹊,三元,传说,吉祥,愿望,故事,玉器,雄鸡,麒麟,俞伯牙,孟浩然,富贵,人们,八仙,八宝,宝器,梅花,石榴,鹌鹑,古人,圣人,柿子,福寿,童子

2020-05-30 #故事阅读